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辛德勒,用籤證解救數千猶太人,難民後裔為他建紀念碑

2020-12-25 中華網文化頻道

文 | 楊揚

1938 年,11 月9 日至10 日凌晨,納粹德國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暴行拉開了序幕。他們對猶太人的住宅、工廠、教堂、學校進行野蠻的打砸搶燒,超過7000 家商店被毀,奧地利更是有94 家之多的猶太會堂被破壞。被砸碎的玻璃在暗夜中泛著寒光,猶如點點水晶,這個人類歷史上黑暗的午夜便有了一個與事實極不相稱的名字「水晶之夜」。

此時,英國政府限制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美國政府拒絕向猶太人開放阿拉斯加,所有西方國家對猶太人的同情都只停留在口頭層面。此時,上海這座不需要籤證的城市,成為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於是3 萬多猶太難民湧入上海,上海的難民收容所、基督教青年會等慈善機構和教會機構紛紛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何鳳山,他無懼納粹壓力,發放籤證給數千猶太人逃生上海,被譽為「中國的辛德勒」

在當時救助猶太難民的中國人中,有一人不得不提,他就是何鳳山。1938 年德奧合併時,奧地利的猶太人總數位居歐洲第三,這些猶太人大多居住在維也納。在中國駐維也納總領館任一等秘書的何鳳山先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和猶太民族結下了生命之緣。

1938 年「水晶之夜」的第二天,他辦好了好友羅森堡一家去往上海的籤證,卻得知羅森堡在前一夜被黨衛軍抓進集中營。他來到羅森堡家,羅森堡的妻子傷心欲絕。正當兩人商量對策之計,黨衛軍開始了第二次搜查,想確保沒有青壯勞力成為漏網之魚。強行闖入的黨衛軍士兵在客廳看到了正襟危坐的何先生,盛氣凌人地問:「你是誰?」何先生不緊不慢地鎮定而又不屑的答道:「我是這家主人的朋友。」黨衛軍氣急敗壞地威脅何先生離開,何先生則憤慨地表示:「這家主人不回來,我是不會離開的。」這時,羅森堡的太太回到客廳,趕緊跟黨衛軍解釋說這位先生是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黨衛軍士兵悻悻地說:「你不早點告訴我!」

第二天,納粹將羅森堡放了回來,羅森堡一家拿著何鳳山先生辦理的籤證前往上海,逃過了在歐洲的苦難。此後,何鳳山為約2000-4000 名奧地利猶太人發放了前往上海的籤證。



1946 年,上海市虹口區猶太難民營的廚房,簡單的器物後面蘊含著生命的希望與力量

上海當時是日佔區,根本不需要籤證,為什麼何鳳山還會發放這樣的籤證呢?原因很簡單,入易出難。雖然上海不需要籤證進入,但納粹卻只有看到接收地證明才對猶太人放行,籤證就是最好證明。

很多猶太人拿著去上海的籤證證明自己有接受地後轉而前往巴勒斯坦,他們告訴英國當局去上海要取道巴勒斯坦,便從此定居下來。也有很多猶太人去了美國和其他國家。那時的中國駐維也納總領館平均每月籤發500 個籤證,有時更多達900 個每月。

2001 年,以色列政府向何鳳山先生追授「國際正義人士」榮譽。為感謝中國人民的無私援救,猶太難民及其後裔要求在虹口建一塊紀念碑,表達他們的感激,1994 年,這一願望終於實現。

相關焦點

  • 二戰時中國發放「生命籤證」兩萬猶太人來華避難
    中國的「辛德勒」何鳳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位叫辛德勒的德國實業家,救助了大批面臨屠殺命運的猶太人,他的故事被拍成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後,舉世震撼。而在中國,也有這樣一位「辛德勒」,但他的義舉無人知曉,湮沒了60餘年,直到上世紀末,才在上海猶太研究中心和美國「救命籤證」等組織的努力下,被發掘出來。
  • 義大利地名首用華人命名 這位「中國辛德勒」你知道嗎?
    二戰期間,他時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向數千名猶太人發放了前往上海的籤證,使他們免遭納粹殺害。何鳳山中國學者餘秋雨為何鳳山書寫的墓志銘中說,「法西斯狂潮肆虐歐洲,數百萬猶太人慘遭迫害。無辜平民死中求生尋找逃奔之路,多國政府懾於淫威拒收猶太難民。在此漫天黑暗間,維也納一處屋宇燈火猶亮,一位東方外交官爭分奪秒發放籤證,幫助猶太難民逃到上海和其他地方……」何鳳山的義舉在他生前一直都鮮有人知,直到1997年,當何鳳山去世後,女兒何曼禮在報紙刊出訃告,提及父親曾向猶太人發放籤證。美國猶太歷史學家索爾,立即致電何曼禮,詢問此事。
  • 揭秘"中國辛德勒":二戰時頂住壓力給猶太人發籤證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張普通的前往中國上海的籤證,然而它對曾經生活在納粹統治下的猶太人來說,卻意味著生命的曙光。它也牽出了有「中國辛德勒」之稱的時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拯救大量猶太人生命的歷史。  何鳳山的女兒何曼禮日前從美國赴維也納參加有關何鳳山先生的紀念活動,其間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講述了她的父親當年營救猶太人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這個中國人,被以色列總理稱為上帝,二戰中拯救了數千猶太人
    他出身貧苦,但靠著不懈努力考上了長沙雅禮大學。1926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公費留學生。獲得了該校的博士學位後,何鳳山於1935年開始從事外交工作。1938年,他被任命為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期間,他拯救了數千名猶太人。當時,納粹德國將戰火燃燒到了歐洲很多國家和地區,為非作歹,並掀起了反猶太人的浪潮,無數無辜的猶太人遭到迫害。
  • 「上海南市難民區紀念碑」揭幕!一個「中國辛德勒」的故事
    原標題:「南市難民區紀念碑」揭幕!一個「中國辛德勒」的故事  80年前在上海建立的這一難民區,使30萬中國難民免遭屠戮與饑寒,後來還作為成功範例被載入國際公約。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蘇智良建議,上海應將提籃橋猶太人難民區和南市難民區「打包」,共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兩個難民區,一座英雄城,閃耀著國際人道主義的光芒。
  • 河南地區為何會有一些猶太人的後裔?這個人被稱作「中國辛德勒」
    在河南開封一帶確實有一些河南人是猶太人後裔,不過這個說法其實不準確,應該說在河南開封一帶有一些河南人是擁有猶太血統的混血兒。他們被稱之為中國猶太人,也就是被漢化的猶太人。猶太人大約在漢代以後就開始進入中國,其中尤以開封猶太人這一支最為著名,其記錄保存的最為完整,這部分猶太人是在北宋宋徽宗時期來到中國。
  • 為紀念「中國辛德勒」 義大利首次以華人命名城市地名
    二戰期間,何鳳山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他向數千名猶太人發放了前往上海的籤證,使他們免遭納粹殺害,他自己也因此被稱為「中國辛德勒」。2001年,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為何鳳山建立了紀念碑,碑上刻著「永遠不能忘記的中國人」。2005年,聯合國正式稱呼何鳳山為「中國辛德勒」,讚賞他在二戰期間的義舉。2015年,奧地利維也納舉行了「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博士紀念銅牌和揭幕儀式。2016年,第三個抗戰勝利紀念日到來之際,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為何鳳山銅像雕塑揭幕。
  • 他是中國的辛德勒,被以色列總統尊為上帝,我們卻不知道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大肆迫害猶太人,懾於納粹的淫威,歐洲多國拒收猶太難民。卻有這樣一些人,頂著重重壓力,冒著巨大風險,為猶太難民辦理籤證、打開改變命運的大門。後來,世界人民把經由他們籤發的籤證,稱為「生命籤證」,讚賞他們是義薄雲天的歐洲「辛德勒」。他們就是——中國籤證官。
  • 何鳳山:一個正義而高貴的外交官與「生命籤證」的故事
    籤證!籤證!」艾立克·哥特斯塔伯,一位17歲的猶太少年,他在連跑了50多家領事館後,每次都是失望而歸。直到1938年7月20日,在幾乎絕望的時候,他走進了中國總領館,但這一次的努力卻改變了幾乎是一個家族的命運。何鳳山為他和他的家人一下辦妥了20份前往中國上海的籤證,由此成功逃離了維也納。
  • 義大利地名首用華人命名,他就是「中國辛德勒」何鳳山
    在1938-1940年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期間,何鳳山至少向4000名猶太人發放了到上海的籤證。這期間雖然二戰還沒有正式爆發,但岌岌可危即將陷入戰火的奧地利早已不是猶太人家園,彼時希特勒雖沒有公開下達屠殺猶太人的命令,但各國籤證官早已心照不宣終止籤發本國籤證。
  • 義大利地名首用華人命名 這位被猶太人稱為上帝的「中國辛德勒」你...
    何曼禮女士是受義大利米蘭國際義人協會與米蘭猶太人社區邀請,參加在米蘭國際義人園舉辦的這一活動的。活動主題為「仁愛無界,正義收容」,隆重紀念包括何鳳山博士在內的多名國際義士。受邀參加活動的有國際義人的代表、各國際城市政府代表、各界協會組織及教育界人士。何鳳山,1901年出生於益陽市赫山區一農戶家,1997年去世。
  • 猶太少年被歐美50個國家拒籤,獲中國籤證後,從此改變全家人命運
    「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 這是以色列前總統沙龍在何鳳山紀念碑前的演講,為什麼一位總統會對一個中國人給予如此高的評價?這一切還要從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說起。
  • 他是中國的辛德勒,被以色列總統尊為上帝,他拯救了整個民族,卻不為人知…
    籤證官:這次你一個人來,除了你自己,同時還要為10個親友申請籤證?青年:是的。籤證官:你知不知道,辦籤需要本人親自來才可以?青年:知道。籤證官:好的,我批准你的籤證申請。且在長期中國仁教文化浸潤下,他對生命有著博大的愛與悲憫。1937年,何鳳山到奧地利任一等秘書,同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周的大屠殺,這一消息震驚了遠在異國的何鳳山,不斷錘擊刺痛著他的內心。1938年,奧地利被德國吞併,奧地利大使館被降級為維也納領事館,何鳳山成為了總領事。
  • 他連續被40國拒籤,走投無路時遇到中國籤證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大肆迫害猶太人,懾於納粹的淫威,歐洲多國拒收猶太難民。  卻有這樣一些人,頂著重重壓力,冒著巨大風險,為猶太難民辦理籤證、打開改變命運的大門。  後來,世界人民把經由他們籤發的籤證,稱為「生命籤證」,讚賞他們是義薄雲天的歐洲「辛德勒」。  他們就是——中國籤證官。
  • 他被40個國家拒籤 直到遇到中國籤證官……
    如果小僑再告訴你,這位籤證官做出如此行為,很可能還要冒著生命危險——是不是覺得更加不可思議?  最近,有一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就真實還原了這樣一群籤證官的經歷。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大肆迫害猶太人,懾於納粹的淫威,歐洲多國拒收猶太難民。  卻有這樣一些人,頂著重重壓力,冒著巨大風險,為猶太難民辦理籤證、打開改變命運的大門。
  • 以色列總理稱這中國人為上帝 辛格稱命是他給的
    1938年3月,德國吞併奧地利,兩個月後,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降為總領事館,何鳳山被任命為總領事。當時他沒有想到,自己後來竟會被人們稱為「中國辛德勒」。  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每天奔走在各國領事館之間,但大都沒有結果。有一位17歲的猶太少年連續跑了五十多家領事館,最終仍是空手而歸。直到1938年7月的一天,在幾乎絕望的時候,他走進了中國總領事館。富有同情心的何鳳山不忍心看著猶太人等死,他決定立即給猶太人辦理籤證,讓他們去中國上海避難。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擴建完成重新開放
    12月8日,觀眾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廣場參觀上海猶太難民名單牆。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為進一步保存、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上海拯救猶太難民的歷史記憶,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加速擴建。2007年上海市虹口區以二戰時期「摩西會堂」舊址為基礎,設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此次經過擴建,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整體面積增至4000多平方米,展覽分為逃亡上海、避難生活、同舟共濟、戰後離別、特殊情誼、共享未來六部分,陳列展品增加到近1000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為首次亮相的文物,包含二戰上海猶太難民及後人的捐贈品。
  • 緬懷「難民之父」饒家駒先生——「上海南市難民區紀念碑」在滬揭幕
    由上海市歷史學會、SMG東方廣播中心、上海音像資料館、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發起建立的「上海南市難民區紀念碑」,於12月14日在上海市方浜中路249號上海城隍廟落成並隆重揭幕。蘇智良教授(左一)與上海實驗小學學生代表趙嘉琪同學(左三),難民代表傅劍秋先生(右二)共同為「上海南市難民區紀念碑」揭幕(朱嘉偉 攝)
  • 西方關上了大門,東方卻為他們開啟一扇窗。數萬人得以倖存,他們...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辛德勒一個人的善行,拯救了上千猶太人的生命。以他為原型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有一句著名的臺詞:「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整個世界。」 同樣是在二戰中,在遙遠東方的中國上海,數以萬計的猶太難民躲過了屠殺。在上海的避難經歷,也影響了許多人的一生。
  • 辛德勒的名單和他最後的歲月
    這位「義人」因集德國商人、間諜、納粹黨於一身而充滿爭議:利用德國的戰爭,誘逼德國人投資,再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在這充滿了殺戮與硝煙的年代大賺了一筆錢,在捷克斯洛伐克從事偵察活動,並且還參與策劃和幫助德國納粹入侵波蘭的行動。然而,他卻又在納粹對猶太人實施種族隔離及滅絕政策的險惡環境下,同時冒著生命危險解救了一千多名猶太人的生命,為此辛德勒付出了幾乎全部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