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不同樣,中日「過年」習俗之比較

2020-12-10 姬小落落

春節是我們國家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過年的時候,我們會貼春聯、吃年夜飯、走親戚以迎接新年的到來。而距離我們不遠的日本,自古以來就同我國的歷史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也有過年的習俗,日本的「過年」和中國的「過年」又有什麼區別呢?

時間的區別

唐宋時期,中國過年的習俗傳入日本,日本吸收學習了大量我國古代過年的習俗,因此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內,中日過年的風俗是十分接近的。

日本在明智五年(1872)後,將農曆年廢止,改過公曆年,但一些如祭祖、拜年、發紅包等習俗依舊保留了下來,只是在時間上做了調整。日本人觀念中的除夕是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咱們春節是放假7天,而日本則是每年的12月29日到1月3日,一共放假5天。

民俗的區別

在我們中國的除夕當天,許多家庭會準備好供菜、酒、香爐用來祭拜祖先,然後燃放爆竹、一家人吃年夜飯以歡慶新的一年的到來。晚輩同長輩拜過年之後,長輩會給晚輩發壓歲錢,表達對晚輩的祝福。

除夕守歲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早在西晉時就有記載人們於除夕夜互贈禮物,稱為「饋歲」,大家一起飲酒祝福,稱為「分歲」,到了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守歲」的習俗。大家在舊年的最後一天不睡覺,以祈盼在新的一年裡平安健康。如今每年除夕夜,也有許多人前往寺廟,為搶得新年的「頭香」祈求一年的平安順利而奔走。

「頭香」的爭奪異常激烈

而在日本,每個家庭會在除夕時進行大掃除,將神龕中陳舊的護身符交給寺廟,並換上新的護身符。同時,過年前人們還會去理髮和購置新的衣物以迎接新年。

日本的除夕夜裡,人們也是不睡覺的,但沒有熱鬧歡騰地迎接新年,而是靜靜地等待新年,等待神、迎接新的靈魂。日本還有民間傳說,如果誰在除夕夜睡得太早的話,那誰就會頭髮變白,臉上長皺紋。

日本的各個寺廟在新年到來的0點左右,還會進行敲鐘儀式,鐘敲108下。至於為什麼是108下,只要也是源自於人們有108個煩惱的傳說,人們相信沒敲一次鍾就會消去一個煩惱,從而迎來開心愉快的新的一年。

而到了正月初一,在中國人們會換上新衣,燃放爆竹。之後大家會陸續去親戚朋友、街坊鄰居處互相拜年。近幾年隨著科技的進步,簡訊拜年、微信拜年等也隨之興起。

在日本,傳說每年的神靈都會和元旦早上的太陽一同升起,於是就形成了元旦看日出的習俗。加之日本是個多山之國,所以許多人就會前往高山的山頂上迎接新年的日出。

新年來到後,日本的家庭成員們會帶上供品一起去寺廟進行祈福,稱為「初詣」。也有很多日本人會前往神社參拜,神社是日本固有的神道,新年參拜神社也是日本所特有的新年活動,參拜後再去走親訪友。

日本也有新年發紅包的習俗,最開始這壓歲錢是大人給孩子們的零花錢,讓孩子們去買年糕吃。因為日本人認為米中蘊含著神祗的力量,用米做成的圓形年糕也帶有著靈力,孩子們吃了年糕後就能從年神那獲得年魂。到了江戶時代後,紅包金錢逐漸代替了年糕這一形式,開始直接就發紅包。

日本人認為壓歲錢是神賜的福氣,所以日本的壓歲錢在除夕的晚上是不可以發的,必須要在新的一年才能分發。跟中國也有所不同的是,中國的壓歲錢都是用紅包,而日本用的是白色的包。

日本「紅包」

裝飾和食品的區別

在中國,過年的時候人們會張燈結彩,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等以迎接新年。

松在日本象徵著「等待神」,而且松也是長壽的象徵,故而日本也以門松來代表「年神」的來臨,過年的時候人們就會裝飾松或者竹子等常青類植物。

門松

日本人認為由米製成的鏡餅中也有新的「年神」,而且鏡餅的形狀跟古代神靈住所的銅鏡很想,所以就將鏡餅作為新年的供品,讓神明品嘗以祈求來年的福氣。

而將兩個鏡餅上下重疊在一起,是因為一個代表著太陽,一個代表著月亮。上面的柑橘寓意子孫滿堂、家族興旺,蕨類的葉子就象徵著夫妻美滿、家庭和睦。

鏡餅

在中國,大家過年的時候通常會吃餃子、吃年糕還有饅頭、八寶飯等等。日本人在除夕的時候,則習慣於吃蕎麥麵,因為蕎麥麵又細又長,寓意著健康長壽。而且按照風俗,人們一定要在除夕日當天將面吃完,不能留到新年。

元旦期間,日本人還會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糕湯,以方形或者圓形年糕為主,按地域風俗不同加入芋頭、豆腐、豆乾、雞肉、近海魚等不同食材來食用。而到了陽曆1月15日這天,日本人稱之為「小正月」,人們也有吃小豆粥的習俗,祈求一家人平安健康。總體來說,日本的各類節日食物還是以大米為主,跟中國的南方地區比較相似。

結語

日本過年的習俗源自於中國,經過多年的演變發展,有保留著一定中國的古俗,但也同日本本土歷史文化相結合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過年習俗。也希望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能得到更好地保護與傳承,讓我們中國的文化在世界範圍內更具影響力。

相關焦點

  • 背景:文化淵源一線牽 奈良是中日文化同源的象徵
    背景:文化淵源一線牽 奈良是中日文化同源的象徵 2008年05月10日 05: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是一次探訪中日古代友好交往歷史的文化之旅、友誼之旅。  中日文化同源,奈良是個象徵。奈良在日本中南部,是日本文化的發祥地。奈良是公元710年仿照中國唐代的長安城修建的「平京城」,直到784年都是日本的首都,在74年中先後有七代天皇在奈良主政。如今,奈良被稱為日本七大城市之一,由於保存有東大寺、法隆寺、唐招提寺等名寺古蹟而被列入世界遺產,成為中日兩國古代友好交往最寶貴的歷史見證之一。
  • 過年習俗
    幹完這幾件大事,咱就過年啦!這些傳統年俗,你知道多少呢?當然,這些年俗都是經過幾百年、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有些帶有封建文化、迷信思想的糟粕,時移事異,在許多城市都不太盛行了,但是在一些農村地區依舊存在。但是,我們依然應該知道在傳統文化裡,過年究竟有哪些習俗。年前習俗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俗語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作為節俗來講,過了臘八節,「過年」就由此拉開了序幕。
  • 新加坡過年和中國差不多,但這個習俗讓人難以理解
    過年會交換橘子和中國南方某些地方習俗相同,橘子在新加坡的習俗中也具有「大吉大利」的美好寓意,去親朋好友家拜年,會攜帶橘子禮盒(或攜帶雙數,通常是兩盒)交給主人,等到聚會結束、準備離開時,主人也會準備同樣數量的橘子作為饋贈,稱為「換橘子」,祝福賓主一家「好事成雙」。
  • 盤點日本新年習俗 過年也需大掃除
    由於中日兩國的歷史文化淵源,日本的新年習俗很多與中國的春節相似,同時也產生了日本獨有的習俗。大掃除迎接新的一年的來臨對日本人來說是一件大事。為了去掉一年的穢氣,以新的心情、新的姿態迎接新的一年,從12月下旬開始,家家戶戶都會大掃除,把家裡家外打掃得乾乾淨淨。
  • 青島過年習俗:平度初三前不掃地 膠州秧歌拜年
    在這看起來比較冷清的市場,一些東西的交易卻很火爆,像賣「過門錢」的,賣「窗頂、窗旁」的,「窗頂、窗旁」是貼在窗頂部和窗兩旁的長條年畫,現在已經不多見了。  在平度,掛軸子也是過年的重要習俗。軸子,一般分為「家堂軸子」和「財神軸子」兩種,財神軸子一般與家堂軸子並列掛置,家堂軸子居西,財神軸子居東。若年內家族中有人亡故,要在軸子的適當位置填上亡者姓名或姓氏,以示為亡者確立了牌位。
  • 從文化的角度比較中日
    新書《漢魂與和魂》以一個學者的視角,運用比較文化的研究方法,對中日文化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和比對。    作者王敏以小見大,行筆十分幽默、灑脫,既透露出對中國文化的深沉熱愛,又顯示出對日本文化的深層解讀。
  • 近代中日比較研究綜述
    (註:參見《比較中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第七章,第679-692頁;田鵬毅《近代中日兩國出使西洋的比較研究》,《歷史教學》1993年第4期。) 關於中日所處的國際環境。研究者普遍認為,19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較日本更險惡和嚴峻。有學者指出,中日在近代之初,同樣遭受過西方的侵略,都被強加不平等條約,封建經濟都受到嚴重影響和打擊,但中日的國際環境還是不同的。
  • 細數中國南北方過年習俗,有趣又不同
    喜歡我就關注↑看點啥 哦 ,我在這裡等你,南北過年差異習俗相關視頻可去看點啥APP搜索觀看哦!(原標題:南北方過年習俗大不同,細數那些有趣的南北差異)我國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風俗、習俗也不盡相同。在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以南北為代表的習俗差異也是有的,現今社會流動、南北交流頻繁,讓很多人不得不了解、適應、融入當地的習俗,也是過年一大看點。
  • 大年初五可以倒垃圾嗎過年初幾才能倒垃圾?過年習俗禁忌大全
    大年初五可以倒垃圾嗎過年初幾才能倒垃圾?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講究習俗很多。那麼,過年可以洗衣服嗎?過年初幾可以倒垃圾?2019年春節過年習俗禁忌大全,希望對大家有用!過年初幾可以倒垃圾?初五可以倒垃圾。
  • 日本過年奇習俗(上)
    ▲點擊藍字「和之夢」關注我們🔺歡迎關注微博「我住在這裡的理由」參加互動!
  • 都說南北方習俗不一樣,差距有多大?看過年期間吃什麼就知道了
    就單單說一個過年的食物,南北兩邊就有著很大的不一致,仔細比較就能發現差別。過年是舊年之末,新年之初,家家戶戶都會擺起豐盛的年夜飯。但就算花樣再繁多,相信飯桌上也會有一些「常客」,而根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習慣等方面又會出現不一樣的菜餚,那就來看看在這方面,南北兩邊究竟有哪些差異。
  • 中日古代婚禮習俗的差異,網友直呼,日本婚禮習俗不忍直視
    大家都知道中日不僅在文化上存在差異、而且在家庭教育、語言、婚禮習俗上也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下面就隨小編一起深入了解下吧!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中國古代的婚禮習俗。中國在婚禮習俗上比較繁瑣,在古代,女子婚嫁都是由媒婆或者是父母決定的,畢竟古代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成親前是要下聘書、禮書的,聘書是定親用的,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而禮書則是禮物清單。當然還有迎娶新娘的迎親書,成親前男女是要合八字的,只要八字合了,男子才會娶女子,緊接著就會挑選良辰吉日,挑選黃道吉日是男方請算命先生算的,女方是不用管的。
  • 臺灣過年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除此外,雞與鴨的腳都要放在它們的腹腔之內,不可以放在外面,這是因為避免煮熟的雞鴨飛了。  除了五牲外,還要配合五行小菜來祭拜,但是因為臺灣各族群對五行蔬果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有些是用蔬果中有帶五行的字來看五行,而有些族群則是用顏色,所以小在這裡也和大家分享:  五行祭祀之金:
  • 盤點春節習俗南北差異,但有一個習俗是共同的,回家過年才是春節
    春節作為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每當到了這個時候不管你身處何地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回家過年",近些年大多數人喜歡扎堆北上廣深尋發展謀機會,每每談起自己家鄉習俗的時候,深感原來南北差異這麼大,就連春節也有這麼多不同,那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南北春節差異到底在哪裡?
  • 那些被淡忘的過年習俗
    人經歲月愈見成熟,處事越來越淡然,那些歡樂的幼時活動也隨著時代的改變在慢慢消失,那些90之前的過年習俗,你還記得多少。一,守歲守歲來源於古代的傳說,民俗主要活動為點歲火、守歲火,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 臘月到正月·過年習俗知多少之正月初一
    《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除夕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 香港過年習俗 - 百度經驗
    農曆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香港春節的習俗有哪些?香港過年習俗是什麼?一起來了解香港人是如何過年的吧。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曆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 2017年春節過年習俗有哪些? 安徽各地區春節過年習俗盤點(圖)
    所謂年味,除了節日的歡鬧、家人團聚的喜悅之外,當然也少不了各地特色的民俗活動,舞蹈、雜耍、戲劇、唱腔...賞民俗,品年味年味溢滿各地。安徽過年習俗有哪些?安徽春節過年習俗安徽春節過年習俗:合肥市拋頭獅「拋頭獅」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現實生活,習俗中形成娛神、娛人為內容,以肥西門歌、舞獅、崇祀活動為載體。
  • 這些在貴州傳承千年的過年習俗和禁忌
    你有沒有想過  或許是因為這些年在外奔波  所以很多過年習俗我們都沒有參與  或者是都逐漸被丟棄了……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回憶一下  那些年過年必做的那些事和習俗趕場  雖然平時每隔幾天都會趕場,但一年的最後「一場」,和往日的趕場意義完全不一樣,場景也不一樣。
  • 〓萬憬〓 傳統文化之深圳當地的過年習俗
    談起過年,深圳保留著較為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和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