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敦建了非洲最大藝術博物館 它將是下一個新興藝術之都

2020-12-12 界面新聞

一個赤裸上身的非洲工人,裹著黑人勞動者乾重活時常穿的皮圍裙,扛著一把由木頭和布仿製的AK47步槍,步槍上方飛來一隻白色的鴿子,工人的視線被鴿子吸引,他緩緩扭頭,看著撲稜白色翅膀的鴿子,緩緩落在黑色的步槍上。

南非藝術家Mohau Modisakeng在作品中融入了他一向擅長的主題:勞動與暴力

這一系列攝影作品是南非藝術家Mohau Modisakeng的作品,它曾在倫敦的藝術家個人展覽中展出,也曾代表南非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不過,如今,他的作品終於能夠在自己的國家被更多人看到:在今年9月份即將面向公眾開放的南非最大的藝術博物館——蔡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Zeitz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frica, Zeitz MOCAA)的開幕展中,該系列攝影作品被選為參展作品之一,參與此番在非洲當代藝術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盛事。

蔡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外景圖

蔡茨是近百年來非洲大陸規模最大的藝術博物館,坐落於寸土寸金的維多利亞阿爾弗雷德碼頭廣場(Victoria & Alfred Waterfront),與南非最大的摩天輪「開普敦之眼」、一站式購物中心維多利亞水門商場等一起,構成開普敦最具吸引力的風景線。《孤獨星球》在去年發布的2017年「10大最佳旅遊城市」榜單中,將開普敦列為第二,僅次於法國波爾多,給出的推薦理由除了當地的潮流市集、創新餐廳等,還有就是即將開放的蔡茨藝術博物館。

蔡茨藝術博物館坐落在開普敦最繁華的濱海商業區中心

博物館建築的前身是早已閒置的南非國家糧食倉庫大樓,始建於1924年,一度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最高建築。如今由曾操刀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種子聖殿」的知名建築設計師託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主持改建,華麗轉身為集精品酒店和藝術博物館為一體的藝術地標。

託馬斯保留了建築地標性的整體外觀,並難能可貴地沒有拆除原本用於儲存糧食的42根混凝土圓柱筒倉,而是通過空間設計,將其變為有著畫廊、展室和中庭的流通空間,同時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線。他儘量使用當地建材,並使用起重機將材料直接運輸到上層,以保護這座有著80多年歷史的老建築。

改造後的建築上面六層留給了The Silo精品酒店,其餘的空間則屬於蔡茨藝術博物館,蔡茨(Zeitz)的名字來源於傳奇商人、藝術收藏家約亨·蔡茨(Jochen Zeitz)。這位曾擔任過彪馬CEO的企業家一直對非洲有著超乎尋常的特殊感情,從2008年起,他開始儘可能地搜購非洲本土及散居在外的藝術家的當代藝術作品,試圖構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非洲當代藝術收藏體系。

事實上,蔡茨藝術博物館在2013年就已成立,始終定位於非營利性的文化機構,旨在收藏、保存、研究與展出非洲及散居地的當代藝術家作品。博物館之前臨時安置於同樣位於維多利亞阿爾弗雷德碼頭廣場的藝術基金Scheryn展廳,如今搬遷至正式館址後,除了展示蔡茨的個人收藏之外,也將展出來自其他非洲當代藝廊、藝術收藏者的捐贈、收藏藏品。

約亨·蔡茨對於非洲當代藝術收藏投入了極大的熱忱和金錢

「通常,當你要設立博物館時,你會收藏非常獨特的藝術品。但這次我們打算從零開始,我們的重點不在於展示個人的藝術喜好,而是什麼樣的作品才能真正代表這塊土地。」 館長兼首席策展人馬克·庫切(Mark Coetzee)在接受採訪時多次表示,希望蔡茨成為拼貼未來非洲藝術圖景中一片關鍵的拼圖,「蔡茨當代非洲藝術博物將在非洲範圍內完成博物館的理念重構:保存自身的文化遺產、書寫自己的歷史、用自己的辭藻來定義自己,我們用這樣的方式來歡慶、頌揚非洲。」

非洲的當代藝術近年來正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各大美術館將知名非洲藝術家的作品納為館藏,並為其籌辦大型展覽,以非洲藝術為亮點的新銳藝博會在不斷萌生,連軍械庫(The Armory Show)這樣的老牌藝博會也在2016年推出「聚焦:非洲視角」的專題板塊,這也是軍械庫歷史上首次將關注點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藝術界。

有調查顯示,2016年,全球關於非洲當代藝術的銷售增長了20%。更多年輕的非洲藝術家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畫廊或博物館買下,或是在紐約和倫敦的畫廊舉辦個人作品展覽,由此進一步吸引更多的藏家。例如,蘇富比今年5月在倫敦舉行「現代及當代非洲藝術」專場拍賣,最終成交總額為280萬英鎊,成交率78%,不少藝術家在此創下了個人作品的拍賣紀錄,南非女藝術家伊爾瑪·斯特恩的《向日葵》在此次拍賣中以41.68萬英鎊的高估值成交。

南非女藝術家伊爾瑪·斯特恩創作於1942年的畫作《向日葵》

因此,不難理解為何這個擁有逾6000平方米展覽面積的博物館,會被開普敦乃至整個非洲藝術市場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像古根海姆博物館之於西班牙小城畢爾巴鄂那樣,不僅為當地開拓全新的藝術商機和市場,也在這座以迷人自然而聞名的城市,逐漸構築起同樣迷人的藝術風景:例如培養更為廣泛的藝術受眾,為本土藝術家提供更好的展示與交流的平臺,孕育有著更多參與和互動的城市藝術氛圍。

事實上,在這之前,開普敦的藝術土壤已在悄然形成:在開普敦的伍德斯託克(Woodstock)街區,藝術工作室、精品店與創意咖啡館比肩而立,是工業區成功轉身為具有生命力的藝術街區的典範;今年2月份舉辦的開普敦藝術博覽會已成功舉辦至第五屆,規模逐漸壯大的同時,也在湧現更多的新興藝廊以及實驗性藝術畫廊;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四,開普敦各家藝術畫廊、設計師精品店等都會比平時更晚關店,人們在這天早早結束自己的日常工作,深入大街小巷的藝術空間內,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藝術商品或話題,有如一場心照不宣的藝術狂歡。

開普敦的伍德斯託克(Woodstock)街區

英國的《獨立報》已經將開普敦稱作「南半球的邁阿密」,也許,這個斷言現在看上去還有待時間證明,但沒有什麼比一座「致力於講述非洲故事」的藝術博物館,在非洲大陸上,振興屬於非洲的藝術夢想更令人激動了,不是嗎?

題圖來源:Architect's impression of Zeitz MOCAA Atrium © Heatherwick Studio

部分圖片來自Zeitz MOCAA官網、The Royal Portfolio官網、Sotheby's、Old Biscuit Mill官網

相關焦點

  • 旅遊:非洲藝術之都——開普敦
    這不僅僅是新的Zeitz當代藝術非洲博物館 - 這個大陸上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大的博物館 - 而且還是令人興奮(並且不斷增長)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愛好者的先鋒藝術機構。蔡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擁有22個官方地標,以及豐富的購物和娛樂機會,開普敦佔地123公頃的V&A海濱已成為南非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之一。
  • 「非洲文化之都」馬拉喀什,全球藝術市場下一重鎮?
    圖片:致謝Christophe Faugere—Getty Images馬拉喀什,甚至整片非洲大陸正經歷著一個高速發展期。據麥肯錫諮詢公司(McKinsey & Company)預測,截至2020年,非洲的GDP總和將達到2.6萬億美元,其中1.28億戶家庭的消費總額將高達1.4萬億美元。
  • 今年的「最佳文化目的地」,是南非一座當代藝術博物館
    2017 年 9 月 22 日,Zeitz MOCAA 在開普敦維多利亞·阿爾弗雷德碼頭廣場(Victoria & Alfred Waterfront)正式向公眾開放,由倫敦設計工作室 Heatherwick Studio 設計,建成後成為全球最大的致力於非洲及其僑民當代藝術的博物館。
  • [分享]紐約新當代藝術藝術博物館資料下載
    內容:實景照片 圖片:28張  由東京Sejima + Nishizawa/SANAA事務所設計的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將在12月1日開放,慶祝其成立30周年。WORKac事務所的貝魯特 立即下載 南非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 立即下載
  • 旅遊:開普敦有爭議(和免費)的公共藝術
    在2015年初期間,仍然可以觀看幾個臨時公共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是開普敦作為2014年世界設計之都的官方項目,以及為母城提供優惠的永久性作品。有些人引起了Capetonians的激烈反應,其他人則解決了過去和現在的敏感問題。
  • 開普敦|當歐洲文明遇到非洲狂野
    在當年已是新興航海大國的葡萄牙,無數代航海家渴望開闢繞過非洲抵達印度的新航線,以取代土耳其帝國控制下的陸上交通。在當時的葡萄牙國王若奧二世支持下,1487年8月迪亞士率領探險船隊正式出發,並於6個月後兩度停靠於驚濤駭浪的「風暴角」,後來葡萄牙國王將此地的名稱改為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
  • 文化之旅:盤點藝術愛好者值得一去的10個地方,感受藝術的洗禮
    2017年11月,阿布達比羅浮宮藝術博物館在薩迪亞特島向公眾開放。它在浮動的穹頂下展示法國著名博物館借出的傑出藝術品。展覽聚焦於人類創造力的故事,展出範圍從史前到當代作品。其他吸引藝術愛好者的地方還有阿布達比的玫瑰木酒店和阿布達比四季酒店。
  • 羅馬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_2020年羅馬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資料下載...
    南非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 立即下載
  • [分享]直島當代藝術博物館資料下載
    :Heatherwick Studio攝影師:Iwan Baan 今天,我們先於公眾開放時間(2017年9月22日,開普敦 V&A 碼頭)揭開非洲當代藝術 Zeitz 博物館 (Zeitz MOCAA )的神秘面紗。
  • 原始藝術博物館在巴黎誕生
    第五共和國以來,法國歷任總統都在任期內為國家留下一個或數個文化事業工程。戴高樂興建了「法國電臺之家」,蓬皮杜建了「蓬皮杜中心」,吉斯卡爾-德斯坦留下了奧賽博物館,密特朗完成了舉世矚目的羅浮宮擴建工程,還興建了巴士底歌劇院。上述「總統工程」基本上是展示法國或歐洲藝術品的場所。1995年席哈克當選總統後就開始考慮他的「工程」。
  • 黃渤探南非 行走開普敦
    昔日的種族隔離曾讓它傷痕累累,卻也鑄造了脫胎換骨的體格。回溯開普敦如今的豐富與繁榮,都要從兩位航海家說起。 在人類文明史的幾千年時間中, 南非都是沉默的。
  • 2017 全球新開美術館:一張藝術嘗鮮地圖
    蔡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南非開普敦,9 月 23 日開館開普敦正在變得有趣起來。今年九月,這座以自然風光而聞名的城市將迎來非洲大陸近百年來最大的一家博物館。這座塔狀建築由開普敦地標「谷塔」改建而來,工業設計師 Thomas Heatherwick 負責將它拆卸重組。「蔡茨」一名來自傳奇企業家 Jochen Zeitz。
  • 藝術之都倫敦:博物館之城
    原標題:藝術之都倫敦:博物館之城   在倫敦,最大的樂趣就是參觀博物館。倫敦博物館可以說屈指難數,統計數字說有300家之多,能說的上來的名館也有二、三十家。比如大英博物館、國家美術館、科學博物館、自然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國家海洋博物館、國家人物肖像畫館,以現代藝術為中心的泰特美術館、設計博物館、電影博物館、倫敦博物館,倫敦交通博物館等等。
  • 新媒體藝術團隊teamLab將建數字藝術博物館
    日前,日本新媒體藝術團隊teamLab宣布,他們將於2018年夏天在日本東京推出專屬數字藝術博物館。teamLab計劃在近1萬平方米的場地,展示其交互數字藝術作品。這一數字藝術博物館名為「teamLab無邊界」,位於東京御臺場。
  • 「流浪」在非洲:開普敦像厚厚的書,濃烈的酒,豔麗的衣裳
    繽 紛 之 城2018年1月 南非 開普敦開普敦就像是一本厚厚的書,一杯濃烈的酒,一件豔麗的衣裳……它是南非第二大城市,西開普省的省會,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而聞名於世。山頂在早晚時分總是雲霧繚繞,厚厚的雲霧越過山頂,像瀑布一樣一瀉而下。在尚比亞,我錯過了維多利亞瀑布的壯美,開普敦桌山卻為我彌補了缺憾。▲ 遠眺桌山市中心有一個佔地面積不小的廣場,廣場綠樹成蔭,許多小動物在草坪上悠然自得,各種奇特的綠植競相生長。廣場一旁有博物館、音樂廳以及圖書館等人文建築。
  • A·P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當然,也有人習慣叫大都會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但它的的確確「Of Art」,真正的身份還是一個美術館。200多年來,幾經變遷,今天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比初建時已經擴大了20倍以上。在「世界100個年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館」中,居美國第一,全球第三,僅次於巴黎羅浮宮和倫敦大英博物館。
  • 一座百年穀倉,如何變成非洲最大的非洲當代藝術館?
    南非開普敦 V&A 濱海區,出了港口就是大西洋。這裡主要是殖民時期留下的建築,當中最高的一棟樓頗為獨特。它建於 1921 年,是一座混凝土澆築的穀倉,大量港口運來的糧食在這裡被收集、分類並最終分銷。這是半個世紀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最高的建築。但從 2001 年起停用後,它就被洪水、非法闖入者和鳥糞侵襲。
  • 音樂之都新年閃爍中國藝術元素,走進維也納阿爾貝蒂納藝術博物館
    原來這裡是」維也納藝術之家」( Kuenstlerhaus Wien) 。  2020年5月,」維也納藝術之家」在沉寂多年之後,經奧地利建築巨頭Strabag老闆哈澤爾斯泰納( Hans Peter Haselsteiner )資助5700萬歐元巨資, 加以徹底維修改建。在奧地利政治家的大力支持下,成為了阿爾貝蒂納現代藝術博物館。」
  • 比什凱克:多彩的藝術之都
    比什凱克議會大樓吉爾吉斯斯坦的首都比什凱克(Bishkek)這個城市的由來,據說是由烏茲別克王(Kokand)在絲綢之路上所建的一個小城堡,目的是為了連接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特別是在翻過天山以後,這裡作為停泊的一站,其地理位置尤為重要。
  • 巨型戰爭博物館,一個藝術之都,在這裡歷史和時尚交融
    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遼闊的歐洲平原上,依施普雷河而建。雖承受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摧殘,走過冷戰時期,但柏林已在自覺崛起,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和創意樞紐之一。柏林人口僅有350萬,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的首都空間顯得寬敞許多。此外不論在環境上、政治上也是一個綠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