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佩服毛澤東

2020-12-20 搜狐網

   1950年代中期,爆發了第二次臺海危機。這次危機以美國同意與中國舉行大使級會談而告終,隨後進行的這些會談的積極成果之一,就是中國首席軍事科學家錢學森的歸來。

  1958年,由於美國中斷談判,而且試圖迫使蔣介石放棄大陸沿岸的金門、馬祖諸島,第二次臺海危機的成果面臨挑戰。

毛澤東審時度勢,決定再次在臺海點燃戰火,通過戰爭手段來達到中國方面的政治目標。1958年8月23日中午12時,解放軍趁著國軍兄弟們正在掩體外快樂地大吃美國罐頭和可口可樂之際,以快炮不及鑽洞之勢,從長達30公裡的戰線上,萬炮齊轟金門群島,兩小時落彈5.75萬發,當即把金門島炸成著名的銅鐵礦,而且當場擊斃三名金門防衛副司令和兩名美國顧問。臺方隨後還擊,雙方展開火炮對射,此役在歷史課本上被稱為「八二三炮戰」。繼此次炮戰之後,雙方還進行了多次海空戰鬥;大陸方面並且策劃了一次小規模的登陸作戰(目標只是金門群島中的大擔島),但因颱風來臨而沒有實施。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第三次臺海危機。

  新的臺海危機爆發,美國立即作出強烈反應,不僅威脅要用核武器攻擊中國(把你們炸回舊石器時代去),而且派出包括七艘航空母艦在內的100多艘軍艦趕赴臺海,擺開「保衛金馬」的姿勢。臺海空氣一時驟緊,全世界都恐慌地注視著這片海域。他們擔心的倒不是中國的幾萬艘帆船蜂擁而上,以人海戰術佔領美國航母,然後用帆船把它們拖到大陸去改造成漁船。不,這種情況固然很可怕,但再可怕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更要命的是,這場危機可能開啟一場新的世界大戰。

  當時中蘇盟約還沒有失效,而且雙方的支持條款都是無條件的,――這就是說,蘇聯不能因為中國是挑釁方,就拒絕向中國提供武力支持。於是,正在因金門問題而與毛澤東鬧矛盾的赫魯雪夫同志不得不向世界表態說:如果美國敢把中國炸回舊石器時代,我們就只好把美國炸回新石器時代。

  美國政府的情報系統也真是夠差勁的,這時居然還不知道中蘇之間已經出現了裂縫,也就當然沒有意識到赫魯雪夫那殺氣騰騰的聲明其實只是LIP SERVICE(空頭支票)。既然信息不完全,再理性的判斷也勢必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如果美國政府還能夠保持理性的話,其反應必然是極度的緊張。當時美國總統是哀聲嚎(也有譯艾森豪的),那陣子可是煩死了,他大概在想:「天哪,我他母親的實在太衝動了,竟然去嚇唬毛澤東;地球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好戰分子,甚至說過早打、大打、核打之類的話,公然聲稱核打之後絕種的是美國人而非中國人,言下之意就是他們中國人要乘核戰之機佔領全地球。如果他真的跟美國艦隊交上火,――接下來就是自然而然地把蘇聯拖下水,這正好中了他的下懷。嗚嗚,這一場大仗的結果如何,就連大慈大悲的耶穌基督和尚也說不清楚了。哎呀,我真是緊張死了,恨不得把給出去的面子統統收回來,把那七艘航母全撤回來。杜勒斯,你趕快給老子打二兩老白乾來,哦不,來三斤,――趁地球還沒有爆成七八顆小行星,咱們對酌澆愁。」

  且不說哀聲嚎在借酒澆愁。太平洋的另一邊,毛澤東正在興致勃勃地看著他一手導演的這齣歷史大戲;戲中各主角的表情令他開心得要死。更令他開心的是,在這齣名角如雲的偉大歷史劇中,只有他知道這齣戲將在什麼地方結束。若干年後,尼克森(當時正好擔任哀聲嚎的副總統)將當面把毛澤東恭維為一個精通政治技巧的「大師」,並自稱自己望塵莫及,慚愧慚愧。而且他還把這個恭維寫進了回憶錄,――雖然此次臺海危機的當兒,他正在扮演美國第二號右派領袖(僅次於麥卡錫)的角色,到處宣傳毛澤東的目標就是佔領美國,滅絕美國天堂般的生活方式。

  尼克森的恭維並不是信口胡說,因為毛澤東是在中國五千年的政治和戰爭文化中泡大的傑出領袖,當然深諳政治精髓,完全知道戰爭只是政治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為政治目的服務的。他早就看出,在美國氣勢洶洶的殉道者長袍底下,其實是一雙篩糠般不住顫抖的軟腳。他知道,這才是做文章的關鍵;他導演的這齣大戲,必須抓住美國人外強中乾的心理,把所謂的「危機」虛化,從而把「危機」變成臺灣方面的「烽火戲諸侯」。這樣將為遠道而來的美國「客人」準備一架梯子,使他們不僅可以從目前的尷尬處境往後退,而且可以從危機前的強硬姿態往後退。

  於是,毛澤東出乎意料地宣布:暫停炮擊,改為隔日一轟。而且他定下一個規矩,就是在解放軍在實施炮轟前,必須客氣地通知金門島上居民:「各位同胞,沒有長眼睛的炮彈要來了,請你們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以免受傷。這種帶有預報機制的戰爭形式一直持續了二十年,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觀。

  提前通知避彈,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戰爭呢?對此,我倒是有一種類似的體驗。我是在一座新城長大的。城市建設之初,當然要使用大量的炸藥來開道。於是,那段時間大家都養成了一種習慣:一聽到某種音調(三長兩短還是什麼的,記不得了)的哨音,就得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不多一會便是一聲巨響,然後周圍傳來噼噼啪啪落碎石的聲音。哇,那時的心情真是緊張――有一次一幫子大人領著我們幾個小孩躲進一間臨時辦公室,蜷伏在磚牆下,隨後就是一聲巨響,一個茶杯大小的石頭飛過來,把門外離我們不到三米的一個石臼打得粉碎。

  如果沒有人提前通知,被打得粉碎的可能就不是石臼了。二十年的金門炮戰也許就是這種感覺。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戰爭也會多一點情趣的。當然,這話得由金門島的老居民來說,我把自己的感覺說成他們的感覺,這就是越權。

  不過,有沒有情趣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毛澤東對金門的「打而不取」,逼迫美國出於對「多米諾骨牌理論」的盲目信仰,立即改變了迫使蔣放棄金門等小島的想法,因而避免了兩岸的進一步疏遠和隔離,挫敗了美國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毛澤東形象地把處於「打而不取」戰略之下的金馬諸島稱為套住美臺的「絞索」,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個譬喻的恰當性。雖然說是「絞索」,蔣老先生卻為自己有幸被吊在這絞索上而感到樂不可支。據說,在大陸方面炮擊金門後,老蔣是全世界第一個為毛澤東拍案叫好的人。老蔣活了八十多年,大概就這一次出自真心地為毛澤東叫過好,真是難得,讓人不得不對他老人家堅持一個中國的信念感到敬佩。

  這還只是第二次臺海危機的結果的一部分。

  危機之後,心理高度緊張的美國佬終於鬆了一口氣,如釋重負之餘,說不定甚至對毛澤東產生了一種感激零涕的心理,於是立即向北京伸出了橄欖枝,表達了重開談判的意願。兩國一拍即合,於是重建了定期的大使級會談機制,增加了對話的管道。此後的整個毛澤東時代,雖然臺海仍然不安定,美國仍然把中國視為敵人,中國也高喊要打倒美帝國主義、解放全人類,但中美之間沒有再發生過直接的軍事對峙,這卻也是事實。

  更有趣的是,美國國內輿論紛紛認為,美國政府為了兩個「無用」的小島而甘冒犧牲美國大兵乃至打世界大戰的風險,實在是過於魯莽。迫於國內壓力,杜勒斯國務卿只好轉移注意力,公開把小跟班蔣介石罵了一頓:「你看你,憑你那點只配給共軍當『運輸大隊長』的狗屁水平,還搞什麼『反攻大陸』,差點給老夫惹出一身麻煩;這次臺海危機,責任全在你。你給我聽好了,以後不得再向美國要求什麼『反攻大陸』,只許守,不許攻,――否則你去喝西北風。」(來源:sohu論壇)

(責任編輯:久黑必白)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遺囑是怎麼樣的
    但是,人們發現毛澤東和蔣介石的遺囑驚人的一致。《毛主席和蔣介石共同的遺願--兩岸統一》一文講述了毛澤東和蔣介石遺囑背後的秘密。   20世紀70年代上半期,對於毛澤東、蔣介石來說,是他們人生的最後歲月。
  • 蔣介石在臺灣說的一句話,讓毛澤東佩服,值得我們為他點一萬個贊!
    蔣介石一生功過爭論不休,但抗日禦敵貢獻昭然,沒人抹殺。此外,他備受中國人尊敬的還有一點,就是在他退守臺灣後的一些作為。不僅毛澤東為他翹起大拇指,就是現在我們仍值得為他點讚。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開入臺灣海峽。蔣介石心情十分矛盾。
  • 毛澤東為何要把廬山送給蔣介石養老?
    在毛澤東1963年提出的「一綱四目」中沒有提到讓蔣介石回住江西廬山的問題,而在1965年7月蔣氏父子提出六項條件時,卻特意把1933年蔣介石出錢買下了原為英國西伊勳爵的別墅,並且對之進行了改造。1948年8月,蔣介石在廬山的住所一塊巨大石碑上題寫了「美廬」兩個字。新中國建立後,整個廬山上的建築都收歸國有。「美廬」,改建成中共中央的一個招待所。1956年10月,毛澤東在接見曹聚仁時對他說:我知道蔣介石很惦記他的家鄉和他在大陸的一些房產,你可以到處走一走,順便去那些地方看一看。
  • 毛澤東與蔣介石
    獨家揭密毛澤東與蔣介石爭鬥的內幕及真相!★讀毛澤東和蔣介石是了解中國近現代史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以說熟知毛澤東和蔣介石也就熟知了中國近現代史,也就熟知了中國文化。★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個人的歷史,一個人是毛澤東,一個人是周恩來,還有一個是蔣介石。
  • 「一個中國」:毛澤東與蔣介石想到了一起
    上世紀50年代,美國利用韓戰和兩次臺海危機,曾經先後三次策劃了分裂中國的大陰謀,蔣介石對此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得到了毛澤東的讚許。在「一個中國」這個關乎民族大義的原則問題上,毛澤東與蔣介石這兩位爭鬥了幾十年的「老對手」似乎是不謀而合地想到了一起。
  • 蔣介石為什麼告誡戴笠:誰敢傷害毛澤東,格殺勿論!
    眾所周知,蔣介石一生中最大的對手就是毛澤東。在蔣介石几十年的鬥爭生涯中,鬥敗過汪精衛、胡漢民,鬥敗過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但最終卻被毛澤東給趕到了臺灣。因此,在蔣介石心裡,自然對毛澤東充滿了恨意,直到逃去臺灣前一刻,還在懸賞通緝毛澤東。
  • 重慶談判毛澤東住蔣介石官邸的一天兩夜
    揭秘:毛澤東、蔣介石「同居」的一天兩夜毛澤東要去陪都重慶和蔣介石談判的消息一傳開,就像一陣狂風颳過了黃土高原,人們的心頭再也無法平靜。如何保證毛澤東的人身安全,當時已成為全黨最擔心的頭等大事。唯一可行的辦法是選派最忠誠、最勇敢、最機警和富有犧牲精神的人,形影不離地跟隨著毛澤東,以保護他平安歸來。誰最適合承擔這樣複雜而又艱巨的任務?當時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和副部長李克農一起來到毛澤東的窯洞。康生一連提出幾個人選請毛澤東選擇。
  • 毛澤東一篇鮮為人知的評論:蔣介石李宗仁優劣論
    蔣介石昨天是兇神惡煞,今天也是兇神惡煞。李宗仁白崇禧及其桂系,昨天是兇神惡煞,今天則有些像笑面虎了。    蔣介石撒起謊來,大都是空空洞洞的,例如「還政於民」「我歷來要和平」之類,不讓人家在他的話裡捉住什麼具體的事物。
  • 史海:蔣介石在重慶四大官邸 見證與毛澤東交鋒
    而蔣介石本人也曾說過,「本人自出生以來,除家鄉以外,沒有其他地方比重慶算得是我第二故鄉」。蔣介石在重慶的8年,到底住過哪些地方,又發生過什麼關係重大而又驚心動魄的故事?今天,本報將帶你翻開塵封的歷史。「現在仍能找到抗戰時期蔣家在曾家巖官邸前拍攝的多張歷史照片,包括毛澤東和蔣介石最著名的那張合影」。  林園官邸  毛澤東舌戰蔣介石  沙坪垻的林園官邸,則見證了蔣介石和毛澤東的一次激烈交鋒。
  • 「皖南事變」後毛澤東蔣介石會見計劃的流產
    據此,毛澤東指示林彪在西安與國民黨各方接談後即應轉赴重慶。林彪此後因蔣介石過於忙碌沒有時間見林,而不得不在西安停留近一個月,先後與李宗仁、胡宗南、範漢傑、谷正鼎等洽談,並與蔣介石指定的與共產黨接談的國民黨代表張治中見了面。
  • 為了「一個中國」,1958年毛澤東幫了蔣介石一把
    金門炮戰中蔣軍傷亡慘重,蔣介石卻連稱「好,好」;而在大陸這一方,當參加炮擊的廣大指戰員摩拳擦掌準備統一臺灣時,毛澤東卻也向他身邊的人說道,可能40年都不去拿臺灣。毛澤東如何幫了老蔣一把?毛澤東的國際問題秘書、在他身邊工作了12年之久的林克談炮擊金門的前前後後。
  • 毛澤東的書,蔣介石的槍
    蔣介石做團長辦報紙的時候,毛澤東還是長沙街頭的窮學生,沒人知道,毛澤東將來會做成什麼樣的大事業。和蔣介石一樣,毛澤東也是熊孩子。現在,蔣介石用槍告訴毛澤東:「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毛澤東脫下長袍穿起軍裝,帶著秋收起義的殘軍敗將,轉身進入交通不便的井岡山,在這裡開闢出一方天地。整整兩年時間,蔣介石都沒有把毛澤東放在眼裡,在他看來,紅軍不過是草寇而已,要槍沒槍要糧沒糧,憑什麼和他鬥?
  • 蔣介石一生中三次評價毛澤東,最後一次出乎意料,卻無法反駁
    1935年,在第五次圍剿中,蔣介石終於迫使共產黨領導的紅軍走上了危險重重的萬裡長徵。但是,面對如此大的勝利,其部下以「毛澤東終於輸給我們了」為題發了一份捷報,但是蔣介石卻意味深長地說:「毛澤東沒有輸給我們,我們只是打贏了紅軍!」因為,此時的毛澤東已經被博古、李德排斥在紅軍領導之外了,並沒有紅軍的指揮權,所以蔣介石才說「毛澤東並沒有輸」。
  • 蔣介石去世前兩月密約毛澤東訪臺灣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與蔣介石再沒有見過面。但這並不等於說二人之間再沒有任何接觸,只不過,他們之間的接觸是以特殊方式進行的。蔣介石在晚年時,還曾密約毛澤東訪臺。毛澤東看到葉公超這個聲明後說,蔣介石還有一點良心,不想成為千古罪人。
  • 《中國1946》:毛澤東的命、蔣介石的運和林彪的算
    蔣介石要和毛澤東談和平習慣晚睡晚起,甚至作息時間黑白顛倒的毛澤東,8月15日一大早,就接到一封來自重慶的「萬急」電報:毛澤東先生勳鑑: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
  • 為了打敗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蔣介石全城徵文!結果卻出乎意料
    毛澤東不但是一位傑出軍事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他一生寫過大量的詩詞,不過有一首詞堪稱經典中的經典,這首詞就是《沁園春·雪》!這首詞聞名於國內外,一方面是因為毛澤東高超的寫作水平,另一方面也離不開蔣介石妒忌!
  • 蔣介石子孫回鄉路:毛澤東下令保護蔣宅(圖)
    1949年,蔣介石父子敗逃臺灣,從此無緣回鄉。不過,正是當年毛澤東下令保護蔣宅,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近16年來,蔣家後人才得以紛紛回到浙江溪口,祭祖掃墓。  毛澤東下令保護蔣宅  位於浙江寧波的奉化市溪口鎮,是蔣介石的故鄉。
  •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特殊對話」
    1954年12月,蔣介石和美國籤訂了「共同防禦條約」。 「條約」宣稱,美國和「中華民國」雙方有為 「自衛而抵禦外來武裝攻擊的共同決心」。 蔣介石和美國的「共同防禦」關係到底有多牢靠?毛澤東在心裡打了個問號。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萬炮轟鳴直擊離廈門僅數公裡的金門。
  • 毛澤東眼中的蔣介石:臺灣還是蔣當「總統」的好
    毛澤東和蔣介石第一次派人互相溝通由於毛澤東與蔣介石在維護中國統一問題上見解一致,在挫敗美國人搞「兩個中國」陰謀問題上,配合也算默契,加上毛澤東在國際上公開了他關於支持蔣介石當「總統」的意見,因此,蔣介石有了與毛澤東建立特殊聯繫的打算。毛澤東也正想爭取蔣介石,以便實現臺灣和平解放,因此,也願意與蔣介石溝通。
  •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另類別稱
    Chiang Kai-shek 其實就是蔣介石的「韋氏拼音」寫法,而王奇卻將其直接音譯為常凱申,結果鬧出了笑話,蔣介石因此被人稱作是「常公」。「崑崙」代指毛澤東同濟大學副教授陸興華曾在一篇題為《請不要用施米特來嚇人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