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2020-12-24 zhoupeng198315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

1992年後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使人們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產生疑問。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

此後,人們就一直希望找到真正的第九行星。迄今為止,已發現的4300多顆確認的系外行星都有共同之處:即與其宿主恆星軌道距離較近,而距太陽系較遠。

現在,天文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巨大的系外行星,該行星圍繞著一顆雙星運行,繞行一周需要15000年。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

這顆系外行星被稱為HD106906b,質量是木星的11倍。它圍繞著一對被稱為HD106906的熾熱主序列黃白色恆星運行。

這兩顆恆星只有1500萬年的歷史,圍繞彼此運行一周需要約100天。整個系統距離我們336光年。

雖然該系統總體上與太陽系非常不同,但HD106906b的巨大軌道讓人想起天文學家一直在尋找的假想中運行軌道極大的第九大行星。

研究人員表示:「HD106906b與宿主恆星相距甚遠,且其運行軌道高度錯位,就像對第九顆行星軌道的預測一樣。問題在於,這一行星是如何形成和進化並最終形成了目前的形態。」

發現和確認系外行星有兩種方法是最常用的:中天法和擺動法。

中天法當一顆繞軌道運行的系外行星經過恆星時,望遠鏡在恆星的光線中尋找微弱的傾斜;擺動法則觀測恆星受系外行星引力牽引時其光波長的微小變化。

通過恆星光波的亮度變化和擺動,科學家就可以確認行星的存在。

不過,對於那些運行一周時間太長的行星來說。觀測的時間很長,例如,如果使用這兩種方法,那麼至少要等12年才能發現木星。

2013年,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了HD106906b。不過,要弄清楚這顆系外行星的軌道並不容易。為此,一組研究人員需要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

研究人員回溯了14年前的檔案,設法獲得了更多關於HD106906位置的數據。

但是,僅憑14年的數據來判斷一顆運行周期達15000年的行星軌跡還是很困難。不過天文學界表示,能把這14年的軌跡結合起來就已經夠了。

除了長達15000年的軌道運行周期,科學家還發現,這顆系外行星的軌道傾角很高,與圍繞著雙星運行的物質碎片環形成了一個明顯的角度。而在太陽系中,各大行星都是與太陽保持在同一個平面運行的。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科學家猜測,可能是HD106906b並不是圍繞雙星運行的,這顆系外行星其實是一顆不受束縛的流浪行星,只有在其經過且足夠靠近一顆恆星(或雙星)時,才能在軌道上被捕獲。

科學家認為,這顆系外行星在相當靠近其恆星的地方形成,甚至比地球離太陽的距離還要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阻力導致這顆系外行星的軌道衰減,這將使它更加接近宿主恆星。

然而,這對恆星的複雜引力將會把這顆系外行星推進一個新的軌道,以避免發生碰撞,而這一軌道將把它帶向遙遠的太空。

這樣的軌道可能會將這顆系外行星送出其宿主恆星的引力範圍之外,從而將其完全踢出該恆星系統。

HD106906b的存在證明,一顆行星可以在完全「非主流」的軌道上圍繞恆星運行,而且這一軌道的運轉周期又相當地長。這一切都符合人們對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設想。

對HD106906b的深入研究將對尋找第九大行星的工作提供重要啟發。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了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行星軌道,這顆氣態巨行星在距離地球300光年的南十字座,也是其恆星HD 106906周圍唯一發現的行星,這顆系外行星是因為其在遠離恆星的位置上才被科學家關注,最初發現這顆行星時一度認為其軌道正在脫離恆星,在通過14年持續觀測後才確認了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表親」給天文家提供了重要線索
    一顆巨大的系外行星環繞著336光年外的雙星運行,這可能為我們解開一個更接近地球的謎團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在太陽系的遠端,海王星之外,存在著一簇被稱為「極端海王星外天體」的冰冷天體,它們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移動。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做了新的定義,需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1、繞太陽公轉;2、清除臨近軌道上的天體;3、自身質量足夠大,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狀態,保持自身球體形狀。新設定的行星標準讓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黯然神傷,它被降級成矮行星,至此太陽系變成了八大行星。
  • 關於「行星X」的一些發現,太陽系外圍是否存在這顆特殊的行星?
    在以前,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後來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劃分為矮行星。在太陽系中,還有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那就是是否還存在著第9顆行星,科學家們暫時將這一顆行星稱為行星X。在觀測中,科學家發現了外側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存在著幹擾,看起來就好像是最外側還有一顆行星,因此提出了行星X的設想。根據科學家的推算,行星X也是一顆氣態行星,體積大概是地球的17倍,找到這一顆行星有助於我們研究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
  • 太陽系的外圍是什麼?是第九大行星?還是冰塊圓盤?
    圖解:除了海王星軌道之外是柯伊伯帶,還有別的嗎?所以,在太陽系最外層的那些神秘軌道是由一顆不知名的第九行星導致的嗎?另外一組天文學家提出的答案是:NO。他們認為除了海王星之外所有的都可以通過小物體圍繞太陽軌道運行的組合重力來解釋。
  • 一顆巨大的天體,其運行軌道很奇特,它為尋找第九行星提供了思路
    科學家推測有一顆尚未被觀測到的行星,它被稱為「第九大行星」 在太陽系的遠端,海王星之外,存在著一顆冰冷天體,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移動著,這顆巨大的系外行星在336光年外正圍繞著一顆雙星運行。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外星人棲息地?!
    過去幾年來,關於太陽系最外層區域存在一顆新行星(而且體積很大!)的可能性令科學家和公眾都十分好奇。但是經過多年的搜尋,天文學家在這個領域並沒有發現新的行星。「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目前仍沒有定論。近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試圖對海王星軌道以外的太陽系邊緣進行研究,但發現的問題要比結論多得多。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你看除了冥王星以外,我們還在海王星軌道外,也就是柯伊伯帶附近發現以上的一些矮行星。如果不貶冥王星的話,太陽系的行星數量現在已經飆升到了兩位數了。所以說就目前我們所知,按照我們對行星的新定義,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不過,喜歡天文學的你應該也聽說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天文學家推算出「HD 106906 b」行星運行軌道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Engadget」12月14日報導,天文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長期觀察,確認了一顆編號為「HD 106906 b」的行星運轉軌道。據悉,這顆太陽系外行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位於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南十字座,其母恆星編號為「HD 106906」,也是迄今為止該母恆星周圍唯一一顆被觀測到的行星。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也就是說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一時之間,爭論四起,很多人認為這對於冥王星而言並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這是冥王星本身特性的必然。
  • 可能連美國宇航局也發現不了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尼比魯
    太陽系有多少個顆行星?想必大家都會回答八個。不過可能會有些小夥伴依稀記得是九大行星。這也不怪你們,因為以前的確是九大行星。只是後來悲催的冥王星被降級成了矮行星,所以才成了八大行星。但其實,還有一顆傳說中的行星,只是連美國宇航局「NASA"也找不到它。
  • 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2022年「星空巨獸」將登場,這次它逃不掉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提到太陽系,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它一共擁有八大行星,不過,事實上在天文學家們的眼中,很多人都相信,在太陽系的邊緣,可能還存在著第九大行星,它並不是已經被除名了的冥王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只有一顆保齡球大小,這是究竟是什麼情況?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只有一顆保齡球大小,這是究竟是什麼情況?且不說整個宇宙中究竟有多少的星球,就是在小小的太陽系,蘊含著星球也是人類無法去預測,去計算的。但是據科學家們所知道的行星,總共是有九大行星,而第九大行星或是黑洞。甚至十倍與地球的質量,但卻只有保齡球大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早在2016年,天文學家布朗就已經提出了以自己的想法。
  • 第九大行星是一種特殊黑洞?體積是地球30倍,它比行星恐怖多了
    然而在十幾年前,關於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深入人心,通過嚴謹的科學探討才將冥王星排除出去。直到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人們才漸漸接受這個概念。最近,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太陽系的邊緣地帶發現,柯伊伯帶有部分小行星的軌道最遠距離太陽幾百個天文單位。如果說是海王星的引力散射效應,或許仍然有些牽強,於是人們推測,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
  • 希臘神話眾神與九大行星的關係
    古人認為它的順逆行和亮度變化乃是上天給的暗示,熒惑運行時遇到哪個星官哪顆星官所代表的朝廷官員就要倒黴,古代有不少官員就是這麼被坑死的。火星的有兩個衛星,分別為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這兩顆衛星都是用戰神Ares的兩個兒子命名的。兩個人的名字意思都為「恐怖、可怕」,想想戰爭給人的感覺你就知道了。
  • 行星?矮行星?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了解一下
    他們把這些叫做「行星」,意為會移動的星星。這其中包含經典的五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隨著觀測工具的發展,逐漸又發現了新的三顆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然而,對太陽系更多的觀測,天文學家們發現,冥王星並不是在海王星外唯一的天體,隨著更多類似冥王星大小的天體在同一區域被發現。天文學家們意識到,不能將它們都視為行星。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多可怕?
    冥王星,2006年以前它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以人類之名)。冥王之名源於古羅馬神話,陰間之神,布魯託,猶如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閻王,掌管著黃泉之畔。冥王星就像幽冥一樣荒蕪、冰冷與寂靜,然而最終卻被推下神壇,這一開始就是個誤會。
  • 哈勃望遠鏡為太陽系的第九號行星的存在提供了重要線索
    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能夠測量到一個巨大的類似木星的行星的運動,該行星的運行距離其宿主恆星和可見的碎片盤很遠。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能夠測量到一個巨大的類似木星的行星的運動,該行星的運行距離其宿主恆星和可見的碎片盤很遠。該盤類似於我們海王星以外的小而冰冷的天體。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可疑的第九行星也將在類似的奇怪軌道上位於柯伊伯帶之外。
  • 冥王星被除名九大行星,開始聚攏人馬單幹
    冥王星被除名九大行星,命名為矮行星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在天文學上有什麼意義嗎?為什麼要這麼歸類?在上學的時候一直是背誦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但在2006年冥王星被天文學家們投票,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
  • 冥王星是意外發現的,體積只有月球的1/5,被除名太陽系大行星行列
    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上,經常能夠看到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可是如今太陽系只剩了八大行星,還有一個行星到底去了哪裡?這個行星到底是如何發現並命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冥王星。冥王星的發現是一個意外的收穫1930年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在研究天王星與海王星的時候,一次意外的錯誤測算,錯誤的認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附近還有另外一個衛星伴隨,基於這個錯誤的測算,科學家們順藤摸瓜,深入對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周邊進行觀測,不查不要緊,這一查竟然發現了一個行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