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1: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原創 密雲融媒 宜居密雲
點擊「宜居密雲」獲取權威信息!
日前,密雲區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正式授牌。至此,密雲成為北京市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兩項殊榮的轄區。
眼下已進入冬季,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太師屯鎮流河峪村蜂農趙玉梅正忙著對自家養的80多群室外蜂箱進行越冬包裝。目前,像趙玉梅這樣的養殖戶已經遍布密雲16個鎮,主要以高嶺、不老屯、馮家峪等水庫一級圈周邊的農民居多。今年密雲區繼續出臺產業扶持政策,鼓勵農民發展養蜂產業。
幾年時間,全區蜂業合作組織達到25個,從業人員4000餘人,成為北京市養蜂第一大區。不僅如此,水庫周邊退耕禁養的農戶也主動改變過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模式,轉向發展甘薯、木耳等農業種植,也從源頭上減少了水質汙染。一直以來,密雲區積極探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積極引導農民轉變思路,發展綠色產業,推進生態富民。環境變好了,綠水青山成為村民的致富法寶,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密雲區積極打造鄉村旅遊項目、民宿院落等,精品民宿在旺季一房難求。
密雲區堅持保水、護山、守規、興城的思路,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科學路徑。在堅定不移保護好綠水青山的同時,密雲區大力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打造了一批都市型現代農業、高端休閒旅遊業、鄉村民俗旅遊業等產業代表,走出了一條生態涵養區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巨各莊鎮蔡家窪村黨支部副書記:葛波
幾年來蔡家窪村把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做的有聲有色,打造了2000畝的花海景觀,發展了都市農業,種植了水培蔬菜,村民們也成為了懂技術、有管理、會經營的職業型農民。在今後的產業發展中我們也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我們的山更綠水更清村民更富裕。
密雲區在探索創新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方面也始終走在前列,發布了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全區生態文明建設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不斷增強。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在水庫一級保護區範圍內集中行使131項涉水行政處罰權,在全國率先實現區域性綜合執法;採取網格化、智能化精準管理,人防、物防、技防和生態防護相結合,形成了以水庫為核心的面源汙染控制體系。同時加強跨界水體聯防聯控聯治,與懷柔、延慶和河北張家口、承德組成密雲水庫保水共同體,推進京津冀上下遊協同治水,確保清水下山、淨水入庫。
密雲區水汙染防治中心主任:季營
我們將繼續深化密雲水庫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協議,積極溝通上遊流域張承地區各部門,推動聯合執法、聯合監測等工作開展,完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實現密雲水庫流域主要入境、入庫河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確保密雲水庫水質絕對安全。
保護生態成為全區的共識,密雲成為北京市森林面積最廣、溼地資源最優、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在生態環境部公布的全國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中,密雲區在全國35個地市中排名第一。肩負兩項殊榮的密雲區,將繼續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創建成果,努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範之區。
文:張曉娜 趙麗 梁斯鈺
攝:楊笑哲 孟晨冉 蔣卓洋
原標題:《兩山理論 密雲實踐丨密雲生態文明建設喜結碩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