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網紅地標」大巴扎恢復營業 逐步「解凍」迎春天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新疆烏魯木齊市國際大巴扎步行街,民眾帶著口罩遊覽。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抗擊新冠肺炎)新疆「網紅地標」大巴扎恢復營業 逐步「解凍」迎春天

中新社烏魯木齊3月11日電 題:新疆「網紅地標」大巴扎恢復營業 逐步「解凍」迎春天

作者 胡嘉琛

「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得知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以下簡稱「大巴扎」)恢復營業,在附近工作的烏魯木齊市民毛婉玲於11日午間在景區中的餐館打包了一份抓飯。記者在大巴扎看到,戴著口罩的遊客經體溫檢測後有序進入,景區內公共區域有工作人員定時進行消毒。新疆「網紅地標」大巴扎逐漸恢復昔日生機。

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於2003年6月26日正式落成,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堡式巴扎。「巴扎」譯為「市場」「集市」。大巴扎有超過3300家商鋪,從業人員逾6000人。手工藝品、特色建築群、民族美食等構造出的豐富業態,使其成為一張新疆獨有的旅遊名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巴扎按下了「暫停鍵」。8日,新疆(含生產建設兵團)實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管委會主任於山江·玉素甫說:「景區於10日恢復營業,此前已組織商戶及員工進行全面消毒、通風、衛生保潔等工作。南北疆美食廣場及乾果、水果、服裝、藥材、玉石等商鋪,已全部開門營業。」

艾爾肯·吐麼爾的民族樂器行位於景區的1號步行街。樂器行門口,艾爾肯的徒弟歡快地彈奏著都塔爾(維吾爾族傳統彈弦樂器),數米外,有遊客駐足聆聽並拍照。19歲的阿拉法特·蘇力坦告訴記者:「2019年暑假髮現了艾爾肯老師的樂器行,便成了常客。疫情期間,大家產生了一些緊張情緒。得知大巴扎開放後,想來散散心。」

樂器行內,掛滿了彈布爾、都塔爾、熱瓦普等民族樂器,牆上還張貼有艾爾肯獲得的榮譽證書及授課照片。55歲的艾爾肯製作民族樂器近40年,是烏魯木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我平時就在樂器行製作民族樂器,遊客可以直接購買。夏天秋天的遊客比較多,冬天遊客會少一些,總的來說,收入影響不是很大。」

在家樂福超市大巴扎店,記者看到超市入口有工作人員對購物車、購物籃等進行消毒。「開業門店需要配備手套、口罩、消毒噴壺等,兩小時進行一次消毒、通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大巴扎片區管委會大巴扎社區黨支部書記白昀劍說,社區還會在景區內安排工作人員,定時對公共區域消毒殺菌。

據介紹,為保持有序開放,大巴扎景區發布公告,通過6個安檢口進入景區的市民和遊客,均需佩戴口罩,持通行證保持1.5米排隊距離,經統一測量體溫後方可進入景區。對口罩有破損或不合格的,景區將提供臨時口罩。飯館暫時謝絕堂食,食客可以到店點餐打包帶走,或通過網絡訂餐送到家。(完)

相關焦點

  • 在新疆逛逛大巴扎
    「巴扎」,意為集市、農貿市場,它遍布新疆城鄉,是人們長期從事商貿活動的場所。而其中烏魯木齊的新疆國際大巴扎則是其中最大的。是集伊斯蘭文化、建築、民族商貿、娛樂、餐飲於一體,是新疆旅遊業產品的匯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
  • 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家樂福店恢復營業
    新華網烏魯木齊7月23日電(記者 桂濤 李曉玲)在受烏魯木齊「7·5」事件影響停業17天後,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內的家樂福店與肯德基店23日恢復營業。 大巴扎家樂福店店長趙向麗說,恢復營業首日經營時間暫定為上午10時至晚上7時,關門時間比原來提前3個半小時,但會根據客流量進行相應調整,且從24日開始逐漸恢復正常。
  • 巴扎|新疆生活的煙火氣
    巴扎在維語裡是集市的意思分布全疆大至城市,小至鄉村巴扎的主要功能是讓每個人吃好玩好上百種特色食物在巷子裡香味撲鼻吆喝聲、購買聲在巴扎裡此起彼伏巴扎是新疆的美食天堂新疆的絲綢,世界聞名絲綢在巴扎裡絕對是一片靚麗的風景各色的絲綢鋪滿巴扎
  • 新疆巴紮上的大吃大喝
    有人說:巴扎是人們了解新疆,了解新疆維吾爾人的重要渠道之一。因為巴紮上最熱鬧,巴紮上各色人等匯集成新疆獨有的風情萬種。如果說你想品嘗新疆味道,那也一定要去巴扎,製作美食的人們,用綠洲中四季所得和來自五湖四海的食材,精心炮製了巴紮上的味道。
  • 中國5大城市「地標」,3處被列世界遺產,最不喜歡被稱網紅打卡地
    隨著「網紅打卡」四個字走紅,一些網紅食品店,網紅街,網紅建築迅速走紅遊客紛至沓來。但有些城市地標並不喜歡被冠以「網紅」二字,因為在許多人看來,網紅紅的快,消失在人們視線中也快,它大多像浮萍沒有根基沒有靈魂很快成過眼雲煙。
  • 「絲路採擷」阿圖什「香港巴扎」的興衰,「新疆猶太人」的美譽
    克州兩大口岸吐爾尕特口岸和伊爾克什坦口岸距離阿圖什市分別為60公裡和190公裡,南疆鐵路和314國道穿境而過,阿圖什市地理位置優越,曾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通往中亞、西亞和南亞的主要通道。阿圖什市「香港巴扎」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消亡於20世紀90年代末。在20年之存續時間裡,該巴扎對阿圖什商人影響甚大,對鑄就阿圖什人「新疆猶太人」之美譽功不可沒。
  • 世界規模最大巴扎,已成新疆網紅打卡點,到底怎麼樣?本地人發言
    比土耳其伊斯坦堡大巴扎多出9000多平米,目前已取而代之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城堡式巴扎(集市的意思)。來到國際大巴扎的遊客即使你精力很充沛,在裡面一直逡巡一個整天也難以逛遍。因為這裡匯聚了3300多個鋪面,無數琳琅滿目商品。絕大多都是異域風情或是新疆特色,跟內地商場、集市看到的絕然不同,可以說包羅萬象應有盡有。當地人口頭禪:「巴扎裡除了爹媽、啥都有」。
  • 新疆喀什大巴扎,西北地區最大的國際貿易市場!
    喀什大巴扎,全稱為「喀什中西亞國際貿易市場」,當地人稱東門大巴;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國際貿易市場。巴札,系維吾爾語,意為集市。喀什大巴扎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代有「亞洲最大集市」之稱。喀什大巴扎包括了乾果巴扎、牛羊巴扎(只有周日開放)、服飾巴扎和手工藝品巴扎等,在這裡你可以買到當地的特色、吃到當地的地道美食,還有更重要的是能夠在這裡買到價格最公道的乾果或者茶葉等當地特色。這邊的新疆當地商人大多都比較純樸實在,買東西可以砍價但不會缺斤少兩給你,當然也有個別比較精明狡猾的新疆當地商人,自己警惕點就行。
  • 與新疆各族群眾一起逛巴扎[組圖]
    7月12日,在新疆阿克蘇市規模最大的託克遜巴紮上,一名男子抱著孩子趕巴扎。  東方網7月13日消息:當日是新疆不少地方的巴扎日,各族群眾紛紛走出家門,扶老攜幼趕巴扎,選購生產生活用品。巴扎在維吾爾語中意為集市,遍布新疆城鄉。因為地處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新疆人自古就有經商的傳統,巴扎就是他們從事商貿活動的場所。
  • 探訪新疆喀什大巴扎:盡享絲路商機 新春丁財兩旺
    中新社喀什2月7日電 題:探訪新疆喀什大巴扎:盡享絲路商機 新春丁財兩旺  中新社記者 朱景朝  新春裡的新疆喀什市節日氣氛不遜於中國任何一座城市,大街小巷懸掛著大大小小的紅燈籠,人們購物逛街,享受著節日的快樂。
  • 新疆喀什「牛羊巴扎」成農牧民「聚寶盆」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11日電(記者史先濤、高晗)作為新疆喀什市荒地鄉的養殖專業戶,逛牛羊巴扎(集市)是阿布都熱西提·麥麥提每周日都要做的事。他說:「牛羊巴扎遷到這裡後,打開了鄉親們致富的大門,我不僅可以方便地買賣牛羊,了解行情,還能學習養殖技術。」
  • 逛巴扎【圖文原創】
    在新疆待久了,逐漸就喜歡上了逛巴扎。「巴扎」在維吾爾語中,意為集市。在我們南疆阿圖什,人們在城區內常去的購物場所,都可以稱為巴扎。而如果某人刻意強調說他要去「大巴扎」,那一定是指只有每個周日才固定開放的集市,如果平時去了,一定是人影寥落,幾無貨物。我們這兒的大巴扎在城鄉結合部,這樣選址的目的是,既避開了城市中車水馬龍帶來的交通堵塞,也為周邊的鄉下人趕大巴扎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 新疆南疆的巴扎 那些誘人的美食
    在新疆最誘人的季節——秋天,我們來到了南疆的葉城縣,正趕上縣城星期天的「巴扎」,這是全縣最大的「巴扎」。「巴扎」,也就是我們的集市。烤肉串的香味充滿了「巴扎」。 陳家才 胡曉泉 攝於1985年
  • 大理雙廊客棧解凍 首批7家客棧恢復營業
    來源:雲南網隨著夏日的來臨,雙廊客棧開始解凍復甦的消息,猶如投入池中的一粒小石子,不經意間擾動了無數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2017年3月31日,大理市政府發布《關於開展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專項整治的通告》,對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等服務業開展整治。
  • 烏魯木齊這個民俗風情街,是「趕巴扎」的地標性好地方
    烏魯木齊這個民俗風情街,是「趕巴扎」的地標性好地方新疆這條街 可以體驗民族民俗和巴扎文化在新疆,趕巴扎,就是老家的趕集,或者趕圩,也就是那種分布於鄉村大地的農村集市。而在新疆有一個獨特的形式,那就是城裡的街邊集市或者封閉式管理的集市,也叫著巴扎,這樣一來,巴扎的長期存在,自然就形成了獨特的巴扎文化。新疆的巴扎與內地的集市一樣,非常熱鬧,集市上的買賣也很紅火,那些固定的巴扎地點,後來都形成了街區,或者商業集散中心,因為,巴扎最初的俗定,都是以方便方圓十幾公裡的覆蓋區域甚至更大區域來設置的,就是為了人們出售農副產品,購買必要的生活物質而設置的。
  • 烏魯木齊大巴扎旅遊升溫
    近日,新疆烏魯木齊市國際大巴扎旅遊逐漸升溫,豐富的民族特色商品吸引了不少國內外遊客。 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5月22日拍攝的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的商販。 近日,新疆烏魯木齊市國際大巴扎旅遊逐漸升溫,豐富的民族特色商品吸引了不少國內外遊客。 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5月22日,一名兒童在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隨音樂跳舞。
  • 新疆烏魯木齊十佳建築之一,80米觀光塔已成地標
    說到新疆,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但要是說到新疆的本土文化,相信大家還是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在新疆有一個不得不提一嘴的當地文化,那就是巴扎文化,巴扎是維吾爾族的語言,翻譯過來就是「市集、農貿市場」的意思,而趕巴扎也就是趕集、趕場的意思,這種活動在很多鄉鎮上都能見到。
  • 盤點:新疆六大地標建築,你認為哪一個最能代表新疆
    90後旅行,只為遇見:新疆六大地標建築,新疆六大標誌性建築 哪個才是你心中的NO.1我國西北部雖然說人比較少,而且經濟發展的也沒有東部好,但是那裡地大物博,有著非常多壯美的自然景觀。新疆的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而且相對於西藏來說旅遊難度要更低一些,畢竟它的很多地方海拔都沒有西藏高。其實新疆除了豐富的旅遊資源之外還有許多別具特色的建築,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裡有哪些地標式建築吧!世界上最大的巴扎——國際大巴扎這個景點在全球都是聞名的,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巴扎,這個建築曾經多次被評為本地最佳的十大建築之一,非常具有代表性。
  • 新疆部分滑雪場恢復營業
    新華社烏魯木齊3月10日電(記者張曉龍)10日,新疆阿勒泰市將軍山滑雪場恢復營業,這是阿勒泰市首家恢復營業的滑雪場。根據將軍山滑雪場發布的公告,滑雪場將實施客流量限制,僅面向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健康人群開放。
  • 正寧路夜市恢復營業 蘭州市「夜經濟」逐步步入正軌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好轉,蘭州市停擺了三個月的正寧路夜市於30日晚恢復營業,吃貨們心心念念許久的燒烤、特色小吃攤又重回視野。恢復營業後正寧路夜市這個在國內外遊客心目中最能代表蘭州夜生活的網紅打卡地很快再現了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