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朗託之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義大利與西方攻略

2021-01-09 網易

  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冷炮歷史】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 禁止隨意轉載



  公元1480年,初具規模的奧斯曼帝國依然處於持續上升階段。號稱徵服者的穆罕默德二世,已經在君士坦丁堡的廢墟中接過了東羅馬皇帝頭銜,繼而又將整個巴布爾半島與黑海流域都據為己有。但只要西方的羅馬教廷一息尚存,那麼土耳其蘇丹的皇權拼圖就存有缺憾。這促使他在晚年開啟對義大利的戰爭計劃,並短暫佔領東南部的奧特朗託城。


  綽號徵服者的奧斯曼蘇丹 默罕默德二世

  事實上,奧斯曼帝國的崛起本身,就始終存在有濃鬱的義大利影響。儘管蘇丹的宮廷主要效法波斯制度,官吏階層又大都出自希臘東正教世界,卻必須同活躍在海岸各頭的拉丁商團打交道。由於後者因地域衝突和利益糾紛,自然分化為勢如水火的威尼斯與熱那亞這兩大集團,所以經常為土耳其謀略家所反覆利用。比如第一支登陸歐洲的奧斯曼軍隊,就是由熱那亞商船負責轉運。等到他們因黑海利益而決心保衛卡法,蘇丹又會將更多利益傾斜給威尼斯方面,從而做到某種程度的平均制衡。至於不斷流入土耳其人手中的大量新式武器,也有不少是經由義大利商販獲得。


  時任那不勒斯國王的 費迪南一世

  相比之下,位於義大利南方的那不勒斯地區,則有更為複雜的地緣和歷史瓜葛。由於曾是希臘-羅馬世界的富庶口岸,這裡在中世紀也先後為拜佔庭、阿拉伯、諾曼、神聖羅馬和法蘭西所佔據。因此,整塊區域都被錯綜複雜的大小封建領所分割,讓最為注重海外商業利益的阿拉貢西班牙人也難以應付。哪怕他們大體上能穩住西西里島,卻還是得用王室分支去對岸構建獨立王國。在善於尋找突破口的穆斯林方面看來,這就是他們從海上侵入西歐的最佳跳板。


  奧特朗託距離奧斯曼治下的巴爾幹沿海很近

  何況從單純的地理環境來看,奧特朗託城所在的薩倫丁半島,正好是距巴爾幹最近的義大利區域。古典時代的羅馬人曾數次從這裡出兵希臘,而中世紀後期的航海技術也足以確保進行直航。奧斯曼軍隊只需在希臘西北部的伊庇魯斯集結人馬,就能輕而易舉的踏足西方世界。考慮到雄霸亞得裡亞海的威尼斯人已經同自己籤署和平協議,而鬆散的那不勒斯王國又沒有強勢海軍力量,如同是為土耳其徵服者的到來準備好跳板。


  土耳其大海盜 皮爾-雷斯繪製的奧特朗託地圖

  於是,默罕默德二世將徵伐義大利的重任交由蓋迪克帕夏負責。作為蘇丹最信任的大維奇,他幾乎參與了奧斯曼帝國在那幾十年裡的所有重大戰事。其中不乏對君士坦丁堡、貝爾格勒、卡法和羅德島的長期圍攻,自然對義大利人依仗的西方軍事技術與謀略習慣也非常了解。為了能一舉佔領奧特朗託充當橋頭堡,他迅速動員起28艘護航戰艦和100艘大小運輸船隻,搭載18000名步兵與700個騎兵撲向亞平寧半島。由於許多成員才經歷過當年的羅德島戰役,所以對城堡攻堅也是有相當心得。


  兵臨奧特朗託城下的奧斯曼大軍

  1480年7月28日,奧斯曼艦隊突然出現在薩倫丁半島海岸,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輕鬆登陸。由於那不勒斯王國的頻繁內戰,奧特朗託這類面向東方的次要口岸並未有大量駐軍布防。但留守士兵還是很快讓周遭居民都入城避難,並在實力非常懸殊的情況下堅持抗爭。蓋迪克帕夏則從容不迫地命人設立圍攻陣地,並下令使用那些技術主要源自義大利的大口徑槍炮。當發現城市軍民已全部退入堅固城堡,便同時派人到城內大肆搜羅戰利品,還不忘讓騎兵和其他輕裝分隊去周遭擄掠更多戰俘。


  中世紀的奧特朗託城與堡壘地圖

  到了8月11日,奧特朗託城堡因不堪攻城炮的反覆蹂躪而破損嚴重。蓋迪克帕夏立即以重兵實施全面突擊,成功迫使殘存的守衛放棄抵抗。隨後,包括指揮官拉戈伯爵與地方主教在內的12000人遭屠殺,超過5000名婦孺被進攻者當奴隸抓捕。哪怕奧斯曼艦隊中有很多是信奉基督教的希臘人、塞爾維亞人、阿爾巴尼亞人或更晚依附的克羅埃西亞人,卻不妨礙他們利用蘇丹的宏圖偉業製造發財機會。至於地位最高的加尼色裡近衛步兵,也謀劃著將此類戰略要地變為自己的下一個常駐收稅口岸。但高瞻遠矚的戴維奇卻想的更遠,準備著從這裡將更多穆斯林士兵運抵西歐,摧毀教廷所在的羅馬城本身。


  土耳其人在奧特朗託當地實施血腥屠殺

  為了對義大利人殺一儆百,蓋迪克帕夏還以死亡威脅800名男性俘虜改宗伊斯蘭教。隨後就因不如願而下令將他們全部處決。此後更是以奧特朗託為前進基地,不斷向其他那不勒斯沿海城市進行海盜式突襲,就連地區內最大的塔蘭託港都無法倖免。但因為西歐城市往往有非常完善的配套堡壘設施,讓土耳其人的摧殘戰術是效果非常有限。即便能在當地逞一時之快,卻無法趁亂控制住更多地方,也就沒可能從居民手中奪取足夠口糧。


  歐洲城市的堡壘設計 讓土耳其人無法迅速擴大戰果

  進入10月,冬季的臨近讓整支奧斯曼軍隊遭遇後勤吃緊。大維奇果斷下令全軍返回巴爾幹休整,而只在奧特朗託留下800名步兵和500人騎兵。這既是因為地區內的可用農產品已所剩無幾,也是覺得那不勒斯人沒能力在冬季發起迅猛反擊。自己則可以在來年率軍重返,而不必擔心那些利益訴求各不相同的基督教國家抱團。由於默罕默德二世正在本土擴大徵兵範圍,這個摧毀羅馬教廷的計劃看上去是為期不遠。


  時任教皇的西克斯圖斯四世

  1481年4月,忍無可忍的教皇西克斯圖斯四世,已開始向歐洲各國徵召十字軍援助。但永遠以商業利益至上的威尼斯人,根本不理會教廷的大聲呼籲。正忙於整合內部封建勢力的法國,也對跨越阿爾卑斯山持謹慎態度。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則因對抗匈牙利人的西擴而疲於應付。至於距離更遠的英國,因玫瑰戰爭的長期摧殘而財政崩潰,根本拿不出錢來支付士兵軍餉。唯有幾個中義大利的小邦表示贊同,卻捨不得為冒險出擊而削弱守城僱傭兵。


  真正出兵的只有葡萄牙 阿拉貢 那不勒斯和匈牙利

  結果,早已焦頭爛額的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一世,就只得從母邦阿拉貢和地方領主那借來少量軍隊。長期處於反土耳其前線的匈雅提一世,也抽調部分匈牙利黑軍南下幫助收復失地。最後,還有若昂二世的葡萄牙王國,決定派20艘卡拉維爾帆船到地中海作戰。倘若奧斯曼蘇丹真跨海登陸義大利,所需面對的敵手就由以上三股力量構成。


  那不勒斯王國的阿拉貢-義大利僱傭兵

  然而,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奧斯曼帝國的義大利攻略還是很快夭折。原本已厲兵秣馬的蘇丹,在5月剛準備動身離開君士坦丁堡,就迅速患病去世。受此影響,正在趕往伊庇魯斯海岸的各路部隊也原路折返,開始為本集團所支持的繼承人籌備內戰。擁有希臘血統的蓋迪克帕夏,與他的歐洲派集團一同選擇支持穆拉德二世上位,反對深受亞洲勢力青睞的吉姆王子。但自己還是因新主的猜忌而遭軟禁,讓增援奧特朗託前線的事情被無限期擱置。


  默罕默德二世在出徵開始時暴斃

  在此期間,費迪南一世的阿拉貢-義大利僱傭兵抵達奧特朗託,卻因人手和武器的匱乏而不能迅速攻破。只能等到匈牙利援軍抵達,才得以對城市的進行初步圍困。留守的土耳其佔領軍則同樣撤入堡壘,利用西歐人慣用的龜縮戰法拖延時間。加之葡萄牙艦隊的遲遲未到,使得基督教陣營的反擊頗為緩慢且進展緩慢。直到該年8月,奧斯曼士兵也意識到自己無法再獲得增援,才決定在談判後同意退出城市。


  葡萄牙艦隊抵達前 奧斯曼人已撤出義大利

  此後,整個西歐與奧斯曼帝國的關係暫時得到緩和。直到16世紀,土耳其人才逐步恢復對義大利沿海的襲擊活動。但無論像巴巴羅薩-海雷丁和皮爾-雷斯這樣的大海盜如何飛揚跋扈,都沒能力和欲望將那不勒斯變為入侵跳板。自己當初在奧特朗託錯失的機會,也就再也沒能被尋覓回來。

  歡迎關注網易號:冷炮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維也納之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次西歐徵伐失敗
    蘇萊曼的部隊在摩哈赤戰役中大敗歐洲聯軍  此後,蘇萊曼繼續將帝國的戰略重心對準西方,意圖從中部平原直插歐陸腹地。當時的大部分匈牙利地方貴族,也因這些巨大變故而分為兩派,其中就不乏選擇投靠奧斯曼的東部陣營。但包括中央王族在內的西部陣營,基於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傳統,更傾向於投靠有神聖羅馬皇帝頭銜的哈布斯堡家族。這就為土耳其蘇丹的擴張策略帶來重大麻煩,進而演變為兩大羅馬皇權繼承者的戰爭導火索。好在後者正陷入義大利半島的長期對法作戰,始終無法掌握中歐攻略的主動權。
  • 土耳其再槓西方?埃爾多安豪賭背後,難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輝煌
    希臘很憤怒,土耳其也很憋屈,土耳其近海島嶼都是希臘領土,其中牽涉到太多的歷史恩怨。埃爾多安的強勢背後,既有土耳其人回望歷史的不甘,亦有埃爾多安夢想重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輝煌的雄心。英、法等國先向奧斯曼北非領地下手,隨後又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強迫奧斯曼同意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與黑山獨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劃歸奧匈帝國管理。腐朽的奧斯曼帝國被一塊塊割裂再無還手之力。1912年,希臘聯合塞爾維亞等國挑起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將奧斯曼帝國趕出巴爾幹半島,僅剩伊斯坦堡周邊的歐洲土地。
  • 都是「病夫」,為何感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比大清強很多
    ,和中國堪稱難兄難弟,那就是存在了600多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國家體量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550萬平方千米,人口2380萬,可以說和大清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可為何在人們的印象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要比大清強很多呢?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如何崛起
    公元1092年塞爾柱帝國疆域圖片:wikipedia而後塞爾柱帝國內憂外患,相繼被基督教世界、西遼契丹人擊敗分裂,最後花剌子模在1194年滅亡其帝國。塞爾柱帝國四分五裂,其中旁支羅姆蘇丹國繼承大部分領土,1243年蒙古人入侵羅姆蘇丹國後分裂36個諸侯國。這個混亂時期奧斯曼領導奧斯曼人建立公國。
  • 四戰之地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土耳其共和國
    (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 帝國也是如此,沒有一個帝國甘心自己的滅亡,總希望在灰燼中重生,再度強盛。 但土耳其在西方和伊斯蘭世界中糾結,被稱為「小雙頭鷹」;雖因戰略位置重要而加入了北約但被歐盟拒絕,不能加入歐洲一體化。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怎麼縮減成現在這樣的?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極盛時期版圖曾橫跨亞非歐三大洲,但是凡事盛極必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經由一代代皇帝的努力才變得如此龐大,它的衰落滅亡也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這個過程持續了一百多年。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內部逐漸腐化、處於停滯狀態(1)滯止的改革使帝國失去了許多屬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版圖的縮小早就已經開始,在帝國的強盛時期,統治者一直忙於對外擴張侵佔領土。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基督教世界面臨的生死存亡
    這樣的政府架構終將把拜佔庭帝國的殘餘領土整合起來,並賦予它們新生,幫助奧斯曼帝國填補上拜佔庭帝國衰亡後留下的空白;而這一點是當時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做到的。一個嶄新的奧斯曼文明在冉冉升起,這個文明成功地將其治下隸屬於不同種族、信仰不同宗教、操著不同語言的各個群體融合在了一起;而正是穆拉德一世,宣告了這個獨一無二的文明的崛起。
  • 土耳其人為何有大國心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確給了他們輝煌過去
    其實這還要從土耳其的歷史說起,歷史上的土耳其曾經非常強大。那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前身。因此,土耳其人有一種大國心理和驕傲,也就並不為奇了。 他年僅20歲的兒子奧爾汗繼位,從此,奧斯曼土耳其公國的歷史又翻開了新的篇章。 奧爾汗繼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擴大帝國的版圖。在1326年到1337年,大約10年的時間之內,奧爾汗攻陷了拜佔庭帝國在小亞細亞的所有疆土。
  • 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多強大
    文/寂寞的紅酒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又稱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帝國,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奧斯曼帝國起源於11世紀的中亞,本是突厥的一個小部落。13世紀初,奧斯曼部落遷到了小亞細亞,在當地定居下來。
  • 晚清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哪個更弱?我們沒有勇氣
    我不認為奧斯曼帝國比我們弱,特別是在反抗精神上(1)歷史真實是奧斯曼為我們擋了六百年的雷斯曼所面臨的國際形勢比我們危險多了,作為對歐橋頭堡,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千餘年為中國抵擋了歐洲可能的入侵。奧斯曼幾乎與所有列強開戰,而且打了不是三五十年而是六百多年。相反,我們的威脅小多了。
  • 帝國時代3決定版奧斯曼土耳其優勢什麼 奧斯曼土耳其戰術分析介紹
    帝國時代3決定版奧斯曼土耳其優勢什麼?劣勢是什麼?又有什麼戰術?對於很多小夥伴來說這些都是比較疑惑的點,那麼針對於帝國時代3決定版中奧斯曼土耳其的具體情況戰術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詳細介紹!
  • 匈牙利用150年反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卻淪為哈布斯堡的附庸
    一、傀儡政權:特蘭西瓦尼亞公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幫助襁褓中的亞諾什二世打敗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一世,而布達城等匈牙利大部分領土落入奧斯曼土耳其人之手,同時哈布斯堡家族的費迪南一世也佔有匈牙利的一部分。
  • 蘇萊曼大帝時代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輝煌頂峰與衰亡
    在位46年的蘇萊曼一世繼承先祖之武勇,極力弘揚加齊精神,以「真主在大地上的影子」、「萬王之王」自居。此外,蘇萊曼一世通過3次匈牙利戰爭、兩次東方戰爭擴大了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並與歐洲國家在地中海、北非、紅海展開爭霸,使奧斯曼帝國成為稱霸東地中海的大帝國,被西方人稱為蘇萊曼大帝。
  • 奠定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帝國的一戰:君士坦丁堡
    土耳其,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前後擁有著巴比倫、古埃及、拜佔庭、古希臘、基督教、阿拉伯和奧斯曼等眾多文明遺產。今天便要來講述一下這裡的文明遺產之一:奧斯曼的興盛與衰落。在奧斯曼家族統治土耳其的624年裡,大致分可以分為兩個時代:前3個世紀可以視為奧斯曼土耳其的光榮時代,也是奧斯曼封建君主專制主義發揮到極致的時代。
  • 土耳其、土庫曼與突厥之三:塞爾柱與奧斯曼
    圖1:塞爾柱人從亞洲腹地一個不知名的小部落一躍成為西亞強權只用了短短幾十年時間,若干年後,他們的遠親奧斯曼人將重走這條道路。值得一提的是,西方著名的十字軍東徵的起源就直接來源於塞爾柱人對安納託利亞的入侵。曼齊克特戰役之後,當時的拜佔庭帝國就向同為基督教的西方羅馬教會求援,但教皇的支援卻晚到了整整25年。
  • 第一次維也納之圍的全過程 土耳其西進的挫敗
    導語1526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成功打敗了老對手匈牙利,打通了進入西歐的通道,天主教國家命懸一線。1527年8月18日那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返回莫哈赤,蘇萊曼蘇丹和亞諾什帶領的6000名匈奴騎士會師。這期間,雖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適應不了這樣的環境,然而,憑藉超高的實力,還是席捲了匈牙利,佔領了匈牙利費迪鎮大部分的領土。蘇萊曼蘇丹很快直逼匈牙利的首都,布達,9月8號將這個首都給了亞諾什。
  • 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分裂成多少國家,就知道該國當年有多厲害了
    說起奧斯曼土耳其,我們在歷史上學習到這個國家說真的不多。無非就是下面這幾件事。第一件事就是1453年攻佔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東羅馬帝國。第二件事就是出了個默罕默德阿里,重振了埃及。第三件事就是克裡米亞戰爭的時候,這個國家有參與。這基本上是我們對這個國家的全部了解了。
  • 改聖索菲亞教堂為清真寺,埃爾多安帶土耳其夢回奧斯曼
    聖索菲亞教堂見證了羅馬帝國帝國分裂、拜佔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興衰,見證了東正教和伊斯蘭教的潮起潮落。 說起西方文明,始終繞不開羅馬帝國。 要說羅馬帝國,就繞不開君士坦丁大帝,此人和明成祖朱棣有諸多相似之處,都是以軍人身份摸爬滾打、最後混成皇帝,並且完成遷都、從而深深影響歷史走勢。
  • 走訪奧斯曼末期的遺蹟,看帝國的餘暉與掙扎
    但它們同樣滄桑,其古典與近現代相結合的建築風格,將伊斯蘭的藝術傳統與與歐洲近代工藝完美結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現著帝國最後的輝煌,以及背後的掙扎與艱難。法蒂赫是土耳其伊斯坦堡最大的地區,是市內的中心區域,即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取的伊斯坦堡,故法蒂赫至今被稱為「真正的伊斯坦堡」或「原始的伊斯坦堡」。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何能在強敵環伺下屹立不倒,最終崛起稱霸?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於地中海,在各個海洋帝國的衝擊、夾擊中屹立不倒,最終通過「西進爭霸戰」把自己地造成了一個大帝國。那麼,奧斯曼土耳其為何能歷經各種打擊和變革、歷經各種內憂外患卻屹立不倒,還把自己變成一個強大的帝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