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店
兩代人
三姐妹
#安海古早味的故事#
01
40年時光,三次搬遷
TITTLES
芋圓川舊址照(via.店家)
芋圓川最早是在中菜場,那時候,它還沒有擁有自己的名字。因為老闆叫川啊,芋圓做得特別好吃,大家就「芋圓川」「芋圓川」地稱呼它。
時日久了,一說芋圓,嘴饞或者拜拜有需要,都會約定俗成似的來他們家買。
芋圓川舊址照(via.店家)
在40多年的歷史裡,芋圓川先後搬過三個地方。最後一次是中山南路拆遷、改造,搬到了現在三裡街的位置。
//
店面擴大了很多,也增加了許多東西。糧品食雜,各色閩南炸物與小吃應有盡有。
炸棗、菜圓、菜包、米糕、蓼花、信杯餅等錯落在店裡。簡直就是一個古早味聚集地。
02
傳承兩代,姐妹仨各司其職
TITTLES
店鋪主要是川啊的三個女兒在打理。
小妹是父親手藝的主要傳承者,每天早四點就得在家裡的作坊忙前忙後。二姐姐性格爽朗,六點半就準點到店開門。大姐則細心周到,下午四點半左右過來接班。
芋頭是芋圓川經典的表現主題。
架子上、櫃檯前都有蒸煮過的芋頭塊,尚待二次加工;團好的芋圓,有簡單炊熟過的,也有油炸好的;備受歡迎的芋泥細細密密,裝了滿滿一桶。
選好的芋頭、蒸熟、搗碎、翻炒……芋頭的加工工序聽起來並不複雜,可是要做到像芋圓川這麼家喻戶曉,那就沒那麼簡單了。
//
做個簡單的推算,像一盒15元的芋泥只需搭配小半飯勺的芝麻花生碎,而他們家的花生碎已經堆了近100斤。
03
多樣古早味,節日儘量預定
TITTLES
【芋泥】
一份順滑綿密的好芋泥可以搭一切!加進四果湯,清爽;混入奶茶,醇香;夾進餅乾,脆甜…而芋圓川的芋泥,哪怕單吃也是細膩柔軟,甜度七分剛剛好~
//
當綿軟的芋泥遇上爽脆芝麻花生碎,只需放入微波爐,中高火微波3分鐘就可以你儂我儂,也忒好好吃了吧吧吧…
【芋圓】
這裡的芋圓,不是奶茶店那種意義上的臺式芋圓,而是用蘿蔔絲和芋頭搓成的小糰子。
芋圓
外皮炸得金黃酥脆,咬一口可以充分享受芋頭的香夾雜蘿蔔的甜,連吃幾個都不會覺得膩。可以買半成品回去加工,也可以買炸好的現吃。
【菜圓】
有客人向我們極力推薦了這款「菜圓」。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用蘿蔔為主料做成的這個大圓球,味道也十分驚豔。
可以切片,入火鍋、蒸螃蟹;也可以炸好現吃。在安海人的餐桌和酒席上,這個菜圓的出鏡率也是高的出奇。
【菜頭酸】
泉州人管白蘿蔔叫菜頭,用白蘿蔔醃製的解膩小食「菜頭酸」,可以說是婦孺皆知的小吃。早年,鄉下人家還會做菜頭酸給小孩當零食。
菜頭酸口感酸酸甜甜,清脆可口,清涼敗火。白色切薄片的菜頭酸更清甜,而醬色切塊狀的菜頭酸更鹹口,下酒也是完全可以的。
【其他古早味】
除了兜售自家純手工製作的各類閩南小食,店裡兼賣各色傳統古早味。
閩南祭祀活動多,每逢普度或者其他節日都要早點過去或者提早預訂,要不可能就買不上了。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號 | 第128家
芋圓川
時間:上午6:30-晚上20:00
地點:晉江市安海鎮瑞光路1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