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不要臉」(深刻)

2020-12-15 蓓蓓情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人,要是過於忠厚老實,就會被人欺負;馬要是過於溫順老實,人們就愛騎它。

就是在鼓勵人們,做人應該有點骨氣,不能太軟弱,太老實。

都說:「善良要帶鋒芒」。

善良中沒有了鋒芒,就會被當做是軟弱,而被別人欺負;只有善良中帶有鋒芒,你的善良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與敬仰。

有些人,常常被別人當軟柿子捏,還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放不下面子,不懂得拒絕別人。

不敢撕破臉,而不得不強迫自己,答應別人過分甚至是無理的要求。

結果,就被別人當成了軟柿子,總是被欺負,就是因為自己的臉皮太薄。

亦舒說:「面子是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有用的東西。」

太在乎自己的面子,最後拖累的就是自己。在人際交往中,不學會臉皮厚一點,那麼不斷吃虧的就是自己。

正是應了那樣一句話:「死要面子,活受罪。」

其實,人活到極致,就是「不要臉」。

不要臉,並非突破道德底線,而是在必要的時候,放下自己的面子與矜持,去做真正的自己,並厚著臉皮爭取想要的東西。

過於愛面子,面子是保住了,但最終只會被自己坑得很慘。

有人說:「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人,只有不要臉的精神,才能真正的堅持自我,才能真正地活出自我。

很多事情,不要覺得丟臉,就不去去,不能因為面子問題,就耽誤了自己。

當你學會了放下面子,那麼你的人生,就會與眾不同。

放下面子,學會拒絕

對別人的拒絕,其實就是對自己的成全。

當不懂得拒絕別人,那麼委屈的就是自己,坑害的也是自己。

尤其是當別人故意把你當軟柿子,而提無理要求的時候,就一定要學會拒絕,要不然,你只會被別人欺負得越來越厲害。

很多人之所以不懂得拒絕別人,就是因為礙於面子,擔心撕破臉,而不好意拒絕。

你越是放不下面子,就是不好意思,別人越會得尺進寸,而越來越甚。

你的有求必應,你的打腫臉充胖子,往往會吃力不討好。

幫助別人可以,但一定要量力而行,而不應該過於強迫自己。

你要明白,面子是給別人看的,而生活是自己的,感受也是自己的。

放下面子,學會拒絕,生活就會容易一些,活得就會開心與快樂一些。

抹得開面子,多向別人請教

古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意思是說,每個人的身上,其實都有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只有不斷向別人學習,才能讓我們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己。

而很多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懂得向別人請教,也不是因為不虛心,而就是抹不開面子,不好意思打擾別人,總覺得會被別人反感與嫌棄。

這樣的退縮與畏懼,就會讓自己失去學習的機會,而一直沒有辦法前進。

厚臉皮,是一種天賦,更是一種能力。

當你學會厚臉皮,不懂就問,想請教就請教的時候,你就發現,你的人生會越來越順,路越走越寬。

任正非也曾說過,只有「不要臉」的人,才會成為成功的人。

面子,會阻礙一個人的前行,耽誤一個人的發展。

往後餘生,一定要抹得開面子,而多向別人請教,讓自己不斷進步。

不在乎別人看法,努力活好自己

哲學家黑格爾不客氣地指出:死要面子和為別人活著,是中國人的死穴。

很多人因為自己的面子,而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與目光,甚至常常丟失自己,而去迎合別人,討好別人,就是想得到別人的認可。

過於在乎面子,最終丟失的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初心。

會在自己的人生軌道上,發生偏離,忘記了為自己而活,而是為別人而活。

其實,人活到極致,就是不要臉。

所謂的「不要臉」,就是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目光,更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與想法,而是堅持自己,努力認真地活好自己。

隨心所欲的活自己,活成自己想活的樣子,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就是最大的成功。

《一代宗師》裡有一句臺詞: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裡子。而只有裡子,才能贏得真正的面子。

活成裡子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也真正給自己贏得了面子。

而那些過於在乎面子的人,卻活得很失敗,沒有獲得能撐起面子的資本。

所任,人生在世,不再太過於面子。過於在乎面子,反倒最終贏不得真正的面子。

-end-

不客套不雞湯,用最樸實無華的文字,寫盡人間冷暖,探討人生未來。同時治癒孤寂心靈,引你成長,助你堅強。

相關焦點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一個字……
    禪是佛教的魂,也可以說是各行各業最高境界的魂。實際上中國的玄學、易經八卦,也是禪的思想、禪的境界。有人把中國的儒釋道文化用一副精煉的對聯概括了:諸子生百家,三教衍九流。百家,是從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等諸子衍生而來,講的都是宇宙人生之理。
  • 心理學:為什麼無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老子曾說,無為是一種最高的境界,為什麼無為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其實這隱藏了三個心理秘密:而真正要解決這些問題,其實就是回歸到各自的邊界,學會尊重每個人內心界限是人生中重要的技能。也是讓關係可以變得良性循環的關鍵。當我們懂得放下自己內心控制之情,學會彼此真正尊重的時候,就是看到了每個人的界限所在。而我們人生要想順利,就必須學會區分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萬物卻與事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就是厚德載物的品質。
  • 天人合一,便是人生戲的最高境界
    01天人合一,便是人生戲的最高境界在歲月中跋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與痛苦人生,就是一齣戲,只是人生的導演不會給你劇本,你要演什麼樣的角色由你自己定。有些人,還未入戲,人生就已結束;有些人,入戲太深,成天沉醉在悲痛中。其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演技。水中月,鏡中花,是虛幻,亦是真實。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一個字
    人生的最高境界,有一個字就能概括這個字是——「給」給掌聲為他人喝彩,既鼓勵了別人,也充盈了自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掌聲。有些人一生都沒給過別人掌聲,不懂鼓掌的人生太狹隘。
  • 以茶會友,人生最高境界!
    隨筆︱以茶會友,人生最高境界作者:可人學人年輕時愛上文學創作後,有機會進入到文人圈子,便會經常聽到「以文會友」的說法。以文會友,是通過文字來結交朋友,看重的不是財物,而是彼此間的情誼和才學。它較為深刻的闡明了我們在交友時不熱烈、不張揚,默默相伴;若即若離,亦不棄;在你失意、灰心時,給予幫助。《古人云摯友三品》一文將茶作為「三品」之一,可見茶在交友之中的重要位置,如茶的朋友能陶冶你,無須言語亦會相知相融,就會通過茶讓你成為上品。我以為,茶之一味,可視為清雅,也可視為高潔。以茶會友,唯有用心品友,相知、相助、相惜,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佛教: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這便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在一個「度」字(經典)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度「節制之度,寬容之度,包容之度。「坦然」與」度「互為因果,因有度方坦然,做人處事之所以坦然了是因為有度。人生有度方坦然。人生如尺,要有度。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會看透人生,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 修煉人生五境界
    一、旅遊篇: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管什麼時候開始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將是塵歸塵土歸土,不管你願不願意,當你老了,葉落歸根之時,你就會特別的睹物生情。第一階段:潛龍勿用,這個階段是人生的起點,要努力學習積澱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二階段:見龍在田,這個階段是自鋒芒畢露的階段,要抓住機會展現自己。第三階段:終日乾乾,這個階段不要因為自己的一點成就而沾沾自喜,要時刻反省。第四階段:或躍在淵,這個時候是經營自己人生和事業的最佳時機。第五階段:飛龍在天,這個時候時機已經成熟,是將自己的事業和人生推向頂峰的時候,時刻準備一飛沖天。
  • 儒家的人生四種境界和禪宗的人生三種境界,哪一種打動你的心?
    人生境界是個很玄乎的東西,很難說清楚。但是好在在歷史上,已經有著名哲學家、評論家等,都對人生境界進行過闡述,非常經典,對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很有教益。一、儒家學說的人生境界。著名哲學史家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特別是儒家學說有很深的研究。馮友蘭先生認為,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學問。
  • 南懷瑾:中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做到這三句話,人生將不可限量!
    他又是一位修行者,極具慧眼和人生智慧,他向世人提出了人生最高境界,其實並不深奧,每個人都能領悟一番,升華人生。   這三句話將人生最高境界講解的非常透徹: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鬧,從容過生活;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 荷花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荷花的最高境界是什麼?說的荷花,就想起了劉禹錫愛蓮說裡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典雅聖潔,最高的境界莫過於此!荷花只是一種草木植物,本身沒有什麼境界,其實它的境界在於所有愛蓮花的人,是人的境界高度決定了花的境界,作者的高度決定了花的高度!特別是夏夜荷塘,荷花盛開的時節,微風輕撫,池水潺潺,淡淡花香為伴,是多麼的溫馨愜意,環境優雅,月夜之下更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什麼是境界?它是思想覺悟也是精神修養,即是個人修為也是人生感悟。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導致各自所處的境界是不同的。而說起境界一詞,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清代鴻儒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提到的人生三大境界。
  • 振奮人心的句子,寓意深刻,總有一句值得收藏
    才知道,一直以來對自己的內心是如何的疏忽與冷漠——懶得觀照內心的深刻希求與恐懼,懶得追問自心的疑惑與困頓,懶得呵護心地的柔軟與甦醒。長久以來任其隨了外境去奔波馳求,任其在客塵裡流浪易遷,這般的不聞不問,不思不量,竟也忍心!4、永遠不要放棄你真正想要的東西。等待雖難,但後悔更甚。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愛情不是找出來的,而是你們一起去守出來的。
  • 《莊子》: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心齋」
    常言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信仰和虔誠不只是表面的作為,應當能經得起考驗,在搖擺不定的塵世中形體淪陷,但心卻依舊堅定,任何外物的誘惑都無法改變內心的信仰和堅持,面對繁雜依然能夠保持心無雜念,如止水般平靜才是真正的信仰,也是心齋的境界。
  •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九首,應該是李白晚年所作,那時的他經歷了賜金放還和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變故,對於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他看來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活著的人便是旅途中的行人過客,逝去的人則是回返虛無的歸人罷了。人生苦短,千百年來有多少人曾為此嘆息。
  • 《裝臺》中兩位讓人印象深刻的土豪,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
    今天不聊劇情,單純的聊兩位「特色」人物,而這兩位人物也代表了劇中城中村所能達到的最高生活水準。如果放在印度,這兩位不是婆羅門也一定是剎帝利。相信大家已經猜到了,今天要說的兩位故事主角就是劇中的經典角色「黑總」和「疤叔」。首先說說黑總這個人吧!
  • 南懷瑾:我把人生最高境界總結為三句話,若能看透其中,漸入佳境
    此為南懷瑾闡釋的人生最高境界;南懷瑾,中國文化國學大師、佛學師,常為眾人傳授佛學,修身養身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一個完整的人,須有心、骨、表組成;也就是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三教合一,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