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不給力」銀行年末攬儲仗難打?外幣高息定存、創新現金...

2020-12-24 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還有不到半個月2018年就要過去了,此刻的你是不是早就在心裡掰著手指頭開始算今年的年終獎能拿多少錢了?是不是也在想著今年辛辛苦苦攢下的「銀子」究竟如何才能讓它保值、升值?於是,你開始了你的「慣常操作」——去銀行,買理財!但是,到了銀行的你這才意識到,今年理財產品的行情「不太樂觀」,以前年末「噌噌噌」上漲的收益率今年似乎並沒有曾經高歌猛進的勢頭了。

的確,從收益率來看,理財產品作為往年銀行吸儲的中堅力量,在今年年末的攬儲大戰中卻表現不佳,銀行也很難通過上調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方式來吸收存款。同時,部分中小型銀行結構性存款的停發讓本就在吸收存款上越發艱難的銀行不得不使出「殺手鐧」,就為了能夠在年末攬儲大戰中分一杯羹。

理財產品收益率漲幅不如人意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1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77.43萬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個和2個百分點。

普益標準研究員於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1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同比增速下滑趨勢明顯,存款外流的趨勢或將延續一段時間。

存款外流的趨勢下,銀行年末攬儲遇上了新的挑戰。往年,理財產品作為銀行攬儲的手段之一,通常在年末銀行都會提高收益率來吸收存款。而今年,記者走訪了多家銀行,其理財經理都告訴記者,今年理財產品利率略有上漲,但是整體不會漲太多。

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對理財產品來說,年底的利率的確會高一點,但是從收益率來看,今年肯定是較去年有一定下降的。

有理財經理稱,今年理財產品利率上不去一方面是流動資金豐富,另一方面就是資管新規的出臺。

「今年以來,市面上流動資金比較豐富,所以整體來說銀行理財產品較4月份是下調的,之前理財產品利率都是百分之四點多、五點多的,但是現在主要是百分之三點多、四點多。」某國有大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

另一名股份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往年年終會漲,但是今年年終不行了。資管新規出來之後,固定收益、固定天數的產品慢慢會被取代,所以即使出了利率很高的產品,額度也會很少,基本上也很難搶到。」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11月403家銀行共發行了8419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發行銀行增加3家,產品發行量增加1407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38%,較上期下降0.09百分點。

而這一趨勢並沒有在年末得到扭轉。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12月1日至7日,267家銀行共發行了1572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數增加7家,產品發行量增加66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3%,較上期減少0.06個百分點。

各大銀行「花式」攬存

雖然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率不如人意,銀行今年也很難再通過上調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方式來吸收存款,但不同的銀行還是根據自身情況推出了一系列的吸儲產品,爭取在年末攬儲大戰中分一杯羹。不同銀行主推的吸儲手段從自身的優勢出發,在年末時爭取能夠吸收更多投資人的存款。

花式一:民營銀行推出創新型現金管理產品

近期,一種兼具收益性與流動性的創新型現金管理產品成為多家民營銀行熱推的對象。

記者梳理產品介紹發現,這類創新型現金管理產品均對應3年或5年定期存款。客戶購買的產品均對應在銀行存入一筆定期存款,在到期日之前,客戶可隨時進行提前支取。目前來看,提前支取利率可以達到4.3%。同時,記者注意到,在產品介紹中稱銀行信用保證本金無風險。另外,這類產品的起投金額很低但利率往往較高,起投金額可以低至50元,到期支取利率可以高達4.875%。

而與一般定存不同,大部分銀行推出的定存產品,提前取出將按照活期計息。而多家民營銀行推出的產品若提前支取不僅可以不按活期計息,甚至可以得到高於一般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的利率。富民銀行推出的「富民寶」就是這樣一種產品。

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致電富民銀行想要進一步了解上述「富民寶」產品的運作模式。富民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客戶購買了這款產品,如果提前支取,之後剩餘期間會由第三方機構把錢墊進來。同時,富民銀行表示,第三方機構是信託公司。富民銀行和信託公司之間雙方有合作,如果客戶提前支取,相當於將該筆存款剩餘期限的收益權轉讓給了信託公司。

長沙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向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是收益權轉讓的話,對客戶來講基本沒有新增風險。但是規模小還好,如果規模做大了,對民營銀行流動性管理的挑戰會比較大。

花式二:外資銀行高利息外幣定存吸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多家外資銀行,告知銀行理財經理希望投資一款保本、相對利率較高的產品時,不少理財經理都向記者推薦了外幣定存。

某外資銀行推出美元13個月定期優惠利率高達3.75%,首次存港幣的用戶13個月定期優惠利率高達3.48%。

另一家外資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外資銀行的美元定存和港元定存會比其他中資銀行高。「在外幣方面我們給的利率是會比較有優勢的。」當記者詢問到如何投資外幣定存時,該理財經理告訴記者,每個人一年都有一定的購匯額度,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點位購匯。而我們的銀行卡可以開人民幣帳戶、港元帳戶和美元帳戶,你可以直接用人民幣購美元,這筆錢就可以直接在存在美元帳戶中,然後再做定存。很多銀行可能只給到2%,而我們美元定存是在3.5%,港元在3%。

花式三:主打定存、大額存單

理財新規實施後,給商業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加上了一道門檻。根據《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七十五條,商業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應當具備相應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實際上,很大比例的農商行均未取得金融衍生品業務交易資格。

而部分中小型銀行沒有衍生品交易牌照,導致無法發行結構性存款。記者走訪到一家沒有衍生品交易牌照的農商行,該理財經理首先推薦了該行的定期存款產品,並告知記者該行推出有一個季度利率可以高達4.2%的定期存款,不過起存較高,高達600萬人民幣。

記者向改理財經理表示走訪了多家銀行,除了這家銀行外沒有其他銀行首推定期存款的,很多都是首推結構性存款時,該理財經理表示:「有些銀行是有結構性存款的,但是我們沒有。」

記者發現該農商行推出了10款定期存款,每一款定存設計的起存、期限、利息和計息方式都不同,某些定存產品若是提前取出甚至可以掛擋計息的計息方式。同時,該理財經理還向記者推薦了近期推出的大額存單,但是當記者諮詢時該理財經理表示,一推出就已經被搶完了。

相關焦點

  • 年末攬儲:大行淡定小行貼錢
    ,利率在4%以上的存款產品難見蹤影。,一些銀行網點推銷理財產品等其他產品的熱情蓋過攬儲。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華夏銀行北京郊區某網點看到,大門口最醒目和最多的廣告是該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預期收益率在4%至5%左右。該銀行客戶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存款利率不高,為留住客戶,銀行會向儲戶推薦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和銀保合作產品。「不管怎麼樣,先把客戶留住。」該客戶經理說。
  • 央行整頓高息攬儲後續:銀行靠檔計息產品陸續退場
    還有部分銀行清退工作也提上日程,廣發銀行日前公告稱,將於9月11日終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計息」業務。分析認為,靠檔計息存款產品退場主要因為央行出手規範高息攬儲,加上今年貸款端利率不斷下行,銀行上漲存款利率動力減弱。在此情況下,未來銀行的攬儲思路和策略也應作出調整。
  • 銀行年末攬儲怪象迭出 個別農商行竟主動「縮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銀行年末攬儲怪象迭出 個別農商行竟主動「縮表」對於備戰年終考核的銀行業來說,12月是攬儲意願最強的月份之一,今年年末也不例外。同時對資本市場預期和剛性兌付打破,儲蓄和理財意願也不高。攬儲問題上,中小銀行一向比大行更難。客觀上說,對於中小銀行來說,攬儲的壓力一直存在,而今年壓力更大。
  • ...生意不好做」僅部分中小銀行推出短期、收益率剛過4%的理財產品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餘俊毅年中歷年是銀行拉存款的重要節點,銀行為了攬儲往往會開展「花式營銷」,比如定存送禮返現金,或推出具有較高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等。但今年年中,與往年相比卻顯得「靜悄悄」。以往每到季末年中,銀行會以更高的利率吸引資金以完成考核要求,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高息攬儲」。不過今年,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發現,即使在端午節和年中雙重節點的疊加下,多數銀行的理財產品利率環比前一周並未有明顯變化。目前銀行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基本都3%左右,幾乎很少有產品收益率超過4%。
  • 三湘銀行違規攬儲:靠檔計息定存產品仍在售
    更有甚者,三湘銀行在另一財富平臺上發布的智能存款產品規定,用戶隨存隨取且可得到固定利率,這與監管的要求明顯衝突。度小滿金融的精選理財產品板塊顯示,一款名為「三湘閒錢盈」的智能存款產品頗具賣點,起存金額100元,存取方式為靈活存取,提前支取收益率為3.3%。
  • 「315」金融產品檢閱臺|靠檔計息定存產品停售 民營銀行存款產品高...
    據了解,去年12月,就有民營銀行收到了規範定期存款提前存款靠檔計息有關要求的通知;近日,央行發布的《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也強調了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 銀行靠檔計息定存產品被叫停 業內人士稱是好事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銀行「靠檔計息」定存產品被叫停⊙記者 魏倩 ○編輯 黃蕾臨近年末,商業銀行攬儲大戰再度開啟。暫停新增「靠檔計息」定存產品餘額受訪的多位國有大行和城商行相關人士證實,目前他們銀行已按要求暫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餘額和新增客戶。所謂「靠檔計息」定存產品,主要是指定期類存款提前支取時不按活期利息計算,而是按照最近一檔利率計息。
  • 存款「穩增有變」:活期存款走失了,銀行攬儲再出新招
    而為了進一步吸收存款,多重壓力之下,銀行正在積極求變,存款利率再漲,並推出多種創新存款產品和存款方式。存款平穩增長作為銀行的血液,存款在第三季度實現增長,三季度末28家上市銀行存款總額同比增速為8.05%,較上年末上升了1.85個百分點。
  • 年末攬儲大戰硝煙又起攜程金融的加息優惠太能忽悠!
    臨近年末,銀行又到攬儲節點。與以往不同的是,在2020年臨近年末的時刻,六大國有銀行齊發公告,宣布靠檔計息類業務明年起清零。這無疑為年末攬儲大戰的合規打了一針強心劑。經濟導報記者調查走訪發現,在存款類產品不再具備靠檔計息等優勢後,大額存單的流動性及收益性優勢進一步凸顯,成為不少商業銀行的宣傳「賣點」。
  • 監管約束下存量產品逐漸「隱退」 廣發銀行即將下架靠檔計息類產品
    由於能夠彌補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時損失的利息收益,靠檔計息類產品曾一度快速發展,不過在監管多次規範後,這類產品正逐步退出江湖。廣發銀行日前表示,將於9月11日終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計息」業務。在此之前,風靡一時的中小銀行智能存款產品也很難見到身影。分析人士指出,這預示著靠檔計息產品再難有發展空間,銀行未來應加強產品設計,減少對高息產品的依賴。
  • 監管約束下存量產品逐漸「隱退」,廣發銀行即將下架靠檔計息類產品
    在此之前,風靡一時的中小銀行智能存款產品也很難見到身影。分析人士指出,這預示著靠檔計息產品再難有發展空間,銀行未來應加強產品設計,減少對高息產品的依賴。01廣發銀行將下架靠檔計息業務又一靠檔計息類存款產品將「退隱江湖」。
  • 銀行「衝日均」攬儲付息率超過6.6% 資金「網絡打卡上夜班」
    「大多數銀行吃息差為主的盈利方式沒有顯著變化,攬儲的意義仍然很明顯」,一位股份制銀行分行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存貸比即便不再存在75%的監管上限,也不可能是無上限的,大多數不會超過80%,極限值也就是85%左右,因此存款還是必須的,何況總行對這一塊的考核也沒有放鬆。」
  • 超短理財產品不乏替代品 T+0理財產品不容忽視
    不過,對於想要投資超短期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市場上還是不相關公司股票走勢乏替代產品,如7天、14天的滾動型開放式理財產品,甚至部分銀行的T+0理財產品也可以跟超短期理財產品媲美。  12月超短期理財產品將難尋  在監管機構多次強調「嚴禁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產品變相高息攬儲、規避監管要求、進行監管套利」之後,近期市場上1個月期以內的理財產品已經非常少見了。記者昨日走訪了滬上幾家此前理財產品發行量較大的銀行網點發現,目前各家銀行均已停售期限在1個月以內的理財產品了。
  • 銀行年末「吸金」眾生相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與往年的硝煙四起不同,今年大型銀行的「開門紅」活動未見明顯的活動力度,大幅提高利率攬儲動力減弱。反觀中小銀行「年末衝存款」勁頭十足,部門銀行較往年提前吹響「開門紅」號角,越來越多中小銀行借力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線上營銷產品,競爭激烈。
  • 農行歐元產品再爆零收益 暫緩換外幣理財產品
    匯率動蕩 換匯購外幣理財產品暫緩  農行歐元產品再爆零收益,加息難阻澳元產品收益率回調  雖然澳元等高息貨幣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不斷加強,但是對於未持有外幣的投資者,外幣理財產品依然不是投資的好選擇,匯率動蕩的背景下換匯購買外幣理財產品往往得不償失
  • 六大行齊發公告清退靠檔計息產品 平穩壓降預計存量無擠兌風險
    靠檔計息產品主要指定期類存款,在客戶提前支取前不按活期存款利息支付,相對於普通定存產品更具優勢。但業內人士提醒,銀行資產端固定,負債端有隨時贖迴風險且高息,銀行可能存在資產和負債不匹配以及借短貸長的風險。靠檔計息產品的清退於銀行來說也有好處,雖然吸引存款手段減弱,但負債端成本可以有效下降,有利於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
  • 靠檔計息定存產品被規範,部分銀行資金壓力會上升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朱丹丹 北京報導這兩天,有消息稱銀行的靠檔計息定存產品被要求進行調整,引起高度關注。12月27日,多家銀行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證實了此消息。
  • 銀行「盯上」你的年終獎銀行理財、外幣存款收益率上浮 專享產品最...
    另外,隨著外幣存款和相關理財產品利率提升,外幣理財再次進入了投資者們的視野。「專享理財」及1萬元門檻產品受青睞上遊新聞記者發現,2019年1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明顯上漲,環比上個月增長幅度多達百款以上。
  • 微信與工行攜手「試水」定存產品,宇宙行為何「躬身入局」?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是工行深圳分行牽頭與微信錢包的「試水」之作,目前「銀行儲蓄」功能已經小範圍測試上線工行定存產品。但工行深圳分行和微信對此均無回應。據微信官方介紹,用戶可在微信開通銀行存款帳戶,將資金直接存入該帳戶,由銀行存管、派發利息。銀行儲蓄產品開通、存入和轉出均為免費,微信平臺不收取服務費。
  • 定存提前支取靠檔計息被叫停
    調查:大額存單、智能存款也不再靠檔計息 近幾年,銀行攬儲壓力大,創新產品也頻頻推出。 原因:不合規產品推高銀行負債成本 多位銀行業人士向記者證實,最近監管部門對銀行推出的可以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作出了規定,要求銀行暫停這類產品的新增餘額和新增客戶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