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拼出來的泰姬陵,只能用高大宏偉形容!

2020-12-16 百家號

這款細節做得很棒不愧是樂高官方推出過的最大set。——樂高吧吧友葉染歌

樂高積木是兒童喜愛的玩具。這種塑膠積木一頭有凸粒,另一頭有可嵌入凸粒的孔,形狀有1300多種,每一種形狀都有12種不同的顏色,以紅、黃、藍、白、綠色為主。它靠小朋友自己動腦動手,可以拼插出變化無窮的造型,令人愛不釋手,被稱為"魔術塑料積木"。樂高積木的故鄉就在丹麥彼隆。

泰姬陵,是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它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的第三任妻子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竣工於1654年。泰姬陵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珍寶和世界遺產中被廣泛讚美的傑作之一」。

1983年,泰姬陵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雖然白色大理石圓頂陵墓是泰姬陵最讓人熟悉的部分,但整個泰姬陵是一個擁有多處建築的複雜建築群。泰姬陵大約在1632年開始建造,在1653年左右完工,使用了成千上萬的工匠。並由皇帝親自監工。

自入樂高坑起,便常在社交媒體上見到各式的所謂「樂高展」,而建築類一定是佔比最終的部分,也是未入科技坑的我所認為的樂高精華之所在,而在建築王冠上的明珠,非此泰姬陵莫屬。不論從整體設計還是細節刻畫,委實都當得起「無與倫比」之譽。作為Sculpture系列的第二款作品,雖不及前輩10181之巍峨,但搭建手法與整體美感都超越其太多。大墳之經典,從價格就可略之一二。於是這也成為我收的最晚的一款建築,關注了幾個eBay的bid之後,最終以可以接受的價格拍下了這個成色還算令人滿意的二手set。

第一部分的底層由六部分構成,包括四個轉角,一個前部帶樓梯,以及以後後部。平臺下方的拱形裝飾口利用了左右兩個側凸點磚,增加了不少細節表現。

小巧的樓梯,高度為三分之二個樂高單位,人仔是肯定塞不進去的。如果像希爾頓那個set一樣把一個cone零件用作遊客,比例貌似還勉強。

類似的四個轉角部分就是這樣,留出的方形 3*3 為四周高塔的塔基做準備。轉角的弧形設計的不錯,能用樂高拼出曲線效果,往往都是旋轉件的功勞。當然,一體成型的單個曲面零件不再考慮範疇。

高高的大圓柱最近在set中見得少了,猜測4999的大風車應該也是用的它吧,內部起支撐作用的黑軸以紅色件固定。塔頂的黃色cone件,實物圖中並沒有看出有火焰或者燈,也許是樂高設計師的創意,但包圍在純白和土黃之中的金黃色的確十分亮眼。

未彎曲狀態下的側牆,沙藍底輔以純白鉗手件,勾勒出樂高所能表現的極致。

反面大量的卡齒,旋轉一個單位剛好就是一個圓。旋轉後按壓在中心支架上。

側邊可依稀看出利用了五層薄板,結構和我之前拼的西西弗斯的石頭球非常相似。近看依舊顆粒感明顯,但這才是樂高的特色,不是麼?

中間塔身部分的側牆,窗戶大小比例遠大於實物,但效果很棒。可以看到透明窗幾乎佔到了整個拱門面積的一半以上,沙藍色的線條是樂高的特長。

每部分都乘4的痛苦的半個小時之後,終於可以連成一體。一本滿足。

四個角上還缺少四個小塔尖,其基座就是32個弧頂小窗。雖然甚是小巧,但配色效果和大塔尖類似。

@BuzzerbeaterD:

臥槽,太6了,多少入的啊

@鉬鉻合金:

頂起來!確實是建築中的極品~

@XB20020628:

玩樂高能入泰姬陵也真是沒有遺憾了。

原創聲明:本文來自樂高吧吧友葉染歌,點擊關注「貼吧手藝人」每日送上匠心吧友,讓生活更有溫度。

相關焦點

  • 印度王為寵妃建泰姬陵,自己卻被兒子囚禁,只能在古堡遙望泰姬陵
    印度王為寵妃建泰姬陵,自己卻被兒子囚禁,只能在古堡遙望泰姬陵說到印度,每人都會想起泰姬陵。泰姬陵底部是一座7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正方形臺基,每邊長約100米。陵墓前面高大的拱門門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鑲嵌著字體飄逸的可蘭經經文:謹請心地純潔者,進入天堂的花園。寢宮裡的裝飾非常美麗,每一扇門扉窗戶,都是用白色大理石鏤空透雕成透光的稜形花邊小格,每一面牆壁都鑲嵌著藤蘿花朵,那是用貴重的水晶、瑪瑙、珊瑚、寶石、翡翠做成的,而花朵的枝幹,則是用黃金嵌成。
  • 用樂高搭建印度泰姬陵,5000多塊積木圖紙,10256系列拼裝教程!
    今天是周未,終於有時間,給朋友們介紹個大傢伙:2018年3月份出品--10256泰姬陵復刻版套裝。這套積木,可是傳說般的存在。原版泰姬陵10189早在2008年就發行過,並且憑藉出色的設計與題材,成為收藏級別的樂高積木。目前在國內,原版泰姬陵的價格在18000左右。
  • 神秘的黑色泰姬陵,與泰姬陵隔河相望,也許只存在於傳說中
    神秘的黑色泰姬陵,與泰姬陵隔河相望,也許只存在於傳說中泰姬陵是世界上最具標誌性和攝影性的地方之一,幾百年來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和心靈。這座宏偉的建築位於印度北方邦的阿格拉,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泰姬陵也被稱為穆姆塔茲·馬哈爾,這座宏偉的建築群以美麗的花園和清真寺著稱,最適合古代帝王居住。據說,沙賈汗在欣賞了妻子的這座宮殿後,計劃按照泰姬陵的形象為自己建造一座這樣的建築。據推測,它將原始設計進行了完美的複製,但是另一個泰姬陵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那就是顏色的不同。
  • 人間奇蹟印度泰姬陵,一個因愛而生的建築
    印度泰姬陵堪稱人間一個奇蹟,它是世界七大建築之一,這也是一個因愛而生的建築。泰姬陵是是純大理石建造的,雖不是那種純白的建築,但卻具備伊斯蘭教建築的端莊宏偉。從一道道雕刻的大理石圍欄,就足可以看出當時工匠們的精湛手藝,據說當時陵寢的門都是銀制的,還有許多的金銀珠寶陪葬,特別是皇后衣冠冢上的用珍珠串成的布,而這些都被後來的人洗劫一空了,這是一個用愛和無數的財力堆積起來的建築,卻沒能讓它善始善終。
  • 印度泰姬陵,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大理石的夢境
    印度泰姬陵,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大理石的夢境從數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外形被作為各種標誌:飯店的標誌、酸辣醬和調味品的商標,事實上它被用在隨便什麼地方,人們看到它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當時的沙·賈汗國王本原計劃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在兩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連接,這樣他就可以與愛妃相對而眠。但就在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奧朗則布(Auranzeb)篡位成功,而沙·賈汗國王本人也被囚禁在了離泰姬陵不遠處的阿格拉堡八角宮內。
  • 泰姬陵,永恆藝術背後的那些悲歡離合!
    帝王之愛關於泰姬陵,我想很多人都聽過一段關於愛情的故事。一段關於國王與王后之間的愛,這段愛雖然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他們的紀念品——泰姬陵,卻永遠不朽。在其中一種傳說中,沙賈汗其實原本是想要在泰姬陵的對岸為自己建造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的(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陵墓),可以和他最愛的人相對而眠。但是他的這個想法被扼殺在了搖籃中,因為在他的晚年他被他的兒子囚禁了,囚禁在離阿格拉堡中,每一天只能通過小小的窗戶去遙望那個埋葬著他最愛之人的地方。最後,經過8年的絕望,他死在了阿格拉堡。他的兒子也將其匆匆安葬在泰姬陵。
  • 白VS黑,敢與樂高泰姬陵較量的只有它了!
    對於玩樂高的小夥伴來說樂高「肉王」泰姬陵10189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到今年2019年可以說發行11年啦~他以零件數量之多,作品之大,零件顏色百分之90多為白色,成就了泰姬陵在樂高界最知曉的大絕版了,上市之初的售價就不低。
  • 夜遊泰姬陵成為現實(圖)
    夜遊泰姬陵成為現實(圖)   20世紀80年代,爭取旁遮普邦獨立的印度錫克教徒與政府軍發生衝突,印度政府由於擔心錫克教徒在夜間襲擊泰姬陵,從1984年開始禁止夜間觀光泰姬陵。  根據印度法院的這項裁決,從今年11月27日起,在此後的3個月內,泰姬陵除了白天向遊人開放外,每個月滿月前後5天的夜間也向遊人開放,每晚允許8批遊客觀光,每批遊客的數量不得超過50人,觀光時間限制在半個小時。
  • 泰姬陵,世界最浪漫的告白地
    不管對印度的印象是多麼先入為主的髒亂差,很少有人會對泰姬陵這座「世間最浪漫的告白」的精美建築入選世界奇蹟之一有異議。24小時陽光閃耀變換色彩細細品味泰姬陵的美還在於其不同時間不同光線下呈現出各不相同的面貌。清晨是溫暖的金橙色,白天陽光下是明晃晃的白色,黃昏時分白色的泰姬陵從金黃色逐漸變成粉紅、暗紅,而到月亮初升之際,又成了銀白色。在兩邊清真寺的一角,可以拍出透過穹頂看到的泰姬陵。
  • 吳昕不吃不喝不睡拼積木 迷你版泰姬陵精緻小巧超還原
    原標題:吳昕不吃不喝不睡拼積木 迷你版泰姬陵精緻小巧超還原   12月1日,主持人吳昕更新微博,曬出一組照片,並稱:「千萬別讓我迷上什麼,我會不吃不喝不睡的研究它~ 泰姬陵,搞定!」照片中泰姬陵精緻小巧,簡直是按比例縮小的原版泰姬陵,令人一見傾心,超級還原。
  • 樂高積木復刻世界文化遺產建築奇蹟泰姬陵
    適合年齡:16歲以上顆粒數量:5923顆粒樂高在17年底決定重新復刻具有標誌性的10189泰姬陵,設定為Creator Expert 10256 Taj Mahal,彼時的泰姬陵絕對震撼,在那之前是有史以來第二大樂高套裝,共5923件零件,為16歲以上的愛好者準備的套裝,當然在此年齡之下的拼搭高手在裝配時也不會遇到任何技術難題
  • 紐約世貿大廈設計者臨終前說,他最喜歡的建築是印度的泰姬陵!
    紐約世貿大廈設計者臨終前說,他最喜歡的建築是印度的泰姬陵!我怎樣也無法拒絕南亞次大陸的那種神秘。那沉積了幾千年歷史的古老,那頭頂行囊遠離家鄉朝聖的人群,天不亮摸黑下到恆河沐浴的男女老幼,那一座座連浪漫的法國人看了都瞠目結舌的用雕刻赤裸裸地表現「性」的神廟,全城都是用紅色的磚塊建起來的「粉紅城市」。街頭巷尾那如妖似仙的美人胚子,還有滿街成群結隊的「神牛」等等,每到一處,都好像走進一座神秘的王國。
  • 著名建築遺產之亞洲——印度泰姬陵
    【名稱由來】★★★泰姬陵,是莫臥兒帝國國王沙傑汗為他死去的愛妃阿姬曼·芭奴修建的陵墓。阿姬曼·芭奴被國王沙傑汗封為「泰姬·瑪哈爾」,意為「宮廷的皇冠」,國王沙傑汗為紀念愛妃泰姬·瑪哈爾,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建成了泰姬陵。
  • 泰姬陵,印度明珠,建築史上的傑作
    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拉。」位於印度阿格拉城內,距離新德裡200多公裡,有些「印度明珠」的美譽。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曾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下令建造了泰姬陵,耗時四年,耗竭了帝國國庫。看來愛江山更愛美人的皇帝不只出自我國啊。
  • 泰姬陵,到底是愛情的象徵or墳墓?
    泰姬陵,「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是到印度遊玩必去的打卡聖地。今年元旦期間,我們一行人從新德裡到瓦拉拉納西再到菩提伽耶,打卡了印度幾大古蹟,泰姬陵是其中的一個點。以前對泰姬陵的記憶,是孤獨的黛安娜王妃獨自一人坐在長凳上,背後是象徵著愛情的泰姬陵,白色的建築映襯得黛安娜王妃更為寂寞。
  • 隱藏在印度泰姬陵背後的血腥和罪惡
    其中,位於北部亞穆納河下遊的阿格拉市,更因為一座用白色大理石修建的建築物而聞名於世,這個建築就是「泰姬·瑪哈拉」,我們習慣稱其為「泰姬陵」。泰姬陵屬於世界文化遺產,是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愛人穆姆塔茲·瑪哈爾而傾盡國力修建的一座陵墓。之後,又在陵墓之上修建完成一間清真寺,被譽為是「印度名片」和「印度明珠」。
  • 印度國寶泰姬陵快保不住了?
    被稱為「印度珍珠」的泰姬陵變黃了……在世人心目中,印度名勝泰姬陵好似一位聖潔的女神,象徵著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對亡妻的愛情。在過去的350年裡,泰姬陵經受住了地震的天災、盜匪的搶劫和被廢棄的人禍,依然屹立不倒。而原本下雨就有清潔泰姬陵的作用,但空氣汙染太嚴重,泰姬陵被「燻黃」了,那些沒被雨水衝刷過的死角甚至開始變黑,如今只能靠人工清洗。
  • 印度泰姬陵重新開放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9月22日(外代二線)(1)印度泰姬陵重新開放9月21日,遊客在印度阿格拉的泰姬陵遊玩。在因新冠疫情關閉六個月後,印度著名景點泰姬陵21日重新對遊客開放。印度考古局說,泰姬陵每天限5000名遊客入內參觀,門票僅在線銷售。參觀泰姬陵的遊客必須遵守政府有關防疫規定,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
  • 難忘泰姬陵,莫臥兒王朝的精神和魂魄
    可這一次看到泰姬陵,倒是應驗了那麼一句話:百聞不如一見。親眼所見、身臨其境的那種感受和體味,是任何人的描述和介紹都無法代替的。看到泰姬陵的一剎那,只覺得驚豔叫絕,神情為之一振。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宏偉壯美、富麗堂皇的宮殿,雄宏的中央穹頂在四座精巧亭閣的烘託下,高高升向天空,映襯在湛藍的天際裡,仿佛是天堂裡的瓊樓玉宇。
  • 在印度阿格拉,見到如此巍峨莊嚴的泰姬陵,讓人心潮澎湃不能平靜
    泰姬陵 Taj Mahal接下來小編就要給大家隆重介紹一下泰姬陵了,它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墳墓在新城區的東面亞穆納問畔,聳立著舉世聞名的泰姬陵。來到泰姬陵附近後,就能了解其整體規模了陵區寬250米,縱深350米。宏偉的正門用紅砂石建成,旁邊就是人口。穿過正門旁的入口,左右對稱的泰姬陵及其前面的泉水、庭院等景觀便可以一覽無餘。可是,這麼完美的偉大建築總給人一種異樣的奉短陵國區內的清真寺感覺,那可能是這裡既不是為生活建造的宮殿,也不是為祭祀而建造的廟字,而是為緬懷亡靈而建造的陵墓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