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 10:2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老人是一個偉大的、令人尊敬的群體,但同時,他們又是一個讓人心疼的群體。他們為了子女、為了社會嘔心瀝血,奉獻一生,而到了老年時候,卻往往留下一身病痛。我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以創新和提升養老服務為重點,結合實際探索「醫養融合」新模式,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質量,有尊嚴。
周國慶是嘉峪關市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作為距離群眾最近的醫療機構負責人,他深知社區居民、尤其是老人們的醫療需求。社區裡的許多老人,都是醫院的「常客」,他們有的患有多種慢性老年病,需要長期吃藥;有的由於身體抵抗力差,氣候、飲食稍有變化,便會誘發疾病,隔三差五就得上一次醫院;還有一些老人不得不長期臥病在床,靠藥物維持生命。
2017年,經周國慶與他的團隊精心籌劃,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市社會福利院合作建設了康樂壽醫護養老院,成為我市首家具有醫養結合特色的養老院,確立了以「養」為基礎,以「醫」為特色和補充的醫養融合新模式。
市中醫醫院副院長 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周國慶說:「我們籌備康樂壽醫護養老院的初衷就是充分發揮和利用我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健康管理優勢,把入住老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生活照顧起來,健康管理起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醫養結合。」
康樂壽醫護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分為醫療團隊和養老護理團隊,醫生、護士、養老護理員三位一體,全方位地給予老年人健康、周到的醫療和生活服務。
市中醫醫院副院長 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周國慶說:「入住的老人如果身體健康,我們主要以「養」為主要內容;如果這些老人身體有些問題,就實行一個連續的、動態的健康管理。這種健康管理,就包含了醫療、康復、養生、保健。」
專業的服務,使得老人們真正實現了「高枕無憂」,安心樂享晚年生活。
康樂壽醫護養老院是我市醫養融合養老新模式的一個縮影。近幾年來,我市推動醫院與養老機構建立醫養聯合體,4家二級以上綜合醫療機構開通綠色通道,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巡診、預約就診、急診急救等服務。建立了以家庭醫生為主的籤約醫生健康服務機制,為73%的高齡、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有困難的老年人開展上門巡診訪視、健康建議、心理疏導、社區護理等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全部補貼辦理意外傷害保險,為67%的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信息。各社區定期不定期邀請專業醫護人員到社區開展康養知識講座,為老人們免費體檢,提供康養方案。一系列舉措,從方方面面呵護老人們的身體健康,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有尊嚴。(記者:謝曉紅)
原標題:《回眸「十三五」丨《養老嘉峪關 幸福無死角》醫養結合 晚年生活有尊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