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錢」看的微博VS懷舊的音樂人,「限流」風波下的變現之爭

2020-12-21 證券之星

作者:時代財經 武佩璇 編輯:王薇薇

11月20日凌晨,一向慈眉善目、走佛系路線的音樂人老狼,在新浪微博平臺發布了這樣一條動態——「新浪微博演出信息限流,書籍分享會也限流,都要花錢買頭條,窮瘋了吧。」

圖片來源:老狼微博

這條微博很快得到了部分音樂人的響應。很多人在轉發和評論裡表示自己的演出信息屢次被微博屏蔽,分享音樂和書籍也會被「限流」。音樂人葉蓓甚至認為公益活動信息也被限制。

圖片來源:葉蓓微博

微博顯然注意到了這波不同尋常的「流量」。兩天後,微博官方對此表達了歉意,稱因為很多音樂人的博文中帶有外部連結和導購二維碼,所以被系統誤判為營銷內容,目前已經在逐步恢復這些微博。微博還表示,近期將會推出全新音樂人扶持計劃,「為音樂人保駕護航盡微博之力。」

時代財經注意到,老狼已刪除了此前的「控訴」,重發一條動態表達了對微博處理態度的肯定。

但很多人的「怨氣」並沒有因此消失。

曾遭遇過「限流」的音樂人林樺(化名)對時代財經表示:「這次也就是老狼出來說話,換其他人可能根本就不靈。而且以後這樣的事情,一定還會發生。」

針對此次事件的後續解決、對公益和純分享的「誤傷」等問題,時代財經嘗試私信聯繫微博客服以及在此事件中曾發聲的新浪微博高級副總裁、總編輯曹增輝,但截至發稿時,均未能得到回覆。

圖片來源:caozenghui微博

被算法「限流」

此次音樂人遭遇中,很多微博無法評論和轉發,比如老狼這一條。

圖片來源:老狼微博

微博社區公約中有一條規則:「未通過微博提供的商業產品渠道,也未能按照要求進行營銷信息發布登記備案,單方面發布具有廣告性質的營銷信息且不具有網際網路廣告所必須具備的可識別性的,站方將根據用戶投訴或其他手段對此類信息採取屏蔽、限制展示等措施。」

但是帶有「廣告性質的營銷信息」這個標準並不清晰。

以老狼發布的讀書分享會微博為例,因為有第三方連結和二維碼,被系統「精準狙擊」。

音樂人葉蓓所說的公益活動被限制,因沒有提供具體的截圖無法判斷是哪一類公益。但以葉蓓最近參與的嫣然天使基金音樂會為例,活動資料顯示門票收益會捐贈給嫣然天使基金。但或許微博算法只注意到了「門票380元」和購票的二維碼。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此類看起來有商業性質的公益活動,也容易遭到屏蔽。

但如果「通過微博提供的商業產品渠道」,待遇就不一樣了。

李誕最近在微博宣傳新書《候場》時,因帶有二維碼也曾遭遇無法轉發的情況。後來李誕又稱:「交了保護費,現在可以轉了。」

圖片來源:李誕微博

提起微博的算法,林樺很無奈,「這樣的算法我不懂它是智能還是智障,貼個二維碼就算廣告,太一刀切了。」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外界質疑的「限流」問題,微博從始至終未曾承認。

而經常在微博發布照片,希望成為一個「種草姬」的珊珊(化名)對此不以為然,「很容易就能看出有沒有限流,粉絲數與閱讀數差距很大,圖片質量又沒問題,那肯定就是被限流了。」

珊珊對時代財經表示,「微博的限流很玄」,不是深諳微博運營規則的人很容易踩「雷」。為了提高發布成功率,珊珊甚至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規避方法。比如在博文中加話題,評論裡 @很多人等,營造帳號互動量高的氛圍,試圖讓系統算法手下留情。

在珊珊看來,微博這樣的「潛規則」就是為了讓用戶買粉絲頭條。

粉絲頭條是微博2013年推出的業務,用戶購買粉絲頭條後博文就會置頂粉絲圈,並且會被標註「熱門」,閱讀量能得到極大提升,也能幫助普通用戶積累粉絲。

但在微博進行多次「優化信息流」後,有的微博信息可能因為互動不夠被算法判定為「低質量」而推後顯示。珊珊表示,為了保證微博閱讀量而「被迫」購買粉絲頭條的狀況,讓她內心頗有怨言。

圖片來源:微博粉絲頭條服務頁面

粉絲頭條只是微博商業化的其中一步。時代財經注意到,在過去幾年裡,微博一直嘗試通過升級算法和開發新業務來實現商業利益,同時也希望智能化能帶來更多的用戶。但結果是錢賺到了,罵也沒少挨。

從輿論場到營銷服務商

2009年微博上線時,藉助新浪門戶網站和博客的媒體基因,將公知、明星、記者邀請進來,打造了一個具有濃厚文化氣息的輿論場。彼時,吸引用戶入駐的不是微博的流量補貼,而是這些網絡名人自帶的影響力。

注重內容建設、給予頭部用戶充分的話語權、開放包容的氛圍,這些使得微博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但那時的微博,只有人氣沒有錢。時代財經查閱資料發現,在2012年,微博用戶數已達到5億,但淨虧損卻高達9300萬美元。要避免在商業開發上長久沉寂的豆瓣的局面,商業化成為微博必經的路徑。而且當時微信公眾號已經在虎視眈眈。

2014年4月,微博登陸納斯達克。其上市後給出的第一份成績單並不好看——2014年全年淨虧損6300萬美元。不過緩慢的商業化為微博帶來了可觀的用戶增長,這一年,微博的月活躍用戶達到1.7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6%。

接下來的幾年裡,微博為了與微信公眾號搶奪流量和廣告份額,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在維持商業化運作的同時嘗試留住舊用戶,爭搶新用戶。

除了給予各種垂直領域流量補貼、締造各類網紅,使內容多樣化的同時讓這些人的流量得到了變現。但這樣的商業擴張改變了微博最初的內容氛圍——從社會文化輿論場慢慢轉變成娛樂屬性濃厚的營銷平臺。

圖片來源:微博的發現頁面

同時,微博賺錢的方式也越來越多,賣熱搜、賣開機報頭,還有粉絲頭條的升級版——「超級粉絲通」和微博故事,滿足廣告主的各類曝光需求。微博越來越像一個成功的營銷服務商了。

此時,與過往那些備受尊崇的意見領袖漸次退場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段子手、網紅、營銷號開始大量湧現,而後者想方設法變現的作為,也推動著微博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

2018年,微博的月活躍用戶破4億,淨利潤飆升至5億美元。

然而微博推出的推薦信息流制,打破了時間線,遭到不少用戶批評,包括那些曾經帶給微博流量的網紅們。

因為微博開始充當「監工」的角色,否定其認為的「低質量」內容,並且用閱讀量發出「警告」,催促網紅們生產內容的同時,還要與粉絲有良好的互動。

微博試圖通過制訂各類算法和標準,同時實現商業化發展、用戶增長、內容優質三個目的。但它們似乎難以同時實現。

有音樂人在聲討微博時曾表示,多年來正是一眾優質博主發布的精品內容養活了微博,他批評微博今年的行為是「目光短淺自掘墳墓。」

但微博早已過了靠內容來「養活」自己的階段,如今「養活」它的,是廣告。也正因此,未經微博許可的推廣,都會被它視為對自己利益的挑戰。

向「錢」看的微博,與懷舊的音樂人,註定要背道而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守舊的變現路徑

時代財經查詢財報數據發現,2020年第二季度,微博營業收入3.87億美元,同比下滑了10%,而且頹勢已連續三個季度。對微博來說,這顯然是個危險信號。

微博如今的營收結構主要依靠廣告和營銷。2019年財報顯示,其全年廣告和營銷的收入是15.3億美元,佔總營收的86%。

而微博增值服務收入的來源主要是微博會員、直播平臺服務、遊戲中心內購。這部分收入從2017年的1.5億美元至2019年的2.4億美元,三年只上升了6%。而微博去年孵化的社交產品——「綠洲」,至今沒有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

資深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張孝榮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認為,微博現在面臨的困境是因為創新力的匱乏。

張孝榮以微信舉例,「微信一開始只是即時通訊工具,但接下來開發了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等,都成為國民級別的產品。」而與之相比,微博多年來在產品創新上的表現則泛善可陳。

常被與微博放一起比較的Facebook和Twitter,也一直因為營收結構單一,風險太大而備受指摘。

圖片來源:unsplash

2020年第三季度,Facebook營業收入為214.70億美元,其中,廣告業務收入高達212.21億美元;Twitter總營收9.36億美,其中廣告收入為8.08億美元。

社交網絡產品的變現路徑很守舊:用戶——流量——廣告。

但張孝榮表示,Facebook一直在大力收購,信奉「幹不掉的就買下」,從Instagram到WhatsApp,收購的都是行業內的頭部企業,而這樣的財力是微博不具備的,並且Facebook和Twitter面向全球,用戶量也更廣泛。

如今,微博的月活躍用戶已達5億,但變現依然是個問題,經歷了此次的「口碑危機」,廣告、用戶、內容三者之間的矛盾更加凸顯。

林樺說,他認識的不少朋友在文娛界都很知名,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流量變現,「也許流量和變現之間還差一個『上帝』吧。」

而高高在上的微博,要實現更「體面」的變現模式,恐怕也需要尋找另一個「上帝」。

相關焦點

  • 微博限流遭音樂人集體聲討!算法與內容的矛盾背後,微博重度依賴...
    內容創作被算法裹挾遭音樂人「圍攻」後,微博音樂方面表示,將發布全新音樂人扶持計劃。這一回應雖然看似短暫地平息了音樂人集體聲討的風波,但網絡上對於微博限流的質疑仍在繼續,更多的問題接踵而至,例如,音樂人是否需要加入新的音樂人扶持計劃才會得到資源的扶持?
  • 限流遭集體「聲討」 微博廣告「依賴症」難治
    2內容創作被算法裹挾遭音樂人「圍攻」後,微博音樂方面表示,將發布全新音樂人扶持計劃。這一回應雖然看似短暫地平息了音樂人集體聲討的風波,但網絡上對於微博限流的質疑仍在繼續,更多的問題接踵而至,例如,音樂人是否需要加入新的音樂人扶持計劃才會得到資源的扶持?
  • 下飯菜市場風波又起 老乾媽飯掃光引發川黔菜系之爭
    不同地區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吸引食客們的競相追捧,但也時不時會引發關於舌尖上的飲食文化之爭。最近在微博上炒的很熱的老乾媽和飯掃光的PK戰,其實質上也可以說是因下飯菜引發的川菜和黔菜這兩大菜系之爭。最近《華西都市報》又在官微上發起了微博話題#吃在成都#「四川飯掃光VS貴州老乾媽,哪個更有料?口感俱佳的兩款美食,用料選材卻截然不同。回想前陣 #老乾媽vs飯掃光,哪個更好吃?哪個更下飯?# 的話題也在網友間引起了一番小風浪。這次我們再較量一下誰更有料?吃不起青島大蝦,就來選選全民下飯菜吧!小編還是支持飯掃光。你呢?」
  • 音樂人如何獲得理想收入?從星曜|看見計劃看酷狗音樂人扶持生態
    在此背景下,4月23日,作為擁有4億月活躍用戶的在線音樂巨頭,酷狗音樂也新推出了一項旨在提升音樂人曝光,豐富音樂人變現渠道的音樂人直播計劃 ——"酷狗音樂人·星曜|看見計劃",讓他們追逐理想的同時,也能獲得理想收入。
  • 懷舊雪糕走紅引發「大板」商標之爭
    而隨著東北大板的走紅,「紅寶石」和「藍寶石」關於「大板」的品牌之爭也陷入膠著狀態。東北大板銷量火爆  屢次聽同事說東北大板好吃,讓王偉對這款聽起來土裡土氣的雪糕充滿了好奇,但他逛遍濟南的大型商超都沒看到。「後來偶然發現樓下的小胡同裡就有賣的,紙袋包裝,看起來很簡單,但味道確實不錯。」
  • 那麼多音樂人計劃,什麼時候能推出下一個李志、好妹妹?
    特別是在版權之爭逐漸落定之後,對自家獨立音樂人的扶持,已經升級為各家的核心戰略。可幾年過去了,能叫得出名字、有代表作的獨立音樂人,似乎還是那些老面孔。中國優秀音樂人青黃不接已經不算新聞,獨立音樂則被視為未來的希望。各家都在布局,誰也不想失去先機,提出的音樂人計劃也越來越高調,力度越來越大。
  • 大V被扒,揭露知乎打壓自媒體變現的內幕
    扒皮文章獲得3K贊同眾所周知,接私活發布商業軟文一直是自媒體主要變現手段之一,但知乎卻長期對此採取比微信、微博等平臺更為嚴苛的打擊手段。另一方面,如果錢都被大V賺走了,平臺沒有一分錢好處,如何防止大V反客為主?怎麼去扶持下一批大V?
  • 音樂人直言「微博吃相太難看」
    「新浪微博演出信息限流,書籍分享會也限流,都要花錢買頭條,窮瘋了吧。」 上周五(20日)凌晨,歌手老狼發文怒斥微博,控訴其用限制流量的做法逼其買推廣。檄文一發,音樂圈一呼百應,不少音樂人心中積蓄已久的怨念集中爆發,紛紛喊話平臺:吃相太難看。
  • 好歌曲停播石頭計劃發布 獨立音樂人怎樣才能過上體面生活?
    音樂人需要的只是錢麼?在網易雲音樂當天的活動中,獨立音樂人馬條認為「我只是寫歌的,我用作品說話,錢多少跟我沒關係」而趙雷則認為「錢應該更多花在錄音棚等硬體設施中」,齊一認為「希望音樂讚賞能夠成為音樂人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 音樂人自媒體化續篇:明星定製APP的流量競賽
    不僅是段子,音樂人正在自媒體化》的文章,提到了一個核心觀點:隨著音樂行業製作、渠道、消費等方面的變化,音樂人正在自媒體化,並嘗試通過多種方式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並用於引流、粉絲互動與商業變現。續篇想就這個話題繼續聊聊音樂人影響力和粉絲運營的事情。
  • 錢該怎麼掙?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版權收入兩極化
    音樂人門檻越來越低 版權收入日趨兩極化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錢該怎麼掙?  在對來自40多個城市的104名音樂人調研後,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豔近日發布了《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透露,過去一年,中國音樂人來源於數位音樂平臺或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收入呈上升趨勢,但目前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仍處於偏低水平。
  • 如何評價「歌手老狼質疑限流後,微博回應:會有全新音樂人扶持計劃」?
    針對老狼等音樂人反映的「分享演出信息遭限流」的問題,11月22日上午,@微博客服 及@微博音樂 相繼做出回應:除致歉外,也解釋了相關微博之所以遭到限流的原因在於被判定為營銷內容,後續將出臺更符合對音樂人扶持理念的管理細則。
  • 超8300萬人收聽療愈音樂,喜馬拉雅如何幫助純音樂人打開變現大門?
    隨著現代人壓力的增大,睡眠問題逐漸凸顯,純音樂成為了眾多聽眾的選擇,本文作者分析了喜馬拉雅音樂是如何幫助純音樂人,打開變現的大門。說到純音樂,過去人們可能常常將它與古典音樂相連接,但在今天,純音樂有了更多基於技術更實用的表現形式。
  • 微博小店正式上線,打造更高效電商變現工具
    核心提示:近日,微博全面升級電商產品功能,正式推出「微博小店」。微博小店為用戶提供一整套店鋪管理服務,主要包含的功能:商品的添加與管理、核心經營數據服務、推廣信息設置等。 近日,微博全面升級電商產品功能,正式推出「微博小店」。
  • 微博的囚徒困境
    此條微博一出,多名音樂人轉發並評論,頗有「天下音樂人苦微博久矣」的陣勢。周雲蓬、左小祖咒、蘇陽、葉蓓等音樂人紛紛表示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多名公關人士也向深燃證實,如果要在微博投放,一定會走微任務,因為害怕被屏蔽或降權。在此次「新浪微博得罪音樂圈」事件裡,同樣有音樂人對於微博這一屏蔽、限流機制的不滿和「鬥智鬥勇」。「今年的演出信息屢次被微博屏蔽」、「再發一條以防屏蔽」,這是野孩子樂隊遇到的情況和應對策略;「為什麼我們的演出宣傳海報加上文字,總是被屏蔽?
  • 永和大王VS永和豆漿:豆漿粉風波之爭
    連日以來媒體不斷對豆漿粉風波的報導,不僅讓「洋快餐」灰頭土臉,也讓大陸最大的兩家豆漿連鎖店業者:永和豆漿與永和大王之間的較勁再度浮出水面。永和大王藉機對外公開店面現磨豆漿的全過程,撇清與永和豆漿的關係,更藉機宣揚自己才是現磨豆漿,要與競爭對手一較高下。
  • ...歷史漫畫家「混子哥」的變現之路:從微博、微信號,再到喜馬拉雅FM
    為了深化、系統化內容,在粉絲體量和團隊人數增長後,混子哥的微信公眾平臺由「混子百科」發展為「混子曰」、「混子談錢」、「混子談命」和「著迷小課」4個,40人的團隊分成4個10人小組,彼此相對獨立。設計師與文案策劃彼此的學習和創作進度保持著犬牙交互,由此保證著圖文風格的統一。
  • 電商VS外賣,佣金之爭下不同的履約邏輯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科技唆麻(ID:techsuoma),作者:科技唆麻,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現在無論是京東還是天貓,抽傭比例基本上都在4%到8%之間,個別類目的抽傭比例甚至高達10%,換句話說,商家每賣出去 100 塊錢的商家,就要向平臺繳納4~ 8 元的技術服務費。本質上來是,外賣實質上是一種由商家和用戶聯合購買的服務,用戶和商家同時向平臺購買了配送,而這部分大部分是由商家承擔。
  • 酷狗音樂人·星曜|看見計劃上線 「音樂+直播」助力音樂人實現理想...
    音樂人要有理想,也要有理想收入。4月24日,酷狗音樂人聯合酷狗直播,推出「酷狗音樂人·星曜|看見計劃」,旨在鼓勵音樂人多元化發展,通過直播的方式豐富音樂人變現渠道,同時增加個人及作品的曝光宣傳,幫助音樂人走得更遠。
  • 華晨宇微博之夜,獲微博年度最具影響力音樂人
    2020年1月11號,華晨宇參加在北京舉辦的新浪微博之夜,並且獲得了微博年度最具影響力音樂人,這項榮譽對華晨宇可謂是實至名歸。此外,在頒獎晚會上,華晨宇還獻唱新歌《好想愛這個世界啊》。他的音樂有血有肉有感情2016年,他在綜藝《天籟之戰》上,改編的《雲迅天宮》歌曲最後定名為《齊天大聖》,他的歌曲把人帶回到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情景,重現了齊天大聖的雄風。他歌曲中的孫悟空是一個重疊的形象。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大英雄。是大鬧天宮,鬧得天搖地動的齊天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