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華,2017年9月12日,受鳳岡縣委編辦委派,我來到何壩鎮林光社區擔任駐村幹部,從此便開始了我的駐村生涯。
初到林光社區,村裡安排我幫扶村民歐孝倫家,走訪入戶調查中,我了解到他家一共有6口人,其中4個女兒,老大老二在上大學,老三老四在外打工,他們家的住房只有半頭(農村木房,兩兄弟一人一半)。
一家人僅靠傳統農業種植收入維持生計,生活十分困難。
看著他家過不上好日子,我心裡也著急,歐孝倫自己說起四面透風的住房,也是一臉難受,若是幾個子女同時回來的話,一家人不知道住哪。
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我便開始為歐孝倫一家四處打聽出路,不斷努力下,我才在時任何壩鎮人民政府副鎮長陳國春那兒得到好消息。
李華(右)進入村民家中宣傳扶貧政策
因為歐孝倫一家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條件,只要辦理好相關手續,他們一家人就有希望搬到縣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點,那裡有120平方米的住房,便捷的交通、教育資源也可以為歐孝倫家上學的子女提供保障。
條件是非常好的,但經過幾次三番作歐孝倫的工作,他就是不願搬,因為捨不得離開家鄉,說服工作最後只能以失敗告終。
我反覆思量後,認為肯定還會有其它辦法,後來,我找到當時的包組幹部朱小紅商量,在「三改三化」政策支持下,用工程板將歐孝倫家木房二樓裝修出來,這樣才解決了他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當時,住房勉強解決,但眼看要過年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還沒個著落,我便與社區總支部書記黃廷洪同志商量,運用一戶一業補短板方式,及時為歐孝倫家解決一頭約300斤的過年豬。
就這樣過了兩年多,今年的長時間降雨天氣,導致歐孝倫住房受損,他們一家人有可能再度面臨無房可住狀況,我便對接鎮扶貧辦,通過扶貧政策,又為歐孝倫爭取到3萬元房屋改造資金。
憑藉這筆錢,歐孝倫修起了新房。目前,一樓一底的磚房主體已完工,相信在年前,他們能入住新房子了,再不用受到風吹雨淋。
李華幫助村民發展產業
貧困戶李顯濤患鼻咽癌,需長期治療,且醫療費用較高,我得知這一情況後,通過多次聯繫縣、鎮合醫辦,為她爭取政策支持,她家家庭負擔得到減輕。
農戶周成恩身患多種病,股骨頭壞死,其兒子又在外務工,我多次用私家車接送他到中醫院就醫,每次來回10多公裡,我從未計較費用問題。
......
一段駐村路,一生駐村情。三年多來,這樣的扶貧故事數不勝數,因為我是駐村幹部,負責的又是這麼一份工作,所以我從不怕艱辛,在這片土地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的信仰追求。
【人物小傳】
李華,男,中共黨員,2017年9月,經鳳岡縣委編辦選派到何壩鎮林光社區駐村,2018年2月調整為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隊長,2018年9月被中共鳳岡縣委、鳳岡縣人民政府授予「優秀駐村幹部」稱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洋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