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一列G55801次動車組列車從南京南站出發,經過鎮江站後,沿著連淮揚鎮高鐵線路,跨越長江,駛向淮安東方向。標誌著連淮揚鎮高鐵淮安至鎮江段進入試運行階段。
截至目前,試運行已滿一個月,隨著各項工作準備就緒,連淮揚鎮高鐵淮鎮段通車在即,連淮揚鎮高鐵全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
連淮揚鎮高鐵全線貫通後,將直接把連雲港、淮安、揚州、鎮江地區部分縣市連通到全國高速鐵路網,實現與南京、上海、杭州等長三角中心城市無縫對接,蘇北、蘇中、蘇南將更加緊密融為一體。
江蘇高鐵網「脊梁」立起
近兩年以來,蘇北高鐵短板問題正被加速破解。
去年,徐宿淮鹽鐵路、連淮鐵路開通運營,蘇北5市全面邁進「高鐵時代」。徐宿淮鹽鐵路是江蘇首條全線均在蘇北地區的鐵路客運專線,像一條「金腰帶」把徐州、宿遷、淮安、鹽城串成一線。
然而,蘇北和蘇南因為缺少一條直通車,從連雲港、宿遷、淮安等地「南下」依然困難,必須要通過徐州中轉。
連淮揚鎮高鐵位於江蘇省中北部,北起連雲港,向南經淮安、揚州,跨過長江後到達鎮江。連淮揚鎮高鐵淮鎮段開通後,將實現連淮揚鎮高鐵全線貫通,直接將連雲港、淮安、揚州、鎮江地區部分縣市連通到全國高速鐵路網,實現與上海、南京、杭州等長三角中心城市無縫對接,一舉打破「北上南下」困難局面。
「連淮揚鎮高鐵設計時速為250公裡,全線長約304.5公裡,即將通車的淮鎮段正線全長約200公裡,設淮安東、寶應、高郵北、高郵、揚州東、大港南、丹徒等車站。」中鐵二十四局集團連淮揚鎮高鐵8標三分部項目經理趙峰介紹,連淮揚鎮高鐵實現貫通運營後,將形成縱貫江蘇南北的快速大容量客運中軸鐵路主通道,構築起「三縱四橫」江蘇高鐵網的「脊梁骨」。
連淮揚鎮高鐵北段連接隴海鐵路、青連鐵路和徐連高鐵,中部接徐鹽高鐵、寧啟鐵路,南端與滬寧城際鐵路相連,將全面盤活蘇北、蘇中鐵路網。對於完善長三角地區鐵路網布局和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對更好助力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提高沿線城市交通便捷度、暢通人流物流資金流、促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是江蘇鐵路建設「豐收年」,除了連淮揚鎮高鐵連淮段,還有鹽通高鐵、連徐鐵路年底也將實現通車。省交通運輸廳相關人士介紹,到了年底,我省鐵路運營總裡程將達4200公裡以上,其中高鐵2215公裡,普速鐵路1985公裡,高鐵覆蓋設區市由2015年的6個增加到12個,設區市全部通動車,屆時全省鐵路網會產生根本性改變。
連雲港往南不再「難」
「往返南京和連雲港之間,每次坐汽車,單程就要至少5個小時,一個來回一天時間就沒了。」因為妻子和女兒在連雲港生活,在南京工作的王勁一直奔走在南京和連雲港這條線上,「去年年底開始,我選擇從南京坐高鐵至徐州,再從徐州轉乘高鐵至連雲港,很麻煩,而且耗時長。連淮揚鎮高鐵通車後,5小時距離將縮短至2小時。」
「蘇南人感慨到連雲港難,我們又何嘗體會不到『南下』的困難。不過,再過幾天,這一局面就一去不復返了!」在連雲港創業的林峰對未來滿懷憧憬,「南方的客商以後到連雲港考察,也不會再抱怨交通不便了。」
高鐵網縱橫交錯,通過連鎮線,連雲港至上海路程將縮短到3小時左右。
連雲港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薛採高介紹,連淮揚鎮高鐵沿線途經灌雲、灌南等地,鐵路通車後,連雲港將打開通往長三角等發達地區的快速通道,使連雲港更好地融入長三角核心區,加快與沿線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
連淮揚鎮高鐵途經之地,出行方式都將發生質的變化。寶應曾是揚州市唯一不通火車的縣,目前,揚州將實現區域內火車全覆蓋。
連淮揚鎮高鐵寶應綜合客運樞紐即將隨著高鐵的開通迎來八方旅客。「我們項目進駐施工後,隔三岔五有群眾過來觀看進度。」中交二航局寶應綜合客運樞紐項目部負責人汪金洲說,現在,高鐵終於要通了,我們建設者和地方老百姓一樣激動。
「一直以來,寶應人長途出行主要依靠私家車及長途大巴車,直達目的地或乘車至揚州、鎮江等地轉乘火車,時間成本和費用較高,我們寶應人對高鐵期盼已久。」張明是寶應縣本土居民,看著即將投入使用的寶應高鐵站,心裡按捺不住興奮,「等通車後,在家門口就可以乘上高鐵動車,1個多小時到南京,2小時到達上海,以前想都不敢想。」
藉助高鐵東風加速發展
「高鐵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連淮揚鎮高鐵全線通車運營後,串起了蘇北、蘇中、蘇南,將通過促進各城市和區域間的互通互聯,進一步加強區域融合發展格局。」省社科院研究員黎峰表示,相信沿線城市一定程度上會在客源、人才、產業等產生集聚效應,藉助高鐵東風加速要素流動,重塑地區「經濟版圖」。
鎮江市民李爽是高中地理老師,對連淮揚鎮高鐵關注許久,「鎮江目前只有東西方向的京滬高鐵和滬寧高鐵,隨著南北方向幹線連淮揚鎮高鐵的開通,也將鞏固鎮江的樞紐地位。」
「東西向的滬寧與南北向的連淮揚鎮兩條國家鐵路大動脈在鎮江交匯。高橋與邗江陸地相連,揚中與泰州高港一江之隔,均可融合發展。」鎮江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陳峰林說,鎮江可將丹徒區高橋鎮、揚中島作為跨江發展的前沿,促進開放優勢向經濟優勢、發展要素的轉化,以鎮江東部區塊的做精做強,努力形成揚子江城市群中部新高地。在鎮江內部,可以依託鎮江新區,統籌大港港區、高橋港區、丹陽北部地區等東部3個區域的港口、岸線資源,以港區聯動推進東部片區的跨江全要素融合。
想想不久後,在家門口就可以乘坐高鐵4小時到北京、1.5小時到上海、1小時到南京,揚州市民王軒為活動半徑就要擴大感到興奮。
依託「高鐵時代」贏得發展主動權。揚州生態科技新城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城的商業、旅遊、健康等產業將不僅僅服務於本市市民,通過高鐵,還可以滿足周邊城市乃至長三角城市圈的度假人口、創新創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新城核心萬福商務區正在推進建設一批產業載體,建設產城融合、工住平衡的示範區,高標準打造『城市客廳』,高鐵的到來將為此提供利好條件。」
「高鐵已成為衡量城市宜居宜業程度的重要指標,揚州是一個優質的旅遊城市,高鐵的開通,必將增加揚州對天南海北遊客的吸引力。」從事旅遊行業的張靖說,期待更多外地人到揚州旅遊居住、投資興業。
交匯點記者 梅劍飛 朱璇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