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節,就會工作焦慮,節日過的不開心,很煩躁,該怎麼辦?

2020-10-03 玉帝哥說職場

2020年中秋節和國慶節合二為一,被稱為「中國節」,國假八天,儘管疫情還沒結束,可長達八天的節日早有許多人摩拳擦掌,籌備假期旅行了。

節日隨常,可許多時候,過節未必事與願違,比如,過節期間突然想到工作的失誤或遺漏要等上班後處理?過節期間某某訂單要跟進?過節之後要做總結匯報等,甚至有時因為某項工作的失誤,老闆打來電話,影響我們假期的心情。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節日旅遊

提前梳理工作,做個節前工作推進表

每逢過節就特興奮,人在上班心在國假,這就使得我們做起事來心浮氣躁,粗心大意。有的人因為過於興奮,做的匯報數據錯誤,統計的資料存在短缺,可當公司領導或者下遊客戶發現時,往往已經產生不良結果了;有的人因為平時就沒有計劃的習慣,幹一天算一天,容易造成重要的事情沒有做,或者等到要結果的時候早已火燒眉毛了。這類事情發生在平時,還可以及時協調資源處理,可一旦到了國慶放假,大家都在過節,要解決起來就比較難,等開工等著領導罵的概率就大了。

日程表

因此,我們需要利用國假前的幾天列個計劃表,把我們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放假前的工作羅列出來,分清輕重緩急,然後做個推進進度表,每天檢查工作進度,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工作遺漏問題。

倘若在復盤工作時發現有些工作完成可能存在問題,利用這幾天可以加加班,聯絡聯絡感情,爭取把問題解決掉,這樣國慶假期要解決的事情少了,你假日的幸福感也就增強了。

拒絕拖延,現在做才是最好的

有些人也羅列了工作清單,可在復盤時經常發現工作沒按照進度來,於是就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今天就到這裡吧,放假前還有兩天呢,不急,可明日復明日,明日有明日的工作,一旦到第二天有突然的工作插入,就是讓我們感覺到壓力和焦慮。

執行力

這時,如果用心做吧,可能時間來不及,直到放假也可能把工作完不成,不得不利用假期做,結果到了假期又感覺有8天假呢,時間還長,儘管每天想著這事,可還是一拖再拖,最後等要上班了草草完成,工作質量低下,不斷假期沒過好,還影響公司對自己的評價。

因此,如果想過一個愉快的假期,那就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實在因工作內容較多,我們可以晚上加加班,或者把假期第一天作為自己的上班日,工作處理完了,假期也就可以安心的玩了。

【總結】要想過一個愉快的假期,在放假前務必做好工作梳理,同時及時細心的完成相關工作,只有這樣,我們過節時才更有可能安心遊玩。

相關焦點

  • 每逢過節,就會工作焦慮,節日過不好,該怎麼辦?
    2020年中秋節和國慶節合二為一,被稱為「中國節」,國假八天,儘管疫情還沒結束,可長達八天的節日早有許多人摩拳擦掌,籌備假期旅行了。節日隨常,可許多時候,過節未必事與願違,比如,過節期間突然想到工作的失誤或遺漏要等上班後處理?過節期間某某訂單要跟進?過節之後要做總結匯報等,甚至有時因為某項工作的失誤,老闆打來電話,影響我們假期的心情。
  • 擔心焦慮壓力大……孕期負面情緒該怎麼辦?
    如果有人說完全不擔心,要麼是說謊,要麼就是心太大。 只是太過火也是不行的,因為你的焦慮情緒也會傳達給胎寶寶,寶寶出生後可能容易缺乏安全感哦。 那怎麼辦呢?過來人給點小建議: 擔心很正常,但不要「腦補」太多,這時候真的不需要發散思維,否則只會一發不可收拾。
  • 高考前一周煩躁,我該怎麼辦?
    高考越近,我心裡就會越擔憂,看到倒計時牌顯示高考還只有一周的時候,我的腦子裡會感到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幹什麼オ是對的,想問,高考前一周,考生該做些什麼?案例分析考前一周,許多高考生都表現出請如情緒煩躁、做題時出現不該發生的失誤等多種狀況,這些都是由於長時間滿負荷學習造成的身心疲憊。要改變這些狀況,高考前一周左右,考生要回歸基礎,增強信心,還要從飲食和作息上做調整,蓄積能量和精力。
  • 不停換行業換工作,內心煩躁不安,該怎麼辦?
    有網友問,幾年換了不少行業,現在裸辭職在家,感覺一事無成,內心煩躁不安,該怎麼辦?這樣的狀態,確實需要暫時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該向哪裡去?這三個哲學問題。第一,我是誰?每個人都應當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認知,雖然我們生活在社會當中,時時刻刻以他人對我的評價為參考來認識自己,但是在內心深處,必須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有準確的認知,明確地知道自己的個性、特長、愛好、興趣、缺陷、短板,只有對自己畫一個清晰的自我畫像,你才能和工作進行連線、匹配。第二,我從哪裡來?做了這麼多行業,必須要對自己好好地做一個復盤和總結。為何幾年中換了不少行業?
  • 中考前30天,孩子焦慮、煩躁怎麼辦?不要盲目刷題,應該回歸課本
    中考前30天,孩子焦慮、煩躁怎麼辦?作為一名中考生的家長,深知這是對於孩子很重要的一段時間,孩子也存在著一定的壓力。距離中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女兒的成績不見提升,反而有所下降,我深知女兒對於這次考試有著很大的壓力,便不希望再去打擾她。在我剛要關門的那一刻,女兒用她略帶顫抖的聲音問我:「媽媽,萬一我中考考砸了,上不了好的高中怎麼辦」,那是女兒第一次和我如此不自信地講話。那晚我安慰了她很久,但在這之後,我也在一直思考這個問題。
  • 心情煩躁怎麼辦 煩躁的原因有哪些
    不想見到任何的人或事,那心情煩躁怎麼辦?怎麼去調節心情煩躁?比如:逛逛街、聽聽音樂、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這樣會好很多。煩躁的原因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心情很煩躁怎麼辦1、心理暗示法暗示是一種心理現象,有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之分。心情不佳時,如果對自己採取消極暗示,只會「雪上加霜」,更加煩躁。
  • 寶寶很黏人,媽媽很煩躁,該怎麼辦?
    相信大多數寶媽們都有這種體驗,寶寶十分黏人,尤其是媽媽,很多時候,爺爺奶奶說孩子太戀媽媽了,這樣不行,而媽媽除了被寶寶黏的什麼都幹不了外,還承受著爺爺奶奶的壓力,就很容易煩躁,從而可能就會對寶寶發脾氣,寶媽們怎麼應對黏人的寶寶呢?來聽聽我的小妙招吧。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冬至|冬至節日祝福|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相關內容 。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習俗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
  • 莫名其妙的煩躁、不開心?當心「情緒病」!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莫名其妙的煩躁、不開心?是不是經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是不是總是吃不好、睡不香,有時候還會覺得頭痛、心慌、腸胃不適……當心,你可能是患上了「情緒病」。
  • 對賺錢感到焦慮,存錢又沒有方法,該怎麼辦?
    畢竟有句話說得好,只有真正當你兜裡有糧時,你才能夠做到萬事不慌,這,便是錢的重要性。話雖這麼說,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如何賺錢,甚至是懂得如何存錢,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經歷與思維的。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目前對於賺錢感到非常焦慮,想要存錢但又苦於沒有方法,感覺每天都看不到希望,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過節是過劫,我成了節日中最孤獨的人
    前言:逢年過節精神爽,節日,是家人增進感情,交流聚會的好時候,大家平時都特別忙,只有趁過節聚一下。可是,曾麗的煩惱來了,她真的害怕過節,對她來講,過節就是過劫,來聽聽她的故事吧。01曾麗的老公脾氣特別暴躁,而且還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 中餐廳裡過時尚節日,鄭州青年的過節新姿勢
    鄭州年輕人過時尚節日,愛去哪些餐廳?就拿鄭州最火爆的國貿360商圈來說,巴奴毛肚火鍋、西貝筱面村、穀雨春紅燒黃河大鯉魚,這些在中秋、冬至期間異常火爆的中餐廳,在最近聖誕節那天,依然比西餐廳更受歡迎,幾乎被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領。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焦慮了該怎麼辦?
    年輕人焦慮前途未卜,中年人焦慮失業危機,老年人焦慮身體,沒結婚的焦慮找不到對象,結婚的焦慮出軌被綠。焦慮,是說不明道不清的難受,是無處著落的著急,是無依無靠的不安全感。擔心電話、微信要跳出不可知事項,本能地心緊一下……大學時的導師,曾從心理學角度講解焦慮。破開焦慮的表層,很多焦慮都源自一個原因:生存。我們焦慮工作、有錢沒錢,其實是因為,沒有工作=沒有錢=沒法生存。
  • 女朋友喜歡過聖誕節萬聖節,我卻不喜歡,我該怎麼做?
    對於女生來說,當然是很開心了,一年365個理由買東西吃好吃的,那能不開心嗎,男生就苦了,不給送禮物吧,女生覺得不重視,送禮物吧,不說花多少錢,光是想出不重樣的禮物就夠了。01「馬上要過聖誕節了,女朋友各種暗示我該準備禮物了,好苦惱,該怎麼告訴她我的感受」聖誕節應該是情侶們無法逃過的節日了,馬上要到聖誕節了,不少男生又有困擾了,到底該怎麼送禮物
  • 心情焦慮可能會引發焦慮症,那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
    隨著現在生活壓力的越來越大,人們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會產生很多的負面情緒,這些情緒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心情,久而久之,我們就算在心情開朗的時候,有時也會突然感到心悸或者是莫名的緊張。長此以往,這些症狀會嚴重影響人的心理或者生理,導致各種生理疾病的出現。
  • 對于洋節日,誰愛過誰過
    聖誕節到了,對於這些洋節,過還是不過,以佬哥來看,和我們沒有一毛錢關係!誰愛過誰過吧。明天是聖誕節,這個節日起源於基督教聖子耶穌的誕辰,是教徒們的節日,跟中國的傳統節日無關,至少和不信基督教的人無關。所以,平安夜否大餐,是否狂歡,是否出去消費,誰願意過誰過,和佬哥無關。聖誕節何時傳入中國,並大規模興起,不得而知,反正是在改革開放後。開放了就會有西洋東西進來,改革了,就會被商家利用,於是把所有的節日變為購物節和消費節。洋節是被利用最多,也是最被年青人所接受的。最近又聽說限制和抵制過洋節了,貌似也無必要。
  • 「洋節」到底該不該過?藍盈瑩稱第一次這麼認真過節,文化入侵引全...
    而且這幾天的氣氛要比之前的氣氛都要濃很多,不僅是很多的學校在過這個節日,而且很多的明星也都在網絡上放出了自己在萬聖節的一些裝扮了。 演員藍盈瑩在社交網絡上也是放出了自己過節做的造型,其實這個行為也是沒有什麼毛病的,但是重點就是在她的文案上邊,她配的文案是:第一次這麼認真的過節。
  • 洋節VS傳統節日,中國該不該過洋節?
    說到萬聖節,很多人就會想到裝扮、南瓜燈、鬼節等詞語;有的人第一反應是過洋節就是崇洋媚外。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中國人該不該過洋節?我的看法是;不提倡!「洋節」指的是外國的傳統節日,如:聖誕節、復活節、感恩節、火把節、愚人節、萬聖節等。為什麼不提倡過洋節呢?就拿即將到來的萬聖節為例。
  • 疫情期間在家,時常感到焦慮煩躁,做什麼可以化解這種情緒?
    疫情期間宅在家,感到焦慮煩躁的原因有以下3點 :疫情本身對整個社會都施加了一層壓力,這層壓力裡面包含了我們應該反思的亂捕殺野生動物問題 ,也包含了疫情開始後不斷上升的患者人數,更包含著因遲遲不能出門而憋悶的"逆反"情緒。
  • 家長怒斥萬聖節活動,西方的節日,到底該不該過?
    原來,這家機構組織了一個萬聖節活動,孩子們穿著各式各樣的裝扮,正熱熱鬧鬧地玩著,有家長卻不滿意了,認為不該過西方節日,而應該多給孩子普及愛國知識。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中國的節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主要意義變成了有假可放,這珍貴的幾天被安排上了回家看父母、和朋友旅遊等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