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水、護山、守規、興城——奮發有為推動北京密雲新發展

2020-12-16 北京日報客戶端

一庫澄碧,一山青蔥,一抹蔚藍,一派生機。

密雲的青山綠水令人流連,密雲的未來發展讓人無限憧憬。

保水、護山、守規、興城。保護好密雲水庫、守護好綠水青山、嚴格執行規劃、建好科學城東區,目標愈加清晰明朗,密雲區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各項要求,捍衛「密雲藍」,保衛「水庫水」,守護「森林綠」,打造「新密雲」,奮力書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壯麗篇章。

保水 第一責任銘記於心

碧波蕩漾的密雲水庫,宛若一顆明珠鑲嵌在燕山山脈之間。作為首都重要地表飲用水源地和生態涵養區,「保水是第一責任」的強烈觀念早已根植於密雲全區幹部群眾心中。

今年,密雲水庫的蓄水量超過26億立方米,水面面積增加5000公頃,北京市戰略儲備用水更加充足,在水質和水環境的管護方面對相關職能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進一步提高密雲水庫的水源質量,增強區域性保水能力,今年7月,密雲區、懷柔區與水庫上遊的河北省承德市籤署潮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協議,兩區一市建立起跨界水體聯合監測、預警及水汙染防治聯合執法機制,開啟了三地水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的新徵程。

同一時期,密雲水庫百日整治行動拉開帷幕,由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對水庫一級保護區及上遊河道的非法捕魚、盜採盜運礦產資源、河道漂流、露營等9類問題進行了重點整治,24小時不間斷對密雲水庫進行水上巡查,實現嚴格監控。專項整治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2800餘人次、執法船隻516次,形成了全社會打擊涉水違法的高壓態勢,營造了「人人保水」的參與熱情。

清水下山,淨水入庫,不僅庫中水質清澈,周邊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在全力跟進。此前多年,水庫岸邊的民俗旅遊一度火爆異常,吃水庫魚、觀水庫景、住農家院是北京市民周末短途旅遊的優選地。隨著保水措施的一再嚴格,密雲區落實生態主業、鞏固完善兩項保障措施,認真管控密雲水庫和上遊區域旅遊景區賓館飯店、民俗戶,定期開展監測工作,建立起高密度水質監測網絡。隨著環保標準的提升,對民俗戶的經營資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斷推動著民俗旅遊提檔升級、更新換代。一座座嶄新的民俗院落以符合環保、品質高端、充滿美感的嶄新面貌亮相,人們正在努力探尋著既能保水又能致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眾所周知,密雲的鐵礦資源儲備極其豐富,北京地區蘊藏的鐵礦石有98%集中在密雲。可是為了保水,到2019年底,區內五家礦山企業將全部關停退出。在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就業需求面前,密雲再次毅然做出「保水」的選擇。密雲人民堅守住了治水的初心,勇敢擔負起了保水的使命責任,像這萬頃碧波般默默滋潤著京華大地。

護山 築牢天然生態屏障

燕山明珠滋養了首都生命之源,莽莽群山護衛了首都的綠色屏障。

密雲擁有雲蒙山、雲峰山和霧靈山三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0773.4公頃,當中既有櫟、樺、椴、松、柏、槐等常見樹種,也不乏珍稀瀕危動植物。

為守護好密雲的林業資源,工作在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走遍了霧靈山的角角落落,用四年時間拍攝了十多萬張植物照片「摸家底」。目前已知保護區內共有植物739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52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3種,北京市級44種。在調查中他們還發現了北京地區樹齡最大、胸徑最粗的野生青杄個體以及全市數量最多的巖生報春種群,還有僅在霧靈山林場區域可見的膜莢黃芪。

摸清家底,更要護林增綠。近幾年,密雲在邊遠山區及水庫周邊重點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17.25萬畝,國家級公益林管護和森林健康經營61.72萬畝等營林造林工程。工程的實施使水庫及周邊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功能明顯改善,對減少全區乃至北京周邊風沙危害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對冬季乾燥容易發生火災的嚴峻形勢,密雲區全面完善了森林防火基礎設施,配套了視頻監控等設施,配備了電臺、對講機、衛星電話等指揮通信設備,打造形成了高科技含量的森林防火指揮、監測、撲救系統。生態林管護員、林務員、巡查員、火情瞭望員、護林員全部實行專業培訓和持證上崗,生態林專業管護隊伍、季節性生態林管護隊伍和生態效益補償受益群眾參與的「三位一體」專群結合的森林資源管護體系日趨完善,全區森林火災的預防、控制、撲救能力顯著增強。

山中有林,城中見綠。密雲現有註冊公園19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19平方米,綠地花叢是再平常不過的景致。全民健身園、密虹公園等城區公園沿白河而建,大量市民在此休閒娛樂健身。今年9月30日開園的白河城市森林公園為密雲再添一景,開闊的湖面清澈見底,蜿蜒的棧道穿行在青山間,1800畝的大公園讓市民直呼「過癮」。再加上仍在建設中的冶仙塔休閒公園、潮河體育休閒公園,密雲城區將被綠樹與花海環繞,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

當前密雲正在全力創建全國森林城市,到2020年,密雲將全面提升密雲人居生態環境,使林木覆蓋率由74.42%提高到75%,城區綠化覆蓋率由55.22%提高到60%,城區人均公園綠地提高到15平方米,中心城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由56.10%提高到82%,城鄉居住環境明顯改善,初步形成青山環繞、林城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襯、林居相嵌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空間格局。

守規 對土地違建「零容忍」

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離不開責任的有效落實,加強對村域土地、自然資源的全域管控和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方式的規範,才能真正將村地區管落實為長效的嚴督實管。

今年上半年,密雲開展了如火如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區327個村圍繞「清髒、治亂、增綠、控汙」行動起來,村民主動清除破舊房屋、斷壁殘垣、房前屋後的垃圾,村容村貌大為改觀。胡亂堆放的柴草、佔用公共道路搭建的雞籠犬舍、私自搭建的木棚土房統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寬闊的路面、乾淨整潔的胡同,以及一塊塊恢復的綠地和一座座新增的亭廊。髒汙凌亂少了,京味農韻足了,農民的生活品質大大提升,歸屬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也隨之增強。

清除農村違建尚需花大力氣,面對「違建別墅」這樣的硬骨頭,密雲更加迎難而上,敢於出重拳、啃到底。2018年,在淺山區調查摸底工作中,發現巨各莊鎮沙廠水庫附近存在18棟違建「別墅」。經調查發現,該項目主體金鼎湖巨龍旅遊開發(北京)有限公司未能提供完整合法用地和規劃手續,屬淺山區違建。密雲區委區政府、屬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違建別墅清查整治專項工作精神,依法依規開展拆除工作。截至2019年6月15日,該項目18棟違建別墅已完成拆除工作。

除加大對淺山區違法佔地違法建設、違建別墅、大棚房等整治外,密雲實行了多年的「村地區管」,對農村土地流轉進行嚴格管控,做好集體資產合同的清理和監督管理,有效加強巡視巡察,健全長效機制,嚴防問題反彈。同時強化內部監督,嚴厲查處「找關係、批條子」的行為,努力把密雲創建成「基本無違建區」。

興城 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

城市的發展與振興需要把握機會、深抓落實。自懷柔科學城東擴密雲32.5平方公裡以來,密雲區緊握這支「神來之筆」,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密雲的科學城東區定位為科學創新發展區,主要圍繞地球系統科學、生命科學應用研究方向,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技研發平臺、研究型大學(學院)、創新轉化、科學服務和綜合居住等功能。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目前已有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項目等9大項目落地科學城東區,北京大學醫學部(密雲校區)及研究型智能醫院建設工程、北京大學附屬學校建設工程更是被列為密雲2019年十大重點工程。其中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於2018年底開工建設,今年4月已完成封頂。

好風憑藉力,中關村密雲園和生態商務區兩大經濟引擎也追隨著科學城東區的步伐加快奔跑。智能製造、醫藥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產業快速成長,未來網絡、健康醫療、綠色金融、創意設計、中高端商業服務業、綠色金融業發展勢頭良好。

與科學城東區的高端發展形成呼應的是,密雲的蜂產業也在不斷增加著科技含量,全國首家蜜蜂醫院、蜂產業追溯平臺相繼在密雲落成。蜜蜂被稱為高效的環境「監測家」,對生存環境頗為敏感,半個多世紀的保水養山,使密雲成為不可多得的天然蜜庫。大自然的回饋讓密雲找到了新的發展著力點,通過政策支持、技術扶植、品牌打造、科技助力等多種方式,「甜蜜事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蜂盛蜜勻」四個字大大提振了蜂產業從業者的信心,密雲的水庫、山林,不再只是京城的「一盆水」和「後花園」,還將成為山區農民的「聚寶盆」。保水能富民,富民促保水,在蜜蜂產業上,保水、富民實現了完美統一。

受益於北京市《關於推動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與密雲區結對的朝陽區今年給予1億元財政轉移支持資金,用於加快全區產業提檔升級,在推動民生改善、增加就業、精準脫低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12345接訴即辦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逐漸增加,密雲的發展欣欣向榮,密雲人的生活蒸蒸日上。

來源:北京晚報

密雲區委宣傳部供稿供圖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保水、護山、守規、興城——奮發有為推動北京密雲新發展
    一庫澄碧,一山青蔥,一抹蔚藍,一派生機。密雲的青山綠水令人流連,密雲的未來發展讓人無限憧憬。保水、護山、守規、興城。為進一步提高密雲水庫的水源質量,增強區域性保水能力,今年7月,密雲區、懷柔區與水庫上遊的河北省承德市籤署潮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協議,兩區一市建立起跨界水體聯合監測、預警及水汙染防治聯合執法機制,開啟了三地水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的新徵程。
  • 保水 護山 守規 興城——奮發有為推動密雲新發展
    密雲的青山綠水令人流連,密雲的未來發展讓人無限憧憬。保水、護山、守規、興城。為進一步提高密雲水庫的水源質量,增強區域性保水能力,今年7月,密雲區、懷柔區與水庫上遊的河北省承德市籤署潮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協議,兩區一市建立起跨界水體聯合監測、預警及水汙染防治聯合執法機制,開啟了三地水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的新徵程。
  • 兩山理論 密雲實踐丨密雲生態文明建設喜結碩果
    >密雲區堅持保水、護山、守規、興城的思路,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科學路徑。在堅定不移保護好綠水青山的同時,密雲區大力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打造了一批都市型現代農業、高端休閒旅遊業、鄉村民俗旅遊業等產業代表,走出了一條生態涵養區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巨各莊鎮蔡家窪村黨支部副書記:葛波
  • 密雲:守住一方淨水 做好山水文章
    肩負保水、護山、興城的時代責任  1958年,為消除潮白河水患、解決京津冀地區水荒,京津冀20萬建設大軍會戰燕山腳下修建密雲水庫,實現了「一年攔洪、兩年建成」的壯舉。1960年密雲水庫建成後,發揮了攔洪蓄水、灌溉農田、城市供水、發電等功能。
  • 守好一庫淨水 蹚開致富新路
    原標題:守好一庫淨水 蹚開致富新路   依託獨具優勢的自然環境,密雲區發展特色蜂產業,打造「蜂盛蜜勺」品牌,使其更好地發揮生態富民作用。北京日報記者 和冠欣攝   南水入庫,淨水下山,水盈庫豐。
  • 共護一盆淨水!密雲水庫上遊兩市三區籤約組成「保水共同體」
    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 鮑聰穎)今年是密雲水庫建成60年,為進一步加強水源保護,9月1日,密雲區舉辦密雲水庫上遊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協議籤訂座談會,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承德市、張家口及兩市所屬5個縣,共同籤署保水合作協議,三區兩市五縣正式聯手,組成「保水共同體」,共護一盆淨水,同擔一份責任。
  • 「旅遊+」為「山水田園·畫境密雲」賦能
    在前不久召開的2020年密雲區旅遊發展大會上,記者獲悉,密雲區按照北京市委保水、護山、守規、興城的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快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落實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大力促進旅遊行業復工復產,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北京密雲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
    那麼,密雲是如何深入實踐「兩山」理論,走上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  保水,把生態環境保護當頭等大事  「密雲水庫是首都北京最大的飲用水源地,密雲肩負保障首都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政治責任,而密雲人在覺悟意識上堅持高站位,把生態環境保護當頭等大事,保護密雲水庫水質,保障北京飲用水安全,在市生態環境局指導下,採用高標準的保水機制及模式,穩步提升生態涵養能力。」密雲區生態環境局局長蘭天說。
  • 守護「生命之水」六十載:北京最大地表飲用水源地護水記
    新華社記者 夏子麟 攝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題:守護「生命之水」六十載:北京最大地表飲用水源地護水記新華社記者田晨旭、魏夢佳、夏子麟在北京東北部的密雲區,一汪湖水靜臥於燕山群峰之中,清風拂過,碧波蕩漾,水鳥翔集。
  • 密雲區委二屆十二次全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
    全會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重要回信精神進行全面部署,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守護好密雲水庫,守護好綠水青山,奮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範之區,為建設美麗北京作出新的貢獻。區委常委會主持會議,密雲區委書記潘臨珠代表區委常委會報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工作情況,部署下一步工作並講話。
  • 守護「生命之水」六十載:北京最大地表飲用水源地護水記
    新華社記者 夏子麟 攝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題:守護「生命之水」六十載:北京最大地表飲用水源地護水記新華社記者田晨旭、魏夢佳、夏子麟在北京東北部的密雲區,一汪湖水靜臥於燕山群峰之中,清風拂過,碧波蕩漾,水鳥翔集。
  • 蔡奇:守護好密雲水庫一泓碧水 全力推進首都生態文明建設
    密雲水庫展覽館內,紀念水庫建成60周年主題展覽通過珍貴的照片、視頻、實物等,再現了水庫建設者揮灑青春與熱血的奮鬥歷程,記錄了庫區幹部群眾為保水、護水作出的無私奉獻,展現了密雲區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轉化為推動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蔡奇在一件件展品前駐足凝視、認真聽取講解,指出,要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好水庫故事,引導全社會愛水護水。
  • 水潤京華六十年!密雲水庫依然是北京「大水缸」
    這裡就是密雲水庫,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首都北京最重要地表飲用水水源地。自1960年9月1日竣工至今,這裡就一直擔負著「生命之水」的使命,持續滋潤京城六十載。保供水,城裡三杯水兩杯從這兒來密雲水庫建成後,除了根治水患,還大大緩解了當時京津兩個城市用水緊張的局面,為城市供水、農業灌溉、電廠發電提供水源。
  • 各地林草頭條丨北京:淼淼碧波映青山
    保水護山,守綠興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北京的城市空間布局中,生態涵養區的建設與保護不斷加速。 守護好綠水青山是生態涵養區的頭等大事。60年前,密雲水庫創造了「一年攔洪兩年建成」的水利工程奇蹟。 為了拓展城市生態空間,北京千方百計「多元增綠」。上百座森林公園、休閒景區在蔥鬱蒼茫的林海中孕育而生;曾經缺少大片林地的北京平原地區,經過前後兩輪的百萬畝綠化造林工程,連方成片的森林、溼地、郊野公園拔地而起。 水清山綠的同時,生態涵養區也在思索著如何通過綠色發展,增強實現全面小康的內生動力。
  • 山東省濰坊峽山區:護好山與水 兼得富與美
    守好這片綠水青山,是換來金山銀山的根本支撐。建區十多年來,換屆換人不換方向,出臺政策、加大考核、持續整治,每年投入2-3億元專項資金保護生態,通過保水護水、植綠增綠、治汙減汙等措施,築牢生態之基。累計造林10萬多畝,先後拒批汙染項目100多個,2012年來累計關停畜禽養殖場、汙染企業、小鑄造企業約600家,以短期的利稅損失換取了長期的綠色發展優勢。
  • 紀念密雲水庫建成60周年 密雲區青少年宮開展「水文化之旅」
    「密雲水庫」是首都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幾十年來,密雲人民一直承擔著「保護好首都一盆淨水」的責任。將這一使命在青少年中傳承,是密雲教育者肩負的責任。為充分挖掘「密雲水庫」這一獨特的地域資源,讓學生獲得水文化知識,關注家鄉水資源,傳承保水責任,密雲區青少年宮策劃開展了「水文化之旅」特色項目,引導學生在關注水生態資源的同時,提升保水意識,傳承保水責任。
  • 西安市召開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工作暨「三河一山」綠道建設推進大會...
    9月8日上午,我市召開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工作暨「三河一山」綠道建設推進大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工作,安排部署「三河一山」綠道建設,推動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浩主持並講話。市長李明遠安排部署有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