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夏季登山,背包裡必須有哪些應急物品?

2021-02-28 徒步中國

背包裡的這些應急物品,也許你永遠用不到,卻是生命的一份保障。

夏季的山區也潛伏者各種危險,比如失溫、迷路、墜崖,你永遠不知道你會碰到哪一種,所以你需要在背包裡放一份應急物品。資深山友小麗就是靠這些應急物品,熬過了她人生中最難忘的那幾夜。

登山遇險——兩年前的一個周日,小麗和隊友前去山區輕裝溜腿。行至半程,被美景吸引的小麗落單了。在起身追趕時,一個趔趄,她墜崖暈了過去。

直到隊伍集合時,才發現少了小麗。打電話打不通,眾人意識到小麗可能出事了,決定折返回去找她,同時去叫救援。

躺在山崖下的小麗,醒來後發現身上多處受傷,又不知身處何處。但她很快平靜下來,因為她想起背包裡有一個登山應急包可以幫助自救。

小麗知道,遇險後要趕緊呼救,於是,她取出了第一個應急物品:哨子。如果隊友或其他山友聽到哨音,一定會儘快救她。

應急物品一:哨子

登山遇險時,隊友可能還未走遠,這時你一定要及時呼救。呼救的頻率高、分貝大,聲音傳得就能傳得遠,而利用空氣震動發出尖銳聲音的哨子正符合這一點。它小巧不佔重量,是你登山時必須攜帶的應急物品。

有時買背包或頭燈時,商家會送你一個哨子,或者你可以買一個專業的求生哨。

哨子呼救效果好,更省力——哨子的種類有多種,專業的求生哨具有特殊的發生結構,吹響更省力、聲音傳的更遠。即便你被困時受了傷、體力不支,也可以輕輕吹響,讓聲音穿透密林,以達到被救助的目的。

3000HZ左右的聲音是人在嘈雜環境中最容易聽到的,而3000HZ左右正是指高頻。因此,求生哨首先要求是高頻哨……其次,國際救援用求生哨的另一具備條件是分貝必須達到120dB以上。(來源:現代職業安全閆秀卿《緊急時,吹響你的哨子》)

另外,吹哨子呼救的方法是:吹3聲,停頓一下,再吹3聲,依次類推。你在吹哨時可以間歇休息,以節省體力。

幾乎任何重複三次的行動都象徵著尋求援助。如點燃三堆火,製造三股濃煙,發出三聲響亮的口哨、槍響或三次火光閃耀。(來源:湖南安全與防災 林潔《野外遇險中的求救信號》)

靠吼呼救很累——如果不帶哨子,你只能靠吼叫來呼救。夏季山野,林密葉茂,你的吼聲很容易被風聲、溪流聲淹沒,扯破喉嚨隊友也未必聽得到,也不利於保存體力應付接下來的自救。

小麗墜落山崖後,雖然吹響了哨子,但不幸的是沒有被別人聽到。她意識到自己暫時不會被別人發現了。於是她馬上檢查自己的傷勢,並拿出急救包處理。

應急物品二:急救包

登山遇險,你很可能會遭遇滾落山坡、墜崖並受傷,如果不及時處理傷勢,就有可能加重,因此登山攜帶急救包很有必要。

儘管許多領隊都會攜帶醫藥包,但是你還是應該自己攜帶一個,以為內如果你落單並受傷,只能靠自身攜帶的急救包。

急救包:受傷自救——登山受傷需要儘快處理,避免傷情加重,這就需要你攜帶急救包,包括繃帶、創可貼、酒精片、鑷子等。

鑷子是在被刺扎或玻璃渣刺入時,幫你完整地取出異物。酒精片、消毒水可以為你的傷口消毒、預防感染。

敷布或消毒紗布幫你止血和遮蓋較大的傷口;彈性繃帶用來固定敷布,或在你肢體扭傷後起到加壓並支撐作用;而創可貼用來遮住小傷口。

無急救包,傷勢加重——如果你總是僥倖不帶急救包,或者寄希望於領隊或他人,當你落單並受傷時,你的小傷可能會加重,這對被困山野的你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待小麗處理好傷口,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小麗預感到自己今夜將會在山上度過,她需要一堆火給自己取暖和壯膽。於是,她從急救包中拿出第三個應急物品:火種。

應急物品三:火種

被困山野後,從隊友確定你遇險,到救援隊開始上山,至少需要半天到一天時間。你或許會在山野中捱過你此生最驚恐的一夜。如果你帶了火種,你就可以生一堆火,溫暖又有安全感。

火種:黑夜有篝火陪伴——登山被困,寒冷的夜晚一堆篝火會讓你倍感溫暖和安全,甚至讓你更容易被救援人員發現。所以登山時,你一定要帶火種,但要注意森林防火。

登山時,常用的火種有打火棒(火石)、打火機、防水火柴等。打火機不能通過安檢,防水火柴使用費力且昂貴,因此,經濟耐用的打火棒是你最好的選擇。

在所有生活工具都用盡或丟失的時候,火石的作用就會發揮出來。普通火柴怕潮,但打火石卻不會。(來源:任偉《探險與野營與蹦極技術》)

沒有火種夜難熬——沒帶火種,你只能在漆黑的夜裡苦熬。山野之夜除了會讓你寒冷挨凍,更會讓你在黑暗中胡亂聯想,感到恐怖。

有了這一堆火的陪伴,小麗安心很多。同時她也在思索:救援隊說不定正在連夜尋人,要想辦法讓他們更容易發現自己。於是她利用上了第四件應急物品:頭燈。

應急物品四:頭燈+備用電池

當你被困山野,救援人員很可能會連夜搜山,即便他們可以大致確定你的位置,但在黑夜中找到你卻很難,此時如果一個紅光閃爍的頭燈,就有可能讓他們在數百米外發現你。

頭燈頻閃:易被發現——頭燈的頻閃功能可以向外界傳達求救信息。某些頭燈特意設置紅光頻閃,紅光穿透力強,即便霧天也可以傳播很遠,甚至達到幾百米,更容易被人發現。

所以萬一被困,在夜裡你將頭燈的頻閃功能打開,掛在高處,以便連夜搜救的人員在遠處發現你。

需要注意的是,你可能會在山上連困多天,為了預防頭燈沒電的情況,你還需要攜帶頭燈適配的備用電池。

不帶頭燈,降低被救機率——如果你沒有帶頭燈,茫茫山野漆黑一片,救援人員即便離你不遠,也很難發現你。

伴隨著頭燈的閃爍,小麗迎來了深夜的到來。山中小氣候此時開始發威了:淅淅瀝瀝的雨下了起來。小麗拿出了第五樣應急物品:雨衣。

應急物品五:備用雨衣

夏季即便天氣預報是晴天,山區也可能下雨。若你困在山野時被雨淋溼,就有可能導致失溫。所以,雨衣是你登山時的必備物品。

備用雨衣:防風雨——雨衣覆蓋面較大,能有效防止你在被困的夜晚被雨淋溼,同時它還有一定的防風、保暖作用,進而預防你失溫。

如果你沒帶雨衣,有防水功能的衝鋒衣褲也可以為你抵擋風雨的侵襲。

沒帶雨衣:溼、冷,易失溫——沒有備用雨衣,萬一被困,下雨天氣對你來說簡直是折磨,甚至可能導致失溫。尤其是在受傷的情況下,體溫會加劇流失,這也是造成許多山難的原因之一。

雖然小麗有了雨衣加持,但還是難敵深夜的低溫。而此時的小麗已經疲憊不堪,她明白這也是自己抵抗力最弱的時候。於是,她取出第六樣應急物品:救生毯。

應急物品六:救生毯

夏季登山,你可能短袖短褲就出發了,更不願意攜帶過多衣物。這在炎熱的白天還可以應對,而在被困的深夜,你很難抵禦驟降的溫度。所以,輕便、能保暖的救生毯是你必帶的應急物品。

救生毯是國際通用的緊急救生必備品,摺疊後只有手掌大小,可以高效降低你的體溫流失,對於身逢險境的你求生作用重大。

救生毯:防止體溫流失——救生毯的鋁膜材質是高反射材料,能夠將人體散發的熱輻射反射回去,這樣就有效降低了人體散熱的速度。

夏季被困山野,穿著單薄的你很難抵抗深夜的寒冷。此時,你就可以直接裹上救生毯,或者墊在地上把它充當防潮墊。

無救生毯,瑟瑟發抖——千萬不要忽視這個不起眼的小物件,否則當你登山遇險被困,寒夜裡你就失去了對抗低溫的「盔甲」,失溫的風險逐漸上升。

有了雨衣和救生毯,小麗安全地度過了這一夜。天亮之後,撐了一夜小麗感到非常口渴,還好她攜帶了第七項應急物品:備用水/便攜淨水器。

應急物品七:備用水/便攜淨水器

被困山野,你攜帶的飲用水會很快耗光。沒有食物也許你還能撐幾天,但沒有水你可能一天都撐不過。所以每次登山,除了正常飲水外,你都要在包中裝入備用水,或攜帶一個便攜淨水器,以便在山區尋找水源。

備用水——如果你背包特意裝了一瓶備用水,你在登山被困時就可以爭取更多時間等來救援,或找到水源。

這是因為在出發前,你預備的正常用水也許僅夠路途所用,一旦被困,很快就會耗光。而你被困的地點可能遠離水源,或者你因受傷暫時不能前去找水,就需要用到備用水。

便攜淨水器——便攜淨水器屬於高階裝備,它能將野外不適合飲用的水直接過濾成直飲水。

你身上攜帶的水都被你耗光後,你只能在山區找水源。而山中河水、溪水很可能有異味或含有害細菌,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用到便攜淨水器。

缺水,有脫水危險——也許你會覺得帶上備用水或便攜淨水器麻煩,但萬一被困,你在毫無進水的情況下很難撐過幾天,有可能在找水的路上就已經脫水倒地。

有了進水,小麗解決了難以忍耐的口渴問題,隨後飢餓感也向她襲來。這個時候小麗在出發前攜帶的路餐已經吃完了,她從包裡翻找出一份應急食品,這也是她帶的第八項應急物品。

應急物品八:應急食品

登山時如果你只根據行程攜帶食物,一旦遇險就很容易被耗光。而你需要足夠的能量維持體能,因此除了每次帶的路餐之外,你的背包中應常年存放一份應急食品,一旦遇險,可以保證身體的熱量供給。

壓縮餅乾/能量膠/能量棒/葡萄乾——這份應急食品可以不太美味,但一定是可以長期保存,能提供必須營養,同時質量較輕、攜帶方便。如壓縮餅乾,能量膠,能量棒,葡萄乾等。

能量棒(Power Bar)或能量膠(Power Gel)是非常有效的應急物品……每一個可以補充相當於一頓飯的熱量。在背包中放上三個就可以在遇到意外情況時堅持一天。(來源:【韓】金成基《我的第一本登山書》)

此外,你在被困後一定要做好食品規劃,在保存體能的基礎上要儘可能節省食物,讓自己不至於過早耗光食物。

沒有應急食品,飢餓難耐——也許你會覺得這份應急食品永遠吃不到,因而不帶它。但當你被困時,彈盡糧絕會令你渾身癱軟,會喪失繼續求生的勇氣和力氣。

吃了備用食物,喝了水,又有應急保暖裝備,被困的小麗得以維持體能存活下來。在接連幾天都沒有等到救援人員的情況下,她決定:利用最後一項自救物品來找路。

應急物品九:指南針

登山遇險後,當你決定自救找路,最重要的是走對方向,如果你有指南針,就可以方便你判斷下山方向,幫助你向救援隊友靠近,而不是憑感覺越走越遠。

指南針定方向、幫助尋路——登山被困時,你很可能已經迷失了方向。此時利用指南針(運動手錶或手機中也有此功能),也許並不能幫你馬上找到正確的路,但至少可以保證你是沿著一個方向前進。

如果你的方向正確,你可以在沿途做標記,這樣也便於救援人員發現你的蹤跡。

憑感覺亂闖,偏離方向——迷路是近年來造成登山事故的重要原因。在野外複雜的地形環境中,如果你沒有任何輔助辨明方向的裝備,僅憑感覺亂闖,很容易偏離方向,進一步迷路。

登山必帶應急物品,生命更有保障

終於,被困多日的小麗與著急尋找她的救援人員順利匯合。回望山野,她無限唏噓,也萬分慶幸自己登山前帶了應急物品。

「有備無患,應該是登山的常態,朋友們,登山千萬要帶應急物品吶」。——這句話,後來成了小麗的口頭禪。

相關焦點

  • 要怎麼選擇有背負系統的登山背包
    購買登山包的時候,要保證這個軀幹長度和登山包的背負系統相符,另外不要走入一個誤區,認為自己身高比較高,就該買個大號的包,人體的構造有很大差別,有的人個子很很高,但是由於腿長,上身相對較短,所以購買的時候需要實際測量,而不是只看身高。
  • 登山背包僅33%合格 如此背包怎麼登山?
    其中實體店購買登山背包振蕩衝擊性能共32批次不合格,網店購買登山背包的振蕩衝擊性能共24批次不合格。另外,還有部分登山背包的結構設計存在問題,將拉鏈設計在背包的底端,在負重的情況下會出現拉鏈損壞或與包體連接處開線,包內物品掉落的現象。(2)登山背包縫合強度偏低,不僅對登山背包本身的使用性能有影響,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造成背包縫口破裂,物品從縫口處漏出。
  • 登山前期準備工作很重要,背包必不可少,你的背包準備好了嗎?
    其次要注意背包是否合身,背包的調節範圍必須符合自己的背長,背包的款式及舒遙程度委親自試了後再作選擇。當抬頭時應避免頭部碰到背包的框架或頂端的口袋;背包所有接社到身體的部分是否有足夠的軟墊:查看背包的內架及縫線的結實程度。
  • 裝備 | 淺談戶外背包,戶外登山背包都很貴也是有原因的
    登山相關知識博大精深,故整理目前所學相關登山知識,利往後快速瀏覽並分享給喜愛登山的同好,一同交流,先從人人都需要的戶外背包說起,若有說明錯誤之處,惠請指教。背包組成: 頂袋、提帶、胸帶、調整帶、減壓肩帶、腰帶、腰墊與背板。挑選背包第一要點: 合身。
  • 登山背包怎麼選?新手必學的打包技巧大公開
    本篇專為新手設計,教你挑選登山背包、輕量打包兩大訣竅,讓第一次露營的登山新手安心,讓挑戰者更有信心!  登山背包從45升開始挑選  從設定背包的上限開始謹慎篩選適合自己的款式  背包的容量越大,總重量越重。  從登山新手開始就要有輕量化的意識。
  • 有哪些適合夏季的清涼戶外運動?
    有哪些適合夏季的清涼戶外運動?有哪些適合夏季的清涼戶外運動?注意事項:溪旁或溪中的石頭較光滑,且多附有苔蘚,踩踏時應多加小心,必要時可藉助繩索完成。有哪些適合夏季的清涼戶外運動?注意事項:出發前,要全面檢查車輛情況,確保能夠滿足自駕需求;一定要確保剎車狀況良好,並帶上基本應急用品以防萬一。
  • 登山穿越要準備啥? 登山有哪些注意事項?
    登山穿越要準備啥? 登山有哪些注意事項?時間:2016-07-22 12:53   來源:優恪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登山穿越要準備啥? 登山有哪些注意事項? 時下國內戶外運動逐漸興起,各種戶外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中,登山穿越這項戶外運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陶冶情操。
  • 我應該如何選登山背包呢?驢友告訴你如何正確的選購及使用背包
    只要您背起背包,看起來就是有爬山的樣子;只要您背包不離身就多了那麼一份安全感,所以它也是登山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裝備。在登山過程中所有必須攜行的東西,如果都能用背包裝起來,不但可以帶很多的東西而且可以解放雙手、增進平衡,使行進更為安全。從事野外活動的你不能沒有一個好一點的背包,然而如何在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背包堆中找一個合適者卻也是個頭大的問題。
  • 驢友背包裡必備10件核心物品
    那麼帶哪些物品是必備的呢?阿蘭姆·馮·貝內迪克特出生於美國猶他州南部,常年在當地的荒原峽谷和高山地區裡自由探險。馬、牛、槍、弓、繩,以及家中幾千冊代替電視的書籍,是他的啟蒙老師。他曾在楊百翰大學上過一個冬季的學,然後選擇返回野外進行深造。
  • 戶外旅行裝備有哪些,戶外登山必備裝備清單
    想要親近大自然,不妨安排一次戶外旅行,登山也好,攀巖也罷,趁著國慶節玩個痛快。那麼戶外旅行裝備有哪些?戶外登山必備裝備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列舉的戶外出行清單。登山難度級別的劃分級別劃分:依據強度、難度、危險度劃分活動,以便參與者量力而行、由易到難分五級;危險度、強度、技術要求也是由低到高的。
  • 與大自然打交道的登山,必須預見三四步棋 平常的知識就不夠用了
    與大自然打交道的登山,必須時時預見三四步棋。日常生活中看出一兩步棋,拿到登山的世界就顯得不夠用了。要在感覺寒冷之前穿禦寒衣!口渴之前補充水分!食物在運動中、休息時攝人!統一行動聽指揮!安全登山的真諦,在於未卜先知的細心上。積雨雲,是盛夏的一道風景線。碧空中不斷孕育的積雨雲充滿活力。
  • 戶外登山裝備選擇之——背包
    當然,身處有領隊帶領、多人參加的登山隊伍裡,你不必擔心太多。但是在你隻身一人的時候,你所帶的裝備就成了你生存下去的籌碼。大登山包主要用於登山中運輸登山物資,小登山包一般用於高海拔攀登或突擊頂峰。背包比較科學的劃分應以功能來分類,就背包功能而言,大致可以分為6個系列。
  • 如何選擇登山背包?一款攝影登山愛好者的上佳裝備包
    最近身邊很多愛攝影的朋友都愛上了上山採景,既能享受登山的樂趣,又能一覽登頂後的美景。於是在這時候,登山裝備就顯得格外重要。今天要給大家測評一款Nike Hoops Elite Pro登山背包,這款背包也是身邊很多登山愛好者的強推款。
  • 新手如何挑選登山背包?1分鐘就能看懂的打包技巧
    剛開始接觸登山活動,一定會有背包選擇困難症的問題,新手要如何挑選背包?背長要怎麼調整?背包要怎麼打包?一次整理,教大家如何挑選、整理與使用登山背包。每個登山背包品牌都有尺寸表,依據身高、背長與腰圍等分成多種尺寸,如 S、M、L等等,大多美系的中大型背包,還會加上性別條件(男女款)。正確的背包尺寸要可以讓重量分攤在肩膀以及腰部,讓背負更舒適。如何量背長?
  • 戶外旅行、登山一定要學起來的戶外背包打包的技巧
    該如何將無數有關食衣住的工具整理進收納袋,再裝進戶外背包裡呢?只要抓住打包的訣竅,登山會變得更加安全且舒適。 我們很難有機會窺探別人的背包,但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打包技巧。就算不知道具體技巧,但就外觀來看,厲不厲害是一目了然的。不擅打包的人,背包歪曲變形,只有容量增加,拿起來比看起來的感覺輕。相反的,擅於打包的人背包形狀利落工整,即使小也沉甸甸的。
  • 徒步登山,必帶哪些戶外基礎裝備?
    登山前,面對複雜的戶外裝備,究竟什麼要帶、哪些又是最要緊的基礎裝備?往往讓許多徒步小白瞬間頭大!
  • 夏季戶外徒步登山,你不得不關注的細節!
    越來越多的驢友背起背包奔向大自然的懷抱然而越來越多的人享受戶外的同時卻總有個別人一去不復返戶外安全事故不斷發生輕則受驚,重則傷亡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醒高溫和暴雨伴隨著夏天已來臨那麼,夏季戶外要注意什麼呢?
  • 課堂|背包的背負系統優秀=舒服?這才是調整背包的正確姿勢!
    戶外旅行時,我們常常要帶上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儘管很多物品的體積小,質量輕,但是當它們累加在一起的時候,這些小重量就會集聚為裝在背包中的大重量壓在肩上。如果背負比較重的話,你的體力會消耗的很快,而且行動速度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背負較重也會讓你面臨風險的機率增大。
  • 夏季出行,如何選擇合適的旅行背包?
    夏季是戶外出行的黃金季,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季節,高溫、暴曬、炎熱總是與美景相生相伴,即便是輕裝出行,沒多久,後背依然會溼漉漉了。而一款通風性能良好、背著舒適的背包,能幫你減少汗水流失,帶來更好的戶外旅行體驗!那麼,夏季戶外背包,應該怎麼選?四大原則,供你參考!
  • 戶外登山裝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