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鼓樓街道向陽村:唱好「種瓜經」 鼓起...

2020-12-15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鼓樓街道向陽村:唱好「種瓜經」 鼓起「錢袋子」

2020-07-0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公益廣告】

「今年毛節瓜的產量不錯,每畝可以採摘12000斤,今天這批瓜是發往上海的,每斤批發價1塊。」貴州寶仁生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華高興地告訴記者。

7月1日,在平壩區鼓樓街道向陽村的毛節瓜種植基地裡,村民們有的忙著採摘成熟的毛節瓜、裝筐、稱重,有的忙著清除雜草、打芽,一片繁忙的景象。

為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2018年,平壩區鼓樓街道向陽村引進貴州寶仁生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通過合作社流轉了1000餘畝土地,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調減玉米等低效農作物,發展蔬菜定單種植,用工上優先錄用貧困戶和附近村組的農戶,2019年發放農戶工資就達180餘萬元,帶動了當地群眾務工。

「我今年60多歲了,還能在這裡務工,做的都是熟悉的農活,每天有100元的工資,離家又近。」正在採摘毛節瓜的鼓樓街道大關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龍沛珍說。

既要種的好,更要賣的好,最終目的就是讓村民口袋鼓起來。通過考察市場行情,今年劉華與廣東蔬菜批發商籤訂了香芋南瓜、毛節瓜、絲瓜種植訂單。

「香芋南瓜、毛節瓜、絲瓜在廣東、上海的需求量大,價格好,因此今年我們要唱好香芋南瓜、毛節瓜、絲瓜』三瓜種植經『,去年香芋南瓜是套種在葛根地裡,採用粗放式管理,收成很不錯,所以今年公司種了250餘畝香芋南瓜、帶動農戶種植260餘畝,總共是500多畝,毛節瓜80多畝、絲瓜20餘畝。」劉華說。

該公司進行全程技術服務,並根據市場行情調整蔬菜種植品種,對農戶自種的採取保底收購價,不僅解除了農戶的後顧之憂,也更加堅定了他們發展種植的積極性,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毛節瓜成熟了,這幾天都在忙著採摘,每天都有批發商的大車到地頭來拉,預計到7月10號左右,香芋南瓜和絲瓜也將進入採收期,瓜地裡每天的用工量有30多人,今年我們預計發放人工工資將達200萬元左右。」劉華說。

(平壩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秀華)

主 辦:平壩區融媒體中心

監 制:鄒美倫

審 核:王明領

本期製作:餘 蘭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鼓樓街道向陽村:唱好「種瓜經」 鼓起「錢袋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山區農民變身產業工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山區農民變身產業工人 2020-07-16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現代農業有奔頭
    沿著寬闊的機耕道,薛國忠帶著我們來到山藥地,他邊管護邊介紹:「搞農業懶不得,尤其是種蔬菜,除好草、看好苗、施好肥才能有好收成。」山藥基地 每到施肥的時候,薛國忠和老伴倆人用三輪車拖複合肥到地裡,一包肥100斤,一天之內兩老能施完2000斤,讓村裡的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還要埋頭苦幹?
  • 烏蘇里船歌新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經過長期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們就要取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勝利。這是不屈不撓、長期奮鬥的果實,更是啟航新徵程、揚帆再出發的動員。」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最近,本報記者來到黑龍江、江蘇、河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寧夏等地,走進社區、鄉村、企業、校園和普通家庭,與當地幹部群眾深入交流,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好處和實惠,記錄小康生活背後的拼搏和奮鬥,感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可複製的「莓」好
    9月25日上午9:00,昌平人民廣播電臺將攜手福建永安、北京大興、河北武安、山西大同、內蒙古鄂爾多斯、天津濱海共同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脫貧攻堅聯合直播活動,向全國觀眾展現各地脫貧路上溫暖的故事。直播觀看平臺為「北京昌平」APP。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老缸調」的新韻律
    2020-09-03 04:30:31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從礦產資源型向文旅融合旅遊型轉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老缸調」的新韻律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昱霖 張子諭 劉兵「張家樓來五裡長,格裡拐彎籠盔牆……」坐在老缸調茶館前,用手擊打著大腿以作節拍,河北峰峰礦區張家樓村的郝付強,悠閒地唱起了「老缸調」。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歲月靜好墨香濃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 內蒙古臺推出特別報導《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奔赴全區各地,用心記錄火熱攻堅、全力衝刺全面小康的精彩歷程,真情講述普通百姓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來源: 2020-12-25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燦燦的稻穀 盛滿趙立新的希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燦燦的稻穀 盛滿趙立新的希望 2020-10-23 09:3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圓滿結束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
  • 守望丨幸福海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周《守望》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節目,就要帶大家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縣,跟著那裡的百姓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綠色發展之道。美麗的祁連縣,處處風景秀麗,宛若一幅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在這裡,人人都有一本致富經,這一切都離不開大自然的饋贈,而這片美好的生態也在造福著這裡的百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家小院裡的風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家小院裡的風景 2020-08-05 18: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依託好山好水好風光,秦嶺山腳下的柞水縣群眾的生產生活發生著可喜的變化。山水養護好 木耳銷量大濃眉毛,長方臉,四十出頭的陳慶海長得憨厚,話也直率:「在外打工掙得多,可開銷也大,一年剩不下幾個錢,照顧不上家,但是待在家裡又掙不到啥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長島南長山街道孫家村向「綠水青山」要小康
    近年來,南長山街道孫家村依託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全域統籌、生態優先、產業融合」的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旅遊綜合體,在「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中不斷邁出小康生活的鏗鏘步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瑞金華屋村「華嬤嬤」:小康生活「泡」出來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我們從未停止對小康生活的憧憬。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東方女報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透過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一個又一個的小康故事,生動體現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匯聚起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政府領著奔小康,咱農民趕上了好時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政府領著奔小康,咱農民趕上了好時代!老陶有些自豪地說:「現在就差收割機和無人機了,一臺大型收割機大約20多萬元,噴藥、施肥用的無人機大約6萬多元,這兩樣投入確實有點大,但好在政府有農機補貼,我打算下了秋購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嶺上盛開「致富花」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嶺上盛開「致富花」山西新聞網  作者:張志剛  2020-12-06 目前,飛嶺村初步建成了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讓扶貧資金髮力在「刀刃」上——突泉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讓扶貧資金髮力在「刀刃」上——突泉縣扶貧資產集中運營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2020-12-17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烏蘇里船歌」唱出新故事〡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90後」赫哲族姑娘曹暢用赫哲語唱起了《烏蘇里船歌》,宛轉悠揚。在黑龍江省的烏蘇里江、松花江、黑龍江流域,世居著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赫哲族,因其生活區域是祖國的最東方,赫哲族也被稱為「守望太陽的民族」。上世紀末,由於漁業資源逐漸匱乏,以打魚為生的赫哲族遇到了生存難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王雅莉的幸福生活
    【採訪:晉源區羅城街道寺底村王雅莉 】( 就比如說我們腳下這個木棧道 在之前都是灰塵 路邊灰塵可以當煤賣的 現在我們景區 一步一景 每次聽到遊客說好的時候 我心裡特別高興)【採訪:晉源區羅城街道寺底村王雅莉 】(我們村有十幾個人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