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湯.

2021-02-13 靈異事件簿

茶湯是北京的一道特色的小吃,山東的也是,不過二者略有不同。而且山東的茶湯是遠近有名,不過山東的我沒那福分去嘗到。 

我吃過的是北京的茶湯,用熱水衝熟,色澤杏黃,味道細膩,用那古銅樣的大茶湯壺將熱水衝入碗裡,坐在有風流過的小巷子,那無疑是種享受。 

那年的北京很是炎熱,我從北海公園繞出來,已經找不到堂姐的影子,深深嘆口氣,我是乘著暑假來的,堂姐那時候還在北大就讀,要我這個在本家鄉都會迷路的路痴在這個錯綜繁雜的城市裡找路,那是要我的命。 

想通以後,我就摸了摸兜裡的那幾十元錢,順著不遠處的街道走去,邊上是林蔭小道,記得是拐進了一個類似紀念什麼的故居,旁邊有一條比較歲月的巷子,巷子盡頭冒著熱氣,我聞著那甜而不膩的味道,唾液開始分泌了,尋著味道走進去,外面的炎熱似乎隔絕在另一個世界,那巷子涼爽不說,還有一絲淡淡的清風走過,我渾身的毛孔都舒服得不得了。 

請給我一碗,我當時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只是看著吃客不少,而且樣子有點類似糊糊,只是色澤不錯,那澆水的大壺也很有一種古風古氣。老闆上了年紀,但看著那臉色紅潤,想來是個身體健朗的老人,老人嘿嘿一笑,手腳麻利地遞給了我一碗,我用一個瓷勺子慢慢攪著,輕輕刮下表層茵茵的水晶,那味道可比什麼烤鴨還來得美味,我大嘆一口氣,滿足得眯起了眼睛,老闆依然笑著,又遞給了我一碗,我納悶地看了看,我坐的小桌子就我一個人,旁邊並沒有誰,也許那老闆看著我吃得開心,免費給我的? 

不過我這人對別人的好意向來都有些不好意思,我衝老闆擺擺手說,不要了不要了。老闆也不解釋,只是笑著看我慢慢地吃著茶湯,我坐在這裡舒服,手機也一直沒有響動,想著時間還早,姐姐也沒打電話來找,於是就多坐了一會。 

吃客陸陸續續地走了,差不多已經是下午飯的時間,老闆坐在攤子的一邊,抽著老旱菸,但是煙管有些年頭了,做工卻是很是精緻。最後的客人只剩下我一個人,我也涼快夠了,有些不好意思,想著恐怕是耽誤了人家回家的時間,忙起來付了錢,等著老闆找零的時候,又轉頭看著那碗已經涼掉的茶湯,於是好意提醒老闆道:老闆,那裡還有一碗呢,浪費了。老人抬起頭來,望了望,有些失望地喃喃道,不來了啊。 

我好奇地問道:是老顧客嗎?一般這樣好吃的小攤,總會有那麼些個留戀的顧客,經常來光顧,有的老闆精明些的,會在老顧客差不多要到的時候給做好放上來。老闆搖搖頭笑道,不是。 

我接過零錢,有些趣味地說:那這樣放著,不就浪費了,還是我給買下來吧。老人以為我真要去吃,忙拉住我說,大姑娘,這可不行。我說,怎麼不行,好好的美味就這樣浪費了。老人嘆了口氣說,我是說了你也不信,好吧。我給你說。 

我做這行生意,已經有60年了。我瞪了眼睛,我說,你老這麼大歲數了,兒孫滿堂的,做這個幹嘛。其實我也不知道他是否兒孫滿堂,不過是句恭維話。不過那老人倒真的同意我這麼說,他說,我確實已經連重孫都有了,還是好幾個,也算是兒孫滿堂的,但是我依然做這個生意,不是我兒孫養不起我這把老骨頭,我只是在等一個人。 

那個人,是,是我的恩人,我8歲跟著我老父親做這個生意,14歲我父親去世了,我就走了他的路子,那時候,我父親有個老顧客,是個有錢的大人,雖然有錢,但是經常光顧我們的攤子,那人是個好人,每到這個時候,他總會來吃,有次他對我說,你去XX地方做生意吧,此地不宜久留了。我想要問什麼緣故,但是他也不說,我咬咬牙聽了他的勸告,雖然我在這裡生意非常好,我就收著家什去了別的地方,開始的時候很冷清,但是慢慢也就好起來了,之後我娶了妻子,有了孩子,我想起那位大人的勸告,於是又回到了這個地方,才知道我走的不久,具體幾天我記不清了,這裡發生了一場大火,燒死了很多人。如果我不走,我也會是其中的一個。 

我想著這位恩人,就帶著妻兒搬了回來,第二天他果然又來了,我激動得不得了,他吃了我的茶湯,卻是嘆了口氣,我說我也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是知恩圖報我還是懂的,如果您有什麼用得上我的,儘管吩咐。那位大人卻只是笑笑,淡淡說,我終究沒能多救幾個。我突然明白他話中的愧疚,正要安慰,他卻走了,只是說,天災終究是躲不了的,以後你就放心做生意吧。 

此後他再也沒有出現,但是我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不知道是呈他的吉言,還是他早就知道了什麼。這樣過了快60年,也許他早已不在了吧,我卻還懷著希望等著。說到這裡,那老人已經是熱淚盈眶,我有點驚訝,也有點感動,想來是一位厲害的神算,只是他也許並不是老死的,恐怕是改變了某種命運的軌道而被帶走的。不過這話我萬萬不會和老人說。過了一會,來了一個上了些年紀的中年男人,看見我笑了笑,幫老人收拾東西,攙扶著老人慢慢走了,只是遺留下了那碗茶湯,放在一個角落裡,也許是收拾忘記了。 

我嘆了口氣,往來的路走去,只覺得那涼風吹過,叮咚一聲,我下意識地回頭去看,夕陽的餘光裡,似乎有一個穿著國民時期服飾的男子,帶著禮帽,手裡正是抬著一碗茶湯,背對著我站在那裡。我愣了一下,忙走過去細看,卻是什麼也沒有,只是那放在角落裡的茶湯,已經乾乾淨淨了。

一句話情書微信號:sugarletter

曾經相遇,總勝過從未碰頭。搜集最美的愛情物語,只為給你一瞬間的觸動。

推薦指數:★★★★★

✿ 萌寵集中營微信號:moekong

宅若久時天然呆,呆到深處自然萌。海量寵物萌圖,沒有最萌,只有更萌!

推薦指數:★★★★★

相關焦點

  • 美食秘籍:茶湯茶湯李
    清鹹豐年間,茶湯李創始人李同林以做茶湯等小吃出名,曾為清宮慈安、慈禧製作茶湯等食品。慈禧去世後,應太監魏公公邀請在東安市場設置攤位,專營茶湯、油茶、元宵、扒糕、涼刮條面等小吃。「茶湯李」傳承至今1934年,白塔寺喇嘛邀請茶湯李第二代傳人李世忠在白塔寺山門前設攤,冬天經營茶湯、油茶、元宵,夏天經營扒糕、涼粉、刮條面。雖然以寺院門洞作為店面仍然顯得簡陋,但畢竟有了固定的店址,於是原來賣茶湯用的單板案子也跟著升級為「雙合大條案」,條案四周用竹條包住,以圓銅釘連接。
  • 美食秘籍:茶湯茶湯李
    清鹹豐年間,茶湯李創始人李同林以做茶湯等小吃出名,曾為清宮慈安、慈禧製作茶湯等食品。慈禧去世後,應太監魏公公邀請在東安市場設置攤位,專營茶湯、油茶、元宵、扒糕、涼刮條面等小吃。「茶湯李」傳承至今1934年,白塔寺喇嘛邀請茶湯李第二代傳人李世忠在白塔寺山門前設攤,冬天經營茶湯、油茶、元宵,夏天經營扒糕、涼粉、刮條面。雖然以寺院門洞作為店面仍然顯得簡陋,但畢竟有了固定的店址,於是原來賣茶湯用的單板案子也跟著升級為「雙合大條案」,條案四周用竹條包住,以圓銅釘連接。
  • 茶湯
    想起了小時候放學常常吃的茶湯,所以專門約著爸爸媽媽去找那家茶湯。非常感謝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寫測評,點了好幾碗,每一碗我都是嘗一口,剩下的她倆吃,所以媽媽說她都吃胖了。        據說,茶湯是北京傳統小吃,始源於明代,因用熱水衝食,如沏茶一般,故名為茶湯。但我不曾在北京吃過茶湯,我心裡茶湯的味道,一直是實驗小學對面,支著小桌子,帶著白帽子,不愛說話的高個子叔叔衝出來的味道。
  • 茶湯裡有一個絕活,就是扣碗茶湯
    孫磊是茶湯李第五代傳承人,做茶湯將近有十個年頭了,茶湯是一種宮廷小吃,茶湯的名字裡帶茶,其實和茶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茶湯的色澤金黃,而且顯得又特別富態,所以深受宮裡的喜愛。他們家的茶湯對選材來說是十分講究的,第一是原材料,一定是原產地內蒙這樣的糜子面是最好的,這個糜子面一定要新鮮一定要純正,不能在糜子面裡添加任何的雜質,這才作為一個好的茶湯的標準。茶湯中衝制技藝很重要,第一步先要進行打底,打底的時候用50度的溫開水和上兩勺的糜子面。
  • 茶湯裡有一個絕活,就是扣碗茶湯
    孫磊是茶湯李第五代傳承人,做茶湯將近有十個年頭了,茶湯是一種宮廷小吃,茶湯的名字裡帶茶,其實和茶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茶湯的色澤金黃,而且顯得又特別富態,所以深受宮裡的喜愛。他們家的茶湯對選材來說是十分講究的,第一是原材料,一定是原產地內蒙這樣的糜子面是最好的,這個糜子面一定要新鮮一定要純正,不能在糜子面裡添加任何的雜質,這才作為一個好的茶湯的標準。茶湯中衝制技藝很重要,第一步先要進行打底,打底的時候用50度的溫開水和上兩勺的糜子面。
  • 茶湯.
    茶湯是北京的一道特色的小吃,山東的也是,不過二者略有不同。而且山東的茶湯是遠近有名,不過山東的我沒那福分去嘗到。
  • 茶湯最南山
    濟南南部山區山山水水、坡地梯田,使得這裡的人們有著屬於自己的特色飲食,其中最南山的一定是茶湯了。  茶湯無茶。茶湯後面加一個「粥」字,我感覺就更好理解茶湯了。茶湯的主要原料是茶湯麵,實際上是炒制的小米麵。將小米麵放在鍋裡文火慢炒,就成了茶湯麵。做茶湯(粥)時,先取適量的茶湯麵在碗裡浸泡,同時將鍋裡的水燒開煮沸,將浸泡的茶湯麵攪勻倒入鍋裡,開鍋即成。茶湯做成,滿屋子裡飄溢著特別的茶湯香。
  • 茶湯萃取方式
    日月潭紅茶湯:取6g日月潭紅茶包,放入萃茶機中,加入1冰塊,對準茶包衝入熱水300g,按菜單中推薦的萃菜檔位,選擇相應的萃取檔位,萃取後倒出茶湯。綠茶湯:取6g黃金茉莉茶包,放入萃茶機中,對準茶包衝入300g熱水, 40s低萃後倒出茶湯即可。
  • 茶湯如此品
    但茶湯溫度如果超過60度的話,就會把口腔燙到麻木,體味不到茶湯通過喉嚨流向胃部的圓潤。品飲普洱茶的一般步驟是:首先,舉杯聞香氣,然後調整呼吸,讓鼻息休息一會兒;然後,喝下普通小杯的一半茶湯,咀嚼兩三下茶湯,在吞咽的過程中感受普洱茶的水性;接著,閉住嘴,從鼻腔中呼氣,認真感受喉感,特別是口腔各部位的生津回甘程度。
  • 老字號——「茶湯李」
    其實最初的茶湯很簡單,並沒有特別的講究,而將它加工改進以至成為膾炙人口的京城小吃的「功臣」就是大名鼎鼎的「茶湯李」。雖然天橋的「茶湯李」赫赫有名,但在專家指點下才了解到,「茶湯李」的正宗嫡系位於白塔寺。
  • 茶湯的甘澀與回甘
    但品茶的人肯定不是在品嘗苦澀,而是在品嘗茶帶來的回甘生津,體驗茶湯對味蕾的衝擊。茶的回甘生津是源於茶的苦澀。一、茶葉的主要成分及其茶湯滋味構成茶葉中的主要成分有胺基酸、生物鹼和茶多酚。胺基酸,具有鮮爽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生物鹼中的主要成分咖啡鹼也稱咖啡因,具有苦味也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二、茶湯苦澀與回甘生津的味覺轉化解釋茶湯的苦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質是咖啡因和茶單寧。茶湯的澀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質是茶單寧。咖啡因的苦是不會長留舌本、很快就能化掉,這種苦味是「回甘」的基礎。
  • 茶湯醇厚是什麼體驗?
    很多人在品飲普洱茶時,經常聽到「醇厚」這一個品評詞,其作為優秀茶湯的一個表現,但是很多人不明白醇厚的湯感怎麼感受。一般,茶湯的甜香、苦甘、生津、喉韻都能感受到,那麼,普洱茶的厚度究竟是什麼呢?醇厚度其實是一種「感覺」,而非「味道」,是指茶湯在口中形成的一種觸感和輕重感,即茶湯的質感和重量感。我們可以拿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做實驗。比如,可以用水,牛奶的口感來想像。水在口腔中,重量感更為輕薄;牛奶,流動性緩慢,綿密稠滑,在口腔中的重量感更為突出。
  • 老包頭的記憶,茶湯
    「味甜香醇,色澤誘人」,提起茶湯,許多「老包頭」都記憶猶新。在磨盤與米粒的親密接觸中,慢慢地將米粒碾碎,然後將粗米粒經過細籮篩選出來,才形成茶湯的主料米麵。半碗小米麵立馬幻化成一碗熱騰騰的簡單的茶湯。如果碗底發燙,說明茶湯便是衝熟了。倒過碗來,茶湯像有了手一樣,死死地黏在碗底,大多數的時候,一般還會在碗底加入紅白糖為輔料。說起茶湯是由北京、天津傳入包頭的,最早傳入薩拉齊一帶,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 喝普洱茶溫熱適口的茶湯最好,避免茶湯太燙或太冷!
    喝茶怡情又健康,但是你知道嗎,我們喝茶的茶湯溫度也大有講究,習慣了喝茶,若一直忽視茶湯的溫度,恐怕不但品嘗不到喝茶的美好,反而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相關研究表明經常吃燙的食物,可能會引發食管炎、胃炎、食管癌等病症。
  • 紅茶的茶湯越紅就越好嗎?如何通過茶湯辨別紅茶的質量?
    很多茶友可能接觸紅茶的比較少或者沒有喝過,可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紅茶的茶湯是否越紅越好?讓我們先來了解下紅茶為何會呈現紅色。紅茶是一種全發酵類的茶品,期間經過萎凋、揉捻、發酵等一系列工藝以後會產生諸如茶黃素或者茶紅素等色素物質,茶葉也從綠葉轉化為特色的紅湯紅葉。而其中的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也就決定了紅茶的顏色和品質。茶紅素易溶於水,味道甘醇。
  • 紅茶的茶湯越紅就越好嗎?如何通過茶湯辨別紅茶的質量?
    很多茶友可能接觸紅茶的比較少或者沒有喝過,可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紅茶的茶湯是否越紅越好?讓我們先來了解下紅茶為何會呈現紅色。紅茶是一種全發酵類的茶品,期間經過萎凋、揉捻、發酵等一系列工藝以後會產生諸如茶黃素或者茶紅素等色素物質,茶葉也從綠葉轉化為特色的紅湯紅葉。而其中的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也就決定了紅茶的顏色和品質。
  • 茶湯是茶還是湯?中國的三大茶湯,各有特色你吃過幾種
    比如很多地方都有的茶湯,聽起來是茶也是湯,但是,其實各地的茶湯大都不是茶,也不是湯,也不是用來潤口解渴用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國的三大茶湯,看看你到底喝過幾個?第一個我們要介紹的茶湯是北京茶湯。北京茶湯是老北京非常平民化的小吃,據說是從蒙古的油茶演變過來的。北京茶湯和油茶一樣,雖然名字裡有茶字,但是裡面是沒有茶葉成分的。
  • 茶湯是茶還是湯?中國的三大茶湯,各有特色你吃過幾種
    比如很多地方都有的茶湯,聽起來是茶也是湯,但是,其實各地的茶湯大都不是茶,也不是湯,也不是用來潤口解渴用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國的三大茶湯,看看你到底喝過幾個?第一個我們要介紹的茶湯是北京茶湯。北京茶湯是老北京非常平民化的小吃,據說是從蒙古的油茶演變過來的。北京茶湯和油茶一樣,雖然名字裡有茶字,但是裡面是沒有茶葉成分的。
  • 茶湯為什麼能「苦盡甘來」?
    「不能一味從茶湯是否回甘來判斷茶葉品質的好壞。」福建農林大學茶學系葉乃興教授介紹說,「茶湯的滋味是通過人們的味覺感官對茶葉中呈味物質的綜合反應所決定。不同茶葉因其呈味成分的種類、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現出來的滋味也不同」。—茶湯的主要呈味物質—其實,茶葉的滋味是一種多味的協調綜合體。
  • 茶湯衝制亦醉人
    筆者偏愛甜食,尤好家鄉天津那碗爽滑香甜的茶湯。  茶湯不是茶,而是傳統小吃,全天供應,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甜品吃食。茶湯的主料原本是糜子面,口感十分細膩。糜子產量不高,處理起來費工費時又費事,因此天津不少店家就改用高粱米製成的秫米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