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雙流機場發現大型古墓 挖出南宋夫妻火葬墓

2020-12-15 搜狐網

  雙流挖出南宋夫妻火葬墓

  雙流機場新航管區發現25座大型古墓

  昨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雙流縣文物管理所對位於雙流縣東升鎮青岡村雙流機場新航管樓建設工地發現的古墓群進行了現場發掘和清理,其中一座大型西漢土坑木槨墓,規模僅次於綿陽雙包山的西漢諸侯王木槨墓。一處延續2000多年的家族墓群更是讓專家興奮不已:「這個從西漢延續到宋、明、清的家族墓群,對研究成都平原歷史上的經濟、文化均有極大價值。」

  好氣派

  築5000平米土臺當家族墓地

  昨日上午,在雙流縣東升鎮青岡村四組,被彩條布圍起來的新航站區一號墓地,數十名考古工作人員正緊張地對數座墓室進行清理。從中間貫穿長達68米、寬2米的大探溝,表明這裡的古墓群規模十分宏大。雙流縣文物管理所專家李國告訴記者,此前,附近村民彭德軒老人曾告訴考古人員,這塊地原名「山坡林」(又名「彭家大墳包」),過去村民們在臺地上曾挖出不少帶花紋或文字符號的磚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的大隊公社修建食堂時也常在此處挖掘「大頭磚」(可能系扇形磚之類)取用。為了配合機場建設,去年9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雙流縣文物管理所對這一片進行了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發現這個高出地表3.5米左右,佔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的平面近橢圓形的土丘,墓葬多達25個,從西漢直到南宋和明、清時代,其中漢墓就達20座。而長達68米的探溝,則是考古隊在今年8月,通過全站型電子速測儀和GPS設備對墓地進行測繪後挖開的,主要用於解剖墓地封土下墓葬走向及各封土之間的範圍和關係。

  而最讓專家們稱奇的是,根據周圍地勢勘察發現,此處土坡原為平地,平臺是古人用黃土夯築而成,專門用於修建墓室,「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墓主人家族的財勢極大。」

  好富有

  漢代墓連棺材泡釘都鍍金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位於墓地南面的一排西漢土坑墓。「你們看,青銅器上都有金箔。」在已經發掘的19號墓坑前,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易立興奮地指給記者看,只見在長8米、寬5米的墓地中間,斜放著一隻銅釜,旁邊則是數片閃著微光的金箔。而在已經腐朽的棺材旁的黃泥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數枚渡了金的花瓣形泡釘,「這個泡釘是用來固定棺木的,這個家族的確很有錢,至少是官吏或者地主。」考古人員稱,19號墓坑是一個一槨雙棺墓,而在泥土中,還發現了精美的紅黑色紋路,極像聞名海內外的成都漆器,「說明這兩口棺木是漆繪木棺。」隨後,易立根據墓室內鏽跡斑斑的數串五銖錢、彩繪陶盆、陶鼎、銅器、鐵器的殘片等跡象作出判斷:「這個墓坑為夫妻合葬墓!可能與緊鄰的三座待發掘古墓是家族墓。」

  現場專家表示,這座大型西漢土坑木槨墓,規模僅次於綿陽雙包山的西漢諸侯王木槨墓,價值極高。但令人十分遺憾的是,該墓已經被盜墓賊「關照」過了。指著灰白色墓壁中間約半米寬的黃土泥間隔,易立不禁搖頭嘆息。

  好新奇

  宋代夫妻墓搞的是火葬

  在離19號墓坑約400米的地方,一座小巧而奇特的夫妻合葬墓。看上去,這個夫妻合葬墓僅及附近土坑墓的一個角落,也實在逼仄了一點。這貧富相差也太懸殊了吧?

  「這是南宋時代的火葬墓。」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劉雨茂為大家解開了謎團,原來,這個合葬墓僅相當於兩個骨灰盒,跟現代公墓裡的情形差不多了。「可以通過墓內隨葬品分辯男女,」劉雨茂指著放有較多隨葬品的一間說:「這裡面放滿文士俑、武士俑,隨葬品也較大,是男主人。而另一間則只放了陶雞、陶狗和陶碟,應是女主人。」劉雨茂表示,這些陶俑多為上了彩色釉的彩陶,表現了南宋時期成都平原的經濟狀況和工藝水平。據介紹,南宋時期經濟、國力大不如前,以及當時人們受道教文化影響,火葬和簡葬盛行,這與流行厚葬的漢代已經大不相同。「從墓的形態隨葬品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出經濟、文化的演變。」現場專家表示。

  好遺憾

  古墓群多次被盜

  在火葬墓的旁邊,11座東漢晚期磚石墓群,成為這個古墓群的另一個重點。其中一座尚未開封的磚石墓,全部由青磚整齊地封砌,墓兩端的磚面,則有清晰可見的菱形花紋和雲卷花紋,頗為精美。其餘已經發掘的磚石墓,多設置為雙棺,甚至三棺。而墓內有殘缺的農夫俑、陶罐等器物,在殘磚之間還可見陶馬、陶房、陶棺的殘件。「這些墓室都是多次被盜擾過的,因此留下的器物不多。」李國表示,除了兩座(M16、M17)與各墓相距較遠,且墓向亦有差異,年代可能偏晚之外,其餘東漢磚石墓可以確定應為家族墓。

  考古現場負責人表示,這次勘探發掘主要為配合雙流機場新航管區建設,全部發掘工作將在春節前完成,希望在下一步的發掘工作中有更大的發現。而從目前的發現來看,無論墓群本身的形態,及出土器物,均對成都平原在歷史上尤其是漢代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翔實具體的實物證據,具有極大考古和研究價值。

  記者 楊方毅 攝影 劉晉川

相關焦點

  • 四川村民擴路挖出南宋古墓:內有墓志銘,墓主可能有點身份
    6月14日,四川資陽市雁江區忠義鎮,文管部門仍在發掘兩座古墓。幾天前,村民在擴路時挖出古墓。經文管部門發掘,墓內出現的少見墓志銘顯示古墓系南宋嘉泰年間,「墓主可能有點身份」。墓內雕刻「當時正準備把路擴寬點,挖機師傅突然停下了。」6月9日上午,忠義鎮松林村村民劉四祝為了擴寬自己房屋前的道路,便請來挖掘機。10時許,挖掘機師傅突然停下,稱可能挖到了古墓。「挖到墓,那就不挖了,我趕緊報給了村委會。」
  • 四川村民修房挖出南宋古墓 墓中石刻龍虎美女(組圖)
    2016年12月8日報導,近日,四川瀘縣兆雅鎮村民在將自家宅基地還耕時,發現一古老石墓,裡面竟然有200多塊石刻,有青龍白虎、侍女武士、美女貴婦、倒酒的男侍等,最重的達400多斤。雖然古墓疑似被盜,但經專家對墓志銘等鑑定,該古墓為南宋時期古墓。目前,文物已運到瀘縣博物館。東方IC
  • 重慶挖出南宋江津縣令古墓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古墓群遠景。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2013 年4 月,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村民修建鄉村公路時發現一處古墓群,關於古墓的研究最近有了新進展。28日,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白九江透露,墓主楊元甲曾為南充、江津縣令。
  • 一塊青磚揭開南宋古墓,專家大喜:墓主人是抗金名將,與嶽飛齊名
    都說盜墓賊有望聞問切的本事,只要稍微一看就能夠發現古墓所在及其年代。這種說法必然是帶有了一定的誇張成分,但是卻並不代表它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很多時候,專家僅僅憑藉一個小物件,就能發現一個古墓。杭州東北部的山上,就有這樣一個被發現的古墓。當天,施工隊只是在進行基礎挖掘,卻一不小心發現了一塊青磚。其實,這塊磚頭也不是有多稀罕,不過是看起來塊頭大了一點,顏色略有稀奇。然而,就是這樣一塊磚頭的消息傳到了專家耳中。
  • 1986年,由福州鼓樓區挖出的古墓,牽出南宋一段盪氣迴腸的歷史
    1986年8月,福州鼓樓區的茶園山小學在修建操場的時候挖出了兩具屍體。後來經過相關部門的鑑定,這是兩具南宋的古屍。
  • 研究收穫┃左凱文:江寧竹山古墓與南宋太尉王鑑
    但筆者根據相關資料,發現這一推論並不可靠,下面作一簡要討論。首先從墓葬形制分析。發掘者認為,竹山古墓所用墓磚小而薄,且墓底有鋪地磚,與常用大磚砌築、墓底多不鋪磚的明初墓葬區別較大,而與南京周邊地區發現的元代墓葬相似。事實上,南京地區有多座與竹山墓相似的南宋墓葬。
  • 菜園挖出南宋夫妻合葬墓,出土一雙女鞋,上面卻刻著別的女人名字
    其中就有一部講述的是南海王宮墓室探險一段真是頗為精彩,從遠古故事到歷史謎團,古墓是最直接而最有力的見證物,墓室的財寶文物迷人,其隱藏的時光故事更是引人入勝。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夫妻墓的有趣故事。時光回溯到1974年11月某天,浙江衢州市王家公社的村民吳天才在自家院子裡農作,只感覺鋤頭好像碰到了什麼異常堅硬的東西,放下鋤頭扒拉開一看,嘿!
  • 樂平發現南宋豪華夫妻合葬古墓 工地承包商入墓地「撿寶」
    樂平市博物館副書記江永明判斷,古墓是南宋時期的,距今有800餘年歷史。兩口墓穴之隔著一塊青石板,疑為夫妻合葬。  去年12月26日,樂平市浯口鎮轄內發現古墓的消息不脛而走,當地村民稱,不少人到古墓哄搶。警方及時介入調查,已追回銅鏡、硯臺等部分文物。  這座古墓被打開的當天,究竟遭遇了什麼?2月3日,本報記者趕赴樂平展開調查。
  • 南宋黃默堂古墓藏身蓮花山 墓塔呈六邊形(圖)
    早些年,記者還以為它是香港什麼人的墓,在清墳行動中倖存;這次因策劃「尋訪深圳海洋文化歷史地標」大型採訪,我們才知道這是一座大有講究的南宋古墓。  黃默堂墓的發現  蓮花山並不雄偉,高僅百米,自古這裡便是當地居民的風水山,墓葬多多。  1991年深圳考古工作者在下沙走訪時聽說,村裡在蓮花山下尚有祭祖的祖墓。
  • 村民建房發現古墳,專家意外挖掘到南宋墓,墓誌補全古籍解開真相
    村民建房發現古墳,專家意外挖掘到南宋墓,墓誌補全古籍解開真相。2013年的時候,臨安市的幾個村民正打算新建一個房子,當時村民們選了一個非常好的地方,這個地方一看地形就非常的好,而且綠蔭環繞,建成之後還可以發展成為旅遊景點。
  • 西安鹹陽機場擴建,發現3500多座古墓!網友評論神了
    2007年1月,在西安西郊河西岸一基建工地上,考古人員清理一盛唐時的古墓時,根據墓室和甬道留下的盜洞分析,這座墓先後4次被盜,真正有價值的文物已被盜墓賊洗劫一空。2008年12月13日下午4時許,在西安大唐西市民航機場加油站旁一工地內,挖出一個古墓,墓地不遠處,擺放著另一副墓碑,上面「……生於乾隆二十八年……」的字樣清晰可見。
  • 陝西發現明代夫妻合葬墓 挖出一份陰間「合同」
    彬縣發現明代夫妻合葬墓 挖出一份陰間「合同」  華商網-華商報鹹陽訊(記者芮瀟瀟)一座明代合葬墓的出土轟動了整個彬縣縣城,這座繪有精美壁畫的合葬墓,出土了明萬曆年間的「陰曹地府」買地券、燭臺等珍貴文物,也印證了彬縣紀氏家族近400年族譜中有關墓主人的記載。
  • 杭州寺廟挖出一塊青磚,考古隊大喜:下面有大墓,墓主與嶽飛齊名
    在一次文物普查過程中,考古隊在對顯寧寺外圍進行勘探的時候,意外挖出了一塊青磚,當時的領隊梁寶華見到後,大喜說道:這附近地下肯定有一座南宋時期的大墓。對於梁寶華的話眾人一臉疑惑,他解釋說:這種青磚名叫香糕磚,是南宋時期特有的產物,一般只用在墓葬和城牆中,在皋亭山附近沒有古城遺址,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此處必有宋朝大墓。
  • 墓中挖出虎頭魚尾怪船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昨日下午4時許,龍泉驛區文管所的考古人員結束了長達10天的勘探挖掘,離開了龍泉大面鎮龍安村二組。在這座古墓中,考古人員沒有發現屍骨,卻發現一個裝有骨灰的木箱。不僅如此,在這次出土的30多件古文物中,不僅有南宋時期常見的陶器陶俑,還首次發現了一件陶製的「虎頭魚身船」。
  • 「體驗」探墓,紀錄片《古墓派·互動季》將播
    紀錄片《古墓派》一上線就頗受歷史紀錄片迷的好評,深入古老墓穴發現地宮寶藏,揭秘殉葬奇聞,解碼墓主之謎。其中,很多畫面都十分珍貴。4月28日,國內紀錄片領域考古探秘類IP《古墓派》第四季將在優酷平臺全網獨播,此次紀錄片再次升級,將首次為觀眾打造沉浸式探墓體驗。
  • 江西工地發現古墓,專家趕來挖出2件瓷器,是1700年前貴族專用品
    導語:江西工地發現古墓,專家趕來挖出2件瓷器,是1700前年貴族專用品!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江西省位於我國東南部,這裡在歷史上就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2014年這裡又發現了一處古墓,墓葬從外圍來看 保存得比較完好,但是專家卻因為古墓裡的兩件瓷器變了臉色。這座古墓是在江西瑞昌碼頭鎮的工地上發現的,這裡之前是一片菜地,但已經荒廢多年。之後因為準備改成工業用地,工人們進行了緊張地施工,在施工過程中 挖掘機突然挖出了一個大洞。經過施工人員檢查,發現洞口處堆砌著比較整齊的青磚。
  • 倩女幽魂中的蘭若寺,考古挖出巨大須彌座,此宋墓規模遠超宋皇陵
    其實在浙江紹興還真就有一個叫做蘭若寺的地方,不過這座蘭若寺已經荒廢了很多年了,建築也早已經年久失修而毀壞倒塌了,但是有一位考古專家卻對這座寺廟興趣很大,而且他還真在這座蘭若寺中發現了諸多蹊蹺,以至於這座古寺的考古工作成為當年的年度大發現:倩女幽魂中的蘭若寺,考古挖出巨大須彌座,此宋墓規模遠超宋皇陵。
  • 浙江紹興「蘭若寺」中發現擁有七百多年歷史的南宋古墓
    在電視劇《倩女幽魂》中出現過一個寺廟叫蘭若寺,在這雖然是影視劇中的名字,但是在浙江紹興,蘭若寺真的存在過,2016年紹興市柯橋區準備進行商業開發,因為要進行開發前的勘探,他們便一頭扎進了蘭若寺庫區,結果在蘭若寺的遺址裡發現了幾座古墓,經過簡單的清理發現,其中有幾座墓應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也就是南宋時期的墓
  • 古寺發現一塊青磚,專家斷定底下有古墓,挖掘後發現墓主人很有名
    在南宋時期有許多將領,而嶽飛無疑是其中最著名的。嶽飛是抗金名將,他雖然死於政治鬥爭,但南宋需要一位英雄,當時的漢人需要英雄,因此在他死後,所有朝代都在宣傳嶽飛的事跡,他也成為南宋武將的代表。領隊梁寶華看到這塊青磚以後十分興奮,因為經驗豐富的他立刻認出這塊青磚是南宋時特有的磚,多用於古墓和城牆修建。此地附近並沒有修建過城牆,因此在地下極有可能有一座宋朝時的大墓。考古隊立刻對此地進行勘察,並進行初步挖掘,果然在地下發現大量青磚,而這正是地下存在古墓的證明。
  • 25年前,北京工地挖出一座古墓,墓主人身份顯赫,皇帝稱他好兄弟
    挖機師傅張某跳下車來,從履帶地下發現了一塊被壓斷了的棺板,撬開棺板之後下面發現了一個土坑。張某撿起一根棍子往土坑裡試探了幾下,撈出了一個像高跟鞋一樣的東西。張某認為這東西很不吉利,於是隨手拋在了一邊。第二天,有人去派出所實名舉報,說茶家墳挖出古墓了。派出所接到舉報,當即將情況上報,市裡得知情況嚴重後,當即成立了「10·20」專案組進行調查追繳。專案組先是來到現場查看了墓坑,又走訪了目擊者。經過評估,此次古墓文物流失情節嚴重,流失的文物價值較高。為了儘早破案,專案組找來施工隊名單按照名單一一收繳流失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