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考古奧斯卡」揭曉

2020-12-25 金臺資訊

12月22日,歷經一天半的精彩匯報與無記名投票評選,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正式揭曉,全省共有10個項目入選,寧波成功入選5個,按遺址主體年代先後,分別為:餘姚井頭山遺址、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寧波鎮海九龍湖應家遺址、寧波江北慈城東門村遺址、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

餘姚井頭山遺址:

這裡是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源頭區域

井頭山遺址位於餘姚市三七市鎮,臨近河姆渡、田螺山遺址,2013年發現,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該遺址發掘750平方米,創新採用鋼結構基坑圍護髮掘方式。

文化堆積總體順著地下小山崗的坡勢由西向東傾斜,堆積最厚處2米多,分為12小層。發現露天燒火坑、食物儲藏坑、生活器具加工製作區等聚落遺蹟。出土了大量海生貝殼,以及400多件陶、石、骨、貝、木、編織物等器物。

井頭山遺址是浙江省和長三角地區首個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距今7800年至8300年),表明餘姚、寧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區是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源頭區域。

出土遺存和所處地理環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來源於寧波沿海地區,把餘姚和寧波的人文歷史軸線在河姆渡文化基礎上向前延伸1000多年。

井頭山遺址是研究和重建8000多年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社會生產、生活狀態與自然環境相互關係,及西太平洋地區南島語族發源、全新世早中期海平面上升過程等重大學術問題的寶貴案例,堪稱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海洋文化考古、全新世海洋環境變遷研究的一個重大突破。

2020年9月,餘姚井頭山遺址入選「考古中國」5項重大項目成果。

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

突破了學術界對史前時期水稻田的認識

遺址位於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側山谷中,東南距田螺山遺址約400米。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進行了考古發掘。經過先期鑽探,確認此區域古水田分布範圍約8萬平方米。在古水田分布區,共布設探溝24條,布探方44個,發掘面積7000平方米。

發掘發現河姆渡文化三期、河姆渡文化四期即相當於崧澤文化階段、良渚文化時期的塊狀水稻田,由縱橫交錯的田埂組成「井」字形結構,田埂(有些為木頭鋪墊)有近20條。經檢測,水稻田堆積中含有水稻小穗軸、穎殼、水稻田伴生雜草等遺存。施岙古稻田的發現,是浙江史前考古的重大發現。如此大規模的「井」字形結構的水田,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僅見於浙江地區,起源年代距今6000年以上,突破了學術界對史前時期水稻田的認識。古水田與自然淤積層的間隔,為研究人類生產與環境的變遷提供了新材料。

鎮海九龍湖應家遺址:

為越文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新材料

應家遺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應家村,分布面積約12000平方米。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組織對其實施了2000平方米麵積的考古發掘,發現古代水井、灰坑、灰溝、基槽、柱洞群、燒土堆等各類遺蹟220餘處,出土陶、瓷、石、銅、木器等各類完整或可復原文物1000餘件。

應家遺址發掘區古代文化遺存由早至晚可劃分為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商周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和歷史時期(漢六朝至明清時期)等三大發展階段,其中以青銅時代遺存為主體文化堆積。

應家遺址青銅時代堆積之豐厚,保存之完好,出土遺物之精美,在浙江地區較為罕見。對完善浙江地區青銅時代文化譜系,推動青銅時代聚落考古,以及深化越國大後方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面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江北慈城東門村遺址:

填補寧紹平原廣富林文化時段序列

東門村遺址位於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舊址,分布面積約18000平方米。2020年7月至12月,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在遺址西部開展了1500平方米的搶救性考古發掘。遺址堆積北高南低,呈緩坡狀,深度2.5米至3米。共清理房址、灰坑、灰溝、灶、燒土堆、水井、柵欄、柱坑、木樁群等遺蹟現象179處。出土陶、瓷、石、玉、銅、木、骨器等完整或可修復文物標本近600件。

遺存年代可劃分為河姆渡文化晚期、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馬橋文化、商周、春秋戰國、漢晉、唐宋和明清9個時段,主體遺存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

東門村遺址出土豐富的廣富林文化和馬橋文化遺存,為構建和完善寧紹平原考古學文化序列增加了新的一批材料,也為探究不同階段聚落變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遺址所揭露出的類型豐富的六朝水井群系寧波地區首次發現,為研究寧波地區築井技術演變規律和先民用水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

出土浙江地區罕見的簡牘文書

2020年7月至12月,為配合餘姚市梨洲街道花園新村1-6號地塊的出讓建設,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聯合餘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復旦大學、四川大學等多家單位,對該地塊內前期勘探發現的漢六朝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考古工作發現了河道、臨河護岸、木構設施、灰坑等遺蹟十餘處。發掘出土陶、瓷、石、銅、木、骨器等各類小件標本300餘件,以泥質黑陶、灰陶器為主,主要器型有罐、盆、缽等生活類器皿。封檢、木觚等簡牘文書是本次考古發掘的重大收穫,對木觚墨書文字的釋讀表明,其內容與當時的民間宗教活動有關。

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的考古發掘是浙江地區漢代基層聚落考古的重要收穫,對於全面認識本地區漢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1
    這一年,考古二字,始終熱搜。但越是熱,我們越需要回到起點,回到田野,思考來路,再望遠方。 這一年,浙江考古有哪些重要的新發現?浙江考古界的奧斯卡獎——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來了。 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
  • 2020浙江考古十大重要發現揭曉 寧波佔"半壁江山"
    昨日,歷經一天半的精彩匯報與無記名投票評選,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正式揭曉,全省共有10個項目入選,寧波成功入選5個,按遺址主體年代先後,分別為:餘姚井頭山遺址、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寧波鎮海九龍湖應家遺址、寧波江北慈城東門村遺址、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
  • 溫州兩個項目入圍浙江考古「奧斯卡」
    溫都訊 12月20日-22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的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在紹興舉行。浙江考古重要發現素有「浙江考古奧斯卡」之稱,今年入圍的項目一共有18個,其中溫州兩個項目入圍,分別是平陽雅山明代呂氏家族墓地考古發掘和永嘉馬鞍山元代龍泉窯遺址考古發掘。平陽雅山明代呂氏家族墓地呂氏家族墓地位於平陽縣昆陽鎮雅山社區馬鞍山北麓。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6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劉建安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3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劉建安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2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劉建安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4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劉建安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
  • 考古界奧斯卡獎揭曉,後司岙遺址破解秘色瓷千年之謎
    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浙江慈谿上林湖後司岙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揭露包括龍窯爐、房址、貯泥池、釉料缸等在內的作坊遺蹟,清理了厚達4米多的廢品堆積,出土包括秘色瓷在內的大量晚唐五代時期越窯青瓷精品。秘色瓷的產地與燒造工藝之謎,才被直接揭曉。4月12日,「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3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劉建安 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 浙江考古發現的年度PK,最終結果並不硬性設置「幾大」,以每年考古發現成果和學術價值的重要性來評判。今年入圍的項目一共有18個。究竟發現了什麼,又有哪些歷史空白被填補了?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5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劉建安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4
    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浙江考古發現的年度PK,最終結果並不硬性設置「幾大」,以每年考古發現成果和學術價值的重要性來評判。今年入圍的項目一共有18個。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2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劉建安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
  • 2019年度全國「考古奧斯卡」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上榜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名列其中。至此,河南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考古項目達46項,位居全國首位。在這場被稱為「中國考古奧斯卡」的角逐中,淮陽平糧臺城址何以脫穎而出?河南商報記者為你揭秘其中的亮點。
  • 浙江考古奧斯卡來了!18個項目入圍 先來了解這幾個
    這一年,考古二字,始終熱搜。但越是熱,我們越需要回到起點,回到田野,思考來路,再望遠方。這一年,浙江考古有哪些重要的新發現?浙江考古界的奧斯卡獎——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來了。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
  • 揭曉!2020年度浙江考古十大重要發現,有你家附近的嗎
    浙江發布 12月20日至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在紹興舉行。會上,10個考古發掘項目被評為「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項目。具體名單↓↓這些考古重要發現有啥特色呢?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該遺址進行發掘,揭露面積750平方米。井頭山遺址是浙江省和長三角地區首個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距今7800~8300年),表明餘姚、寧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區是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源頭區域。
  • 央視聚焦琅琊漢墓,新區土山屯考古入選中國考古界「奧斯卡」初評
    央視聚焦琅琊漢墓,新區土山屯考古入選中國考古界「奧斯卡」初評考古2017年的土山屯考古,可謂炸裂!繼榮獲山東五大考古新發現、入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之後,又在考古界「奧斯卡」——「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初評入選,期間還配合完成了
  •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4月13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 考古界「奧斯卡」出爐!快來看,2018中國考古「挖啥了」
    考古界「奧斯卡」出爐!快來看,2018中國考古「挖啥了」 2019-03-30 16:04:54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2017年度「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獎」揭曉,江口沉銀、大上清宮等入選
    2017年度「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獎」揭曉,江口沉銀、大上清宮等入選 「長沙府金錠」在四川被發掘 華聲在線4月10日訊 今日,被稱為「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落下帷幕 ,經過對26個入圍項目匯報人的終評展示和評委、學者提問,評委會經過評議和投票,產生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中的張獻忠「江口沉銀」出水文物,有部分與長沙有關。
  • 2019年度浙江十大考古重要發現揭曉 黃巖沙埠窯遺址入選
    2019年度浙江十大考古重要發現揭曉 黃巖沙埠窯遺址入選 2019-12-10 16:03:20,2019年度浙江十大考古重要發現日前揭曉,黃巖沙埠竹家嶺窯址考古發掘項目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