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公益廣告】
「今年毛節瓜的產量不錯,每畝可以採摘12000斤,今天這批瓜是發往上海的,每斤批發價1塊。」貴州寶仁生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華高興地告訴記者。
7月1日,在平壩區鼓樓街道向陽村的毛節瓜種植基地裡,村民們有的忙著採摘成熟的毛節瓜、裝筐、稱重,有的忙著清除雜草、打芽,一片繁忙的景象。
為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2018年,平壩區鼓樓街道向陽村引進貴州寶仁生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通過合作社流轉了1000餘畝土地,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調減玉米等低效農作物,發展蔬菜定單種植,用工上優先錄用貧困戶和附近村組的農戶,2019年發放農戶工資就達180餘萬元,帶動了當地群眾務工。
「我今年60多歲了,還能在這裡務工,做的都是熟悉的農活,每天有100元的工資,離家又近。」正在採摘毛節瓜的鼓樓街道大關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龍沛珍說。
既要種的好,更要賣的好,最終目的就是讓村民口袋鼓起來。通過考察市場行情,今年劉華與廣東蔬菜批發商籤訂了香芋南瓜、毛節瓜、絲瓜種植訂單。
「香芋南瓜、毛節瓜、絲瓜在廣東、上海的需求量大,價格好,因此今年我們要唱好香芋南瓜、毛節瓜、絲瓜』三瓜種植經『,去年香芋南瓜是套種在葛根地裡,採用粗放式管理,收成很不錯,所以今年公司種了250餘畝香芋南瓜、帶動農戶種植260餘畝,總共是500多畝,毛節瓜80多畝、絲瓜20餘畝。」劉華說。
該公司進行全程技術服務,並根據市場行情調整蔬菜種植品種,對農戶自種的採取保底收購價,不僅解除了農戶的後顧之憂,也更加堅定了他們發展種植的積極性,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毛節瓜成熟了,這幾天都在忙著採摘,每天都有批發商的大車到地頭來拉,預計到7月10號左右,香芋南瓜和絲瓜也將進入採收期,瓜地裡每天的用工量有30多人,今年我們預計發放人工工資將達200萬元左右。」劉華說。
(平壩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秀華)
主 辦:平壩區融媒體中心
監 制:鄒美倫
審 核:王明領
本期製作:餘 蘭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鼓樓街道向陽村:唱好「種瓜經」 鼓起「錢袋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