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微服私訪,途經破舊鞋店,寫下一副對聯,第二天生意火到不行

2020-12-24 香蕉讀史

現在這個社會,大家為了緊跟時代潮流,凡事都講究個「名人效應」。你想想,咱們現在生活中,衣、食、住、行,有哪樣不是找明星、名人代言呀!有的廠商為了提高自己產品的知名度,但凡是有點名氣人,就都能代言!還別說,這『名人效應』還真不賴!按現在的說法,這也叫做一種營銷手段。而在古代,沒有明星,也沒有系統的營銷學這門課程,但是這『名人效應』在古代也是十分受用的。

乾隆影視形象

不過小編好奇的是,古代商家請的「代言人」都會有一些什麼樣的人呢?找託?名人雅士?還是美女俊男?這些或許都有,但古代最尊貴的代言人當屬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皇帝了。但是這個代言人不是誰都請得起、有資格請的。可是有人就是這麼的幸運,趕上皇帝心情好,沒花任何代價,結果就請到了咱們的乾隆皇帝為他『代言』,為他御筆親寫了一幅對聯,然後這家小店的生意就火爆到不行!不過中間也發生了一點小故事。

影視截圖

我們都知道,乾隆十分喜歡到民間微服私訪。這不,一年年除夕,乾隆在皇宮裡憋得實在難受,想要到外面透透氣,便換上便服出了紫禁城。乾隆看到當時北京城內家家戶戶都貼上了門聯,掛著火紅的燈籠,街道上也打掃的乾乾淨淨,到處歡聲笑語,一片祥和太平盛世景象,內心感到十分的舒坦。但是溜達了一圈後,在一個街口他卻發現一座小屋的門口冷冷清清的,門上也沒貼對聯,也沒掛燈籠,屋裡燈火黯淡,還傳出乒桌球乓的聲音,一點也沒有要過年的氛圍。走到跟前,他才發現一個老鞋匠正在做鞋子。當乾隆走進小屋時,老人還以為是來了訂做鞋子的客人,趕緊讓座。乾隆拿起一雙做好的鞋看了看,雖然他是外行,也覺得鞋子的做工很好。

網絡圖片

看著看著,乾隆開始和老人攀談了起來,問問收益,說說家常話,順便了解了解民情。但是老人的回答卻讓乾隆十分驚訝。老人說:「我哪指望發財呀,我這活計只能勉強的養家餬口。因為顧客不多,而且價錢又低。但就是這樣,都有人還賴帳。要是我一天不幹活,家裡就揭不開鍋囉!」乾隆聽完後感到很辛酸。又問道「你家為什麼不貼對聯?」老人說:「紙我買好了,還沒請人寫。」乾隆聽後就主動說自己來幫他寫,就這樣乾隆皇帝筆走龍蛇,寫了這樣一副對聯,上聯;大楦頭小楦頭乒桌球乓打出窮鬼去;下聯:粗麻繩細麻繩吱吱嗄嗄拉進財神來。橫批是:天子萬年。寫完之後,又留下一文大錢說是入股。老人不識幾個字,他也不理論對聯的內容是什麼,就貼在了房門上。

網絡圖片

大年初一早晨,劉墉在上朝去給乾隆拜年的路上,恰好路過鞋鋪門口,他一眼便認出了乾隆皇帝的字,趕緊命令落轎,到鞋鋪裡問明了緣由。他看到鞋鋪還沒有店號,便揮筆寫了四個大字:皇家鞋鋪。朝堂上,劉墉跟乾隆說起此事,乾隆哈哈大笑,並傳旨說:文武百官都要到皇家鞋鋪定做一雙鞋,先交錢後收貨。皇帝都發話了,誰敢不聽,就這樣,老人也因此發了一筆大財。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老人的生意也越做越紅火。看吧,名人效應就是有這麼的可怕!

相關焦點

  • 一家族世代以屠宰為生,朱元璋御書一副對聯,寓意生動,入木三分
    古往今來,很多行業為了招攬生意,提升自己的名聲,紛紛邀請名人、高官撰寫店鋪匾額或是楹聯。甚至很多百年老店都是皇帝御書的墨寶,乾隆皇帝喜歡悠遊民間,就曾給都一處提過匾額,至今傳為佳話。明太祖朱元璋是農民出生,當皇帝以前並沒有讀過多少聖賢書,做了皇帝後雖然苦心研讀,無奈國事纏身,加上先天基礎薄弱,單從文化程度上來講,他的文學修為和乾隆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朱元璋也喜歡微服私訪,到處給人題字。《楹聯叢話》就有這麼個故事。
  • 農戶門口掛對聯自稱「皇上」,乾隆明白其中意思後哈哈大笑:有賞
    對聯,乃中華文化之瑰寶。傳說對聯的起源,是因為後蜀國君的一個突發奇想,為了讓群臣比試文採,在桃符上寫下對句。這「對句」就是最早的對聯。古代文人墨客一向喜歡寫對聯,對對聯,比對聯。對聯寫的好文人有蘇東坡,唐伯虎,紀曉嵐等,他們的諸多作品和寫對聯的趣事,都變成了一個個的小故事,至今依然被人們喜聞樂道。
  • 民間傳說:乾隆給鞋鋪寫對聯,橫批「皇家鞋鋪」
    #文史小故事#清朝乾隆皇帝為人風流倜儻,最喜歡微服私訪,體驗民情,心情高興的時候,話說有一年大年三十,乾隆覺得宮裡面太鬧騰,便一個人悄悄走出宮來,透透氣。乾隆一個人溜溜達達地來到前門外,穿過珠寶市進了大柵欄。大年之夜全城歡慶新年,家家貼對聯,到處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可唯獨一家鞋鋪門前既沒掛燈籠,也沒貼對子。窗戶上了板兒,可門卻虛掩著,一派潦寂之相。
  • 乾隆八十大壽時,紀曉嵐獻上一副壽聯,讓乾隆皇帝拍案叫絕!
    乾隆八十大壽時,紀曉嵐獻上一副壽聯,讓乾隆皇帝拍案叫絕!大傢伙歡迎大家來到小編的百家號「歷史的變化論」。乾隆皇帝他作為不多長壽的皇帝,乾隆他在五十歲的以後每過十年的時候都是要過一次大壽的。這樣的一個壽宴上面全部都是奇珍異寶,而且還非常的奢華和鋪張。乾隆皇帝八十大壽的時候,紀曉嵐寫了一副壽聯,乾隆皇帝看了都叫絕!如果從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壽宴是來說的話,他們分三處進行的。而且這個壽宴在歷史上面記載一共進行了一個月的時間,從七月份開始。
  • 才子成親當天,父親卻突然離世,他寫下一副對聯,令人拍手稱絕
    一首好詩,相當於一篇濃縮的文章;而一副好聯,就相當於是一首濃縮的詩。不要覺得對聯難登大雅之堂,其實倘若一副對聯寫好了,要比一首唐詩或一首宋詞更具玩味。今天我們來欣賞幾副令人拍案稱奇的妙聯。婚姻大事與父母孝道,是古代十分重視的兩項大業,倘若它們出現了衝突,該如何化解?有一才子便遇上了這麼一樁尷尬的事。
  • 茶館瀕臨破產,秀才路過時幫忙題了一副對聯,結果客似雲來
    對聯自古以來就非常受人歡迎,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看到對聯,很少會見到人拿對聯來消遣。但是在古代卻與現代不同,古人們沒有現在的網際網路,也沒有很多供自己打發時間的遊樂設施。古人們只能遊山玩水,看到美麗的風景,時不時來一句五言絕句或者七言律詩,而在茶餘飯後常常會聚在一起討論對聯。一副好的對聯不僅僅可以體現出自己才識淵博,還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就像乾隆和朱元璋就非常熱愛對對聯,在他們手下的大臣很多都是因為對聯而提拔上來的。對聯不僅僅能夠讓人升官加爵,還能讓生意興隆。一副好的對聯,可以讓茶館從冷清變得客似雲來。
  • 乾隆大壽紀曉嵐空手而來,裝窮獻壽聯,乾隆大喜:妙,勝過萬金
    乾隆讀過不少書,算是個才華橫溢的皇帝,他對吟詩作對很感興趣,沒事的時候就找一些大臣探討文學知識。就這樣,紀曉嵐因過人的才華,逐漸嶄露頭角,最終得到了乾隆的賞識,官職也隨之提升。不管是微服私訪,還是下江南遊玩的時候,乾隆基本都會帶著和珅與紀曉嵐,因為其他大臣的才華的確有限。
  • 「對聯大王」紀曉嵐,可以把乾隆對到哭!
    紀曉嵐,清朝大學士、大才子, 據說,紀曉嵐對對聯是一絕, 有許多關於他對對聯的傳說, 今天,我們就通過幾個對聯故事 來領略紀曉嵐的的對聯才華。
  • 乾隆微服私訪「都一處」疑點重重 除夕夜皇上可沒功夫瞎溜達
    都一處匾額一、都一處字號的由來相傳乾隆十七年(1752年)大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微服私訪歸來,在前門鮮魚口一家酒鋪就餐。得知小店尚無字號,感念其除夕夜依然營業,賜名又賜匾都一處。都一處號稱乾隆御筆的匾上卻沒有御印。這塊匾的真偽就成了問題。不過,都一處的虎頭匾在北京老字號匾額中,確是獨一份,再找不出第二塊來。━━皇帝的微服私訪,更多的是民間想像。這種故事,不能較真兒。他姑妄言之,你姑妄聽之就是。這可能是都一處的市場營銷(或稱故事營銷)。就給你講這麼個破綻百出的傳說,引得人們不由自主地討論它的真真假假,無形中為字號傳了名聲。
  • 棺材店的一副千古絕對,上聯「人無千歲壽」,下聯更是拍案叫絕!
    紀曉嵐是聰明人,已經知道了這句對聯的諷刺意味,於是問太監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太監說自己是南方人,於是紀曉嵐便有了答案,順口對出下聯「老太監,生南方,走北地,那個東西還在乎?」這下可羞辱了這名太監,氣呼呼地放下乾隆的考題,怒氣衝衝地掉頭就走了。
  • 乾隆一上聯:「昨日黃花閨女」,美女對出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對對聯,是古代文人墨客消遣的一種方式。對聯不像詩歌,要求那麼嚴格,只要對仗工整。突顯意境,就是一副好對聯。就連乾隆帝,也熱衷於對對聯,我們都知道他一生寫過很多首詩,但是沒有一句稱得上名句,但是在對聯上,他找到了自我,造詣很高。
  • 一副對聯包括6位清朝皇帝,誇讚鹹豐帝六代祖宗,此人被當場點為狀元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述一個發生在清朝鹹豐年間的故事,這位主人公叫做孫家鼐,此人是一個落榜秀才,因為寫下了一副千古絕對的對聯,最終當上了狀元,雖然一方面孫家鼐也是一個有能力人才,但是最重要的是,還是此人懂得拍馬屁!說起孫家鼐,相信很多人都不熟悉,然而談起北京大學,大部分人想必都不會陌生吧?
  • 解縉酒後自傲,青樓才女出對聯教訓,語出難倒才子,至今無人對出
    先秦時期,很多對聯句子已經開始進入詩文。到了宋元明清,對聯文化更是發展到極致,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並出現了唐伯虎、晏殊、程敏、解縉、紀曉嵐等一大批對聯高手。其中,乾隆和紀曉嵐的對聯故事,最是家喻戶曉,不乏有很多經典之聯。
  • 為你解密一副「涉世良方」和一副「自修要旨」對聯的出處與寓意
    為你解密一副「涉世良方」和一副「自修要旨」對聯的出處與寓意吳斌楹聯學的開山鼻祖梁章鉅,曾經介紹與分析過兩副對聯,它們是:欲知世味須嘗膽;不識人情只看花。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五歲時考中秀才。乾隆五十九年(1794),二十歲時考中舉人。嘉慶七年(1802),二十八歲時考中進士,獲授翰林院庶吉士。歷任禮部主事,軍機章京,禮部員外郎,荊州知府,江蘇按察使,江蘇布政使,甘肅布政使,廣西巡撫兼署學政,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等職務。也就是說,梁章鉅是從七品芝麻官做起,直至巡撫、總督的封疆大吏。
  • 乾隆出一上聯一來二往三杯不醉,下聯太狂完全不給皇帝面子!
    想必說到對聯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畢竟小時候都是家長裡短都非常熱衷的娛樂休閒的方式,也是許多人兒時的回憶,記得小時候大家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每家每戶必定都會自己寫對聯貼對聯,實在不會也去請教當地有才學的老先生幫忙寫上一副,雖然是麻煩了一點,但是斷斷不會直接去街上買現成的對聯,這樣一來顯得沒有情調,而來確實是有些貴。
  • 收藏一副對聯 感悟特殊之美
    收藏一副對聯 感悟特殊之美 2016-07
  • 秦檜夫婦跪像前,清朝一才子寫下了一副對聯,今無人敢出橫批
    到了清代,有一名才子到這裡,並且進去為秦檜夫婦寫下了一副對聯。這副對聯:咳僕本喪心,有賢妻何至如此? 口卒!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 這一幅對聯簡直是很好的描述了秦檜這個人的所作所為。可是,並沒有橫批,這個才子沒有留下橫批。雖然後來有很多人想去嘗試下寫橫批,但是都沒有成功。為什麼人們都不敢出這個橫批呢?因為這副對聯非常霸氣,很直白的將這兩夫婦的罪惡寫了出來,因此這個橫批時顯得非常的重要的。
  • 紀曉嵐學生大婚,他送一副對聯,新娘看懂後大罵紀曉嵐:太壞了
    乾隆八年(1743年),紀昀參加科試,更是獲得了第一名。乾隆十二年(1747年)八月,紀昀在應順天府鄉試,以第一名解元再次奪魁。乾隆十九年(1754年),紀昀又考中進士從此步入了仕途。和電視劇中一樣,紀曉嵐為官之後經常伴讀於乾隆左右。
  • 經典對聯
    按風俗,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秀才犯了難,這時,一位文人站了出來,寫了這樣一副對聯:臨親喪,作新郎,哭乎?笑乎?細思量,哭笑不得辭靈堂,入洞房,進耶?退耶?再斟酌,進退兩難這副對聯,真實的描繪了當時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