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是沒有種族主義,只是不歧視白人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原標題:中國人不是沒有種族主義,中國人只是不歧視白人

  作者:西坡 來源:公號「西坡讀史」

  有一個流行的誤解是,中國人沒有種族主義。這是一個笑話,就好比說蒙古軍隊不歧視海軍一樣。因為中國雖然有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但漢族人口佔絕大多數。大多數中國人終其一生都不會有表達種族觀念的機會。

  不表達不等於沒有。事實上,網絡發達之後,每人都有了一個麥克風,你若有心會發現網上的種族歧視言論正在呈爆發之勢。剛剛過去的美國大選,更是一個絕佳的觀察窗口。

  川普的支持者中有一支華裔拉拉隊表現十分搶眼,據說還是華裔高知中產群體。而在國內的網際網路上,川普粉更是摧枯拉朽。我不是說他們都是種族主義者,但他們中間有些人確實表現出強烈的選擇性種族歧視傾向。

  中國人的種族主義很容易概括:崇拜比自己白的,歧視比自己黑的。如果一名中國女子嫁給了白人,圍觀者會各種羨慕嫉妒恨。可是如果對方是黑人,評論區就慘不忍睹了。

  越白越光榮,越黑越反動。也有例外,他們在精神上也鄙視「白左」,也就是不搞種族主義的那撥白人。想想真是挺虐的。

  今天要講的是,「慕白罵黑」的中國式種族主義是怎麼來的。

  一種解釋是,中國人本來就喜歡膚色白的人。「一白遮三醜」是中國的古訓。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

  古代中國人與古代希臘人一樣,都把周圍的部族視作野蠻人。英文中的barbarian這個詞,最初就是古代希臘人對非希臘人的蔑稱。當然,在古代肯定不止中國人和希臘人有種族優越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應該是每個族群的本能意識。中國人和希臘人的種族論能流傳下來,只因為這兩種古代文明有比較強大的繼承人。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的種族自信被擊潰了。徵服中國人的除了白人的堅船利炮,還有他們的「文明自由」。在當時開眼看世界的中國中國知識分子看來,西方堪比上古傳說中的大同盛世。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以往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漢族士大夫雖然身體屈服了,但儒家的道路自信從來沒丟過。這方面秦暉老師講得最好,推薦去讀他的《走出帝制》,假如你能買到的話。

  從此以後,中國人就不再歧視白種人了,但不代表中國就不再有種族歧視了。恰恰相反,西方的「科學種族主義」傳到中國,取代了中華田園種族主義。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種族主義是西方人發明的,從人種學這門今天已臭名昭著的學科中發端,後來擴展至整個白人世界。值得注意的是,19世紀的白人科學家對中國人還不薄。他們認為黃種人比黑或棕種「未開化」人種略好,是「半開化」人種。

  種族主義傳到中國來的時候,由於帶著「科學」的光環,很容易就被中國知識分子接受了。康有為、梁啓超都很自然地接受了「黃種人」的身份。但他們對白人「唯我獨優」的種族主義進行了改造,把黃種人提升到了與白種人並駕齊驅的地位。

  康有為對黑人的描述極為刻薄:「然黑人之身,腥不可聞。……故大同之世,白人黃人,才能形狀,相去不遠,可以平等。其黑人形狀也,鐵面銀牙,斜頜若豬,直視如牛,滿胸長毛,手足深黑,蠢若羊彘,望之生畏。」

  梁啓超說,「可以稱為歷史的人種者,不過黃白二族而已。」其實他自己對於黃種人能否與白種人並肩也有點含糊,他承認從幫助全世界發達進步的角度上看,「不得不以讓諸白種,不得不以讓諸白種中之阿立安(雅利安)種」。

  梁啓超承認白人最優秀,黃種人次之,其他種族更次之。但他也幫黃種人找到了一些自信點,比如說「白人嬌而不勞」,而「中國人數眾多,耐勞苦而工價廉」。所以「用吾之所短,以持西人之長,則華工之權力,可以橫絕天下。」

  種族理論為梁啓超等晚清知識分子提供了「中國終將強大」的信心。因為「中國人種優質」,所以不管暫時遇到怎樣的挫折,將來都會崛起。今天看來很荒謬,但在當時分分鐘要「亡國亡種」的背景下,知識分子把種族主義撿起來當精神鴉片服用,又有一種辛酸。

  他們不僅渴望自強,還信誓旦旦要徵服世界。梁啓超說,南美和非洲都將成為黃種人的殖民地。康有為還煞有介事地跟李鴻章討論過殖民巴西再造一個「新中國」對設想。老謀深算的李鴻章點頭同意,然後說,這事還得跟巴西公使商量一下。

  梁啓超說中國人又多又能吃苦很可能說對了,可惜的是,黃種人還沒開始徵服世界,「黃禍論」就開始在西方流行了。今天以模範少數族裔自居的華人,又怎麼斷定「白右」(我剛造的詞)真把華人當自己人?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魔戒》的作者也被扣上「種族主義」 原因是:歧視半獸人……
    然而,「今日俄羅斯」(RT)網站11月28日的報導向讀者表示,作者託爾金「攤上事」了:有人說他是「種族主義者」,原因是「歧視半獸人」。俄媒是這樣說的:在萬事皆為種族主義的2018年,一名美國的科幻小說作家指責託爾金在《魔戒》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種族主義)。
  • 中國人在國外受歧視嗎?
    從白人國家來的人,有大部分是有種族歧視的,他們歧視的不是華人有沒有才華,不是歧視華人是遊客或學生,而是種族歧視。先看個新聞吧,下面這個連結是英國的球迷在比賽結束之後把黑人扔出地鐵,禁止黑人乘坐地鐵,在視頻裡他們理直氣壯地高喊 「we are racist」,在視頻裡他們邊把黑哥扔出地鐵,邊說」fxck off「。之所以理直氣壯是因為英國人認為種族歧視是對的。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白人得知他這麼有錢之後,分外眼紅。當時,對華人的歧視已經相當嚴重,白人普遍認為黑鬼巷黃賭毒泛濫,治安很差。你們華人為什麼這麼有錢?還不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得來的?第二天,華人幫派之間的鬥爭還在繼續,被保釋的那個人剛放出來就被開槍打死了。聽到槍聲後,與警察一同衝過來還有一名白人自衛組織成員。
  • 從一起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看網際網路上的種族偏見
    回到Youtube的那個視頻,可以輕易看到那些狂歡的持種族主義言論者是如何體現出他們的無意識偏見的。在Women run to save parking space這個視頻的頁面上,網頁右側列出了一系列關於粗魯搶車位的相關視頻。在這些多達幾十個的視頻中,我仔細瀏覽了一下,凡是沒有引起種族歧視謾罵的主人公,都是白人。反之,都是有色人種。
  • 南非華人講述自身經歷:購物遭遇黑人和白人歧視
    據南非僑網報導,現今的南非,仍然有很多人會成為種族主義行為的受害者。在這裡,也包括了生活在南非的華人們。  一位讀者告訴記者,她自己先後兩次成為種族主義行為的受害。這名讀者,姑且稱她為A女士。  今年2月22日,A女士前去FOURWAYS的過程中,前往BIGBLUE的店面購物。
  • 美國的疫情歧視還沒有消除!亞洲飲食成了攻擊的對象
    這些信息很快就在美國被曲解,社交媒體上還出現了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表情包,把中國人描繪成食用蝙蝠、傳播病毒的人,甚至將「亞洲食物骯髒不堪」這類老套說法重新搬上檯面。而現任總統川普一再將COVID-19稱為「中國病毒」的做法,更是火上澆油。「說我們吃狗、蝙蝠還是老鼠,這些歧視又老套的傳聞依然存在。」
  • 挪威公主公開談交黑人男友,稱讓她見識了白人至上和種族歧視危害
    近日,隨著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一案引發全美甚至全球的反種族歧視抗議,針對黑人的種族歧視討論成為人們在街頭巷尾和網絡上討論的焦點,挪威的瑪莎·露易絲公主(Mrtha Louise)日前就公開談論了她與黑人男友的交往,稱她親眼目睹了身邊的人們對男友的異樣眼光。
  • 種族歧視!電腦上這倆詞也不能用了
    ▲圖為谷歌公司的印度裔CEO桑達爾·皮查伊表示支持美國黑人群體的抗爭其中,報導中重點提及了兩個將被移除的有種族主義色彩的詞語——「黑名單」(Blacklist)和「白名單」(Whitelist)。這兩個詞也是咱們中國人都在廣泛使用的單詞。
  • 印度人疑惑:我們是白人,只是顏色深,為什麼中國人認為是黑人?
    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貧富差距一般不大,窮人沒有固定的住處,而富人住在別墅裡,開著豪華車,印度貧富差距巨大的重要原因是其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雖然世界追求人人平等,但由於膚色不同,種族歧視可能會在一些國家發生,今天我也要說的是印度人疑惑:我們是白人,只是顏色深,為什麼中國人認為是黑人?
  • 沃森與歧視的「科學」:意識形態陰影下的科學種族主義
    而在今年初播出的一部紀錄片裡,沃森說智商測試表明,由於基因差異,黑人和白人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而且這種差異是可以遺傳的,再度引發學界譁然,沃森也被認為是在發表種族歧視觀點,並被剝奪多項榮譽頭銜。但在近年來強調「政治正確」的風氣之下,沃森的言論卻被那些反政治正確、堅持種族主義的人們加以利用,成為論證種族歧視的合理論據。
  • 忍不了「政治正確」 美國白人終於喊出這個詞!
    《每日郵報》還稱,因為怕公開反對這種氣氛會遭到曲解以及騷擾和迫害,尤其是怕會被扣上「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的帽子,很多白人都不敢表態反對,甚至還會刻意變現得很支持這種氣氛,以免被認為不夠支持這種「革命」。接下來,《每日郵報》便開始羅列能證明好萊塢確實存在這種情況的種種證據。
  • 博格巴:不管是黑人白人還是中國人,我的眼裡只有比賽
    虎撲12月27日訊 近日,博格巴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近期足壇的種族歧視問題。對此,他回應道:「我不想當政客,我們只是普通的足球運動員,我們想要享受這一切。球迷們也需要享受來這裡看球的樂趣,僅此而已。」
  • 在美國賣黑人牙膏算種族歧視嗎?-虎嗅網
    「我是來亞洲度假的,當我去買牙膏的時候,我看到了這個,這難道不是最種族主義的事情嗎」戴著禮帽面露微笑的黑人形象在國內早已深入人心,我的牙就是靠它刷白的。「中國人還是太單純了,你用羨慕的眼光看他的白牙,他覺得你在鄙視他的黑臉。」「我不覺得這是歧視,在漢語中『黑人』和『白人』一樣,是個中性詞,中國不是美國,中國沒有壓迫黑人的歷史。」「你要知道美國人還搞出了海倫凱勒太陽鏡。」「眾所周知,海倫凱勒是個盲人。」
  • 美國白人為什麼歧視黑人?
    哦,不,到處是美麗的「風景區」。為什麼死了一個黑人就造成美國如此大規模的「風景區」?其實,這個背後是美國的黑人被長期歧視的結果——黑人被「跪死」只不過是一個導火索。下面,我們就給大家說說美國白人為什麼會歧視黑人?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同時擁有的權利也是依據種族背景來劃分的,除了白種人其他的會受到法律的限制,在沒有參與政治的權利甚至連提升經濟能力的機會也沒有。 據97年調查,美國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白人佔9.9%,黑人佔bai.%。黑人的失業率一般比白人高三四倍,有的城市高達六七倍。黑人工人的工資平均只及白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 種族歧視!美國11歲黑人女孩自誇漂亮,被白人男孩打成腦震蕩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緩解種族矛盾已經刻不容緩,因為種族歧視已經毒害到了年輕一代。據英國鏡報報導,近日美國一名11歲女孩再說了我的黑皮膚很漂亮後,被一12歲白人男孩用金屬杆毆打。尼維亞的母親布蘭迪.斯圖爾特說,當時他的女兒正在當地拜訪朋友,對他施暴的是一個住在馬路對面公寓裡的白人男孩,報導中稱,事發之前尼維亞和朋友玩的時候說了句,我的黑皮膚很漂亮,然後那名白人男孩帶著一個金屬杆子朝尼維亞的頭部打去,之後尼維亞就昏了過去,被送到醫院之後,尼維亞的嘴被縫了8針,並且還患上了腦震蕩,之後這位女孩慢慢恢復過來,並向大家講述了她的悲慘經歷,並藉此機會呼籲大家停止種族歧視。
  • 北美觀察丨非裔女醫生之死點燃醫療種族歧視話題
    但是她自述在住院期間遭到了白人醫生和護士的歧視,醫生認為她的身體狀況沒有問題,對摩爾描述的症狀也不予理睬,並強迫她出院。摩爾一氣之下錄了一段視頻,發布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她說,「如果我是白人,我就不會經歷這些了」。 摩爾於12月7日被迫出院,但她仍感覺疲倦、呼吸沉重,12小時後就被送進了另一家醫院。
  • 富裡:我是一名白人 今年仍受到種族歧視
    在黑人喬治被殺後這種種族歧視的背景下,現WBC重量級拳王泰森·富裡表示,雖然我是一名白人男性,但是在2020年仍然遭受種族歧視,由於他的種族背景,他被拒絕進入英國的一家餐館。富裡接受《早安英國》採訪時表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這一過程,他說由於自己和妻子巴黎都是吉普賽人後裔,所以今天仍然受到種族歧視。
  • 「降旗」治不了種族歧視頑疾
    實際上,民眾真正想要移除的是紮根美國幾百年的種族歧視頑疾。  血案是引線  「降旗」運動的導火索是一場教堂血案。  據CNN報導,上周,21歲白人男子戴倫·魯夫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黑人教堂射殺了9名黑人教民。  經調查,官方認定這是一次「仇恨犯罪」。魯夫被證實是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
  • 國米北看撞球迷:義大利沒有種族主義,球迷只是想幫助球隊
    在盧卡庫上輪聯賽遭受卡利亞裡球迷的種族歧視攻擊之後,國際米蘭北看臺的球迷寫了一封公開信,他們強調義大利不存在真正的種族主義,卡利亞裡球迷的行為只不過是想幫助自己的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