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通過成立1支隊伍——臺裡村脫貧攻堅「群眾滿意」黨員突擊隊,建立2本臺帳——「群眾滿意臺帳」和「群眾不滿意臺帳」,實現了脫貧攻堅12個滿意:政策宣講讓群眾滿意、公平公正讓群眾滿意、致富增收讓群眾滿意、保障民生讓群眾滿意、改善人居讓群眾滿意、排憂解難讓群眾滿意、基層治理讓群眾滿意、網格幫扶讓群眾滿意、衛生保潔讓群眾滿意、整改問題讓群眾滿意、補齊短板讓群眾滿意、文明鄉風讓群眾滿意,走出了一條「1 2=12」的脫貧攻堅滿意度提升新路。
2020年1月,臺裡村脫貧攻堅「群眾滿意」黨員突擊隊剛一亮相,就引起了臺裡村群眾的極大關注。這支隊伍由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駐村幫扶隊隊員發起,地方政府幫扶幹部和臺裡村全部黨員組成,一共58人。突擊隊的「突擊目標」裡把群眾的事情分為兩類,一類是滿意,另一類就是不滿意,並針對性建立了「群眾滿意臺帳」和「群眾不滿意臺帳」2本臺帳。
「不會是做做樣子吧?」臺裡村客寨村民潘玉輝與不少村民都有過這樣的懷疑,但是突擊隊以實際行動打消了他們的疑慮。
「我們寨這個自來水已經很久沒有來了,挑水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多的不方便,顧書記,看看你能不能幫我們解決一下?」2020年2月18日的下午,村民潘玉輝來到臺裡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找到省交通運輸廳駐村第一書記顧光勝急衝衝地說到,話語中還帶著一絲考驗的味道。
原來,臺裡村客寨處於臺裡村的地理位置最高點,高過了村裡自來水水池位置,加上季節性缺水、導致水量不足,難以滿足臺裡村客寨的村民生活用水,導致客寨村民不滿意。
接到潘玉輝的反映後,突擊隊把問題記錄到了「群眾不滿意臺帳」,迅速召集村支兩委和客寨群眾代表商議解決客寨自來水水量不足的問題,決定在客寨修建一座60立方米的水池解決客寨43戶210人供水不足的問題。
「說幹就幹、實幹苦幹、幹群一起加油幹」,突擊隊一邊聯繫水利部門尋求技術支持,一邊協調幫扶單位補上了5萬元的資金缺口和約2.5萬元的水管材料。施工開始後,臺裡村突擊隊隊員紛紛帶頭加入到修建水池當中來,帶頭上山尋找水源、抬鋼管、挖水溝、挑灰漿,樣樣都起模範作用。
由於客寨青壯男人大多外出務工,只剩婦女老幼留守老家,抬不動用作主管道的鋼管。接到村民反映後,15名突擊隊員15分鐘後就在指揮所集結,一組開路、兩個組輪流繩拉肩抗,硬是用一道道傷疤和一個個水泡,在雜草叢生、荊棘滿地的懸崖峭壁上,4天內就鋪設完成了一條4公裡長的水管管線。經過突擊隊員和客寨群眾為期60多天的辛勤付出,臺裡村客寨新水池於4月28日正式儲水,客寨村民也不再為停水而煩惱。
「玉輝,咋樣?對你們寨的自來水滿意嗎?家裡面還停水不?」突擊隊隊長顧光勝在客寨水池啟用後回訪潘玉輝時問。
「滿意!非常滿意,現在家裡也不會停水了,每天幹完活回來隨時都可以洗熱水澡。」村民潘玉輝笑著答,同時他還有些愧疚:「不好意思啊顧書記,當初太著急了,說話有點衝。」
「沒關係,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你儘管講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解決!」這是顧光勝的承諾,也是突擊隊的承諾。
據悉,貴州省啟動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以來,臺裡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積極作為,圍繞群眾滿意度開展工作,把解決群眾的不滿意作為突擊隊的奮鬥目標,積極制定並推出「十二個滿意」搶抓戰機、服務群眾。
突擊隊採取「線上 線下」的模式進行民意了解,在線上通過村民到臺裡村微信公眾號進行留言,指揮所專人對留言進行梳理和回復;在線下採取「駐村第一書記 村黨支部 黨員 群眾代表」入戶實際走訪的方式收集民意,同時還在各自然寨設立意見箱,村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投入意見箱,通過多渠道收集群眾在哪些方面不滿意和滿意。
為了確保群眾反應事件的真實性,突擊隊設立了核查小組,針對群眾的每一件反應事情都會認真核查核實。對屬於群眾自身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的,突擊隊立項處理;對群眾自身能力範圍能解決的問題,突擊隊不予受理,並做好相關政策解讀和勸導,杜絕等、靠、要的思想和行為。
建立臺帳後,突擊隊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突擊措施,分步進行,每一步都會尋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把突擊計劃和群眾期盼的結合在一起,確保最後結果群眾滿意、群眾認可、群眾得到實惠。
突擊結束後,突擊隊隊長組織隊員們一起上門入戶了解群眾對突擊隊處理結果的認可度和滿意度,直到群眾滿意無異議,「群眾滿意」黨員突擊隊再對臺帳進行銷帳銷號。
截至5月25日,突擊隊已經接到群眾反應不滿意事情9件,已經為群眾解決了客寨群眾自來水供水不足、排汙管道修繕、村容村貌髒亂差等5個問題,其餘4件事情因為訴求不合理未受理,完成的5件事均得到當事人的肯定和認可。
「群眾滿意」突擊隊在臺裡村引起群眾熱議,紛紛點讚臺裡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的為民精神,讓群眾煩惱有處可傾訴、問題有處可解決,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說到突擊隊的事情,群眾潘擺鬧還有些激動:「駐村幹部來我家時,我只是開玩笑地說了句,這個入戶路有點溼滑,沒想到第二天指揮所就來幫我硬化入戶路,現在走起路來方便多了,路好了、心情也舒暢了。」說著說著,潘擺鬧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文/圖 何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