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碗醃篤鮮打翻春天的味道,尋找問政山筍的秘密之旅

2021-02-16 有間食堂

古徽州人最初開始為避戰亂舉族遷徙建村,需重新規劃一個地方建村,他們會請出風水先生,堪探地形,察看風水,所有的村落都需要經過嚴密的選址,他們覺得風水的事情大於一切。先談風水,後談家事。所以,古徽州的村落一般都會選擇傍山而居,山勢險要,易守難攻之地。


問政山位於安徽歙縣古城東面,山峰連綿起伏,層巒疊嶂,古時候普通人怎麼想也想不到要翻山越嶺找到這樣的一座避世的山中來,但在當時,不安份於塵世中的凡俗之人,那些外省之奇人異士為覓得一處桃花源地不辭辛苦尋到此處隱居山中。

據說,當年的問政山上曾經聚集著各大教派的大咖,他們逗留在問政山之上,避開塵世的紛擾,以研習教法的名義賴在山中。這幫大伽們整日依偎著山景,聽山風划過,鳥鳴如耳語, 三餐粗茶淡飯,這山中歲月,快活似神仙。

問政山得名也有各種傳說,最靠譜的這一條是由於「「皇權天授」的帝王思想,問政山水天地,問政山由此而來。

形容問政山筍的一句話,早在《安徽通志》就有記載:「筍出徽州六邑,以問政山者味最佳,籜紅肉白,墮地能碎。」問政山特殊的砂土使生長在這裡的竹筍格外水嫩。剛出土筍子,剝除筍衣,用手一掐,汁水止不住外流。

早在南宋時期,問政山筍因為它的鮮嫩和自帶甘甜之味被列為貢品。問政山筍一年四季都有,以冬筍的口感為最佳,春筍其次。

挖冬筍是技術活,因為冬筍是埋在土裡,倘若是我們獨自進山挖筍,給你一片竹林,恐怕給你三天三夜也只是竹林裡空轉悠,最後苦著一張臉出來,挖出不一隻筍子。只有在問政山的居住的當地土著知道怎麼找到土裡深埋的冬筍。

在竹林裡尋找太陽照射輻度大的地方,抬頭看哪一片竹葉生得茂密,就從這一片茂密的葉子下方開始搜尋,從地面上看,略微拱起有裂縫,翻開這片土,下面絕對藏著問政山的山中珍品——問政冬筍了。

找三聯年貨周刊上寫過的黃山火腿傳人費了好大一番周折。獨自去歙縣,沒有人帶路介紹,單憑著一本雜誌中翻到他的名字,一路找到歙縣菜市場,再一路打聽在進菜市場直走左拐的第一個攤位,這裡就是黃山火腿傳人程長青的攤位, 堆滿了火腿 。

自一九九四下崗之後,程長青嘗試過多種職業,為了生存選擇火腿 ,誰知一做幾十年,他將古徽州臘月家家戶戶都要醃製的火腿做成了學問,並成了黃山火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

「金華火腿雖然比黃山火腿更有名,但是金華火腿的醃製方法卻是從歙縣這裡傳出去的,為什麼呢,因為當年徽州人出門到浙江一帶經商,將徽州火腿的醃製方法也帶了出去。最好的火腿是兩年,時間久就有」哈「氣,哈氣是什麼,吃了感覺到不舒服,嗓子難受。」

在他的家中有專門製作火腿的工作室,一層醃製工作室及堆放兩年火腿,三層堆放新鮮醃製的火腿,火腿掛在蜈蚣架上自然發酵室和晾曬臺。除去火腿之外,二層有他的書畫室,書畫室中除了書畫還有一個拳擊沙包袋懸掛在中央。

」我從小就喜歡練拳,練了幾十年了,練拳腳是愛好,幹過幾次架,一拳就將人幹倒了。「

」我過幾天要去日本,在那裡拍賣我的字畫。每年除了11月份開始製作火腿忙碌之外, 閒暇時間在工作室練習書畫和拳擊,參加一些活動。他的另一個頭銜是新安江畫家協會的秘書長。

火腿要辯別它好不好,將整條火腿倒吊起來,用竹籤分別在滴油、中方、火朣三個部位插入再撥出聞香味,香味足夠就是一隻好火腿。(註:滴油:油脂滴至最底的那一大塊部位;中方在蹄髈往下的部位;火朣即蹄髈)

當一個人的身上貼了會格鬥、會繪畫、會做火腿的標籤,而且將每一樣都玩得很精透的跨界奇人恐怕也只有在徽州這樣的地方才有。

「篤」在上海話中視為一種動態的形象字「燉」,篤字的本身有加厚,增重的意思,也是醃篤鮮中裡最重要的動作之一,以微弱之火力借時間慢慢拷問,燉出鮮的濃鬱之感,筍的清新和肉的鹹香經過篤的提撥,將鮮氣揮發到極至。 這就是醃篤鮮,一道上海人最知曉的家常味道,鹹肉或火腿、春筍、鮮肉或土雞一併入鍋,大火燒開,慢火燉熬,促成一鍋色澤腴亮,口味醇厚而滑潤的醃篤鮮,或想湯色好看,成湯之時再丟入青菜或百葉結,這樣的一道鮮氣逼人的家常菜,也只有等到春天才會有。

在古徽州一帶,醃肉和筍的食法也有相當久遠的歷史。過去徽州人出門經商,經水道新安江去往浙江,每逢春筍破土,家人都要起大早將問政山筍挖出,裝船沿新安江而下,行舟時把筍殼層層剝盡,切入砂鍋,加入新安江清水,以炭火清燉,晝夜兼程,一路慢燉一路兼程一路接力一路不停,行至杭州,打開沙鍋,筍味香脆可口,宛如在家吃鮮筍一樣美味。在這裡,同醃篤鮮做法差不多的菜被稱為臘香問政筍。

相同的是,不管是臘香問政筍還是醃篤鮮都是僅屬於春天的時令菜,當這一道菜出現在餐桌上,足以告之一年之始的春天到來了。



關於有間食堂:今日頭條、騰訊快報、百度認證美食帳號,企鵝優品2017年度中國風物榜評選年度風物推薦自媒體

商務合作:foxtrot888

微信號:youjianst
做有態度的吃貨

尋找各地美食和餐館及美食達人

相關焦點

  • 篤篤篤,春天的「鮮氣」全在這一鍋醃篤鮮
    每一戶上海人家都有獨門的醃篤鮮秘方。有人用冬筍代替春筍解饞,有人用火腿充當鹹肉,還有人要放幾段萵筍方能將息……就連寫文章裡最會吃的汪曾祺先生都曾在《肉食者不鄙》裡提到「醃篤鮮」:「上海菜。鮮肉和鹹肉同燉,加扁尖筍。」這話放到現在,大概是要被上海網友笑話的,文學界美食KOL地位恐怕不保。
  • 問政山筍
    問政山筍,在所有的筍味中堪稱一絕。
  • 江南名菜醃篤鮮,筍與肉的完美融合,篤出春天的味道
    大家好,我是小鵝愛美食,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江南人家春日餐桌的寵兒-醃篤鮮。春風浩蕩,鳥鳴花繁,小編這幾天逛市場,發現已經有鮮嫩的春筍上市了,趕緊買了一大袋回來,保存好,慢慢享用春季獨有的鮮甜。這鮮甜中最具代表的,當然是喝一口就能鮮掉眉毛、鮮到你尖叫的醃篤鮮了。
  • 【舌尖上的徽菜】——問政山筍
    提起竹筍,徽州一帶流傳著「玉皇貶竹」和「孟宗哭筍」的神話故事。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筍是玉皇大帝家的一根竹鞭,因為冒犯龍顏,被貶下凡塵,埋地三尺,永世不得翻身,每年只許它冒一次頭。其實,玉皇在出巡期間,自己不留意將竹鞭丟失了。竹鞭一旦與土地結合,便產生了旺盛的生命力,長出了筍子。
  • ☞味蕾誘惑,盡在問政山筍~
    早在宋代就以「貢筍」進獻朝廷,聞名全國。問政山筍也因此成為徽州的一道名菜。因此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叫賣問政山筍成了古城裡一道特殊的風景,古城的大小市場及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問政山的筍農挑著一擔但皮紅肉白的問政山筍,只要問政山的筍一到,就會引來很多人圍觀搶購。
  • 醃篤鮮是春天的菜
    對於四季,我的理解是江南地區最為明顯,每個季節都有特色明顯的物產,加上江南人的講究,江南在我這裡就是中國好吃的最多的地方,每年無論如何都要走上幾趟的,尤其是春天。醃篤鮮:這是江浙一帶春季的應時菜品,鮮肉鹹肉燉春筍。醃是鹹的意思,鮮就是鮮肉和春筍的鮮,篤是吳語中的象聲詞,湯水微微開鍋鼓起小泡那種「篤篤」的聲音。
  • 【新聲代來稿】醃篤鮮
    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醃篤鮮的講究還在於放入了春筍。    這文人墨客的心頭所好——細潔嫩澈的鮮筍可是醃篤鮮這道時令菜的魅力所在。    用滾刀塊將筍切入翻滾的肉湯鍋中,調出湯的鮮味,配上鹹肉、骨頭本身的鹹鮮,不用加鹽也是一道上好佳餚。從小在上海長大的我,對家鄉春天吃醃篤鮮的風俗已經習以為常了。
  • 醃篤鮮裡的江南味
    春天裡可以吃的植物很多,春天裡可以吃的植物在江南人手裡會演繹出多種美味佳餚;江南人「舌尖上的春天」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醃篤鮮。  到了春天,江南人家每家每戶都會吃上幾餐醃篤鮮。據說,醃篤鮮原系徽菜,是胡雪巖到了杭州後改良的;上海的醃篤鮮,則是左宗棠帶來的。這應該是醃篤鮮的文化了。  醃篤鮮的菜名中包含著豐富的內涵。
  • 「醃篤鮮」——春荒裡的窮開心
    「醃篤鮮」是江南的家常時鮮菜。所以一般不會用什麼「上好」的原料。鹹肉也不會是刀板香,鮮肉也不必小白蹄或小排,筍更無須冬筍,且一定是春筍。但是,百葉結最多是第二潽再擺,因為易餿。香萵筍是混充。還有一點,重在「篤」字。現在店家裡那種高湯裡厾幾塊鮮肉鹹肉進去,微波爐裡轉一轉的「醃篤鮮」,不吃也罷。說得好!我是只有鼓掌的。
  • 這15碗醃篤鮮燉進了一整個春天的浪漫!
    立春一過,預示著萬物復甦的春天離我們不遠啦 上海人的迎春方式比較特別,不是風雅的賞花 而是喝上一碗盡顯春味的醃篤鮮!
  • 竹筍醃鮮,上海人春天必不可少的時令春味「醃篤鮮」
    微信號:suicats每年春來,每一個地方總會有一道地方的時令菜用來喚醒春天的到來,吃草的南京人是以食野草的來告白春天,上海人的春天一到,廚房裡的醃私篤鮮的香味就開始發散,醃篤鮮像春天的固定模式的約定, 從來缺場。醃篤鮮來自經典名菜竹筍醃鮮,「醃」是指醃過後的鹹肉,鮮是鮮肉,篤則是源自浙江方言的象聲之詞,小火慢燜至湯濃料酥。
  • 【上海味道】鮮是鮮得來!上海人舌尖上的筍味
    對於筍個做法,也交關有講究——嫩頭用來炒,老根擱塊肉煲湯。油燜筍、醃篤鮮、絲筍燒肉,涼拌筍……燒法、吃法儕是有道道個。 眼下,正是吃春筍的好時節,我們一起來看看上海人餐桌上的美食吧!醃篤鮮:上海味道是「篤」出來的評選最有上海味道的平民料理,一定少不了醃篤鮮。春筍上市,吃醃篤鮮的日子又來了。
  • 夢回徽州美食——問政山的竹筍鮮的不是一點點
    中華美食頌-以冬、雲之泣、Tacke竹桑、祈Inory、晴愔汐音社在那篇文章中我們還聊到了刀板香的一個好搭檔,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主題:問政山的竹筍。問政山竹筍在徽州歙縣人心中一向有著不一般的地位。它除了是很多菜的美味搭檔外,還可以自成一道菜,也是徽州名菜中的一絕。很多人來徽州,時機恰當的話,就有機會親自品嘗上這道菜的美好了。問政山的竹筍最常見的搭配就是和臘肉了。醃製好的臘肉有著獨特的味道,再加上問政山竹筍的鮮味,不管是菜餚還是只是一碗湯,都能讓人讚嘆連連,為此垂涎不已。
  • 懶人湯的做法 醃篤鮮 肉質酥肥 味道鮮美 簡單又好吃 孩子超愛吃
    簡單又好吃的寶寶美食食譜醃篤鮮的做法醃篤鮮是南方的名菜,也是蘇菜、徽菜、杭菜中具有代表性的菜色之一,醃說的是以鹹肉為主材,篤當然是小火慢燉,鮮,顧名思義,煲出來的湯汁鮮美入味。肉的肥美豐腴,筍的清香脆嫩,通過長時間的小火細熬慢燉,全部融於湯的鮮味濃厚裡,味道真贊,難怪不怎麼愛吃肉的寶貝們,吃起來也是欲罷不能。
  • 本幫名菜醃篤鮮,上海人的春天味道,有它才完美
    醃篤鮮聽其名就很有故事感。第一次吃到醃篤鮮還是受大師兄的邀請,我跟二師兄還有彭梓一起去給大師兄的新家溫居。我們一起來到大師兄家,看到她一人在廚房忙碌。於是,我們三位女士擼起袖子,洗淨手,去廚房給她幫廚。從葷到素,從炒到燉,2小時之後,一大桌子的美味佳餚就出爐了。
  • 過了這春沒這筍!臨安「好家風」百筍宴等你來開席!
    論吃筍,絕對不能錯過臨安,這「竹鄉」的名號不是蓋的。從春到冬,從雷筍、紅毛筍、石筍、邊筍到毛筍,在臨安一帶,臨安人從宋朝開始便已進化成全民吃貨,一顆筍,臨安人能折騰出上百種吃法,筍文化不僅是臨安人餐桌上的標誌,更是臨安的三大搖錢樹之一。在臨安,每年都會舉辦一場聲勢浩大的「百筍宴」,被烹調行家譽為「天下第一素食」。
  • 高湯之王鮮中之鮮【醃篤鮮】
    每到春筍上市時節,江南人家餐桌上總有一道拿手好菜——「醃篤鮮」。醃篤鮮,蘇幫菜,口味鹹鮮,湯白汁濃,肉質酥肥,筍清香脆嫩,鮮味濃厚。還沒入春就想迫不及待吃起醃篤鮮,那1月中旬之後的冬筍,也是佳選。冬筍纖維細潔,鮮得雅氣,微微有些甜,也算是筍中極品。除了肉和筍,對於上海人來說,百葉結也是醃篤鮮的固定班底。打了結的豆製品看似乖巧質樸,然而一旦吸飽了湯汁,有時甚至比肉比筍更好吃。
  • 吃什麼 | 上海老字號醃篤鮮哪裡吃,人均50元消費就能吃上米其林
    每年春季,小滬的餐桌上自然是少不了醃篤鮮配白米飯,頓頓都要吃,才夠滿足。醃篤鮮,是一道江南地區漢族特色菜,如今本幫菜中的一大招牌。醃,指的是醃製過的鹹肉;鮮,就是新鮮的肉類,指的是雞、蹄膀、小排骨等;篤,小火燜的意思。醃篤鮮的口味鹹鮮,湯汁白濃,肉質酥肥,筍香清脆,鮮味濃厚。
  • 醃篤鮮
    不過呢,萬變不離其宗,上海菜的精髓,無非一個「鮮」字,不僅僅是味道,更是季節。我想了想對他說:現在這個時間點,當然是吃醃篤鮮了。最近各種媒體上,關於醃篤鮮的文章讀了不少。這道菜燒起來有什麼花樣,不需要我多囉嗦了。三樣主料:鹹肉、鮮肉、春筍。燒法也簡單,就是一鍋煮。稍微講究點的,鹹肉煮一段時間撈出來,這樣肉的口感更好一點。
  • 醃篤鮮,與春天的一期一會 | 最入心的那碗可能在這裡!
    為了這碗屬於春天的鮮香,我們諮詢了幾位精於本幫江浙菜餚的資深大廚、美食家,討來了幾個做好醃篤鮮的訣竅。醃篤鮮既然出自家常,應該也是各家有各家的配方和味道。很小的時候,我以為,醃篤鮮就是我媽發明的。她說:醃製的和新鮮的肉類加上春筍煮湯,不加任何調味料,就是醃篤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