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一生功過爭論不休,但抗日禦敵貢獻昭然,沒人抹殺。此外,他備受中國人尊敬的還有一點,就是在他退守臺灣後的一些作為。不僅毛澤東為他翹起大拇指,就是現在我們仍值得為他點讚。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開入臺灣海峽。蔣介石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以他自己的兵力,不可能守住臺灣,因此,他希望美國人幫助他守臺灣,希望美國第七艦隊這個「保護傘」能長期在臺灣海峽存在。
另一方面,他也看出美國人有分裂中國的陰謀,杜魯門的「臺灣地位未定」論就是他們分裂中國陰謀的一部分。
因此,在美國人拋出「臺灣地位未定」論之前和他商談此事時,他沒有表示同意。經過反覆思考和權衡,最後他下定決心,即使美國人從臺灣海峽撤走第七艦隊,也要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
6月28日,經蔣介石授權,國民黨「外長」葉公超發表聲明,一方面接受美國關於臺灣防務的計劃,另一方面明確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之一部分,不影響國民黨維護中國領土完整之立場。
毛澤東看到葉公超這個聲明後,暗暗為他豎起大拇指,「蔣介石還有一點良心,不想分裂中國。」
1954年12月,美臺籤署了針對大陸的「共同防禦條約」。為了表示中國政府強烈的反對立場,打破美國使臺灣海峽現狀固定化的陰謀,毛澤東決定給美蔣以一定打擊。
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實施了建國以來首次陸海空三個軍種協同作戰,一舉攻克了作為臺灣門戶的一江山島。
此時的美國和蔣介石各有各的打算。
蔣介石尋求國際支持,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國際生存空間,多爭取一些外援。而美國人則打算藉此機會,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搞「兩個中國」。陰謀!
一江山島攻克後,美國總統艾森豪急切呼籲通過聯合國的斡旋「來停止中國沿海的戰鬥」。他們還搞了大量外交活動,想通過聯合國的介入來實現海峽兩岸的停火,把臺灣問題變為必須通過聯合國的國際問題。
對於美國人的這個陰謀,蔣介石也心知肚明,他決定不接受美國總統的這個「好意」。
當年2月14日,蔣介石在答中外記者問時再次表態:「在四千餘年的中國歷史上,雖間有賣國賊勾結敵寇叛亂之事,但中華民族不久終歸於一統。」
他還表示,在維護祖國統一問題上,「漢賊不兩立」,這也是中國人立身報國的基本立場,「大陸和臺灣皆為中國領土之一部分,不容割裂!」
這句話每次讀來都讓人感動,為蔣公點讚1萬次!
【飛春讀傳,一個專注歷史名人傳記的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