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山海經》被古樹證實,縱目面具的背後會是燭龍嗎?

2021-01-18 我的佩奇不是豬

相信很多關注歷史的朋友都聽說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生的一件大事,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的四川三星堆問世,震撼了無數國人的心緒,彼時,只存在於神話中的古蜀文化伴隨著三星堆的問世,被證實了曾經真實存在過。

翻閱典籍,很多朋友都多少聽過關於古蜀文化的傳聞,或者從書中見證過它的存在,不過那都是存在於文獻紙張,沒有人親眼見證,也讓它化成了一個謎團縈繞在無數人的心頭。史料中記載,古蜀文化的存在比夏朝還要久遠,那是存在於五千多年前的一個古老文明,擁有極為璀璨的古老文化,不過那個曾經輝煌的文明,卻沒有在世間留下任何的記載。

相信很多熱愛歷史,熟知文化的朋友都曾聽說過《山海經》這樣一本文獻,其中記載著各類奇珍異獸,山川氣運,以及中國古典神話,而我們出土的三星堆,是否能夠在《山海經》中印證古蜀文化是否真的存在過呢?相信大家都清楚三星堆中出土的文物中最為震撼的東西,就是那棵青銅神樹了,當然與《盜墓筆記》中的那棵並不相同。

翻閱典籍,誦讀《山海經》我們能夠在其中找到關於所謂樹的影子,原文:扶桑若木,一根大木頭,九居其下,一日居期上。這裡中所提及的是為扶桑樹,單論名諱與青銅古樹並不吻合,但其中的描述卻與青銅古樹不謀而合,有著驚人的相似。

根據出土的青銅古樹與文中的扶桑進行對比,出土的青銅古樹共有八棵,而其中,修復最為完整的一株高近四米,是當今世界上發現的單件最大的青銅文物。從青銅古樹的外形來看共分三層,每層長有三根枝丫,以此可以推出共九枝,而其中最高的一枝上站著太陽鳥,在山海經中又喚金烏,不過可惜的是,其中一隻鳥後來被夾斷了。按照這種道理推斷,如果這棵青銅樹是完整的,恰好就對應了《山海經》中扶桑樹的記載,一日在上,九日再下。

除此之外,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中還存在著一隻怪鳥,名喚青鸞,與《山海經》中記載的有著極大的關聯。此外,書中記載於真實出土的器物中,這種怪鳥的翅膀都為刀翅,既像刀一樣的翅膀。除了青銅古樹與青銅怪鳥,另外出土的一個就是三星堆中著名的縱目面具。這個所謂的縱目面具給人的感覺十分詭異,因為在世人的記憶中,沒有人會生成那般模樣,難道說在彼時的古蜀文化中,真的存在過這樣的人馬?那他在山海經中的記載又對應著何物?

三星堆的出土引起了國內外廣泛學者的注意,而這個面具自然也得到了他們的關注,爭相研究這個所謂的面具究竟有何用途。一眾學者一致認為,這個縱目面具不可能是戴在臉上的,因為它十分的沉重,且製作也無比粗糙,作為面具而言是不符合常理的,最終,大家得到了被一致認可的答案,這個縱目面具很有可能是祭祀所用的。

相信很多人都清楚,遠古時期很多部族都擁有著屬於自己的圖騰,象徵著部族的氣運與神聖,既然縱目面具是祭祀所用,那它又代表著什麼呢?看過《山海經》的朋友應該都記得,其中一章寫了一個人,不過後世更願意將他比作神靈,那就是燭龍。睜眼即是白天,閉眼即是黑夜,呼吸交換既是冬夏交替。

而《山海經》中關於燭龍的描述就曾提到過縱目二字,並非中原的詞彙,其中記載的燭龍眼睛是向外凸顯的。關於三星堆的出土,諸多青銅器物都可以在山海經中找到,而其中吻合之處甚多。隨著學術水平的提高,《山海經》中記載的東西也都逐漸被人們所證實,或許,曾經我們的世界,真的如《山海經》中記載的,斑斕繽紛。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山海經》被人類逐漸證實,回顧那個曾經廣闊的天地。

相關焦點

  • 三星堆出土,《山海經》被古樹證實,縱目面具的背後是燭龍?
    相信很多關注歷史的朋友都聽說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生的一件大事,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的四川三星堆問世,震撼了無數國人的心緒,彼時,只存在於神話中的古蜀文化伴隨著三星堆的問世,被證實了曾經真實存在過。相信很多熱愛歷史,熟知文化的朋友都曾聽說過《山海經》這樣一本文獻,其中記載著各類奇珍異獸,山川氣運,以及中國古典神話,而我們出土的三星堆,是否能夠在《山海經》中印證古蜀文化是否真的存在過呢?相信大家都清楚三星堆中出土的文物中最為震撼的東西,就是那棵青銅神樹了,當然與《盜墓筆記》中的那棵並不相同。
  • 三星堆縱目面具、顓頊與北鬥崇拜:從《山海經》的「天下之中」說起
    學者們驚奇地發現,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人首鳥身像、縱目面具等文物多可用《山海經》來進行釋讀,這是繼王國維用《山海經》證殷墟四方風卜辭之後再次以《山海經》證古的案例。那麼,《山海經》關於「天下之中」的記載又是否可從三星堆文化中得到解讀呢?
  • 三星堆文化與天下之中:從縱目面具看顓頊和北鬥崇拜的關係
    學者們驚奇地發現,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人首鳥身像、縱目面具等文物多可用《山海經》來進行釋讀,這是繼王國維用《山海經》證殷墟四方風卜辭之後再次以《山海經》證古的案例。那麼,《山海經》關於「天下之中」的記載又是否可從三星堆文化中得到解讀呢?
  • 三星堆挖出一怪鳥,神話被證實,山海經裡記載的不是華夏文明?
    中國神話最具有神力色彩的莫過於是《山海經》這本書了,雖然它是一本古代的地理書籍,但其中記載的許多地方以及生物都頗具神話色彩。有些人認為這本書就是杜撰,有些人認為這本書是寫實的,只不過時過境遷,許多生物已經消失了。巴蜀地界的三星堆被挖掘出來之後,裡面有許多東西與《山海經》裡面的描述極其相符,這更加讓人疑問,《山海經》難道記載的不是華夏文明,而是古蜀文明嗎?
  • 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縱目青銅面具、太陽...
    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縱目青銅面具、太陽神鳥金箔……提到古蜀文明,您還能想到什麼?20世紀80年代,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兩個埋藏坑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其中出土的人像、頭像、神壇、神樹等各種造型奇異的青銅器,以及面具、權杖、動物形飾等多種製作精美的金箔製品震驚海內外。
  • 探秘三星堆,從這些自帶神秘光環...
    此外,三星堆創造了如此發達的青銅文明,在考古學者們將三星堆城牆合圍之後,城市詳細的布局還可以了解得更清楚。它的宮殿區在哪?蜀王的王墓能找到嗎? 縱目面具 現館藏於三星堆博物館三星堆出土的標誌性文物,莫過於造型各異、風格神秘的青銅面具。其中,人稱「千裡眼、順風耳」的青銅縱目面具,又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它雙眼外突達16釐米,耳朵向兩邊張開,面具寬達138釐米,五官極盡誇張之能事,顯出一種凌厲的威嚴。
  • 三星堆遺址為什麼不繼續挖了?
    三星堆遺址一經發現便轟動了全世界。將三星堆放在夏商周的歷史背景下,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與中原文化相比,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以至於就有那麼一些人說:考古專家不敢挖了!考古工作者可沒那麼膽小。比膽子,誰能比過「刨疙瘩」的人?當然這是玩笑話。
  • 獨具特色的三星堆,三星堆文物將在它們的榮耀中彰顯!
    三星堆古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下面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二號祭祀坑出土此為二號坑Ⅱ式銅圓罍,器型略顯瘦高。器物為方唇窄沿,器口與器頸、腹部皆平直,近底處弧形內收,圈足稍外撇。頸部飾三周凸弦紋,肩外緣補鑄四個卷角簡化羊頭。肩部、腹部及圈足上各有四扉稜,上下對應,將紋飾四等分。
  • 三星堆博物館裡那些「網紅」們的故事
    (周樂天 攝)猜想 《山海經》中提到過「金烏負日」,三星堆青銅神樹,表達的會不會是傳說中的扶桑樹?從挖掘出來到現在為止,專家們也是一直都在爭議,有專家說青銅大面具是代表了三星堆的一種圖騰象徵,也有專家說是一種祭祀的禮器。三星堆出土的諸多青銅面具包括三種縱目形象:一種是兩眼向上挑,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鳳眼」;一種是眼球向外突;還有一種是兩眼之間有完全縱向的第三隻眼,就像二郎神楊戩似的。一說是古蜀人缺碘造成的。
  • 三星堆出土上古大樹後,卻禁止繼續挖掘,專家:與山海經記載一致
    三星堆出土一上古大樹後,卻禁止繼續考古挖掘,專家:與《山海經》記載一致在遠古時期,有著許許多多的傳說,大多數都是人們口口相傳下來的故事,也有少數是記載下來的。在眾多記載古代神話故事的古籍中,又以《山海經》的名氣最大。像是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等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都出自《山海經》。
  • 我愛博物館(16) 三星堆博物館
    在中外的不同文化的遺址中都有發現黃金面具,作用都是用來顯示佩戴者身份的與眾不同的。一般認為這種帶著黃金面具的人代表了社會的最高階層,手握生殺大權,往往具有與神交流的能力,比如祭司啥的。三星堆這裡出土的黃金面具跟頭像的造型十分貼合,戴上後顯得眼睛更加往外突出,俗稱就是凸眼泡,比較文學的說法管這個叫「縱目」,這也是三星堆文化符號的最大特色。
  • 《山海經》中記載與三星堆文明高度重合,其中或暗藏上古地圖
    在上個世紀三星堆古文物被挖掘之後,便不出所料的震驚了全世界。這些古文明的器具,不管是它的造型和材質甚至整個工藝,都似乎獨立於與華夏文明之外。但是在絲絲縷縷的線索中,發現與華夏文明還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它到底來自何方,源自於哪裡,最後為什麼會不見甚至是毀滅,至今都無從考據。
  • 《山海經》究竟記錄了什麼?在三星堆已大量被證實
    到了21世紀後,山海經中的高奇記載不斷被證實,很多以前弄不懂的問題都將被迎刃而解。 在《山海經》誕生的同時代,四川盆地屹立著一個上古文明叫做三星堆,上世紀的考古工作帶來了眾多出土文物,三星堆是青銅文明,早在近4000年前便使用了大量祭祀用的銅製禮器,其中青銅神樹上就有鳥身人面的形象,隨著考古的進展,學者又從祭祀坑裡發掘出一尊單獨的青銅人首鳥身像,它形象的描繪了古蜀人的面貌特徵,當然面部做了如實反映,可是身體很明顯是附會上去的。
  • 五千年前,神秘古蜀先民的青銅文明——發現三星堆巴蜀考古特展
    迥異於我們熟知的任何古代中原文明:高鼻深目、闊嘴大耳、神態詭異的大型青銅縱目面具,與真人頭部大小相似的青銅人頭像,高260釐米,重達300餘斤的大銅人立像,雕有精美紋飾、長142釐米的純金杖,掛有飛禽走獸和各種果實、高395釐米的青銅神樹、帶有異域文化特徵的青銅器和陶瓷酒杯,等等等等。
  • 揭秘三星堆文明的真相:真的被歷史界和考古界隱瞞了嗎?漲知識了
    1929的春天,當地農民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溝時發現有古文物,之後經過考古專家的發掘,確認 是一坑具有濃厚古蜀地方特色的玉石器大約400餘件,這是最早發現的三星堆遺址。到了1986年,三星堆遺址的考古取得重大發現,兩個商代祭祀坑的發掘,出土了金器、玉石器、青銅器、骨器、陶器等珍貴文物1200多件。
  • 三星堆出土文物令人驚訝,竟是這樣東西,考古學者為何不繼續挖掘
    眾所周知,北緯30°是一條看不見的曲線,是一條地理學家為方便研究地球而畫出的虛擬的線,在十九世紀初,我國在這個範圍附近發現了三星堆遺址,但是三星堆裡出土的文物卻令人驚訝,竟是這樣的東西,那麼考古學家為何不繼續挖掘呢?
  • 三星堆遺址為何被禁止挖掘?專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相信有不少人應該知道,三星堆文明的奇異之處便是此中許多文物,皆不像是我國會有的文物。 三星堆的發掘起源於1929年,當地人民發現的一坑的玉石器。但因為當時社會環境的限制,並沒有人進行挖掘。
  • 三星堆發掘的7個神秘符號,記載了外星人的秘密,是真是假?
    目前探測到三星堆遺址總面積12平方千米。遺址的發現昭示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同屬於中華文明母體,可卻不像尋常的出土的遺蹟一樣,能夠確定的知道時間來歷,又或者是其他類型的信息,反而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神秘色彩。尤其是它出土的很多大型青銅器,誇張的青銅面具縱目,高達三點九米的青銅樹以及身高180的青銅直立人等都是此前歷史上毫無前列潛力的。
  • 三星堆博物館及三星堆遺址簡介(圖)
    三星堆博物館(資料圖)  三星堆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地處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德陽廣漢市城西鴨子河畔三星堆博物館集文物收藏保護、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等多種職能為一體,採用現代化科學手段實施管理。這裡不僅是學習古蜀歷史的基地,古蜀文化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的中心,而且還是享譽海內外的旅遊勝地。   三星堆因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而得名。三星堆遺址發掘出大量古蜀國各種工具和器物,在世界考古學界引起了轟動。三星堆遺址為中國西南地區的青銅時代遺址。
  • 「沉睡數千年 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文物,一睹那些國寶中的國寶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使自古以來真偽莫辨的古蜀史傳說成為信史。古蜀史的源頭及古蜀國的中心,亦因三星堆而得到確認。有的文獻介紹三星堆博物館有五件國寶:青銅神樹、青銅大立人、金杖、祭山玉璋、玉牙璋。但是博物館講解員講的是有六件國寶:青銅神樹、青銅大立人、金杖、祭山玉璋、玉牙璋、青銅縱目面具。其中的祭山玉璋在出土後僅展出過幾次就未與公眾見面,這是首次回歸三星堆博物館常設展覽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