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細節做得很棒不愧是樂高官方推出過的最大set。——樂高吧吧友葉染歌
樂高積木是兒童喜愛的玩具。這種塑膠積木一頭有凸粒,另一頭有可嵌入凸粒的孔,形狀有1300多種,每一種形狀都有12種不同的顏色,以紅、黃、藍、白、綠色為主。它靠小朋友自己動腦動手,可以拼插出變化無窮的造型,令人愛不釋手,被稱為"魔術塑料積木"。樂高積木的故鄉就在丹麥彼隆。
泰姬陵,是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它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的第三任妻子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竣工於1654年。泰姬陵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珍寶和世界遺產中被廣泛讚美的傑作之一」。
1983年,泰姬陵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雖然白色大理石圓頂陵墓是泰姬陵最讓人熟悉的部分,但整個泰姬陵是一個擁有多處建築的複雜建築群。泰姬陵大約在1632年開始建造,在1653年左右完工,使用了成千上萬的工匠。並由皇帝親自監工。
自入樂高坑起,便常在社交媒體上見到各式的所謂「樂高展」,而建築類一定是佔比最終的部分,也是未入科技坑的我所認為的樂高精華之所在,而在建築王冠上的明珠,非此泰姬陵莫屬。不論從整體設計還是細節刻畫,委實都當得起「無與倫比」之譽。作為Sculpture系列的第二款作品,雖不及前輩10181之巍峨,但搭建手法與整體美感都超越其太多。大墳之經典,從價格就可略之一二。於是這也成為我收的最晚的一款建築,關注了幾個eBay的bid之後,最終以可以接受的價格拍下了這個成色還算令人滿意的二手set。
第一部分的底層由六部分構成,包括四個轉角,一個前部帶樓梯,以及以後後部。平臺下方的拱形裝飾口利用了左右兩個側凸點磚,增加了不少細節表現。
小巧的樓梯,高度為三分之二個樂高單位,人仔是肯定塞不進去的。如果像希爾頓那個set一樣把一個cone零件用作遊客,比例貌似還勉強。
類似的四個轉角部分就是這樣,留出的方形 3*3 為四周高塔的塔基做準備。轉角的弧形設計的不錯,能用樂高拼出曲線效果,往往都是旋轉件的功勞。當然,一體成型的單個曲面零件不再考慮範疇。
高高的大圓柱最近在set中見得少了,猜測4999的大風車應該也是用的它吧,內部起支撐作用的黑軸以紅色件固定。塔頂的黃色cone件,實物圖中並沒有看出有火焰或者燈,也許是樂高設計師的創意,但包圍在純白和土黃之中的金黃色的確十分亮眼。
未彎曲狀態下的側牆,沙藍底輔以純白鉗手件,勾勒出樂高所能表現的極致。
反面大量的卡齒,旋轉一個單位剛好就是一個圓。旋轉後按壓在中心支架上。
側邊可依稀看出利用了五層薄板,結構和我之前拼的西西弗斯的石頭球非常相似。近看依舊顆粒感明顯,但這才是樂高的特色,不是麼?
中間塔身部分的側牆,窗戶大小比例遠大於實物,但效果很棒。可以看到透明窗幾乎佔到了整個拱門面積的一半以上,沙藍色的線條是樂高的特長。
每部分都乘4的痛苦的半個小時之後,終於可以連成一體。一本滿足。
四個角上還缺少四個小塔尖,其基座就是32個弧頂小窗。雖然甚是小巧,但配色效果和大塔尖類似。
@BuzzerbeaterD:
臥槽,太6了,多少入的啊
@鉬鉻合金:
頂起來!確實是建築中的極品~
@XB20020628:
玩樂高能入泰姬陵也真是沒有遺憾了。
原創聲明:本文來自樂高吧吧友葉染歌,點擊關注「貼吧手藝人」每日送上匠心吧友,讓生活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