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蝦,它因肉質鬆軟、營養豐富、富含高蛋白而且易消化吸收等特點而被人們喜愛。比起其他的肉類,蝦肉沒有骨頭、沒有細刺,烹飪方法也多種多樣,例如白灼、紅燒、蒸、炸,還可以做成火鍋鍋底,也是全能型食材。 吃蝦在我國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辭祖之書《爾雅》中就有「高魚、大蝦」的記載,之後的歷代書籍中對蝦的記載也屢見不鮮,可見對蝦的喜愛真是深入骨髓的。
蝦肉味道鮮美,做法多樣,但最能直接地體現出蝦肉新鮮與否的做法,還是白灼。白灼,是粵菜的一種烹飪方法,就是將清水或者湯汁燒開,下入食材煮熟後撈出,水中不添加任何有色調料,主要就是突出菜餚的原汁原味,稱之為「白灼」。白灼的要點就在於:灼的時間一定要短,火候一定要猛,而且材料一定要非常新鮮。
白灼蝦非常講究,白灼不是水煮,食材要絕對新鮮,火候要控制好,要在營養、鮮味和食品安全之間取得最佳平衡點,做出的蝦要鮮、爽、滑、嫩,才是合格的白灼蝦。很多人做出的白灼蝦腥味重,肉質又老又柴。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下白灼蝦的做法,記住這3點,保證煮出的大蝦肉質鮮嫩Q彈,美味又營養,喜歡吃蝦的朋友不妨收藏起來,肯定用得上的時候。
01
大蝦的選購當然是越新鮮越好,活蹦亂跳的自然最好,就算買的是冰鮮蝦,也要注意區分大蝦的新鮮程度。新鮮的標準就是:蝦身飽滿堅挺,蝦頭與蝦身連接緊密,蝦身淡青綠色不發紅,只有淡淡的腥味。不新鮮的大蝦則剛好相反。
這裡我們以冰箱蝦為例,首先將大蝦剪去蝦槍、蝦須放在淡鹽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去除部分腥味。
02
浸泡過後衝洗乾淨,用牙籤在蝦背第三個關節處插入,輕輕將蝦線挑出,蝦線是蝦的消化系統,蝦線裡的黑黑的東西就是蝦未排洩完的廢物,一定要清理乾淨,這也是腥味的一部分來源。
03
鍋中加水燒開,期間丟兩片薑片,加半勺料酒,一起煮沸之後,將處理好的大蝦下鍋。白灼就是要沸水快煮,煮至蝦身自然彎曲變紅,依據蝦個頭的大小,煮的時間不宜超過3分鐘。
04
提前準備一碗冰水,蝦煮好之後,撈出放入冰水中快速冷卻。冰水快速冷卻過程中,蝦肉收縮緊緻,口感才會Q彈鮮嫩。
05
最後,準備一小碟料汁,料汁不必過於複雜,簡單的料汁最能體現蝦肉的原本鮮味,蒸魚豉油或是生抽2勺,香醋半勺,再丟點薑絲或是蔥花即可裝盤開吃。
每次做白灼蝦,總感覺大蝦的鮮香瀰漫了整個房間,仿佛置身於大海之中,鹹濕的氣息久久不能散去,大蝦色澤紅亮,肉質鮮嫩Q彈,吃過一次之後就難以忘懷。
【總結】:
白灼蝦最忌直接用水煮,記住這3點,蝦肉鮮嫩Q彈,鮮美又健康:
1、鮮蝦浸泡清洗乾淨之後,去除蝦線;
2、水中加入薑片、料酒,煮沸後將蝦下鍋煮3分鐘左右;
3、煮好之後將蝦放入提前準備的冰水中快速冷卻,肉質收縮Q彈。
這裡是懶人私廚,專注一日三餐,用心經營美味。圖文均為懶人私廚原創製作,百家號獨家發布,轉載望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