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走南闖北,見過很多各地的蔥花大餅,也吃過不少風格迥異、口味獨特的蔥花大餅,但是,依然讓我惦念和掛懷的,還是我故鄉那頗有個性和特色的佳餚:蔥花大餅!
延長蔥花大餅,講究的是和面技術與火候的掌握。和面時必須要用滾燙的熱水,但不是開水,要輕輕地把麵團起來就可以了,而不能長時間使勁地揉搓;面和好後把它擀開,抹上豬油(一定是豬油)、撒上食鹽和茨茉(一種陝北特有的野生植物)花,然後把它捲起來,揪成一個個面坯子,再擀成大餅狀,在大鍋裡烙成金黃即可。烙餅時用大鍋,燒火必須用麥秸幹或是黃蒿草等易燃物,火候要溫和,絕對不可心急,而且不可以淋油,一定要幹烙,這樣烙出的大餅表皮金黃,沒有焦痕,十分美觀,誘人食慾,吃起來綿軟、筋道、噴香。
東北人吃大餅卷大肉,山東人吃大餅卷大蔥,四川人吃大餅卷辣醬或是豆瓣.真可謂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啊!我小時候吃大餅也喜歡卷著吃,不過既非大肉和大蔥,也非辣醬和豆瓣,而是把炒好的土豆絲和醃製的酸菜攪拌在一起,卷在大餅裡咬著吃。那大大的一口,滿嘴飄香,激情頓生,很是能滿足你內心的欲望和渴求,讓你生出許多的感慨和妄想!
延長農村,對於來下鄉的客人或是朋友,總會用大餅來招待的。烙大餅、炒雞蛋,這就是招待客人和嘉賓最好的飯菜啦!
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讓我至今依然很喜歡吃蔥花大餅。如今的蔥花大餅隨處可見,那些用電餅鐺烙出、用植物油煎熬出來的大餅油亮金黃,很是誘人,我會時不時地去買上一些。當然,閒暇之餘,我也會挽起袖子親自下廚烙上兩張蔥花大餅解饞,但是,無論如何也沒有了當年的那種口感和味道了。也許這是因為如今什麼也不缺的緣故吧!
然而,我依舊懷戀那鍋蓋般大小,碼摞的一二尺厚的延長蔥花大餅,懷戀那種清貧淡潔的真情和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