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賞析│一位愛石之人的賞石之旅

2021-02-08 東方尋寶

    一塊表面上平淡無奇的石頭,懂它,它就會成為你最好的夥伴,向你傾訴它的歷史、堅強與內涵;如若不能去用心品讀,石頭就失掉了光彩,沒有了生命。在失與得,賞與悟之間,錯過了一段緣分,遺失了一份美好。

    可以說,每一塊賞石都是孤品。它們經過了億萬年歲月的精雕細琢,每一塊賞石都留下了時光賦予的獨特痕跡。當它被愛石人士所發現,被賦予人文的東西,於是就從天工造物變成了一件完整的藝術品。

    小編認為,想要讓一塊普通的石頭在你的手中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一定要用欣賞的眼睛去發現它的美,用悟道的心去品讀它的魂。對此,曾經登上《東方尋寶》欄目大熒幕,擔任欄目特邀嘉賓的杭州觀賞石協會副會長、觀賞石價格評估師任吾明先生也深有體會。    「石頭,是有生命的」,在任吾明先生的眼中,每一塊石頭都是奇妙的大千世界,是天然的藝術品。他認為,美石出自山川,重在挖掘發現。所以經歷20年「尋石」之路,他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搜尋了幾千方與眾不同的精美奇石,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愛「石」良友,在與石相伴的同時,他的品鑑水平不斷提高,奇石作品屢獲大獎。    得知《東方尋寶》欄目舉辦第十一屆國際藝術賽寶文化節的消息後,任吾明先生在第一時間從搜集的奇石精品中挑選了四方前來參賽。他希望,可以通過《東方尋寶》欄目這一平臺,和更多石友交流、切磋賞石經驗,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更好發展。    此方奇石產自江西崇義,為當地特有的石種——珍珠黑奇石,石體烏黑光潔,曲線圖案層次分明,渾然天成,神似滇緬公路之72拐,是珍珠黑奇石中少有的精品。     「雀鳴野嶺鮮花徑,舟蕩蓮荷碧草間」,王母彩石產自江西桃江河,屬於彩陶石石種,王母彩內外如一,水衝度較好,天然的釉面光澤亮麗,此方碧蕩徑蓮,整個石表好似一池蓮藕,蕩漾芙蕖,生機勃勃,美不勝收。    晶蠟凍石,外型飽滿,色彩豐富,紅色部分猶如一名古代武士,立於山坡之上,豪情滿懷,目視遠方,憂國憂民之態,取名意為嶽飛《滿江紅》中「壯懷激烈」的詩句。    梨皮石,因石皮呈梨皮特徵,尤其是梨皮的點狀而得名,產自廣西,石質緻密,水洗度好,但象形石不多,此方奇石,外型似山似人物,中間一小部份是青化石像智慧之眼,觀看眾生,形象逼真,生動形象。    「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懂石的人,無需多言,他都願意默默陪伴。不懂的人,只短短的一瞬,便註定了別離。小編真心的希望,任吾明先生在「賞石」的道路上能發現更多獨一無二的奇石佳品,帶著我們領略更多大自然的瑰麗神奇。    第十一屆文化節可通過微信報名或參加每周六舉行的現場海選,參賽方式更靈活。本屆文化節設有古董藝術品、寶玉石觀賞石、特色文化產業三大專題賽事,同時將繼續邀請上一屆領銜參加的湖南省博物館、城頭山遺址公園等單位加入,我們也將邀請更多的公立博物館、私人館藏機構、特色文旅單位參加,促進整個文化藝術領域的文化交流與行業發展。    2020年,北京華辰成為《東方尋寶》欄目拍賣業務戰略合作夥伴,同時,也是第十屆文化節的拍賣業務的指導和支持單位。第十一屆文化節,華辰將繼續予以支持和關注,為藏友提供多元化的藏品流通渠道。

報名熱線:400-065-9091


組委會辦公室:0731-84681379



東方尋寶品牌始創於2012年,是湖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播出的一檔大型文化藝術收藏類電視節目,面向全球230個國家及地區進行展播。旗下開設有文化收藏類「古董藝術品」、「寶玉石觀賞石」、「我愛創作」、「樂學歷史微電影劇」、「尋寶走進地方」、「大藏家」、「鄉村振興」、「名堂有約」、「德藝會」等專題節目。

東方尋寶主要服務於文化藝術領域的愛好者、投資者、創作者、從業者等;致力於用視商系統讓傳播落地更簡單,以真實、精進、利他、持續、結果、感恩、快樂為價值觀,通過設立省級運營中心,搭建全國採編中心,運營東方尋寶會員俱樂部、《東方尋寶》欄目「聯盟品牌+」等平臺,服務於有品牌傳播、產值提升需求的文旅及企事業單位,致力於構建文化藝術領域國際化一站式高端綜合服務平臺。

相關焦點

  • 【陸河奇石】稀世罕見的鐵膽石,目前無法估價
    賞石論道,是一種心靈的啟迪和升華;賞石品茶,是人生的一種高品位享受。賞石藝術,是人們對純自然的理性回歸。
  • 一個高品質的奇石文化交流群應該具有的特質
    隨著我國賞石文化和賞石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奇石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各種以傳播奇石文化、發展奇石產業為目的的,大大小小的奇石交流群,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發圖曬石,賣石,買石,加群,退群,成了廣大石友的家常便飯。
  • 古老的賞石奇石品種如今依然是收藏的主力軍
    奇石是賞石文化的一個分支,是對於賞石文化的延續和傳承,奇石不僅僅具備著賞石文化特點的「瘦、漏、透、皺」還有以其獨特的天然奇景和獨一無二的特點吸引著無數玩家!那麼古老的奇石又有哪些呢?古老賞石奇石—靈璧石靈璧石可以說是賞石奇石的開山之作,靈璧石以其黝黑的膚色和孔武有力的造型被世人所鍾愛,被人們譽為石中「武將」,擺在門口家中有鎮宅安家的作用!靈璧石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備受玩家追捧如今的價值也比較穩定!
  • 做個名副其「石」的人——訪奇石收藏家齊西零
    或許在許多人眼中,石頭就是石頭,是一個個毫無生命力的固體形態,但是在奇石收藏家眼裡,每一塊奇石都有生命力,都是獨一無二的。廣西來賓觀賞石協會柳州分會副會長齊西零就是這樣一位愛石如命的收藏家。齊西零結緣奇石十餘年,期間收藏了不少奇石精品,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石友,並在尋石、賞石、藏石的過程中,領悟大自然的神秘與奧妙,參透人生的哲理。
  • 【陸河奇石】黃蠟石、紅蠟石是怎麼的?
    賞石論道,是一種心靈的啟迪和升華;賞石品茶,是人生的一種高品位享受。賞石藝術,是人們對純自然的理性回歸。
  • 以石為名,成石之美︱賞石大師齊聚鷺島 共話奇石之美
    國內外賞石名家共聚一堂,同賞奇石,共話觀賞石產業發展,探討《賞石大觀》雜誌未來發展方向。楊海浩指出,做好一本賞石雜誌,是要服務廣大石友,要兼顧到石友們的情趣、文化、水準,但相比普及性,更重要的是提高,要把雜誌做成紙質藝術品。同時,雜誌的生存是需要質量的,只有提高雜誌的質量,才能贏得賞石人的支持,贏得發展。
  • 小說「三維」賞石
    奇石之「瘦」。我們常常看到的矯健挺拔、亭亭玉立的奇石精品就是奇石的「瘦」。「瘦」能充分展示奇石的陽剛、俊英和氣質之美,「瘦」能表現奇石的精氣神。也許這是古代賞石玩家以此為賞石標準的考慮範疇。    奇石之「皺」:按字面解釋,「皺」之為表。奇石的表象非常重要,很多人賞石都很注重奇石的「皺」。靈璧石的「皺」極其突出,這是很早就成為名石的一個理由。另外,產自遼寧、吉林等地的松花石也是獨具千秋,其表象核桃紋密虯有致,米粒紋整齊排列,少則星點幾處,多則通體密布;還有雜亂無章的紋理所形成的溝溝壑壑,與靈璧石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 歸仁園裡有奇石
    唐時東都洛陽,有一位嗜石如命的名人,他就是名相牛僧孺。牛僧孺曾在東都洛陽任留守。據《舊唐書》記載,牛僧孺在東都歸仁裡建了規模宏大的園子,並將他之前在揚州任職時搜集的許多奇石運至洛陽。歸仁園北臨建春門大街,東臨城垣,東北角即建春門。牛僧孺在揚州任職期間,搜集了許多太湖石,成為最早的太湖石收藏家。
  • 賞石——春水紫萍
    賞析:常見之物無奇,常見之心不可凡俗。心無凡俗,物必生奇。賞石在人思而生景,持凡心則不可得。凡中見思,思可入文。深入物性之樸而見人性之靈,化腐朽為神奇功夫之所在。天下本無奇石,因靈傑之思而奇石生。石無動能,賞有舞心。動則移山嶽,靜則平海瀾。意生而動靜,文輝射精光。
  • 歸仁園裡有奇石(河洛拾珠)
    世人皆知,牡丹花開四月天,時值深秋,難覓牡丹花之芳容。然而古都洛陽,牡丹花與牡丹石珠聯璧合,乃世間雙絕。牡丹石上的圖案狀如牡丹,渾然天成,妙趣橫生,令很多收藏家愛不釋手。唐時東都洛陽,有一位嗜石如命的名人,他就是名相牛僧孺。
  • 「賞石人物誌」玉山吳發炎:商界名流痴心奇石,欲打造賞石博覽園
    玉山縣是中國觀賞石之鄉,境內奇石以「三清石」統稱。華壇山森林覆蓋率超過80%,不僅出產名茶、名木,還出產獨步天下的「三清石」。華壇山對吳發炎先生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這裡不僅有他的商業分支機構,更是他邁向賞石之路的起點,還是他眾多藏石精品的發現地。
  • 奇石價格與賞石名人之間的關係,你知多少?必看!
    在奇石的買賣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石農手中的石頭一般被玩石人或者奇石收藏者以幾百塊或者幾千塊的價格收購,很少出現更高的價格。然而,以幾百塊錢或者幾千塊錢收購的石頭,在某協會領導或賞石玩家手中以幾萬甚至更高的價格成交,這是什麼原因呢?和我在這兒提到的賞石名人有無關係,有多大的關係,讓我們一起進行討論和探究。
  • 奇石當伴侶!玉山徐亞軍,賞石文化奇人,「玩」出事業與影響
    徐家客廳徐亞軍的身份主要有兩個:上饒市賞石文化學會三清山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新疆精河縣奇玉石協會副會長。在社會看來,這兩個身份是頭銜,但對他來說,卻是「職業」,因為他終日以石為伴,以「玩」為業。玉山縣是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博士縣,有著得天獨厚的賞石資源與文化氛圍。
  • 人文縉雲丨靈秀奇石
    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位比秦王更喜歡石頭的人。  此人文學素養之高,藝術造詣之深,權力地位之可怕,當時之中國無人能與之匹敵!  此人姓甚名誰?  姓趙,名佶,史稱宋徽宗。  宋徽宗屬於中國歷史上最頂極的藝術家,他所創作的書畫可謂價值連城。
  • 切割打磨畫面石應該是奇石家族成員
    受賞石屆前輩朋友的薰陶,我開始玩石賞石十餘年,從開始收藏到現在有自己的加工廠、奇石店面以及現存各類奇石數千方,可為對奇石情有獨鍾!這是眾多石友都很關心的問題,也是奇石屆爭論不休的話題,這裡我只想談談我個人的看法。我認為玩石、賞石、藏石的最終目的在於對一種美的追求、薰陶和享受,不能以個人或部分人,這群人或那群人對石頭的偏好或個人的愛好所決定。說到這裡,有的朋友會說,奇石奇石,必須是天然的,打磨過的奇石有人為的痕跡不能算是天然。
  • 天山青賞石文化使者!上饒奇石愛好者徐亞軍,促進兩地業界交流
    在中國觀賞石之鄉玉山縣,提起徐亞軍的大名,業界幾乎無人不曉。他現為上饒市賞石文化學會三清山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新疆精河縣奇玉石協會副會長。立足玉山、情系精河,做新疆與江西兩地賞石界交流的文化使者與鋪路先鋒,這是他的心願與情懷!
  • 經濟影響下的賞石文化:奇石審美導向從日本到臺灣再到中國大陸
    新中國成立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中國大陸的賞石文化幾乎是停滯的。同一時期因為臺灣的經濟發展較快,賞石藝術開始在島內士紳間流行,在1967年左右臺灣民間成立了第一個地方上賞石團體「花蓮縣奇石聯誼會」。1969年臺灣省成立省級賞石協會組織。之後島內陸續有賞石團體和奇石博物館成立。
  • 到長沙賞石文化盛宴 你沒見過的奇石精品這裡都有
    6月6日,首屆湖南長沙·大麓古玩城賞石博覽會暨「金雞杯」全國觀賞石精品展在湖南大麓珍寶古玩城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各類奇石精品集中亮相,「爭奇鬥豔」。觀展嘉賓在奇石前駐足觀賞,研究琢磨。紅網時刻6月6日訊(記者 胡邦建)奇形怪狀的廣西來賓石、古樸質感的金紋石、富貴大氣的黃蠟石……6月6日,首屆湖南長沙·大麓古玩城賞石博覽會暨「金雞杯」全國觀賞石精品展在湖南大麓珍寶古玩城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各類奇石精品集中亮相,「爭奇鬥豔」,為廣大石友奉上了一場石文化的盛宴。
  • 奇石之美,美在天然·····
    對於奇石的美麗以及魅力,石友們都有自己的見解:奇石的美在於天然,奇石的美在古樸,奇石的美在於意想不到,奇石的美在於純粹,奇石的美在於意境深遠等等 這些都是奇石的美,奇石可以說是美的就合體,這也是奇石的魅力所在。奇石是立體的畫,奇石是無言的詩,奇石是大自然的無意之作,奇石是藝術品裡最「真」的作品。這個真就是不留痕跡,自然天成之意。
  • 中韓兩國賞石(壽石)仁川盛會——央視報導
    雙方國內賞石奇石界部分協會會長、名家、仁川市議員等政界領導、社會知名人士、共同出席參加了本屆韓中壽石文化藝術交流會。8月31日中午,「韓中第六屆壽石文化交流會」暨韓國仁川壽石人總聯合會第36回展開幕式在仁川市文化藝術館隆重召開!韓國文化界、教育界、壽石人總聯合會領導與中國二十多個省一百多個市縣賞石協會會長、團體代表、賞石名家等五百多人共同出席了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