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培訓班」 讓茶農變成「茶博士」

2020-12-18 中國網財經

  ■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昨召開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

  ■百餘名供應商籤下承諾書, 接受近百項指標的嚴格檢測

  管理人員用豆漿灌溉茶葉,嚴格執行廈茶安全標準。

  廈茶總經理王貴卿(右)與原料供應商籤訂茶葉質量安全「責任狀」。

  文/本報記者 沈彥彥

  通訊員 胡軍彬

  圖/通訊員 楊大楠

  十四年,能將一個文盲培養成天之驕子;十四年,能讓一個新手變成行業專家……這是一個特殊的「海堤培訓班」,在這個連續辦了十四年的「班」裡,「學生」是海堤茶葉的每一位供應商。十四年來,這個「班」只講解一個課題:如何種植和生產出安全、衛生的茶葉。

  又到陽春三月,我市「茶老大」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昨日在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召開,百餘名「海堤茶葉」的供應商再次齊聚一堂,學習茶葉衛生安全知識。

  會上,廈門市農業局、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廈門質監局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向海堤茶葉的供應商講解了茶葉衛生安全的相關政策和生產的注意事項;福建農林大學茶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林金科向茶農們講解了茶樹病蟲害防治的知識;來自臺灣的精緻茶園管理專家、海堤茶葉供應商鴻鼎農場的李志鴻則分享了臺灣在精緻茶園管理領域的經驗;此外,生物化學專家還為茶農講解綠色安全農藥的使用。

  「『廈茶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自2002年首次舉辦至今已是第十四屆,在座的供應商都是我們廈茶忠實的合作夥伴,很多人都是從第一屆就開始參加。」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貴卿說,十四年來,這個「培訓班」一直向茶農們灌輸「安全」兩個字,包括安全的種植、安全的加工、安全的運輸等。「我們之所以每年都堅持召開安全工作會,就是希望對供應商、茶農的安全知識進行再更新,對他們的安全意識進行再提高,為廈茶守好茶葉衛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他們的驕傲

  種出「海堤茶葉」獲外國元首肯定

  昨天是廈茶舉辦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的第十四個年頭,也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吳宗燕參加培訓班的第十四年。這裡有不少他的「老同學」,他們都是最老的一批學員。

  「廈茶的大紅袍成為APEC的指定用茶,作為『國茶』讓世界各國的元首和政要品嘗,當廈茶告訴我們,他們品嘗的茶就是我們平常種植的,我們備受鼓舞。」

  武夷山南方茶廠的陳行春也參加了十四年的安全工作會議,他笑言,他已經從一個茶農成為一個精通茶葉科學安全種植的「茶博士」。陳行春說,雖然廈茶對毛茶的品質要求要比其他茶企高出一大截,但在廈茶雄厚的資金、科技實力的保障下,自己種植出來的茶葉經過多道科學工序,最終被打造成安全、可口、健康的茶中精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成為「國茶」,並且獲得世界各國元首的肯定,他的心裡就充滿了動力,「給我們做茶的祖宗長了臉。」

  他們的感激

  壓力小了,動力足了,收益多了

  「首先,茶農主動為企業提供好茶,因為生產環節如果出了問題,企業再好的工藝也無法改變。其次,茶企也要主動為茶農分憂,給茶農送科技送關懷,市場競爭越是殘酷,產銷協作就越是一項講感情的合作。」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貴卿說,大型茶企一般都有基地,有固定的供貨渠道,茶葉生產企業與固定基地的茶葉生產者,其實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在生產管理方面,廈茶設立了茶農獎勵機制,同時也建立嚴格的違規處理制度。鼓勵茶農使用有機化肥和生物農藥,重視安全衛生生產;在扶助生產方面,廈茶甚至為有困難的供應商提供上百萬元的無息貸款,用於支持供應商改良工藝、擴大規模;在訂單收購方面,無論茶市好壞,廈茶每年都提前以市場價與茶農籤訂採購合同並交付訂金,給茶農吃下「定心丸」;在培訓普及方面,廈茶每年都會組織茶葉衛生安全生產培訓;在市場激勵方面,廈茶每年都對供應商和茶農進行獎勵,而獲得獎勵多少,取決於他們平日對茶園的管理。

  與廈茶進行長期的產銷合作,茶農們的壓力小了,動力足了,收益也隨之變多了。

  他們的承諾

  發現質量問題,違規茶葉一律銷毀

  昨日,除了集中學習茶葉害蟲管理技術等茶園管理知識外,原料供應商還與廈茶籤訂了《茶葉質量安全承諾書》,接受廈茶對重金屬、農殘等近百項指標的嚴格檢測,做到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一旦發現質量安全問題,將按照承諾條款接受嚴格處理。

  「一旦經廈茶實驗室發現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微生物超標等質量安全問題,違規批次茶葉將全部做銷毀處理,供應企業也將失去與廈茶繼續合作的資格。」王貴卿告訴記者,籤訂《茶葉質量安全承諾書》就是要從制度上規範茶園的日常管理,明確茶葉的收購權責。

  「廈茶之所以能實現歷史性增長,茶農的貢獻是最大的。眾所周知,食品安全重在源頭,田間地頭沒做好,再高精度的農殘及重金屬檢測手段,也無法挽回損失。」王貴卿說。

  連結

  茶葉含幾種農藥

  廈茶實驗室一查就知

  一份茶葉樣本被放進廈茶實驗室新購置的「液質聯用儀」,過一會兒,這臺神奇的儀器就列出了幾種農藥的名稱。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以前只能根據需要檢測的違禁農藥名單來檢測違禁農藥的含量,只定量卻不知含有幾種農藥。而如今,茶葉含有幾種農藥,在廈茶實驗室一查就知道。

  率先實現農藥定性檢測

  作為一家有60多年歷史的國有企業,廈茶屢屢出臺最新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日本、歐盟苛刻的「綠色壁壘」從來沒有把「海堤茶葉」攔在門外。除了茶農們守住源頭,嚴格的生產環節管理和檢驗檢疫制度也很重要。一片茶葉從種植者的手裡到消費者的茶杯裡,究竟要經過哪些程序?

  廈茶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從原輔料到製成品的自檢自控體系,有物理、化學、重金屬、微生物等四大檢驗室,目前,其農殘實驗室不僅實現了農藥的定量檢測,還率先實現了農藥的定性檢測。

  茶農們送來的茶葉在這裡接受農殘、重金屬、微生物等項目的檢測,只要有一項超標,整批茶葉就會被退回。而檢測合格的樣品也會在這裡至少保存三年。

  檢測人員到田間指導用藥

  此外,實驗室檢測人員多次到田間地頭,指導茶農施肥用藥。檢測人員通過數百次的用藥調查以及對茶葉農殘監控進行統計分析,得出適宜當地土壤、環境的用藥方法,有針對性地向茶農推薦45種歐盟可使用農藥和輸日茶葉19種安全農藥,真正把好茶葉加工的第一道關。當茶農聽說,每一盒「海堤茶葉」都可以追蹤到茶園甚至茶農時,他們都信心滿滿地表示,有了廈茶幫助制定的茶園種植管理、茶園安全用藥管理、基地用藥安全準則、質量追蹤體系等管理制度,特別是對所用農藥實行統一購買、統一供應、統一管理,只要在平常種植管理上嚴格按照規範,種植出符合規定的茶葉並不是什麼難事。

  廈茶總經理王貴卿自豪地說,「海堤」名牌的建立依靠的是先進的生產設備、科學的檢測手段,再加上種植、採購、加工全過程的品質跟蹤和不斷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最終形成「海堤」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相關焦點

  • 「海堤培訓班」 讓茶農變成「茶博士」
    文/本報記者 沈彥彥   通訊員 胡軍彬  圖/通訊員 楊大楠  十四年,能將一個文盲培養成天之驕子;十四年,能讓一個新手變成行業專家……這是一個特殊的「海堤培訓班」,在這個連續辦了十四年的「班」裡,「學生」是海堤茶葉的每一位供應商。十四年來,這個「班」只講解一個課題:如何種植和生產出安全、衛生的茶葉。
  • 中茶海堤:堅持做貨真價實的放心好茶
    而隸屬於中茶烏龍茶事業部的中茶廈門公司2018年更是保持了高於20%的逆勢增長,「海堤」茶也已成「放心茶」的代名詞,公司的安全追溯體系還在去年獲頒《可追溯體系認證證書》,並真正做到從「茶園」到「茶杯」的全產業鏈追溯,讓消費者喝得更有安全感。
  • 履行社會責任 體現央企擔當 中茶海堤發起武夷茶界「清源行動」
    中華名茶網廈門訊 十多位茶界「大咖」揭秘武夷巖茶炒作真相,呼籲不要動搖武夷巖茶產業根基。幾大武夷巖茶非遺大師平價「送茶入廈」,中茶海堤讓人人喝得起好茶。中茶廈門公司位於武夷山佛國巖的茶葉基地風靡半個世紀的中茶海堤「黃罐」老樅水仙一直保持著親民的價格。
  • 以工匠精神做好茶 讓海堤茶葉銷世界(三)
    它是否能助廈茶再創新的傳奇?翻開廈茶的大事記,王貴卿帶領海堤茶葉的團隊南徵北戰,已經完成在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的戰略布局,旗下的茶葉品種更是有上百種之多。對於繼抄底大紅袍後,廈茶力捧的為什麼是永春佛手,為什麼是現在出手,王貴卿只簡單地歸納為六個字——天時、地利、人和。基地是廈茶的,基地也是茶農的。
  • 中茶海堤:堅持做貨真價實的放心好茶
    而隸屬於中茶烏龍茶事業部的中茶廈門公司2018年更是保持了高於20%的逆勢增長,「海堤」茶也已成「放心茶」的代名詞,公司的安全追溯體系還在去年獲頒《可追溯體系認證證書》,並真正做到從「茶園」到「茶杯」的全產業鏈追溯,讓消費者喝得更有安全感。
  • ​「海堤茶」,永遠的「海堤茶」
    這部廈茶圖文並茂的典籍厚重大氣,不僅內容詳實脈絡清晰,而且多彩多姿波瀾壯闊:新中國成立以來,作為國茶行業發展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海堤茶」及其前世今生與時代共成長,與歲月同呼吸,其起伏跌宕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茗香悠悠喉韻綿綿回甘無窮的福建烏龍茶編年史。
  • 履行社會責任 體現央企擔當 中茶海堤發起武夷茶界「清源行動」
    中華名茶網廈門訊 十多位茶界「大咖」揭秘武夷巖茶炒作真相,呼籲不要動搖武夷巖茶產業根基。幾大武夷巖茶非遺大師平價「送茶入廈」,中茶海堤讓人人喝得起好茶。中茶廈門公司位於武夷山佛國巖的茶葉基地風靡半個世紀的中茶海堤「黃罐」老樅水仙一直保持著親民的價格。
  • 海堤茶農用工匠精神擦亮廈茶品牌
    而最主要的是,為廈茶供應好茶,攜手擦亮「海堤茶葉」這一品牌,是所有基地茶農對廈茶的情感表達。  陽春三月,廈茶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如期在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召開——這一號稱茶葉種植管理「培訓班」的會議,一開就是16年。
  • 逐鹿中原 中茶海堤讓世界愛上中國茶葉
    28日,中茶廈門公司馬不停蹄地又在廈門舉辦了「中茶海堤茶葉2018年年終答謝會」,同樣聚焦於新品的發布和推介。  八天時間,中茶廈門公司連續在全國範圍內舉辦了兩場盛大的發布會,而這兩場發布會,也是中茶海堤茶葉連續10年實現年銷售增長20%以上的「慶功會」。中茶海堤不斷加碼拓展全國銷售渠道的背後折射著哪些新動作?本報為您獨家解密。
  • 喝「慧泉」水品海堤茶
    喝「慧泉」水品海堤茶  好水泡好茶,本屆新媒體粉絲節現場
  • 中茶海堤嚴控茶葉產業鏈
    N海都記者 張燕紅 通訊員 謝陳抒 海都訊 「茶葉安全利萬家,這項會議已經舉辦17年了,我們從每個環節嚴格把控茶葉安全質量,通過這個會議將國內國外最新、最齊全的茶葉檢驗檢疫標準告訴茶農和供應商,同時統一採購符合標準的農藥提供給茶農,並指導茶農對茶園進行安全、衛生、規範、有效的管理,以此保證消費者喝到的每一口茶都是健康安全的。」
  • 以工匠精神做好茶 讓海堤茶葉銷世界(四)
    撰文 莊永章 鄭博文 林露虹 沈彥彥圖片供稿 廈茶品牌運營部——記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廈門市茶葉協(學)會會長、閩南茶協聯盟主席王貴卿傳承「海堤精神」打造「國際茶都 」「海堤」
  • 為民做好「放心茶」 開啟茶產業供應鏈透明化「新時代」
    2009年,武夷巖茶行情低迷,不少茶農面臨難以逾越的困難。正是出於與茶農的深厚感情,中茶廈門公司適時出手,維繫這一利益命運共同體,逆市抄底武夷茶,幾乎買走茶農手裡所有的庫存,讓茶農們吃下定心丸,安心圖發展。
  • 「茶博士」胡歆將陝味兒茯茶推向國際
    來自江西的「80後」博士胡歆,帶領團隊通過研究推動茯茶生產技藝的標準化和工業化,為陝西茯茶產業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鼓了我省茶農的「錢袋子」。 從古法製作向智能化轉變的創新 來到陝西從事茯茶工作以來,胡歆研究茯茶、探索茯茶、創新茯茶,深耕十年,他從理學博士變成了大家眼中年輕的「茶博士」,先後獲得2016年度「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第十二屆陝西青年科技獎、第五屆中國茶葉學會青年科技獎等多項榮譽。
  • 中茶海堤六十五載:光陰有故事,茶裡有鄉愁
    中茶海堤客戶劉偉敬 中茶海堤客戶劉偉敬講述了自己和海堤茶的淵源,「我是廈門人,從小都是喝海堤茶長大,我們小時候是計劃經濟,買茶都要購買證或者外匯劵才能買到好茶,所以我們喝的都是比較廉價一點的,像一枝春在潮汕地區都很有名的。
  • 「茶博士」胡歆將陝味兒茯茶推向國際
    來自江西的「80後」博士胡歆,帶領團隊通過研究推動茯茶生產技藝的標準化和工業化,為陝西茯茶產業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鼓了我省茶農的「錢袋子」。 從古法製作向智能化轉變的創新 來到陝西從事茯茶工作以來,胡歆研究茯茶、探索茯茶、創新茯茶,深耕十年,他從理學博士變成了大家眼中年輕的「茶博士」,先後獲得2016年度「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第十二屆陝西青年科技獎、第五屆中國茶葉學會青年科技獎等多項榮譽。
  • 中茶海堤:讓更多人喝上「國飲」好茶
    國茶積澱國有大事必有中茶 60年歲月鍛造一杯海堤茶「國飲中茶」之妙,用言語難以盡述,茶客手中的茶杯自然會說話:即使不打上海堤的印記,人們也能從火功上品出中茶海堤的獨特味道凝聚大師匠心的粗製茶葉進入中茶廈門公司後,還要經過海堤「火」的考驗。茶葉焙火為半發酵烏龍茶精製的一部分。俗話說,三分茶七分火,而在中茶海堤,「火」的功夫被用得爐火純青——這是一把燒了半個多世紀的焙茶之火,60多年來的傳承,60多年來的創新,海堤研發團隊針對每批茶葉、每個茶種的特性,「因材施火」讓「國飲中茶」更帶歲月之韻,傳承之妙。
  • 茶葉博士帶神秘液體上山,還幫茶農搖茶樹
    今天早晨,九龍峽茶農嚴叔冒著冰冷的雨水上山,從850米高山茶園搶採了些鮮葉下來。拍了照片和小視頻,嚴叔傳給昨天冒雪來山裡的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顏鵬博士。今早,安吉九龍峽高山茶農冒雨採摘的鮮葉「目前不好判斷,要加工試試,看有沒有紅邊、顏色發暗等情況出現。」聽說山裡下大雪,昨天,顏鵬和同事來回驅車200公裡,從西湖邊的中茶所趕到安吉九龍峽茶山。
  • 海堤金磚熱銷 榕城茶友冒雨品好茶
    雖然天氣狀況不好,但榕城茶友們並沒有受到影響,齊聚在店內共品好茶。 榕城茶友興致高 海堤布局福州市場 當天的品鑑會現場,座無虛席,茶友們興致很高。他們一同品鑑了海堤茶葉的茶客茶系列、印象系列和「海堤金磚」產品。品鑑會的舉辦方式是通過對茶葉的盲品,讓茶客對茶葉進行鑑別,鑑別正確的茶客還能獲得海堤茶葉精心準備的小禮物。
  • 廣西蒼梧:六堡茶帶貧困茶農走上小康路
    石濡菲正在演示製作六堡茶。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洪園)「採青、晾青、殺青、揉捻、堆悶、復揉、烘乾、分撿、陳化。」7月23日下午,在廣西蒼梧縣六堡鎮塘平村,石濡菲一邊炒茶,一邊介紹六堡茶的傳統製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