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陸良:以「特色小鎮」為抓手 為「健康中國」賦動能

2020-12-12 雲南網

陸良南境頤養小鎮書境廣場一角

特色小鎮是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平臺,是推動實體企業發展,振興城鄉經濟,帶動全民小康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面對全球人口老齡化實際,曲靖市陸良縣積極響應黨中央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聚焦雲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及省級特色小鎮建設等系列戰略部署,結合自身比較優勢,大手筆規劃建設陸良南境頤養小鎮,打響全國「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雲南名片。

省、市各級領導指導陸良南境頤養小鎮的創建

獨步南境,卓爾不群。陸良縣是雲南省最大的高原平壩,素有雲貴高原的「江南水鄉、滇東明珠、絲綢之府」等美譽,是曲靖南部區域中心城市,國土面積佔1989.47平方公裡,平均海拔為1840米,氣候宜人。境內一馬平川,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越,人文氣息濃厚,榮獲全國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縣、全國民間書法藝術之鄉、全國文化先進縣和雲南省文明縣城、特色文化縣等殊榮,坐擁「天下神品第一」的國寶「爨龍顏碑」和大覺寺千佛塔等歷史文物古蹟。

陸良滇中健康城指揮部負責人向觀摩團領導介紹特色小鎮創建情況

作為典型的農業大縣,陸良縣栽桑養蠶歷史久遠,蔬菜產業蓬勃發展,中草藥種植等特色產業鮮明,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自97年以來連續23年被被授予「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榮譽稱號。境內木香、燈盞花、雲南參、桔梗等中草藥種植已達7萬餘畝,16萬畝桑葉、萬畝荷葉、千畝朝鮮薊等「食藥同源,食藥兩用」的中藥材具有極高的藥用和研發價值,成為陸良縣培育和創建中醫藥特色小鎮的「千金方」。

陸良南境旅遊頤養小鎮規劃平面圖

陸良縣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依託特色小鎮相對開放獨立的區域空間,充分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自2018年啟動建設以來,規劃先行。目前已完成3.46平方公裡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及修建性詳細規劃,通過省級專家評審、縣級人大審議並批准實施。把習總書記到雲南考察時的講話精神,把實現「中國夢」、「健康中國」的偉大構想融入到特色小鎮創建的生動實踐中,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嚮往。

陸良南境頤養小鎮展示即將入駐醫館研發的中醫藥產品

為加強對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的領導,陸良縣縣委、政府將創建陸良南境頤養小鎮作為陸良全域發展的引擎,專門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掛帥,縣級領導聯繫的領導小組和工作指揮部,紮實有效掀起特色小鎮的建設熱潮。同時,為加快推進創建工作,由政府牽頭組建滇中健康城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全面負責小鎮融資、招商等工作。該平臺公司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運作模式,充分撬動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緊緊圍繞「特色、產業、生態、宜居、成網、智慧、易達」七大要素高起點規劃建設,先後引進雲南中醫藥大學、廣東一方製藥、三九藥業、碧桂園服務集團等1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參與項目建設及運營管理。

陸良南境頤養小鎮的名家名醫館

截至目前,小鎮已完成核心區0.48平方公裡的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8.5億元。佔地1100畝的中醫文化主題公園已完工85%,計劃今年10月份向市民開放,多家名醫名家館、44萬平米的小鎮公共綠地、南境廣場等相關配套項目進入收尾階段。今後將朝著既定的目標,致力將陸良南境頤養小鎮打造成以爨文化為魂,以生態為底,以大健康為線,以中醫養生為主題,集名醫名家、醫療康復、養生養老、旅遊度假、藥膳食療和爨文化藝術傳承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雲南唯一、中國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陸良縣依託南境頤養特色小鎮的創建、示範和帶動,充分挖掘、傳承、創新和發揚中醫藥事業,延伸拉長中藥產業鏈,做優做強中醫服務業,形成以中醫藥全產業鏈為主導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把中醫藥和爨文化高度融合,以點帶面,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帶動全縣種植業、服務業、旅遊業等產業的聯動發展,培育壯大大健康產業,引領城市發展新的增長極。小鎮全面建成後,預計能實現年產值上10億元,稅收突破1億元,帶動就業3—5萬人。

陸良南境頤養小鎮同樂湖公園一角

一土一木一開拓,一針一線一初心。陸良南境頤養小鎮凝聚了陸良縣委、政府、項目指揮部和無數建設者的智慧和汗水,他們發揚工匠精神,用足「繡花」功夫,精心打磨一磚一瓦,濃縮陸良山水精華。如今,漫步於小鎮的生態綠地之間,城市的綠肺護你健康身心,所到之處心景合一,每寸土地都浸潤著必達的使命。切實為產業轉型升級,振興實體經濟,提升城市形象,造福人民群眾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有力支撐,更為「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發展提供重要平臺。

陸良南境頤養小鎮景觀之一:燈塔

在2020年疫情之下,中醫藥為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做出巨大貢獻。疫情使中醫藥的傳承創新進入快車道,中醫藥的發展再次上升為國家戰略,陸良南境頤養小鎮迎來發展的春天!小鎮建成後,不僅是陸良城市的會客廳和對外展示的新名片,更有助於中醫藥在現代醫療環境下激濁揚清,薪火相傳。

千帆如梭逐浪急,風鵬正舉海天闊。在爨鄉大地日漸崛起的南境頤養小鎮正以非凡的氣魄,全新的姿態、獨特的魅力挺起中醫藥的脊梁,為「健康中國」賦能,讓發展成果全民共享。69萬爨鄉兒女翹首以盼,億萬人民心馳神往……

在新時代,新徵途上,陸良南境頤養小鎮千帆競發,劈波斬浪,駛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相關焦點

  • 雲南陸良:中醫藥特色小鎮擎領文化自信
    雲南省陸良縣緊緊圍繞中醫藥這一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全力謀劃南境頤養特色小鎮這篇康養文章,擎領和傳承中醫藥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的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陸良南境頤養特色小鎮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的花海藍圖。
  • 陸良南境頤養小鎮:獨步南境 卓爾不群
    、世界一流的康養特色小鎮,打響全國「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雲南名片。而我這個「家鄉寶」,兜兜轉轉大半生,走遍大半個中國,最終,覺得眼前的幸福才是最最值得珍惜和把握的,決意把心安放在小鎮裡。南境頤養特色小鎮是滇中健康城的一部分,小鎮自2018年啟動建設以來,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 3.46平方公裡的規劃面積上足做特色文章,吸引了眾多知名企業參與共建,強強聯手,不負眾望。
  • 獨步南境 卓爾不群——陸良南境頤養小鎮一日遊有感
    (陸良南境頤養小鎮示意圖) 多年後,在昆明舉辦的中國—南亞商洽會上,滇中健康城的美好藍圖在偌大的滇池會展中心引人注目,反覆論證後,依託自然的造化,歷史的沉澱,聚力打造以大健康為主導,以爨文化為主線,集名醫名家、民族醫藥、科研研發、醫療康復、養生養老、旅遊度假和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全國唯一、世界一流的康養特色小鎮,打響全國「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雲南名片。
  • 陸良南境頤養小鎮迎接省第三方考核評估
    考評組現場聆聽爨地古樂團震撼人心的演奏考評組現場聆聽爨地古樂團震撼人心的演奏自2018年以來,陸良縣緊緊圍繞"健康中國"戰略,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中的"健康生活目的地"要求,充分利用自身獨特的資源、區位、產業、文化底蘊等優勢,堅持"民生為本,文化為魂;規劃引領,基礎先行;產業支撐,生態優先;平臺帶動,市場運作"的指導思想,將南境頤養小鎮作為協同發展新平臺
  • 「高清組圖」雲南陸良:大美小鎮等你來
    陸良南境頤養小鎮網紅打卡地雲南的冬天真是「十裡不同天」。最近雲南省曲靖市陸良南境頤養小鎮舉辦「爨文化」活動,可謂「人氣爆棚」,或許是感動了老天,也或許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天宮也寂寞,忽如一夜春風來,讓陸良的天氣連日來豔陽高照,風和日麗。
  • 雲南6個「特色小鎮」被淘汰 1000萬啟動資金收回
    人民網截圖據9月28日人民網消息,經27日雲南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省內6個特色小鎮被淘汰退出創建名單,並被收回每個1000萬元的啟動資金。永勝清水古鎮、陸良蠶桑小鎮、羅平油菜花小鎮;③將特色小鎮與產業園區概念混淆的:個舊大屯特色製造小鎮。
  • 英派斯:為中國企業健康管理賦能
    作為健身器材行業唯一A股上市公司,英派斯(股票代碼:002899)近期正式宣布將啟動「為中國企業健康管理賦能」全新戰略項目,聚焦於備受關注的企業員工健康管理服務與市場。當下,健康管理正在成為企業剛需,英派斯瞄準這萬億級市場的機會,將藉助其「專業方案、品質服務」,為中國優質企業客戶提供全新發展動能。
  • 陸良南境頤養小鎮:鎮在景中 人在畫中
    如果說,陸良縣是鑲嵌在雲南的一顆高原「明珠」,南境頤養小鎮則是鑲嵌在陸良的一顆閃亮的「明珠」,是全國特色小鎮天幕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2018年以來,陸良縣立足於自身獨有的自然資源稟賦和文化底蘊優勢,在西城新區高起點編制規劃,大手筆創建以中醫藥全產業鏈為主導,以爨文化為主線,將健康養生、文化體驗、生態旅遊等產業有機融合,打造一個以中醫藥為主題,集名醫名家、民族醫藥、科研研發、醫療康復、養生養老、旅遊度假和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康養特色小鎮——南境頤養小鎮。
  • 邢臺以項目建設為抓手 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培強新動能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閆麗靜)前不久,邢臺市252個項目集中開工,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及支撐作用較強的大園區、大平臺項目相繼落戶,將為該市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升級轉型提供新動力。邢臺市委書記張古江在市委八屆九次全會上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培強新動能,以創新驅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美麗邢臺。
  • 雲南曲靖陸良賦,在高原平壩放牧詩與歌!
    日出平壩,雲嶺歡歌,爨鄉陸良,破浪起航。位於西南,地處滇東,大爨故裡,孟獲故鄉。雲嶺明珠,滇中糧倉,雲南之重郡,自古是賢邦。兩千年建制史,陸涼同勞名揚。有山無水休尋地,南盤江蜿蜒曲折過陸良。境內大小水庫星棋羅布,永清河水庫永清不枯,蓮花田和恨虎壩,板橋響水大壩衝,大小水源滋養著陸良熱土。城市的燈光,映襯著漫天星河,靜默的陸良,慰藉著每一位遠來的人。當追尋她的腳步,來到大爨故裡,未來會如何?字遊人有著未知的迷茫。
  • 遊雲南品特色美食之十五:陸良的麻衣饊子,又稱血灌腸
    雲南地處高原,立體氣候非常明顯,各地氣候差別較大,如元謀、河口等地,全年都比較炎熱;梅裡雪山、白馬雪山等地段常年積雪。雲南地勢起伏大,海拔最低處僅76.4米,最高海拔達到6740米,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加上雲南省民族眾多,因此就造出了就很多有特色的美食。
  • 以體育為主題的特色小鎮項目探索——臨湘體育小鎮為例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突破發展困境,尋找旅遊發展新動能?如何重構臨湘旅遊資源,打造臨湘區域旅遊核心吸引物?以及如何利用政策優勢撬動臨湘旅遊業發展,推進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就成為臨湘市旅遊業發展即將解決的難題。
  • ...美好共享】立體水培蔬菜一年長12茬 雲南陸良打造高原特色現代...
    11月18日,「綠色雲品 美好共享」採訪團來到雲南陸良,探秘雲南陸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水培蔬菜種植基地。  為推動陸良蔬菜產業轉型升級,雲南陸航通過設施設備創新、種植技術提升,實現立體化種植,打造「綠色、生態」的陸良蔬菜品牌。該項目投資1.2億元,新建8米高現代化智能溫室100畝(種植立體高效水培蔬菜)、 5米高連體溫室600畝(種植水培蔬菜)。
  • 特色小鎮 藝術添彩(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建設一批特色小鎮,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在特色小鎮建設進程中,藝術發揮著獨特作用,不僅可以將現代生活美學引入傳統村落,提升鄉村生活品質;更能夠以設計激活創意引擎,培育鄉村文創產業,帶動傳統經濟轉型升級。
  • 每天賣2噸米線,年入千萬的金牌小吃—雲南陸良"黃金娣米線"
    關於米線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是古代中國五胡亂華時期北方民眾避居南方而產生的類似麵條食品。另一說法是秦始皇攻打桂林的時候,由於當時北方的士兵在桂林作戰,吃不慣南方的米飯,所以當時的人就用米磨成粉狀並做成麵條的形狀,來緩解士兵的思鄉之情。在雲南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米線館子。
  • 陸良頤養小鎮文化周活動正熱「逛吃買」要趕早
    近日,爨王出徵、比武招親、舞獅、成人禮、非遺傳承等精彩節目,在陸良南境頤養小鎮輪番上演。小鎮爨文化主題活動周自12月22日啟動以來,頗具特色的文化系列活動吸引到的遊客絡繹不絕。南境頤養小鎮位於爨鄉大道西面,與幸福公園只一路相隔,交通便利。走進南境頤養小鎮,青磚灰瓦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建築風格讓人感覺置身古代,身邊不時有身著漢服的小姐姐、小哥哥走過。
  • 從化:建設特色小鎮成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8月24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擬入庫名單(第三批)的公示,擬將34個培育對象納入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名單公示時間為2020年8月24日至8月28日。其中,廣州從化生態設計小鎮、西和萬花風情小鎮、西塘童話小鎮、南平靜修小鎮均入選其中。
  • 馬年雲南找「馬」:昆明「金馬」亮 陸良馬街鬧
    馬年雲南找「馬」:昆明「金馬」亮 陸良馬街鬧 月1日,中國農曆馬年正月初二,昆明陽光明媚。這個曾經有「雲南第一鎮」之稱的街道,據說從百年前的清朝開始便有了趕集的傳統。行走在雲南各地的村鎮街巷,總能見到很多以「牛街」、「馬街」等十二生肖命名的地方。十二生肖地名是雲貴高原特有的產物,主要集中在開發較早、經濟文化較發達的漢彝族雜居地區。而「馬街」更是在昆明市、羅平縣、陸良縣、元陽縣、雲縣茶房鄉、宣威市等地都有,其中尤以滇東北曲靖市陸良馬街最為有名。
  • 雲南寒武紀小鎮歡樂大世界攜手雲南商業地產原創與時尚論壇 賦能新...
    屆時,100+商業地產風雲人物、200+連鎖品牌高管精英、50+時尚原創大師、150+商業地產名企、300+優質創新品牌,總數超過800名中國及雲南商業地產與時尚零售業最具影響力的行業領袖精英學者,以「匠心獨創 賦能未來」為主題,共同探討新時代下雲南商業地產的思維轉變、模式創新,期望新商業的迸發之力能驅動城市變革,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 渭南將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 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
    7月4日上午,在「渭南市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聞發布會上,渭南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習黎光介紹,渭南市將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基本形成以山水觀光、溼地休閒、溫泉度假、鄉村民宿、東府文化、宗教朝拜、通用航空等為支撐的多元化旅遊產品鏈,為渭南市旅遊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旅遊行業在深化改革創新、擴大招商引資、培育市場主體、打造線路產品、開展品牌營銷、提升服務品質、營造良好環境等方面精準發力,紮實工作,接待國內外遊客5330萬人次,旅遊經濟指標位列全省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