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秋節和國慶節合二為一,被稱為「中國節」,國假八天,儘管疫情還沒結束,可長達八天的節日早有許多人摩拳擦掌,籌備假期旅行了。
節日隨常,可許多時候,過節未必事與願違,比如,過節期間突然想到工作的失誤或遺漏要等上班後處理?過節期間某某訂單要跟進?過節之後要做總結匯報等,甚至有時因為某項工作的失誤,老闆打來電話,影響我們假期的心情。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節日旅遊
每逢過節就特興奮,人在上班心在國假,這就使得我們做起事來心浮氣躁,粗心大意。有的人因為過於興奮,做的匯報數據錯誤,統計的資料存在短缺,可當公司領導或者下遊客戶發現時,往往已經產生不良結果了;有的人因為平時就沒有計劃的習慣,幹一天算一天,容易造成重要的事情沒有做,或者等到要結果的時候早已火燒眉毛了。這類事情發生在平時,還可以及時協調資源處理,可一旦到了國慶放假,大家都在過節,要解決起來就比較難,等開工等著領導罵的概率就大了。
日程表
因此,我們需要利用國假前的幾天列個計劃表,把我們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放假前的工作羅列出來,分清輕重緩急,然後做個推進進度表,每天檢查工作進度,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工作遺漏問題。
倘若在復盤工作時發現有些工作完成可能存在問題,利用這幾天可以加加班,聯絡聯絡感情,爭取把問題解決掉,這樣國慶假期要解決的事情少了,你假日的幸福感也就增強了。
有些人也羅列了工作清單,可在復盤時經常發現工作沒按照進度來,於是就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今天就到這裡吧,放假前還有兩天呢,不急,可明日復明日,明日有明日的工作,一旦到第二天有突然的工作插入,就是讓我們感覺到壓力和焦慮。
執行力
這時,如果用心做吧,可能時間來不及,直到放假也可能把工作完不成,不得不利用假期做,結果到了假期又感覺有8天假呢,時間還長,儘管每天想著這事,可還是一拖再拖,最後等要上班了草草完成,工作質量低下,不斷假期沒過好,還影響公司對自己的評價。
因此,如果想過一個愉快的假期,那就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實在因工作內容較多,我們可以晚上加加班,或者把假期第一天作為自己的上班日,工作處理完了,假期也就可以安心的玩了。
【總結】要想過一個愉快的假期,在放假前務必做好工作梳理,同時及時細心的完成相關工作,只有這樣,我們過節時才更有可能安心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