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縣臺裡村脫貧攻堅滿意公式:1 2=12

2020-12-16 金臺資訊

近來,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通過成立1支隊伍——臺裡村脫貧攻堅「群眾滿意」黨員突擊隊,建立2本臺帳——「群眾滿意臺帳」和「群眾不滿意臺帳」,實現了脫貧攻堅12個滿意:政策宣講讓群眾滿意、公平公正讓群眾滿意、致富增收讓群眾滿意、保障民生讓群眾滿意、改善人居讓群眾滿意、排憂解難讓群眾滿意、基層治理讓群眾滿意、網格幫扶讓群眾滿意、衛生保潔讓群眾滿意、整改問題讓群眾滿意、補齊短板讓群眾滿意、文明鄉風讓群眾滿意,走出了一條「1 2=12」的脫貧攻堅滿意度提升新路。

2020年1月,臺裡村脫貧攻堅「群眾滿意」黨員突擊隊剛一亮相,就引起了臺裡村群眾的極大關注。這支隊伍由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駐村幫扶隊隊員發起,地方政府幫扶幹部和臺裡村全部黨員組成,一共58人。突擊隊的「突擊目標」裡把群眾的事情分為兩類,一類是滿意,另一類就是不滿意,並針對性建立了「群眾滿意臺帳」和「群眾不滿意臺帳」2本臺帳。

「不會是做做樣子吧?」臺裡村客寨村民潘玉輝與不少村民都有過這樣的懷疑,但是突擊隊以實際行動打消了他們的疑慮。

「我們寨這個自來水已經很久沒有來了,挑水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多的不方便,顧書記,看看你能不能幫我們解決一下?」2020年2月18日的下午,村民潘玉輝來到臺裡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找到省交通運輸廳駐村第一書記顧光勝急衝衝地說到,話語中還帶著一絲考驗的味道。

原來,臺裡村客寨處於臺裡村的地理位置最高點,高過了村裡自來水水池位置,加上季節性缺水、導致水量不足,難以滿足臺裡村客寨的村民生活用水,導致客寨村民不滿意。

接到潘玉輝的反映後,突擊隊把問題記錄到了「群眾不滿意臺帳」,迅速召集村支兩委和客寨群眾代表商議解決客寨自來水水量不足的問題,決定在客寨修建一座60立方米的水池解決客寨43戶210人供水不足的問題。

「說幹就幹、實幹苦幹、幹群一起加油幹」,突擊隊一邊聯繫水利部門尋求技術支持,一邊協調幫扶單位補上了5萬元的資金缺口和約2.5萬元的水管材料。施工開始後,臺裡村突擊隊隊員紛紛帶頭加入到修建水池當中來,帶頭上山尋找水源、抬鋼管、挖水溝、挑灰漿,樣樣都起模範作用。

由於客寨青壯男人大多外出務工,只剩婦女老幼留守老家,抬不動用作主管道的鋼管。接到村民反映後,15名突擊隊員15分鐘後就在指揮所集結,一組開路、兩個組輪流繩拉肩抗,硬是用一道道傷疤和一個個水泡,在雜草叢生、荊棘滿地的懸崖峭壁上,4天內就鋪設完成了一條4公裡長的水管管線。經過突擊隊員和客寨群眾為期60多天的辛勤付出,臺裡村客寨新水池於4月28日正式儲水,客寨村民也不再為停水而煩惱。

「玉輝,咋樣?對你們寨的自來水滿意嗎?家裡面還停水不?」突擊隊隊長顧光勝在客寨水池啟用後回訪潘玉輝時問。

「滿意!非常滿意,現在家裡也不會停水了,每天幹完活回來隨時都可以洗熱水澡。」村民潘玉輝笑著答,同時他還有些愧疚:「不好意思啊顧書記,當初太著急了,說話有點衝。」

「沒關係,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你儘管講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解決!」這是顧光勝的承諾,也是突擊隊的承諾。

據悉,貴州省啟動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以來,臺裡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積極作為,圍繞群眾滿意度開展工作,把解決群眾的不滿意作為突擊隊的奮鬥目標,積極制定並推出「十二個滿意」搶抓戰機、服務群眾。

突擊隊採取「線上 線下」的模式進行民意了解,在線上通過村民到臺裡村微信公眾號進行留言,指揮所專人對留言進行梳理和回復;在線下採取「駐村第一書記 村黨支部 黨員 群眾代表」入戶實際走訪的方式收集民意,同時還在各自然寨設立意見箱,村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投入意見箱,通過多渠道收集群眾在哪些方面不滿意和滿意。

為了確保群眾反應事件的真實性,突擊隊設立了核查小組,針對群眾的每一件反應事情都會認真核查核實。對屬於群眾自身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的,突擊隊立項處理;對群眾自身能力範圍能解決的問題,突擊隊不予受理,並做好相關政策解讀和勸導,杜絕等、靠、要的思想和行為。

建立臺帳後,突擊隊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突擊措施,分步進行,每一步都會尋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把突擊計劃和群眾期盼的結合在一起,確保最後結果群眾滿意、群眾認可、群眾得到實惠。

突擊結束後,突擊隊隊長組織隊員們一起上門入戶了解群眾對突擊隊處理結果的認可度和滿意度,直到群眾滿意無異議,「群眾滿意」黨員突擊隊再對臺帳進行銷帳銷號。

截至5月25日,突擊隊已經接到群眾反應不滿意事情9件,已經為群眾解決了客寨群眾自來水供水不足、排汙管道修繕、村容村貌髒亂差等5個問題,其餘4件事情因為訴求不合理未受理,完成的5件事均得到當事人的肯定和認可。

「群眾滿意」突擊隊在臺裡村引起群眾熱議,紛紛點讚臺裡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的為民精神,讓群眾煩惱有處可傾訴、問題有處可解決,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說到突擊隊的事情,群眾潘擺鬧還有些激動:「駐村幹部來我家時,我只是開玩笑地說了句,這個入戶路有點溼滑,沒想到第二天指揮所就來幫我硬化入戶路,現在走起路來方便多了,路好了、心情也舒暢了。」說著說著,潘擺鬧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文/圖 何忠州)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從江縣臺裡村:從火塘中拆出一份新風氣
    近日來,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拆除火塘成為了群眾的熱點話題,火塘一事引起群眾熱議,說起拆除火塘,年輕人都紛紛一片叫好聲,因為臺裡村從火塘拆除中拆出來一份新風尚。經過臺裡村脫貧攻堅指揮所工作人員的多次入戶動員,給他看了臺裡村過去的照片和現在的照片,來說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最終老人同意了拆除火塘。
  • ...軍民攜手同心譜新篇——貴州省從江縣人武部定點幫扶臺裡村新建...
    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客寨滿臉笑容的村民鄧成榮在飲水工程竣工儀式上激動地說道。據了解,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是縣人武部定點幫扶村,是縣委常委、縣人民武裝部部長劉午寧「下抓兩級」聯繫村。由於原有的自來水水源較小,蓄水池位置與客寨村民住房落差小,甚至低於村民住處,造成該村46戶村民出現經常性供水不足,給村民生產生活帶來極度不便。
  • 從江縣臺裡村:養「土」雞用新技術,擴欄增養有底氣
    3月29日,貴州省農科院生態畜牧產業專班家禽組專家一行,到從江縣臺裡村開展生態養雞技術培訓會,全力助推脫貧攻堅,打贏從江縣百日會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距離從江縣臺裡村脫貧出列的時間還有90多天,村級產業發展的好不好,決定著脫貧質量高不高,脫貧成色純不純,對群眾的經濟收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從江縣臺裡村:油茶豐收產業興百姓...
    連日來,黔東南州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油茶合作社又熱鬧了起來。屋內擠滿了不斷扛著大包小包前來賣油茶籽的村民。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幸福的笑容,和屋外寒冷的天氣比起來,屋內猶如冬天的陽光一樣溫暖。據悉,臺裡村油茶合作社今年依然延續2019年的油茶籽收購方式,每斤油茶籽按照市面上的收購價格,同時每斤油茶籽再給農戶1塊錢的補貼。
  • 從江縣臺裡村:油茶樹下雞成群,林下養殖忙
    「感謝黨的好政策,有了這個脫貧雞圈後,我家今年又能賺錢了」正在投放雞苗的潘成忠手裡捧著小雞苗笑的甜蜜十足。4月27日,臺裡村產業園雞鳴聲比往常更響亮了,走進油茶園才發現原來今天各個雞圈都開始投放小雞苗,38個脫貧雞圈同時奏響了臺裡村林下養殖新篇章,按下臺裡村產業發展復工「快捷鍵」,全力助推「衝刺90日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今年是特殊的一年,臺裡村香雞養殖業也採取了特殊的養殖模式,改變了以往「一給了之」的養殖現狀。
  • 貴州從江縣:實施農村「組組通」脫貧攻堅大會戰
    圖為從江縣鬥裡鄉臺裡村通往自然組水泥公路的建設場景。 貴州省從江縣在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中積極實施農村公路「組組通」攻堅大會戰,通過打通農村交通公路「最後一公裡」讓全縣所有村組實現通公路,為山區農村群眾脫貧攻堅助力。
  • 從江縣鬥裡鎮:送戲下鄉傳遞黨的好聲音
    12月10日,由從江縣縣委、縣政府主辦,縣委宣傳部、縣文體廣電旅遊局組織的2020年送戲鄉下文藝演出活動深入鬥裡鎮馬安村開展巡迴表演。此次活動以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主題,文工團演職人員創新編排了系列以脫貧攻堅一線幹部、抗疫醫護人員為原型的歌舞、小品、快板等形式多樣的節目,傳遞黨的好聲音,傳遞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正能量,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歡迎。節目現場馬安村婦聯組織本村表演隊上臺即興表演民族舞蹈蘆笙舞,對演出團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活動當晚吸引了來自馬安村及周邊村寨的500餘群眾前來觀看。
  • 錦旗表心意 愛民守初心——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為縣人武部贈送錦旗
    近日,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村長潘老南率村民代表一行6人到縣人武部贈送「全心全意為民服務·心繫百姓為民解憂」錦旗,並參加幫扶工作座談會。劉部長指出:縣人武部定點幫扶臺裡村三年來,在村兩委的正確帶領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全村基礎設施和群眾的精神面貌有了較大的改善,建檔立卡未脫貧33戶也已全部實現脫貧。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是大家團結一致、拼搏奮鬥的結果,縣人武部僅僅是幫助大家理清發展思路、提振脫貧信心,利用資源做一點點實事而已,這離黨的擁政愛民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 從江縣臺裡村綠旺養雞合作社積極恢復林下香雞養殖
    2月23日,黔東南州從江縣臺裡村安靜了整整兩個月的產業園又熱鬧了起來,正在農田裡耕地的村民哼著小曲、掛在樹上的畫眉叫個不停、油茶樹下的公雞打鳴聲一個接一個、森林裡的小黃牛叫聲在山裡迴蕩,一幅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恢復生產的鄉村花卷緩緩展開。
  • 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幫扶從江縣脫貧攻堅捐贈儀式在貴陽舉行...
    10月28日,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幫扶從江縣脫貧攻堅捐贈儀式在貴陽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副省長盧雍政,省政協副主席孫誠誼,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副主席邵琪偉、秘書長何亞非,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負責同志出席並見證捐贈。
  • 臺裡村「拼命三郎」村支書的「三拼精神」
    他叫潘老章,現任中共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支部委員會書記,習慣性的喊他支書,一個30歲出頭的青年,他沒有像其他年輕人一樣選擇外出務工,二是選擇留在村裡和村民一起改變家鄉。但是在他的眼裡,他並不是拼命三郎的支書,他經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村支書,我不能認輸,更不能服輸。
  • ...追夢橋」「為了明天——青春美育益起來」活動來到從江縣臺裡村
    7月17日,由共青團貴州省委、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貴州師範大學主辦,「為了明天——青春美育益起來」送音樂、送文化、送法治進鄉村活動走進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節目的最後臺裡村群眾吹起蘆笙,跳起舞蹈,用臺裡村最高貴的禮遇歡迎貴客的到來,將整個演出推向高潮。
  • 貴州從江萬畝油茶豐收 農戶銷售忙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11月27日,貴州省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村民挑著油茶籽到合作社售賣。 吳德軍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貴州省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合作社收購的油茶籽。吳德軍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11月27日,在貴州省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村民喜領銷售的油茶籽現金。 吳德軍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11月27日,在貴州省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合作社工作人員在兌現銷售的油茶籽現金。 吳德軍 攝 連日來,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油茶產業專業合作社內,民眾紛紛把採收的油茶籽搬運到這裡出售。
  • 「脫貧攻堅·村村道」從江縣高林村: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
    從江縣下江鎮高林村轄2個自然寨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4戶233人。2014年建檔立卡31戶總人數103人,貧困發生率41.7%。目前剩餘未脫貧人口2戶3人,貧困發生率降到1.2%,同比下降40.1個百分點。
  • ...扶貧幫困解民愁︱從江縣加勉鄉別鳩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吳永生
    我叫吳永生,中共黨員,是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從江分局職工,2019年7月底作為全縣第二批增派到省極貧鄉(鎮)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人員之一到從江縣加勉鄉別鳩村任網格員,2020年8月起,任別鳩村指揮所所長。下村後,我不斷學習脫貧攻堅各項政策規定,堅持每日入戶走訪村民,熟悉村情民情,一個月後,我基本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況,認識了大部分的村民。
  • 從江縣微型企業助力同步小康
    新華網貴州頻道2月10日電 貴州省從江縣鬥裡鄉臺裡村苗族青年農民潘老章,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創辦的養豬場通過申報被列入微型企業給予扶持,短短兩年規模越做越大效益越來越好,養豬場年純收入30多萬元並帶動12多戶農戶發展養殖業,成為引領農村群眾致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 「脫貧攻堅走基層」澳門媒體參觀從江縣大歹小學 學生:長大了我想...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11月19日,從江縣大歹小學的操場上熱鬧了起來,來自澳門日報、澳廣視等14家澳門主流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主題採訪團走進由澳門基金會在從江縣援建的大歹小學,了解澳門在從江縣教育扶貧的成果。
  • 這是從江縣「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
    五年來,從江縣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基礎建設不斷加強,農村住房條件不斷改善,交通路網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健全,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 從江縣貫洞鎮舉辦首屆鄉村民族文化旅遊節
    12月15日,以「宣講十九大、弘揚六洞民族文化、打造鄉村旅遊名片,助推脫貧攻堅」為主題的從江縣貫洞鎮首屆鄉村民族文化旅遊節在貫洞鎮臘陽村景萊生態廣場隆重開幕
  • 「我的扶貧故事」他鄉當故鄉|從江縣谷坪鄉五一村第一書記晏高飛
    我叫晏高飛,去年8月28日增派到從江縣谷坪鄉山崗村任網格員,同年12月調整到谷坪鄉五一村任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兼任五一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網格員。五一村黨苟寨脫貧攻堅政策宣傳群眾大會駐村後,我通過召開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會議,虛心和村組幹部探討求教脫貧攻堅相關工作,我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入戶走訪全村2個自然寨3個村民小組211戶,每到一戶都與群眾拉家常,交心談心,認真做好民情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