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輯手記
自駕出遊,免不了要提前搜羅當地的停車場,說起停車場的燈光設計,又免不了一陣吐槽,有些地下車庫車開進去關了燈回頭都看不到車·····
要知道在民用建築電氣設計中,地下車庫的照明設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其設計相對簡單,但其工作量較大,加上工程設計周期短,導致地下車庫照明設計中出現一些設計不規範現象,如配電間位置的選擇不合理、供電半徑不滿足要求、燈具選取不合理、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值不滿足要求、控制不方便、布線不合理等。
這也是那些不合格車庫所存在的一些通病,那麼,什麼樣的燈光設計才能規避車庫的這些照明誤區呢?樹上鳥教育電氣設計師在線教學培訓網絡課程!
二、先看結論
如果你要做一個車庫項目,不管你是甲方、設計還是廠商,請參考這個結論:
三、再看全文
首先聲明本文僅針對設計院項目的居民小區、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地下停車場,至於別墅私家車庫……只能「土豪隨意」。
土豪說話了:「歧視俺們啊?」非也,只是因為:設計院項目是要審圖的,照度 & 功率密度都要達標,才算合格,才能通過驗收。至於別墅麼……就沒這個問題啦啦啦~~
先看看《建築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13》的規定:
住宅建築:車庫地面照度 30 lx;照明功率密度現行值≤2.0W/m;目標值≤1.8W/m;公共建築:車庫地面照度 50 lx;照明功率密度現行值≤2.5W/m;目標值≤2.0W/m。
您現在是怎麼布燈的呢?還是用「反推法」麼?「功率密度限制值×面積=燈具總功率」。然後選擇燈具總用電量不超過他就OK?相信參加過新國標宣貫的您,不再是使用這種錯誤方法的了。
而且,我才不會告訴您:如果按這個功率密度布置的話,業主會捨不得開燈,最後燈具變成擺設、業主摸黑取車……
如上圖,這就是一個「黑車庫」,我在裡面停車、取車時小心翼翼,幾乎是摸黑的。
其實這個車場設計時應該是夠的,但物業關了一半,而且……看下圖:
不僅關掉一半,還拆了一半燈管!相當於現照度只有設計值的1/4!所以,別再按LPD倒推了,還是自己算算吧~
不過,某些老舊的計算工具裡,恐怕沒有最新的燈給您用吧?您還在相信某些LED工廠給您宣傳的「LED節能80%」麼?
來吧,我們使用先進準確的 DIALux evo,給您計算推薦一個靠譜、省錢、節能的經驗方法!
我們使用一個地下車庫的典型空間,以此來進行模擬計算:
如上圖,對車位和車道分別設定計算區域。
怎麼布置燈具才能既節能又符合國標?
一段時間(不告訴你是多久)之後,我們得到了以下的結果:
現在問題來了:我們用了什麼燈?怎麼布置的呢?
好問題!現在倒回去再看一遍結論吧。
但是,如果您的車庫像下圖這樣複雜……趕緊請個照明工程師幫你解決吧~~
如果客戶還想更加節能,您可以選用「智能感應燈管」。
在此提醒兩點:
1、不要選擇那種感應「開關」的燈,要選擇感應「調光」的。正常工作11W,低功率2W。以確保在低功率運行時,全場有一定的基礎安全照明。
2、燈管的感應範圍要大。車開到燈底下他才亮,那就晚了~~記住:開車是要看前面的!
四、車庫照明設計的要點
(1)光源
LED 是固態光源,具有體積小,響應快,可以模塊組合,功率大小可以隨意調整及直流電源驅動的特點。
隨著LED 光源的普及應用和產品性價比的提高,且車庫人員不會長時間逗留,可不考慮LED燈對人安全性尤其是視力的影響問題,故推薦優先採用LED光源。
設計依據如下:
《建築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
(2)布燈
為了降低行車時的眩光感,並考慮引導行車的作用,在行車道方向將燈具的長軸方向與行車方向一致,燈具的配置與車道呼應且排列整齊,這樣才會使照明的引導性好。
停車方向(即車身長軸方向)一般與行駛方向垂直,考慮車位區域照明的均勻性,且出於美觀和一致性,車位上方的燈具長軸應與車身長軸方向垂直。
設計依據如下:
《地下建築照明設計標準》(CECS45-1992)
5.2.3地下停車場照明
5.2.3.1通道燈具的長軸方向和車輛進出方向相一致。
5.2.3.2停車場僅有一個進出口時,應設置車輛進出的顯示信號。
5.2.3.3停車位應設置車位燈。
(3)過渡照明
由於人眼瞳孔的「適應性滯後」現象,造成司機在行駛的車輛中由某一環境快速進入另一個亮度值反差很大的環境時候,視覺不能迅速適應,夜晚由地下停車場駛出或者白天由室外駛入地下停車場環境亮度突然下降,造成司機的瞬間盲視;
相反,白天由地下停車場駛出或者夜晚由室外駛入地下停車場,環境亮度突然上升,司機有強烈的眩光感覺。在進出停車場的這種視覺障礙容易造成司機在判斷迎面來的車,判斷前後車距時候發生失誤,引起事故,為克服這種情況,在車道出入口應設計過渡照明。
過渡照明設計原理如下:
① 車庫入口:為解決白天駛入的「瞬間盲視」現象,由室外到內部坡道段,入口照明燈組調控為高照度過渡到低照度;進入車庫後的入口行車道照度在一段距離內還應保持比內部車道高一些,使司機視覺提前進入環境亮度變化的適應期並逐漸適應車庫內部的照度下降。
相反,為了防止夜間駛入時的眩光感,入口照明燈組調控為低照度過渡到高照度,在入口處特別是入口車道露天擋板上的燈具應儘量克服眩光。
② 車庫出口:無論在白天還是夜晚,由於室內和室外的環境亮度的變化均與車庫入口相同,因此設計原理同車庫入口。
綜上所述,車庫出入口與室外交界處的照度,白天應比車庫內部適當高一些;夜晚應比車庫內部適當低一些。
即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照度都應有一個「由高到低」或者「由低到高」的均勻過渡過程,過渡照明依據《車庫建築設計規範》(JGJ 100-2015)7.4.5及《地下建築照明設計標準》(CECS45-1992)5.4計算。
住宅小區地下車庫供配電系統、照明如何設計,應該參照什麼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