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納蘭拋卻愛情,那種美還能有幾分動容?奈何山水一程,風雪一更

2020-12-11 觀音不思禪

納蘭性德,在其短短三十年生命中,為後人留下的,大多是對亡妻盧氏那無盡的思念,以及悼亡愛情的悽美、哀婉。我們如今所認知的納蘭性德,提及其名字,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個詞,大多便是「愛情」。

當然,熟知納蘭的人都懂,愛情並非一個人一生唯一的宿命。而作為一名詞人本身,同樣也是這樣, 不可能一生儘是充斥愛情,那樣的人生,在旁人眼裡反倒是太過娘氣,太過陰柔。不陽剛,不幹練。

但納蘭的詞風其實早已定型,他的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如今文學家對他的詞評,皆說有南唐後主李煜的遺風,著名國學家王國維對他的評價:"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性德是朱邸紅樓中的貴公子,才華豔發,多愁善感,氣質上受漢文士影響很深。雖曾有積極用世的抱負,卻更嚮往溫馨自在、吟詠風雅的生活。侍衛職司單調拘束、勞頓奔波,遠不合他的情志,使他雄心銷盡,失去了「立功」、「立德」的興趣。上層政治黨爭傾軋的汙濁內幕,也使他厭畏思退。詩人稟性和生活處境相矛盾,是他憔悴憂傷、哀苦無端的悲劇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

當納蘭拋卻了愛情,作品中不再有哀思盧氏盧雨蟬之時,他的詞不改悽美,卻是另有一番風味。這首千古名篇《長相思》就是如此,似一口綿柔悠長的美酒,一入喉,便是無盡沁幽!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山水相銜,浩浩蕩蕩的軍旅馬不停蹄地朝著關外疾進,入夜時分,四下裡千百個營帳凸現起點點燈火。這一夜,風雪交加,嘈雜聲將思鄉人的美夢聒碎,想起遠在千裡之外的故園,那裡有天倫之樂、畫眉之情、田園之趣,怎麼就沒有如此亂人心緒的擾人之聲呢?

之前的文章裡提到過,納蘭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授一等侍衛銜,多隨駕出巡。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雲南平定,出關東巡,祭告奉天祖陵。納蘭隨從康熙帝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塞上風雪悽迷,苦寒的天氣引發了他對京師中家的思念,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風雪一更愁。在去往山海關的途中,納蘭寫下了這首思鄉之曲,從而成就千古名篇。「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親人送了一程又一城,山水之間儘是親人送別的身影。接著,納蘭的另一面便隨著「身向榆關那畔行」豪邁而出,這一局隱隱激蕩出「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情懷。而「夜深千帳燈」更是寫出了皇帝遠行時的壯觀。試想,風雪之中,夜空之下,一個個帳篷裡露出的燈光,在群山裡一路綿延……

然而面對如此豪邁之景,納蘭卻在這風雪夜裡失眠了,於是數著更數,感慨萬千,開始思鄉了。不是故園無此聲,而是故園有家有親人,以至於讓自己沒有心思細聽這風氣雪落,沒有機會思忖這溫暖家門之外還有侵入骨髓的寒冷。而此時此地,遠離家鄉,才分外感覺到了風雪夜客旅異鄉的那種情懷。

這首千古名篇,就如出水芙蓉般純真清麗,又如夜來風潮迴蕩激烈!納蘭呀!納蘭!

王國維曾把此篇中上闋之景與「澄江靜如練」、「落日照大旗」、「大漠孤煙直」相提並論。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另外兩篇千古名作:

《漁家傲 秋思》

宋 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兩篇名作,是被納入教科書的完美之作,當時在課堂上讀到這兩篇,都會被蘇軾的豪放不羈,範仲淹的慷慨雄放而深深震撼。範仲淹給我們展示了塞外悲涼、壯闊之景,而就在這悲涼、傷感中,卻迴蕩著經久不息悲壯的英雄氣。而蘇軾給人的卻濃縮精煉為了一個字——「狂」。這種豪放,這種不羈,再加上美酒酣暢,盡顯志在千裡的英風與豪氣。

相比之下,當然,納蘭的《長相思》與這兩篇不屬於同一格調,沒有蘇軾的豪放不羈,也沒有範仲淹的磅礴大氣,但納蘭就是在這綿柔與隱約中,將內心的情沁入了人的血液之中,回味,再回味!

某年的中秋,望著天上的滿月,寄居異鄉的我,望著故鄉的遠山,心底忽而浮出了納蘭的這首《長相思》,於是便提筆,以此格律寫下了自己的一篇

《長相思·中秋》

漫撥弦,音呢喃,焚香幽煙繞廣寒。

中秋月應圓。

玉兔眠, 嫦娥盼,雕欄單影不團圓。

何處似人間。

相關焦點

  • 那英、肖戰同臺,《山水又一程》唱出納蘭心事
    新型冠狀病毒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讓這個春節,少了幾許熱鬧,多了幾分寂寥。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 近日,CCTV《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開播,那英與肖戰合唱主題曲《千年一聲唱》。
  •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風雪一更,共度餘生
    一程山水一年華山水一程,三生有幸一場相遇一場緣,一程山水一程情一輪彎月一汪江水,一陣清風一處豔陽竊喜著上天讓我遇見你雖然相遇沒有浪漫溫馨不過心中還是無限歡愉願風雪一更、有風、 有花、有你這一生聽風是風,見雨是雨,喜歡你就再也放不下了
  • 這一生,風雪一程,山水一程,對自己好點,比什麼都重要
    這一生,風雪一程,山水一程,對自己好點,比什麼都重要。
  • 山水一程,風雨一更;有愛相伴,溫暖一生
    山水一程,風雨一更。燈火闌珊處,回首過往,點點滴滴湧上心頭。錯過的人,成為遺憾。後來遇見的人,攜手共度餘生。錯付了多少情衷,才換得一人的真心相守。人間涼薄,還好有愛可以將人溫暖。在無數個難熬的日子裡,有一份愛在支撐著,有一個人在互相分擔。熬過去,依然能看到明天的日出。人間依然美好,充滿意義。
  • 情感文章:一程山水一年華,一路風雪一生情
    一程山水一年華,一路風雪一生情。走過這一程,你我都走散了,帶著記憶中的每一程風景,每一份情意,各自走遠不再見。在我們決定攜手踏上這段旅程的時候,我們都懷揣著一個幸福的美夢。不料,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雪向我們逼近,阻擋著我們的去路。  在我們十指緊扣闖過每次風雪的時候,我們都堅守著一個不變的信念。多少次,疾風和冰雪讓我們鬆開了彼此的手,但是我們一次次在狂風暴雪中尋回對方的手,一次比一次用力地抓緊對方。我們並非不害怕,只是在如此惡劣的境地之中,我們更想陪伴著對方一起面對,相信風雪終會過去,陽光終會到來。
  • 一程山水一更風雪,50句納蘭詞,人間何處問多情
    有這麼一個人,用他的曠世才華、多情風骨,撥動了大清朝那根冷韻冰弦,在康熙盛世彈奏一曲人間絕響。他就是納蘭性德,清朝最著名的詞人之一。他過著錦繡琉璃的生活,又把生活種成一朵素雅的蓮花;他把富有揮霍成貧瘠,又將苦澀點綴為妖嬈。文字與愛情,對納蘭來說是毒,越是想念,越是上癮。他的毒,生來就種在心裡,隨著流年長成了一棵樹。
  • 經典詠流傳:那英《山水又一程》,傳唱納蘭性德《長相思》
    在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第三季):滿族歌手那英傳唱了由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改編的《山水又一程》。那英的歌聲,像是把聽歌的人們有帶回了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看到千帳的燈火,有雄關漫道的感覺。同時也感受到了千百將士的思鄉之情,「雖則雄壯,思鄉情切」。令人驚奇的是,那英與納蘭性德其實可以算是一家人。
  • 愛情詩,納蘭這幾首這無疑是最經典的,用詩詞訴寫一生的相思!
    納蘭不是一個負心漢,只是當時十多歲的少年還沒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像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更何況是納蘭。「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二句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七夕的時候,唐楊二人在華清宮裡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猶在,馬嵬坡事變一爆發,楊貴妃就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 生活是一程又一程,風景,也是一程又一程
    只管一日過好一日的光陰便是,畢竟,有些東西,不是憂心忡忡就能左右的,畢竟,有些故事,不是悵然回望就能夠山水重逢的。畢竟,每個人都只會一日老似一日,生理上的,但是,每個人都可以一日比一日活得更飽滿,或者坦然,心理上的。
  • 想帶你去浪漫的紫鵲界:山水一程,三生有幸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那就這樣走吧,去看看浪漫的紫鵲界梯田。四季輪迴,盛夏濃鬱裡十裡蒼綠,陪你等九月秋涼!邂逅美景,遇見美食,浪漫如期而至!邂逅美景在大山裡隱秘了兩千多年的紫鵲界梯田,位於婁底市新化縣水車鎮,直到近些年才被人所知。
  • 山一程 水一程|大美太行在山西
    八百裡的身姿,擔著風攜著雨,拋卻了堅毅中的冷峻,在見到黃河水後突然妖嬈起來,眉梢眼角多了幾分細膩,輕伸臂膀伸手一攬,將山西這片土地擁入懷中。在晉北,它孕育出中國最古老的臺地。地質學上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動不動以「億年」來作計算單位,這些時間對於尋常人來說,數不清的幾生幾世已過。
  • 納蘭容若唯美古詩詞賞析,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這首詞有的版本有副題《出塞》。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隨康熙帝經山海關出巡。上面這首《長相思》作於春二月出山海關向盛京進發的途中。「山一程,水一程」,詞人隨康熙帝去山海關那邊,一路上翻越了一座座山,涉過了一條條河,「一程」又「一程」,多麼漫長的旅途啊! 「一程」二字疊句透露出詞人無情無緒的心境。塞外風光自有一種雄壯的美,這裡又是滿族發跡的故土,而納蘭性德對它卻感到陌生,把它視為枯燥的單調的漫漫長途。二句又暗示下句不願離家的心情。
  • 納蘭:僅31年的人生歲月,卻給愛情和友情一個最好答案
    最是在繁茂的柳絲搖落的時候,我更免不了回憶起當年的那個女子。夢裡又見當年和她幽會的情景,但是好夢易斷,斷夢難續。遂將愁思寄給西風,可是,再強勁的西風也吹不散我眉間緊鎖的不盡憂愁。人要感性一點才有溫度。納蘭就是這樣溫潤如玉的公子,他的溫度不僅僅是對表妹、對盧氏、對沈宛的愛情,還有對朋友的友情。出身富貴的他,不僅和曹雪芹的父親曹寅交往密切感情甚篤,還有姜宸英、嚴繩孫、朱彝尊、顧貞觀等漢人交往密切、真誠以待。人生得一摯友,比萬貫家財仕途名利,哪個更重要?顯然納蘭在這方面是感性的。詩人、詞人一般都是感性的。他們能細膩地去感知這個世界,與萬物神會。
  •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
    我一直埋頭往前走,後知後覺,景色已大變——四棟帶著幾分厚重感的民國建築,由三座羅馬式拱門連作一體。花崗巖的灰黃,小磚頭的斑駁,時光沉澱了它的恢弘,讓它像個學者一樣質樸而穩重。我不由自主地沿著通頂的階梯向上走去。樓頂還有大大小小的幾座小樓,皆是琉璃碧瓦的蓋頂,朱紅漆的舊時窗,好似少女,明媚又清麗。而驚嘆聲的尾音尚未落下,便在轉身中戛然而止。
  • 汐文七丨此一程,稀錦花開未滿,問一世渺渺,奈何茫茫人海言是非
    #作者學院#這一程未滿,月落無痕,踏凌霄指世塵;這一世未滿,卻止步風塵談笑人間;這一生,情字未滿,卻難盡前世今生太漫長你看,城中的花兒又開了一年,一念瀟瀟暮雨寒,玉簫風華月影初,胭脂無染淚亦染,默問骨隆河十東,問更迭渺渺時辰,已是長夜前持守酒筵無眠未駐韓,鐵索東陵踏雪南,怡情自慰今昔人,一諾如初言未止,這一生,未滿彼岸花已開,奈何誰言葉無痕,
  • 8首詩詞,寫盡冬日之美:歲月寒涼,但因你溫暖
    這首詩,每次讀來都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看到了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不由地沉醉於那種豪放的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其實不管在哪個日子,我們都該有這樣豁達的胸懷。每一個冬天,都不應該被輕易辜負。
  • 文青風格愛情頭像美圖:向來緣淺,奈何情深!
    文青給我的感覺是屬於那種比較自我的一類群體,他們嚮往美好的生活,看不怪也懶得理身邊的一些俗事。這一期的頭像風格就屬於這樣的風格,核心主題是愛情,說的是無奈,表現手法很文藝很憂傷。這張頭像應該是一些文藝青年的最愛,一本書一杯咖啡外加一副眼鏡,以黑白調為主,沒有多餘的色彩,於是娜娜在頭像中加的姓氏,也是採取黑色樣式,還加了一些凹陷效果,希望小夥伴們喜歡。本次的頭像中加了這麼一句話,來自於顧漫的《何以笙簫默》:向來緣淺,奈何情深。已然情深,何懼緣專淺.。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簫默屬 ?
  • 濟南出發,徽州自駕,一程山水一程歌,一夢到徽州
    在我的想像裡南方就在長江之南,那裡有青山綠水,有似錦繁花,有彎彎小橋潺潺流水,有薄霧輕纏炊煙縈繞的鄉野人家,無論是南方的哪裡好像都帶著那麼點恬淡又悠遠的氣質。長大後,也去過南方很多地方,但是總也少不了人山人海,少不了修繕整齊的民宿客棧,少不了整齊劃一批發的「紀念品」,太多開發的痕跡讓我對南方生出一些失望,就沒有那種人少景美、開發程度低更加原生態的南方小城小鎮嗎?直到我去了徽州,總算找到了這樣一片世外桃源般安靜祥和的古城古鎮。
  • 志青春|山水一程,難忘臺江
    日子慢慢地在臺江的山水中延展著,在老師身份中漸入佳境的我也開始與學生鬥智鬥勇起來。「老師,我的作業本好像沒有帶。」一個男孩子緊張地低下了頭,掖了掖桌子裡漏出的作業本。我拍了拍男孩子的肩,告訴他:做人比學習更重要,誠實才最可貴。從那一次之後,他永遠是第一個把作業交給組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