饗精美「茶文化大餐」 《普洱》雜誌十周年茶山行啟幕

2020-12-20 聯盟中國

探訪攸樂山,尋秘基諾山寨;不負布朗春光,尋味曼峨老班章;滑竹南麓,保塘之上;田間曼召,手作紙香;打洛勐景來國境之南,夢裡花落知多少。四月,在全國普遍升溫的同時,雲南茶山旅遊悄為時尚,成了各位遊客打卡的目的地。

4月23日,以「最美《普洱》十年茶路」為主題的《普洱》雜誌十周年茶山行在西雙版納拉開序幕。來自上海、黑龍江、廣東、河南等地的100多名茶友參加了茶山行期間的首場活動——1999年九九易昌號、2005年永年九九青餅、2008年白雀三款「中期茶之夜」的品鑑會,在茶的馨香中,品香茗話茶事,饗文化盛宴。

《普洱》雜誌社社長羅洪波在品鑑會上表示,茶山行是《普洱》雜誌的創造,2008年提出,2009年嘗試,2010年開始實施。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10年。

據了解,2017年,雲南省政府出臺的《雲南省茶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中提出,將充分發揮雲南茶產業物種資源、生態環境、產業基礎、產品特色、民族文化等優勢,大力推進茶產業一二三產融合,構建茶產業、茶經濟、茶生態、茶旅遊和茶文化互融共進、協調發展的現代茶產業體系。突出文化引領,促進大融合。

《普洱》雜誌十多年來的發展,加強了對雲茶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推廣,大力推進茶文化和茶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為茶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提升產業競爭中文化的軟實力。在推進茶文化的的過程中,積澱了深厚的普洱茶文化。舉辦茶山行,可以讓遊客感受茶作為休閒健康的物質載體,同時觸碰到「和諧共生」的精神內核,《普洱》雜誌十周年茶山行茶友在旅遊體驗中增值。

雲南有著諸多優勢。自然優勢上,雲南被認為是世界茶樹的發源地,野生型、過渡型古茶樹和栽培型茶樹資源應有盡有,不少聞名遐邇的山頭都是天然的古茶樹博物館,而且這些地方一般都是自然風光秀麗、生態環境優越。文化優勢上,豐富的古茶樹資源孕育了底蘊深厚的雲南各民族茶文化。雲南文旅產業,因為這裡遍地是生活素材,處處是藝術靈感。近年來,各種市場主體陸續推出易武、勐海、茶馬古道等一些茶遊線路,健康養生、知識行旅,在雲南就能找到註腳。

來自江蘇的茶友徐小東表示,《普洱》雜誌十周年茶山行受到廣大愛好普洱茶的人的關注,圈粉無數。據了解,《普洱》雜誌自2006年創刊以來,以「健康」「文化」「財富」的辦刊理念,服務普洱茶產業,挖掘普洱茶文化,傳播普洱茶正確價值觀,引導健康茶生活方式,重視雜誌內容的可讀性、經典性、專業性、留傳性,不斷豐富和創新中國茶理論,有效整合行業的思想文化資源。科學地分析中國茶產業和中國茶產品,藝術地展示中國茶文化生活,生動地記錄中國茶故事,全面確定中國茶的世界地位,掌握中國茶的世界話語權,助推中國茶走向世界,中國茶健康世界,中國茶文化價值影響世界。

目前,《普洱》雜誌已累計發行300多萬冊,銷售網絡遍及全國33個省市及香港、臺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俄羅斯、美國等地區及國家,擁有200多家讀者俱樂部,《普洱》雜誌已成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茶專業雜誌,被譽為「雲南的文化名片」「茶界最美的期刊」。

人間四月天,不妨來雲南,嘗一嘗普洱茶的味道,嗅一嗅茶園的清香,與山川大地來一次親密接觸,莫負雲南好風光。(李明)

(責任編輯:黃俊飛)

相關焦點

  • 祥源·《普洱》雜誌第六屆茶山行——易武茶山看小產區發展
  • 《普洱》與你相約第六屆茶山行
    ,在杯盞之間感受著茶之香濃,山水之間領會著茶之靈魂,若與普洱茶是一場註定的相遇,那「茶山行」便是一段無法駐足的旅程。又是一年相逢時,2015,《普洱》雜誌第六屆茶山行活動定於2015年4月25日至4月30日期間舉行,誠邀再聚!《普洱》經九載,點滴匯集,成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茶專業雜誌」、「中國茶文化第一品牌」,《普洱》感恩於心。
  • Goodbye國境之南 明年再見茶山
    《普洱》雜誌十周年茶山行讓我們一步步走進長滿苔蘚的森林聽泉水的聲響在自然裡接受靈性的洗禮茶山行最後一日我們走進國境之南的打洛口岸從勐海縣城出發至打洛口岸只需要1個來小時,區別於茶山的清涼,在車內就能逐漸感覺氣溫在不斷升高,車窗外的風景也越有熱帶風情
  • 普洱貢茶大鴻興
    同年4月2日在滇藏茶馬古道及馬邦幫貢茶萬裡行起點――易武鎮,有幸認識了普洱貢茶文化使者王明京,通過他聽到了許多關於雲南普洱茶的典故,從宮廷到民間,從大唐到清朝,無數的茶人軼事讓他心潮澎湃,越是了解越是熱愛,這樣高品質的朝廷貢茶怎能偏安一隅,不被世界矚目?於是,倪龍彪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朝廷貢茶發揚光大!在之後的時間裡,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 宜昌茶葉網專訪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創會會長王曼源
    依靠著閩南人特有的「愛拼才會贏」的衝勁,幾年後,他成功創辦了自己的茶行——榮源茶行,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說來容易做來難,創業之艱辛不足為外人道。茶行開辦之初,從選貨到入貨、銷售,王曼源都要親歷親為,絲毫不敢馬虎。高品質的茶葉、誠信的經營和王曼源為人的寬厚仁義,使榮源茶行慢慢贏得了良好的聲譽。隨著茶行的生意如日中天,王曼源開始在業界初露鋒芒。
  • 上茶山,識好茶——第15期普洱茶道·商道研修班招生簡章
    所謂「春茶韻盛,秋茶氣足」,在這秋茶茂盛的季節裡,伴著茶香、圍桌相坐、好茶相奉,有良師講授茶學文化,有益友交流習茶心得,在普洱茶的故鄉、在茶山上,享受秋茶的氣足。若是真正愛茶的你,怎會嫌路途遙遠顛簸?若是真正想一睹普洱秋茶風採的你怎會被瑣事纏身?
  • 雲南茶山行 | 揭秘普洱「茶王」、「茶後」的地位之謎
    十多年前,古樹茶和各大茶山聲名鵲起,普洱茶中的名品:班章、易武封王,有了「班章為王、易武為後」的盛讚。這樣一位茶的全才型博士將會陪我們一起共度七天,深入普洱的最知名產地帶我們揭秘普洱「茶王」、「茶後」的秘密 Step1:學了解更多普洱知識
  • 〖天下茶倉〗19大普洱茶山的特色與口感
    若以相同茶種、生長形態、製作過程等相同客觀條件下,雲南茶區出現「北苦南澀」、「東柔西剛」的特質。  普洱茶由於產區不同,加工工藝和口感也不盡相同。  特色:香揚清甜、口感刺激性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顎中段舌尖甜香,甘韻在舌面中段,湯質滑口澀度稍高。  6、革登
  • 【去茶山啦】2017河南信陽茶山遊學行開始了
    茶山行,夢之行坐房車,體驗現代田園生活看做茶,感悟一杯茶的來自不易聽講茶,告訴您那千年的歷史傳承中感人的淚花人生似茶,茶禪一味在心中茶如人生,行走中品味那一道茶香無論是苦澀還是那悠揚的板慄香蘭花香或者是我們背靠茶山曬著太陽,品味著茶香回味著人生
  •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茶湯特點: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很多人提到普洱茶,都會以為產地是在普洱市。但其實,在古代普洱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交易地,而普洱茶真正的產地則在西雙版納。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
  • 別讓開發熱潮毀了普洱茶山
    為深入了解雲南茶產業的發展現狀,清明節前夕,記者也長途驅車,再次來到了以擁有六大古茶山而著稱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駛離海拔552米的景洪市,進入位於勐臘縣著名的易武茶山後,海拔一下子上升到1400多米,一路上,山高林密,鬱鬱蔥蔥。自古以來正是因為優越的自然條件,這裡才一直出產上好的普洱茶,清朝時更因貢品產地而聞名。
  • 專場演出進工地,建築工人同饗「文藝大餐」
    專場演出進工地,建築工人同饗「文藝大餐」 2020-10-01 2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諸葛亮送茶種,攸樂山種古茶,普洱古6大茶山之首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茶湯特點: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很多人提到普洱茶,都會以為產地是在普洱市。但其實,在古代普洱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交易地,而普洱茶真正的產地則在西雙版納。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
  • 北京銀泰中心in01十周年慶典華麗啟幕
    10月12日,北京銀泰中心in01十周年慶典將華麗啟幕,本次慶典將以「JOY 悅十年-in享生活,一如初見」為概念,並聯合《NYLON尼龍》雜誌推出「十歲,我們還很年輕」主題時尚嘉年華活動,在in01商場、銀泰寫字樓與北京柏悅酒店為賓客準備了多重驚喜。
  • 茶山露營…來雲南普洱一定要這麼玩
    幕天席地,清風拂面,蟲鳴蛙叫,星月漫天……享受自然之餘,走進茶山,品味茶禪,探秘一片茶葉的升華。走進茶山,在青山綠水、高山雲霧間探尋茶的源頭,了解一片茶葉從園地到杯中的升華。/—★ 穿越千年茶馬古道---那柯裡茶馬驛棧---夜晚讀書會了解茶文化
  • 【轉載】《茶文化》雜誌:大哉易武
  •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分別是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茶山中古茶園的面積達到上萬畝。茶山上保留的古茶樹,讓西雙版納能生產出質量優良的普洱茶,使得那裡的普洱茶品牌名聲遠播。一般認為,六大茶山是一個重要的產區。不過,六大茶山到底是哪幾座山,大家的版本都不太一樣。六大茶山的名稱來源於少數民族,他們的讀音會被翻譯為不同的版本。六大茶山範圍廣闊,山脈相互連接,很難徹底地把每座山區分出來。最早傳出的劃分方法是,把六大茶山當做是六座山,分別是倚邦山、攸樂山、蠻磚山、莽枝山、革登山、易武山。部分人不認同這個版本,他們傾向於把易武山一分為二,分別是易武山和曼撒山。
  • 撫今追古探茶山——讀馬哲峰《普洱六山記》
    有關茶葉與茶山的書,馬哲峰先生的著作向來是我心頭所愛,他對制茶、品茶之道的廣博學識與深厚體悟,結合其一路探尋名山好茶的腳步,沁香隨心而至,典故順手拈來,讀來總是令人唇齒留香,仿若剛剛品完一杯上好的古樹普洱。
  • 雲南普洱魅力之丨茶山旅遊吃喝玩樂最全攻略
    小編以為,雲南普洱山頭茶的最大魅力,可以用2個關鍵詞來形容:「一山一味」和「茶山旅遊」,此篇侃侃茶山旅遊。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處處皆見野花開,空氣裡充滿了野花的香味。對於一個喜愛大自然風情的驢友,旅遊的樂趣不僅僅是那些藏在高山密林中的古樹茶,去雲南茶山,最大的樂趣莫過於那些千奇百怪層出不窮的吃、喝、玩了:1吃-茶山美食參加過好幾次旅遊活動,發現很多驢友最大的樂趣是「吃」。
  • 茶文化關於茶字的108種寫法
    關於茶文化的特徵大概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茶文化是我國5000年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眾多大宗農作物中,發源於我國的主要有水稻和茶葉等作物,稻作文化和茶文化也是我國農耕文化中閃耀著光輝的兩個亮點。考古學家在浙江杭州距今8000年的跨湖橋史前文化遺址中發現了茶籽,說明那個時候已經有了茶葉這種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