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臨空新城」正式更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
同時,面積擴大為55平方公裡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武漢空港國際會展中心和武漢空港體育中心項目建設為契機,全面整合區域空港、高鐵、會展、體育等戰略資源,推動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高質量發展,根據《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導則》,「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規劃範圍將在原「武漢臨空新城」的21.6平方公裡的基礎上,擴大為55平方公裡,同時「武漢臨空新城」正式更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
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位於天河機場東南部、武漢臨空副城核心區域,規劃範圍東至川龍-盤龍大道、西南至府河,北至繞城高速-後湖,規劃用地面積約55平方公裡,未來將成為圍繞武漢天河空鐵樞紐,以新會展中心為核心,整體打造集「空、鐵、港、城」一體,聚集商務、會議、酒店、文化旅遊、住宅功能為一體的空港國際商務新城。
武漢臨空投集團公司將借勢武漢城市圈航空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依託會展、體育、商務、教育等重點項目全面推進生態空港、產業空港、人文空港的打造。【越喬】認為,這也意味著,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離開工越來越近了。
延申閱讀
不久前,世界級綜合性會展中心選址黃陂區臨空新城,建成後將成為華中最大、功能最全的會展中心。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方網站公示顯示,該會展中心選址的細化方案正在徵集意見。
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我市確定該會展中心將坐落於黃陂區臨空新城,緊鄰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據悉,規劃將該會展中心定位為世界級綜合性會展中心,建成後將在漢承接國際、國家級展會,規模等級躋身全國前三。
從公示的規劃圖可以看出,會展中心選址位於航城西路以東、華錦街以南、航城東路以西、航城大道以北區域的文化設施用地,會展中心周邊還規劃有多處教育、通信、道路、社會停車場、商業和居住用地。
在航城大道與航城西路、航城東路緊鄰會展中心的交會處可以看到,分別規劃有兩處軌道交通18號線站點布局,會展中心西北角的航城西路與興龍街交會處,也預留出了軌道交通13號線和17號線的會展北站。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2019年4月以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黃陂區政府,從規劃選址、建設模式、企業招商、區域功能提升以及基礎設施優化等方面,對會展中心和周邊區域進行了多輪統籌研究。
目前,該會展中心細化方案已進入規劃公示階段,方案具體內容可登錄武漢市黃陂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查詢。若有關單位或個人對該規劃有任何意見、建議或申請聽證的,可在5月29日前向黃陂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反映。
C0401、C0404編制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導則
局部用地規劃調整公示
1、體育中心用地調整。落實武漢空港國際體育中心建設需求,結合體育場館設計方案對原體育用地之間的規劃道路線型進行優化,採取虛線控制,道路寬度維持為20米,並結合道路優化同步調整沿路綠化用地;同時,為提升體育中心社會停車功能,新增一處虛線控制的社會停車場。
2、居住和商業用地調整。結合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整體布局將航城大道以南、雲湖路以西的醫療衛生用地按同等規模向北遷移至任凱湖路以北、雲湖路以西地區(本次調整範圍之外),原醫療衛生用地調整為居住用地;將航城大道以南的商業設施用地結合軌道站點布局向東遷移至航城大道以南、雲湖路西側。
3、交通設施用地調整。結合體育中心道路優化南側居住用地道路線形,並在臨墨家湖路的居住地塊內增加一條縱向規劃支路,同步調整沿路綠化用地;在航城大道以南、雲湖路以西的居住和商業地塊中間增加兩條公共通道,其中縱向公共通道寬度20米,橫向公共通道寬度15米,均採取虛線控制,提升體育中心周邊區域路網密度;
為增加規劃實施的靈活性,將原社會停車場用地改為虛線控制,後期結合相鄰居住地塊的具體建設方案進行複合利用;結合最新軌道交通規劃和會展中心、體育中心軌道交通接駁需求,優化了原規劃控制的軌道交通18號線軌道線型及站點布局,增強區域交通聯繫。
早前資料:武漢將投資243億元建一個世界級會展商務新城選址黃陂盤龍城!
2019年12月8日,據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黃陂區委五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獲悉,武漢預計投資243億元在黃陂建設世界級國際會展商務新城,力爭在2020年春節後開工。
武漢國際會展商務新城位於黃陂盤龍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擬規劃建設面積約33平方公裡。範圍北至天河機場,南至新教湖,東至後湖,西至任凱湖、墨家湖區域。
根據規劃,武漢國際會展商務新城將建設包括新國際會展中心、空港國際體育中心等項目。根據建設規模估算,會展新城總投資約243億元,預計6年建成。
未來,武漢將依託天河空鐵樞紐的交通優勢,以新會展中心為核心,整體打造集「空、鐵、港、城」一體,聚集商務、會議、酒店、文化旅遊、住宅功能為一體的國際會展商務新城。
新國際會展中心將承擔國際、國家重要展會
據介紹,國際會展中心作為未來承擔國際、國家重要展會的主場館,與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片區級會展中心)及專業場館共同構建武漢「1+1+N」的會展體系。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會展中心主體場館和酒店、辦公、商業等配套服務設施兩部分,用地規模約100公頃,建築面積約100萬方。
目前全國範圍內,上海國際會展中心、北京國際會展中心分別位居第一、第二位,建成後的武漢新國際會展中心將躋身全國前三、華中區域第一大的會展中心。
建成後將新增7萬多個崗位
據介紹,新國際會展中心力爭2020年春節後開工。空港國際體育中心也力爭2020年春節後開工,預計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建設工作。
根據會展行業相關經驗,會展項目帶動相關產業的比例約1:9,即會展業的直接收入是「1」,帶動的酒店、餐飲、旅遊、娛樂、購物、交通、通信、廣告、印刷、裝飾等多個行業收入為「9」。同時,按照會展中心每1000平方米展覽面積,創造就業機會約100個的一般規律,新國際會展中心建成後將新增7萬餘個崗位。
空港國際體育中心 將建一個5萬座專業足球場
空港國際體育中心規劃定位為市級體育中心,按照「一場兩館」模式布局。主要包括建設一處5萬座專業足球場(可承接亞洲杯等洲際專業足球賽事)、一處1.5-1.8萬座室內籃球館(可承接CBA和洲際籃球賽事)以及一處2000座室內紅土網球館。根據建築概念方案,用地面積約27公頃,總建築規模約25萬方。
據了解武漢最新規劃的10個城市副中心
2019年1月,武漢市城鄉與國土規劃圖集出爐,公布了《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其中透露三環線內規劃為中央活動區,漢江灣、四新、南湖、魯巷、楊春湖、宋家崗、武湖、諶家磯、沌口、豹澥等地規劃為城市副中心,比武漢市早期規劃的4個城市副中心又新增了6個。如今宋家崗片提前迎來規劃利好,相信不久的將來,規劃中的其他幾個新城市副中心也將迎來新的發展與機遇。
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期待早日動工!
整理自: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長江日報、越喬推文摘自@越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