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臺灣說的一句話,讓毛澤東佩服,值得我們為他點一萬個贊!

2020-12-13 飛春讀傳

蔣介石一生功過爭論不休,但抗日禦敵貢獻昭然,沒人抹殺。此外,他備受中國人尊敬的還有一點,就是在他退守臺灣後的一些作為。不僅毛澤東為他翹起大拇指,就是現在我們仍值得為他點讚。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開入臺灣海峽。蔣介石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以他自己的兵力,不可能守住臺灣,因此,他希望美國人幫助他守臺灣,希望美國第七艦隊這個「保護傘」能長期在臺灣海峽存在。

另一方面,他也看出美國人有分裂中國的陰謀,杜魯門的「臺灣地位未定」論就是他們分裂中國陰謀的一部分。

因此,在美國人拋出「臺灣地位未定」論之前和他商談此事時,他沒有表示同意。經過反覆思考和權衡,最後他下定決心,即使美國人從臺灣海峽撤走第七艦隊,也要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

6月28日,經蔣介石授權,國民黨「外長」葉公超發表聲明,一方面接受美國關於臺灣防務的計劃,另一方面明確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之一部分,不影響國民黨維護中國領土完整之立場。

毛澤東看到葉公超這個聲明後,暗暗為他豎起大拇指,「蔣介石還有一點良心,不想分裂中國。」

1954年12月,美臺籤署了針對大陸的「共同防禦條約」。為了表示中國政府強烈的反對立場,打破美國使臺灣海峽現狀固定化的陰謀,毛澤東決定給美蔣以一定打擊。

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實施了建國以來首次陸海空三個軍種協同作戰,一舉攻克了作為臺灣門戶的一江山島。

此時的美國和蔣介石各有各的打算。

蔣介石尋求國際支持,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國際生存空間,多爭取一些外援。而美國人則打算藉此機會,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搞「兩個中國」。陰謀!

一江山島攻克後,美國總統艾森豪急切呼籲通過聯合國的斡旋「來停止中國沿海的戰鬥」。他們還搞了大量外交活動,想通過聯合國的介入來實現海峽兩岸的停火,把臺灣問題變為必須通過聯合國的國際問題。

對於美國人的這個陰謀,蔣介石也心知肚明,他決定不接受美國總統的這個「好意」。

當年2月14日,蔣介石在答中外記者問時再次表態:「在四千餘年的中國歷史上,雖間有賣國賊勾結敵寇叛亂之事,但中華民族不久終歸於一統。」

他還表示,在維護祖國統一問題上,「漢賊不兩立」,這也是中國人立身報國的基本立場,「大陸和臺灣皆為中國領土之一部分,不容割裂!」

這句話每次讀來都讓人感動,為蔣公點讚1萬次!

【飛春讀傳,一個專注歷史名人傳記的百家號】

相關焦點

  • 蔣介石佩服毛澤東
    當時中蘇盟約還沒有失效,而且雙方的支持條款都是無條件的,――這就是說,蘇聯不能因為中國是挑釁方,就拒絕向中國提供武力支持。於是,正在因金門問題而與毛澤東鬧矛盾的赫魯雪夫同志不得不向世界表態說:如果美國敢把中國炸回舊石器時代,我們就只好把美國炸回新石器時代。
  •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遺囑是怎麼樣的
    歷史把他們的希望與遺憾、成功與失敗、喜悅與憂傷交織到生命的最後:   1972年3月,在臺灣上空的濃重陰雲中,蔣介石以86歲高齡出任第五屆「總統」,「悲壯宣誓」只要「毛共」一日尚存,「我們革命的任務就不會終止,縱使我們必須遭受千百挫折與打擊,亦在所不惜,決不氣餒。」   但此時的蔣介石已經遲暮,他的體力已支撐不住他的宏志,健康每況愈下,多種疾病與車禍交相而至。
  • 蔣介石去世前兩月密約毛澤東訪臺灣
    正當此時,毛澤東表示了這樣的態度:在臺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他在一次接見外賓時說了這樣的話:「臺灣是蔣介石當總統好還是胡適好、還是陳誠好,我看還是蔣介石好。但凡在國際活動場合,有他我們不去。我們贊成蔣介石保住金、馬的方針。如蔣撤退金、馬,大勢已去,人心動搖,很可能垮。只要不同美國搞在一起,臺、澎、金、馬都可由蔣管,不管多少年,但要讓通航,不要來大陸搞特務活動。臺、澎、金、馬要整個回來。」當在場的有人提出,美國人一走,美國對臺灣的軍援會斷絕時,毛澤東說:「我們全部供應。
  • 毛澤東眼中的蔣介石:臺灣還是蔣當「總統」的好
    蔣介石對美國人搞這一套的陰謀很清楚。他表面上說同意搞民主競選,但實際上從來就不打算放棄權力。正當此時,毛澤東表示了這樣的態度:在臺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他在一次接見外賓時說了這樣的話:「臺灣是蔣介石當總統好還是胡適好、還是陳誠好,我看還是蔣介石好。但凡在國際活動場合,有他我們不去。
  • 工作人員憶毛澤東生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12月2日,在會見美國總統福特、國務卿基辛格時,他說:「一句話,我的身體狀況不好……我與上帝有個約會,我很快就要去見上帝了!」  1976年春天,毛澤東病情危重,發生過兩次嚴重的心肌梗塞,雖都經搶救脫險,但身體從此愈加虛弱。
  • 蔣介石對一艘軍艦狂轟濫炸,毛主席說了一句話,後來結局亮了
    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在東北、華北、華東陸地戰場調兵遣將,海面上也沒閒著。眼看三大戰役結束,毛主席一聲令下,百萬雄師即將發起渡江戰役,蔣介石卻在吳淞口附近的海面上調集數十架飛機對一艘軍艦狂轟濫炸。毛主席知道後對此說了一句話,後來的結局讓蔣介石痛心疾首卻又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眼光。
  • 毛澤東說:「我們打金、馬是為了幫助蔣介石」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的國民政府退守臺灣。新中國成立後,美國的對華政策朝著製造「兩個中國」的方向發展。美國一些官員公開叫囂在臺灣海峽確立一條永久分界線「劃峽而治」,或把臺灣交「聯合國託管」。韓戰爆發後,美國一方面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一面又作出長久武裝國民黨軍隊,阻止中國政府解放臺灣。臺灣當局不同意「臺灣地位未定論」,但是歡迎美軍進駐臺灣海峽,並與美國籤訂了「秘密軍事協定」。
  • 毛澤東一篇鮮為人知的評論:蔣介石李宗仁優劣論
    例如,在他那個「致電毛澤東」裡面說:「現政府方面,已從言論與行動上表明和平之誠意。所有以往全國各方人民所要求者,如釋放政治犯,開放言論,保障人民自由等,在逐步實施。事實俱在,何得謂虛?」人們說:「事實毫無,何得謂實?」李宗仁說:「事實俱在,何得謂虛?」李宗仁就是具有這樣一種傻勁的人物。    但是李宗仁也有勝過蔣介石的地方。
  • 60多年前的那場金門炮擊是蔣介石和毛澤東的最後一次合作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世界秩序需要重新洗牌,《中國對日宣戰布告》《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 》和日本《無條件投降書》,這四個文件組成了環環相扣的國際法律鏈條,明確無誤地確認了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保證了臺灣回歸中國的國際協議具有無可否認的有效性。1949年解放軍馬上要解放全中國,蔣介石退守臺灣,1954年,美國炮製《美臺共同防禦條約》,這為解放軍解放臺灣又增加了阻力。
  •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毛主席曾寫信給他,末尾一句話讓蔣老淚縱橫
    蔣介石後來雖然退守了臺灣,但是對於大陸,他總是有一份特別的情感,因為這裡有他從小長到大的故鄉。解放軍渡江戰役之後,蔣介石離開了南京,之後他就一直都在自己的家鄉浙江奉化。當時蔣介石再不走就已經來不及了,還是在蔣經國的一再催促之下,他才離開了老家去到了臺灣。在臺灣的那些日子裡,蔣介石一直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對任何想要分裂中國主權的行為他都表示譴責。1975年元旦,蔣介石發表了一生中最後一個「復國」文告。
  • 為了「一個中國」,1958年毛澤東幫了蔣介石一把
    而 1955年5月13日,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指示,首次公開提出:「解放臺灣有兩種可能的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採取和平的方式解放臺灣。」 1956年初春,毛澤東、周恩來先後發出「國共已經合作了兩次,我們還準備進行第三次合作」的信息。 4月,毛澤東更清楚地說:我們跟臺灣「和為貴」,愛國一家。
  • 毛澤東的書,蔣介石的槍
    蔣介石在雜誌裡寫過一篇關於蒙古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話:「甚思提一旅之眾,以平蒙為立業之基。」牛逼哄哄。現在的後浪,誰敢有這麼遠大的抱負?1927年,蔣介石帶著北伐軍進入長三角,隨後動手清除戰友,導致國共數十萬人被殺。周恩來痛心的說:「敵人可以在幾分鐘內毀滅我們革命的領袖,我們卻不能在幾分鐘內鍛鍊出我們的領袖。」還是那句話,蔣介石認為自己是對的。他自始至終都在玩槍,80年的經驗告訴他:「有槍就有一切,槍桿子可以改造中國。」
  • 蔣介石聽說有人搞臺灣獨立,霸氣的說了一句話
    二戰結束前夜,一批日本「主戰派」軍人為繼續其在臺的既得利益,曾策動他們培養的一批臺灣親日分子散布言論,密謀成立臺灣獨立地下組織,製造所謂「臺灣獨立」事件。駐臺日軍參謀長諫山等日本狂熱軍人,在天皇的投降詔書發表後,仍勾結臺灣反動士紳陰謀以殘存的40萬日軍作後盾,在中國政府未接收前宣布「臺灣獨立」。但該計劃被當時日軍駐臺司令兼臺灣總督安藤利吉所擱置。
  • 「一個中國」:毛澤東與蔣介石想到了一起
    上世紀50年代,美國利用韓戰和兩次臺海危機,曾經先後三次策劃了分裂中國的大陰謀,蔣介石對此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得到了毛澤東的讚許。在「一個中國」這個關乎民族大義的原則問題上,毛澤東與蔣介石這兩位爭鬥了幾十年的「老對手」似乎是不謀而合地想到了一起。
  • 蔣介石聽後說這樣一句話,令國人佩服!
    蔣介石聽後說這樣一句話,令國人佩服!文/孫哥讀歷史美國是世界上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將原子彈投入實戰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先研發出原子彈的國家,廣島和長崎的兩聲巨響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也帶來了無數生靈塗炭,從此以後原子彈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具有威懾力的武器,美國於是利用原子彈的威懾力幹涉他國內政,為自己謀取利益。
  •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特殊對話」
    我們將從決策、指揮以及戰後等多個角度,全面呈現當年的歷史情景。    1954年12月,蔣介石和美國籤訂了「共同防禦條約」。 「條約」宣稱,美國和「中華民國」雙方有為 「自衛而抵禦外來武裝攻擊的共同決心」。 蔣介石和美國的「共同防禦」關係到底有多牢靠?毛澤東在心裡打了個問號。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萬炮轟鳴直擊離廈門僅數公裡的金門。
  • 蔣介石一生中三次評價毛澤東,最後一次出乎意料,卻無法反駁
    1935年,在第五次圍剿中,蔣介石終於迫使共產黨領導的紅軍走上了危險重重的萬裡長徵。但是,面對如此大的勝利,其部下以「毛澤東終於輸給我們了」為題發了一份捷報,但是蔣介石卻意味深長地說:「毛澤東沒有輸給我們,我們只是打贏了紅軍!」因為,此時的毛澤東已經被博古、李德排斥在紅軍領導之外了,並沒有紅軍的指揮權,所以蔣介石才說「毛澤東並沒有輸」。
  • 當年得知蔣介石去世,毛澤東說了三字令眾人皆驚
    4月5日午夜,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介石,因心臟病在臺北士林寓所去世。工作人員非常高興地將這一消息報告給毛澤東。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毛澤東並沒有顯示出高興的神情,而是一臉凝重地說了三個字:「知道了。」在蔣介石這邊,出現了越來越強烈的思鄉之情。他多次公開反對「兩個中國」的主張。1967年9月7日,蔣介石在與日本首相談話時說,美國由於不願捲入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漩渦,於是有了兩個中國的想法,藉此苟安於一時,殊不知兩個中國的辦法,是我所絕對反對,而也是中共所不能接受的,僅為一種幻想而已。
  • 蔣介石對一艘軍艦狂轟濫炸,毛主席說了一句話,後來結局亮了
    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在東北、華北、華東陸地戰場調兵遣將,海面上也沒閒著。眼看三大戰役結束,毛主席一聲令下,百萬雄師即將發起渡江戰役,蔣介石卻在吳淞口附近的海面上調集數十架飛機對一艘軍艦狂轟濫炸。毛主席知道後對此說了一句話,後來的結局讓蔣介石痛心疾首卻又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眼光。
  • 毛澤東為何要把廬山送給蔣介石養老?
    「江西廬山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地(即封地)」寫入其中。原來,蔣介石對江西廬山情有獨鍾。他喜歡廬山那美麗的景色和宜人的氣候。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前,曾經有13年是住在廬山的。蔣介石於1932年至1937年在廬山辦過軍官訓練團,請了一部分德國、美國、義大利的軍官當顧問和教官。之後,他經常在廬山辦公,在那裡接見軍政要員和外國使節,還經常在那裡召開有國民黨要員參加的小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