「輸出式學習」原理,使我對學習產生了新的認識!

2021-01-09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習科學與技術研究,ID:xxkx-j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發表說明】

本文為佛山市南海區南海實驗中學 劉傳懿老師學習《學習科學》課程的心得。

————————————————————

學習了王珏老師在《學習科學》課程中關於「輸出式學習」的理論介紹,我對學習產生了全新的認識。

首先,我學到:輸出式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我還了解到:學習,本質上是一種對話過程,要麼自我對話,要麼和群體對話。

有效教學的過程,是要力求促進每一個孩子自我對話、群體對話,最起碼要促進學生自我對話。

下面我就以七年級地理上冊《世界的地形》為例來談談我的做法。

世界的陸地地形分為五種,即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如何讓學生識別這五種地形?我在這一個環節的設計很巧妙。我沒有直接出示圖片,告訴學生這個圖片地形是平原,那個圖片的地形是高原。而是用下面這種有趣的說法吊起全班學生的胃口:

出示幻燈片(五張地形的圖片)

(把文字轉為圖片,知識可視化,語義情境化,做到了高效輸入。另外,老師PPT中的圖片與教材中的圖片有不同,遵循了變式教學,是有意義的重複。)

老師:「下面這個問題有點難度,每個班都不能全對。看看我們班的情況 。

大家可以看書本的文字,可以看書本的圖片,可以討論。

這個問題是,黑板上五幅圖片分別對應哪五種地形?為什麼?

要求:不是一兩個人答對,而是全班回答,所有同學的答案統一,才叫學得好,學會了。」

學生一聽,可以看書,可以討論,還有答案不統一的?不會吧?馬上進入熱烈的學習和討論中。

這麼一激勵,學生的勁頭來了,馬上翻書找文字對圖片進行判斷。

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所有人都進入到學習狀態中。

這時,老師看到的情景有:有的學生不會馬上去看書,而是憑感覺判斷每一幅圖是什麼地形。

這時,需要老師適時加上一句,「答案就在書上,記得看書印證自己的答案哦。」這其實就在提醒學生的預習。

也有的學生很快說出自己的看法。當然有的對,有的不一定對。

這時,老師再適時地加上一句:「把你的答案告訴同桌,如果你的答案和同桌的答案不一樣,說服他。」

同桌之間很快討論完,再全班進行提問,全班學生一起回答五幅圖片分別對應什麼地形,並適時問「為什麼」。

學生翻書找文字的過程,就是一個自主的信息輸入(預習)過程。

學生翻書找文字後並進行判斷,就是對預習效果的一個即時反饋。

無論對或錯,等會老師要講的內容,對學生來說,他都會心裡有數,並能從老師的講解中馬上get到這節課重要的內容,知道哪些內容是書上有,可以不用做筆記,哪些內容是書上沒有但是老師卻強調了的,這樣聽課的效果會更好。

學生看書並進行判斷講出答案,是自我對話,答案不一定正確,再安排與同桌對答案的過程,就是小組對話。

這個對話過程,就是隱性思維顯性化的過程,能讓思維更加明晰。

與同桌的對話,就相當於開展小組教學,讓小組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輸出。這個過程,就把內部思維明晰化了。

若與同桌的答案不一致,要求「說服他」。這個「說服他」的過程,其實就「輸出式學習」。這個與同桌不一樣的答案,可能錯,可能對。為了讓同桌與自己的答案一致,必定要講原因。

在與同桌說服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習的內容輸出的過程。無論自己的答案是對是錯,在這個過程,雙方都會進行辯論,真理越辨越明,知識越講越清晰。這個知識點自然不用老師講、學生也清晰明了並學會了。

只要從學生大腦中向外輸出知識,如: 看圖判斷,與書上的知識互相印證、表達自己的理解、和其他同學開展討論、給其他同學講解知識等,均為輸出式學習方式。以上過程,學生全程積極參與,全班學生的有效學習率得到保證。

再安排全班學生一起回答五幅圖片分別對應什麼地形,並適時問「為什麼」。這其實就是群體對話的過程。比如

第一幅圖片,

「什麼地形?」

「平原」

「怎麼看出是平原?」

「因為它很平。」(學生的答案很統一,其實講的也沒錯,平原的特徵就是地勢平坦。)

第二幅圖片,

「什麼地形?」

「高原」

「怎麼看出是高原?」

「因為它很高。」(學生的答案很直白,與第一幅圖片的答案很是對仗,全班學生都在笑,但的確有道理。)

「怎麼看出它很高呢?」(一步步的追問,讓部分猜答案的同學知其然也知所以然)

「因為有積雪啊。」(學生眼尖,看出圖片遠處有積雪,說明海拔高,這就是觀察)

「對,高原,是海拔高處的平坦;平原,是海拔低處的平坦。」(教師適時補充一句,兩種地形的異同點巧妙地通過學生的觀察進行了學習。)

……

依此類推,另三種地形也同樣教學。

其中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也很快被其他同學馬上說出了理由來解釋。

比如有的學生對丘陵和盆地會有混淆,馬上有學生說出了自己的觀察

「盆地這幅圖片,四周有高山,說明中間低,四周高,符合盆地的特徵。」

課堂上,孩子們真的學得很認真,把我要講的要點,他們已經全都講出來了。

思維通過輸出式學習後得到快速提高。

再讓學生在世界地形圖上找一些世界之最,學生自己發現用顏色來表示海拔高度,加深對五種地形的了解。這比單純的記背五種地形的特徵印象深刻多了。

學的關鍵,是輸出式學習。「輸出式學習」是一種「有意義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我相信今後自己會更會主動地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思考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輸出式學習的機會,包括書面的輸出作業和口頭的輸出作業,既包括自我對話,也包括創造更多的群體對話的機會,讓學生在初學知識時,把隱性思維顯性化,讓長時記憶更加長久。

相關焦點

  • 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和其他英語學習方法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趙亞松除了強調了未來教育的核心是回歸教育的育人本質,幫助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把每個人的個性、特長、潛在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之外,還特別講到母語式解決方案與以往傳統學習方法的不同之處。關於方向路線母語式的學習是把英語作為技能來「習得」的,強調海量的輸入輸出和複雜場景的輸入輸出,所以它和以往每周幾節課,課上學語法、背單詞、刷題海的學習方向完全不同。
  • 項目式學習:我的玩具我做主
    玩具是孩子們的好朋友,這個假期,我們根據二年級孩子的生理、心理、年齡特徵,設置「走進玩具天地——我的玩具我做主」專題探究之旅。讓孩子們跟著「深度學習導航」,自主完成探究活動。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孩子的那份快樂和智慧吧!
  • iEnglish「霸屏」央視 見證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
    此次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重磅亮相央視,正式向社會發出iEnglish的品牌主張,提出關於英語學習的「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儘管短時間內分數有所提升,但就學好英語來說,還有很大欠缺,並且存在不少弊端:第一,學生是語言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經常是「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第二,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有所欠缺。單詞、語法學了不少,但表達交流仍有局限。
  • 團隊建設的有效方式:體驗式學習法
    每個人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習經驗。當考試結束,我們之前突擊複習的內容,總會很快忘記。但是,當我們學會騎車、遊泳之後,即使很長時間不接觸,短暫熟悉後,依舊能夠自由馳騁。後一種學習方式,便是所謂的體驗式學習。
  • 開環式及閉環式霍爾電流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區別
    打開APP 開環式及閉環式霍爾電流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區別 發表於 2019-09-05 10:18:03   開環式霍爾電流傳感器工作原理   開環式霍爾電流傳感器也稱:直放式霍爾電流傳感器、直檢式霍爾電流傳感器等。
  • 手把手 | OpenAI開發可拓展元學習算法Reptile,能快速學習
    大數據文摘作品編譯:Zoe Zuo、丁慧、Aileen本文來自OpenAI博客,介紹一種新的元學習算法此算法接受大量各種的任務進行訓練,每項任務都是一個學習問題,然後產生一個快速的學習器,並且能夠通過少量的樣本進行泛化。
  • 【芥末翻 | Summary】我們對項目式學習有多少了解?
    這個能力包括:跨學科能力、批判性思維、合作交流能力、探索能力等21世紀技能(P21) 說到定義部分,項目式學習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其一是,有一個用來組織和推動活動的問題;其二是,這些活動產生了一系列的物品或產品,最終歸結於一個解決問題的產品「(Blu-menfeld等1991,第371頁)。
  • 一些有關高效學習的方法論
    舉個例子,我認識的一個很優秀的年輕人,曾在浪潮集團做總帳,做了幾年的合併報表的編制工作,在這個期間他把合併報表編制研究到了極致,針對每種情形都梳理出專門的操作步驟沉澱下來供自己、也分享給同事們使用。後來他更換了工作,接觸的案例情形更多,積累一直未停、學習也未停,現在已升任某私募財務總監的崗位。
  • 零基礎學習樂高機器人,難嗎?基礎零件介紹,拼裝原理公式
    很多朋友都詢問我「自已或者家裡的孩子是零基礎,如果學會機器人編程,能順利學會嗎?在這裡,我統一回答各位朋友:「只要肯下功夫,就沒有學不會的知識!」除非。。。沒用心。。。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種,在搭建機器人時,常用的樂高零件「梁」。它在樂高裡的定義是:用來搭建作品的主體框架,以每根梁的小孔數量來對其命名。
  • 新概念英語學習的公眾號,堅持學習的好習慣
    新概念英語學習的公眾號,堅持學習的好習慣 系統性 第一冊重在英語的入門,該冊的課文都是以對話的形式為主來編寫的,側重生活常見場景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基本的常用詞彙、單詞的發音和簡單詞彙的積累在這一冊裡都被重點羅列了出來。
  • 一個樣本也能準確學習,OpenAI 最新元學習算法邀你體驗
    根據 OpenAI 的介紹,這個新的元學習(meta-learning)算法 Reptile 的運作原理是反覆對任務採樣、在其上運用梯度下降,並從初始參數開始持續地向著任務上學到的參數更新。Reptile 可以和應用廣泛的元學習算法 MAML (model-agnostic meta-learning)達到同樣的表現,同時還更易於實現、計算效率更高。
  • 曲青山:正確學習和認識黨的歷史
    在新的形勢下,要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責任,我們更要重視學習歷史知識,更加注重於我們的歷史,特別是用黨史、國史來教育黨員、幹部、群眾和青少年。今天,我就來談談怎么正確學習和認識黨的歷史。   「看歷史就會看到前途」   我們大家都知道,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毛澤東同志酷愛讀書,尤其酷愛讀史書。
  • 不要再用填鴨式學習了,這裡有更好更實用的學習方法
    平時撒歡,考前苦戰的填鴨式學習真的好嗎?填鴨式學習的危害讀到這裡你估計會很懷疑,「填鴨式學習沒什麼不好的呀?我憑著這種方法搞定了大學,搞定了四六級,搞定了工作上的各種證書。」不錯,填鴨式學習確實可以在考試前把資料塞進你的大腦裡。
  • 單端反激式開關電源變壓器設計的基本工作原理
    反激式變壓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441.htm圖一(a)為反激式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圖
  • 磁懸浮列車的運行原理如此簡單,快來學習下吧
    哈嘍小朋友們大家好,真高興你們又來到夸克星球,一起學習知識!菲米,每當節假日,父母是不是會帶我們去外地旅行啊?當然了,暑假開始了,他們說:等爸爸媽媽一放假,就會帶著我外出遊玩。那我們外出遊玩的時候,大多時候會選擇什麼樣的交通工具呢?
  • 高效「煉丹」必備技能:一文實現深度學習數學原理入門,還有吳恩達...
    尤其是深度學習算法開發人員,追求模型結構優化和提高編程效率是永遠的目標。但是,如果只做代碼「搬運工」,不了解神經網絡背後的數學原理,很難對項目有深刻全面的理解,debug反而會更難、耗時更長。下面的深度學習數學基礎詳解,以DLP為例,你讀完後會對它的數學基礎有全面的了解,並且熟悉用數學解釋算法的基本思路。除了DLP,文末還一併為你準備了RNN、CNN數學原理,以及吳恩達老師的AI數學基礎課程。一文實現AI數學基礎入門,還在等什麼?
  • 手搖式自發電手電筒電路原理分析
    打開APP 手搖式自發電手電筒電路原理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09-12-25 10:20:07 手搖式自發電手電筒電路原理分析本文介紹的手搖式自發電手電筒能夠解決停電時的困擾。
  • 螺旋槳式私人飛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螺旋槳式私人飛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飛機螺旋槳在發動機驅動下高速旋轉,從而產生拉力,牽拉飛機向前飛行。這是人們的常識。可是,有人認為螺旋槳的拉力是由於螺旋槳旋轉時槳葉把前面的空氣吸入並向後排,用氣流的反作用力拉動飛機向前飛行的,這種認識是不對的。那麼,飛機的螺旋槳是怎樣產生拉力的呢?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會看到飛機的螺旋槳結構很特殊,如圖所示,單支槳葉為細長而又帶有扭角的翼形葉片,槳葉的扭角(槳葉角)相當於飛機機翼的迎角,但槳葉角為槳尖與旋轉平面呈平行逐步向槳根變化的扭角。
  • 葉片式氣動馬達基本工作原理動畫
    氣動馬達基本工作原理同液壓馬達類似。壓縮氣體從輸進口A進入。作用在工作室兩側的葉片上。由於轉子偏心安裝,氣壓作用在兩側葉片上產生的轉矩差,使轉子按逆時針方向旋轉。當偏心轉子轉動時,工作室容積發生變化,在相鄰工作室的葉片上產生壓力差,充分利用該壓力差推動轉子轉動。
  • 首新等:小學生項目式STEM學習模式探索
    內容提要:隨著社會對創新型複合人才需求的不斷提高,旨在培養創新能力的項目式STEM學習活動正逐步在各個國家普及推廣。文章基於文化-歷史活動理論構建了項目式STEM學習活動模型,探索從知識到能力、從個體到小組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