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憶江南》:人人難以割捨的江南情結

2020-12-20 幽龍隨想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憶江南》本是一個詞牌。《樂府雜錄》記載,此詞牌又名《謝秋娘》。謝秋娘是唐朝李德裕的寵姬,美麗且能歌善舞,二人感情深厚,共同在江南生活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後謝秋娘亡故,李德裕作詞悼念,遂命名此詞牌為《謝秋娘》,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憶江南》等。白居易選擇這個詞牌,表達其對江南的深厚的眷戀。

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是描寫江南,尤其是描寫蘇杭二州的最經典也是最美好的詩句,從古至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更是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最好的注釋。今天,通過對三首《憶江南》的賞析,來深入分析為何人們對於江南會有難以割捨的情結。

一、道不盡的江南好

三首《憶江南》是白居易在晚年67歲所寫,此時他已經不在蘇杭二州任職,身居洛陽。白居易於長慶二年至長慶四年為杭州刺史,之後為蘇州刺史,但因眼疾回到洛陽。可以說這三首詞是白居易的追憶江南之作。這三首詩歌從不同角度描寫江南之美。

1.旖旎風光醉人心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無疑是描寫江南中經典語句。江南風景如畫,詩人選取最具典型性的景物來描寫。春花如火焰,綠水如藍草,如火春花配以絢爛日出的背景則更顯其色彩鮮明豔麗,奪目明亮。春花與綠水,相映成趣,描繪出江南一派明媚盎然的風光。

如果說第一首詩,詩人選取的是江南的掠影,體現江南整體上明媚豔麗的風格。那麼第二首則擷取杭州具有典型性的風光進行描摹。杭州美景不勝枚舉,但詩人只挑選兩處進行描摹,選材不落窠臼,描繪出杭州別致風韻。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詩人描寫了靈隱寺尋桂子,以及錢塘江漲潮兩個意境截然不同的景色。體現杭州既有江南之寧靜柔美,亦有壯闊之雄風。一靜一動,盡顯不同韻致。

《南部新書》載:「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月桂香氣甜美細膩,此時不僅有視覺描摹,亦有嗅覺描摹。

錢塘江漲潮,白浪滔天,瞬息萬變,驚心動魄,這是動景。詩人選景超出以往描摹江南的景色,選擇壯闊之景,展現杭州不一樣的壯美。

2.溫婉柔美俏佳人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則是在蘇州難忘的場景。詩人一面品嘗美酒,一面欣賞美女起舞。中唐時代,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類,「春竹葉」的命名即如此。「娃」,美女。江浙一帶自古出美女。對於吳宮的想像,似乎又讓我們追溯到美女西施,引發讀者聯想。「醉芙蓉」,畫面感極強,如花的美人面色嬌羞,如喝醉酒似的紅潤動人。

3.為政清明與民樂

《憶江南》不僅僅是憶景憶人,最為重要的是為政蘇杭時期是白居易為官最為得意的時期。白居易曾被貶江州(江西九江),這是其為官中的低谷,此時寫下著名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見《琵琶行》)。而後白居易得以執政杭州,剛從政治低谷走出的他為政盡心盡力。

為政杭州時期,白居易治水有方,對於西湖的治理,功不可沒,留下了著名的白堤;後來他又擔任蘇州刺史,對「七裡山塘」的治理,百姓們亦有口皆碑。

白居易結束杭州任職,百姓備水酒宴席,夾道相送,白居易感動不已。留意下《別州民》:「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稅重多貧戶,農飢足旱田。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回憶這些,是作者最大的慰藉。三首《憶江南》,字面雖然寫的是景,但亦讓我們看到白居易為政江南,特別是在治理杭州時的滿意與自豪。體現了白居易為官為民的最大價值。

二、江南的歷史淵源

當今,現代學者一般將「江南」確定為江蘇、浙江、上海,這成為當今時代的「江南」概念。

追溯歷史淵源,江南的繁盛發展可以從西晉開始。從西晉結束,東晉在南京建立政權。之後宋、齊、梁、陳依次更迭。

而到了唐末,相當一大部分士大夫流落到江南。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則是江南地區面積最廣、經濟實力較為強盛的「十國」之一。

在北宋靖康之變後,南宋定都臨安,全國的經濟政治重心發生轉移。據史書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江南已完全擁有與北方抗衡的實力。

三、江南情結背後的文化內涵

1.儒雅中的文化底蘊

江南自古人才輩出這與江南自古富庶分不開,富庶的物質基礎激發了精神層面的發展。又因其遠離中原政治中心,湧現了一批文人雅士。馬令的《馬氏南唐書·卷十三》則有這樣的記載:

「儒者之盛,見於載籍,燦然可觀。如韓熙載之不羈、江文蔚之高才、徐鍇之典贍、高越之華藻、潘佑之清逸,皆能擅價於一時,而徐鉉、湯悅、張洎之徒又足以爭名於天下。」

由於遠離中原政治中心,江南地區思想相對自由,使得江南文化具有了這種生命快樂和感性釋放的審美特性。江南的思想自由是與同在南方的其他的地區所不同的。這也是江南文化與巴蜀文化、湖湘文化,嶺南文化不同的地方。

2.審美中的精緻細膩

吳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源頭,自古崇尚文化教育。其中最重要的表現是藏書之多,

如: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位於浙江寧波的範欽所建的天一閣,揚州行宮裡的文匯閣,杭州西湖孤山南面文瀾閣江蘇鎮江金山寺文宗閣。

江南文化中的重視文化教育是其審美氣質的基礎。與全國其他地域不同,江南文化中的審美態度趨於精細,這種審美不僅流露在詩詞歌賦書法雕刻之中,也存在於各種建築與飲食文化當中。

最為典型的要屬蘇州的園林文化,它是典型的江南文化的審美在建築上的表現。以蘇州園林和江南古鎮為代表的建築,建築中盡顯山水寫意,有無相生。這些雕梁畫棟的建築無不彰顯江南文化的審美詩意。在飲食上江南文化則體現在江浙菜繫上。以刀工和意境見長的江浙菜,文思豆腐,松鼠桂魚等,無不盡顯精緻細膩之美。

3.富庶中的民生幸福

地理位置的優越,使得位於長三角地區的江南地區佔盡天時地利。同時自古以來的重視興修水利則為百姓的民生貢獻了極大的力量。這使得本為魚米之鄉的江南更加富庶。時至今日,江浙滬一帶依舊是全國的經濟繁盛之地。

在饑荒頻仍的古代,江浙地區獲得了比其他地區在物質上更富足的優越條件,居民的幸福指數較高。南宋《夢粱錄》中描寫杭州城的熱鬧與繁盛:「杭城乃四方輻輳之地,其餘坊巷橋道,院落縱橫,城內外數十萬戶口,莫如其數,處處各有茶坊、酒肆、麵店。」

2019年新華社公布的全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江浙一帶佔據五個名額。分別是:杭州、寧波、溫州、台州、徐州。而杭州則是連續13年被評為最具幸福感城市。這種幸福感不僅僅因為富庶,也是綜上因素的集合。

寫在最後

江南文化的魅力不僅在於其山水清秀,百姓安居樂業。更在於背後的人文情懷與精神自由。江南情懷在自古以來無數文人的筆下,讓無數讀者歆羨不已,而江南也成為令無數人神往的安居之所。「何日更重遊」就讓我們用白居易在《憶江南》的詩句來結束這篇文章吧!

END

相關焦點

  • 白居易《憶江南》:人人難以割捨的江南情結
    謝秋娘是唐朝李德裕的寵姬,美麗且能歌善舞,二人感情深厚,共同在江南生活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後謝秋娘亡故,李德裕作詞悼念,遂命名此詞牌為《謝秋娘》,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憶江南》等。白居易選擇這個詞牌,表達其對江南的深厚的眷戀。
  • 白居易的3首《憶江南》詞,盡顯江南之美
    韋莊有「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杜甫有「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牧有「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王安石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李煜有「銀濤無際,玉山萬裡,寒罩江南樹」。張養浩有「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這些詩詞風格迥異,但卻都讓我們領略到江南的無限美好。
  • 品讀||白居易《憶江南》三首
    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 何人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你更喜歡哪一首?
    憶江南(其一)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其二)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憶江南(其三)白居易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 白居易的3首《憶江南》詞,盡顯江南之美
    韋莊有「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杜甫有「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牧有「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王安石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李煜有「銀濤無際,玉山萬裡,寒罩江南樹」。張養浩有「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這些詩詞風格迥異,但卻都讓我們領略到江南的無限美好。
  • 阿冷閱讀,憶江南只是詞牌,白居易『憶』的是江南的什麼?
    阿冷閱讀,憶江南只是詞牌,白居易『憶』的是江南的什麼?《憶江南》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只是詞牌名本曲選自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的其一。其二、其三這裡不做介紹。《憶江南》是隋唐時期的詞牌名,原名叫《望江南》《夢江南》,因首句「江南好」,所以,又叫「江南好」,這就是大家的影響力。這首總寫對江南的影響,作者難忘的是江南的美景。
  • 憶江南古詩原文白居易 憶江南古詩全篇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詩人,他的《憶江南》就描寫了一副又一幅美景,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憶江南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 讀白居易的《憶江南》,那醉人的景色,讓人心馳神往
    影視劇中的白居易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可是他離開了蘇杭地區十二年後,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寫下的一組詩啊。可見江南的景色,給白居易的印象之深,讓白居易朝思暮想,即便是一個生肖輪迴之後,腦海中依舊可以浮現他記憶中的江南美景。
  • 古詩詞鑑賞-《憶江南》唐.白居易
    【注釋】 憶江南:唐教坊曲名。這裡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長江下遊的江浙一帶。 諳(ān):熟悉。作者年輕時曾三次到過江南。 江花:江邊的花朵。一說指江中的浪花。紅勝火:顏色鮮紅勝過火焰。 綠如藍:綠得比藍還要綠。如,用法猶「於」,有勝過的意思。 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 古詞賞析 白居易:憶江南
    白居易作者:憶江南
  • 未來講堂|白居易《憶江南》(其一)誦讀:馬黎
    未來講堂|白居易《憶江南》(其一)誦讀:馬黎 2020-09-2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9.憶江南-唐.白居易:最美蘇杭,莫不如是
    憶江南 唐.白居易 (其一)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 真正的「江南」指的是哪兒?看看你家算不算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真正的「江南」指的是哪兒?看看你家算不算江南,白居易:憶江南!江南,顧名思義江南就是長江南岸就可以算得上是江南;不過長江橫穿中國大部分地區,這樣的解釋有點太廣義了。古代文人墨客的詩句裡面,經常會寫到江南風景;小橋流水人家、魚米之鄉、以及園林風光,這些都是形容江南的詞句。
  • 除了白居易的《憶江南》,原來還有這麼多膾炙人口的《憶江南》詞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的這首《憶江南》,相信一定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是,讓你再背幾首《憶江南》詞,你還能想起來幾首?可能很多人只會白居易這一首。比如,白居易著名的《憶江南》,就有三首,除了第一首《江南好》外,還有兩首分別是:憶江南
  • 《憶江南》春光無限,但作者白居易的這兩首詞更勝一籌!
    《憶江南①》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②。日出江花③紅勝④火,春來江水綠如藍⑤。能不憶江南?<注釋>①憶江南:一種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叫《《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謝秋娘》。②諳(ān):熟悉。白居易年輕時曾三次到過江南。
  • 寫江南的詩詞那麼多,為何最為人所熟知的,非白居易《憶江南》莫屬?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賞過江南書畫,遊過江南園林,聽過「史姐姐」史依弘說戲,「行知讀書會·江南文化季」主題活動第四場近日再讀江南。隨著江南文化招牌「評彈」的曲調,帶領大家一同走進江南詩詞的世界。畫船聽雨眠,唱詞聲聲入耳。
  • 憶江南三首,白居易致仕後的美好回憶
    唐敬宗寶曆二年春節剛過,在蘇州刺史任上的白居易就忍不住領略江南水鄉的早春景色了,白居易晚年是個特別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似乎年少時的謹小慎微到了年老之時一概要找補回來一樣,五十五歲的小老頭成天的黃麗巷口、烏鵲河頭,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到處晃,當然一方面也是蘇州刺史任上的工作基本走上正軌,另一方面也的確是老來花,喜歡看看春景發發春情,調戲一下小姑娘……額,
  • 翻譯|白居易《憶江南》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
  • 白居易:憶江南 | 傳播經典
    譯 文江南是個好地方,那裡的風光我曾經很熟悉。春天的時候,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注釋:憶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題下自注說:「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白居易《憶江南》
    《憶江南》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開成二年(837年),寫作於洛陽。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775年,藩鎮李正己在河南叛變,白居易的家鄉河南新鄭,戰火紛飛,民不聊生。三歲的白居易跟著母親投靠在徐州做官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