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營盤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農增收

2021-01-13 澎湃新聞
小營盤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農增收

2020-11-11 20:0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近年來,為了提高種植業經濟效益,小營盤鎮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作物產業,農戶實現持續增收。

據悉,小營盤鎮通過市場以及氣候、土壤等因素的綜合分析,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積極引導村民種植了食葵、打瓜、馬鈴薯、復播大白菜等特色農作物,並對種植戶提供了專業技術指導,經過不懈努力,目前,食葵每畝平均效益達到了1015元,打瓜每畝平均效益達到了934.8元,馬鈴薯每畝平均效益達1800元,復播大白菜每畝平均效益達到了1100元。

通過努力,小營盤鎮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鎮特色農作物種植年平均收益高達3360萬元。同時,發展特色農作物使得農民經濟效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帶動不少貧困戶摘掉貧困的帽子。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小營盤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農增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博樂市小營盤鎮搶抓農時開展復播
    博樂市小營盤鎮搶抓農時開展復播 2020-08-0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小營盤鎮搶抓農時開展復播
    8月3日,小營盤鎮當合爾特布拉格村農田裡機聲隆隆,村民李世林正在給自家的復播白菜地、捲心菜地澆水施肥。 為進一步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把復播作為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近期,小營盤鎮農民收完小麥、土豆後,在原有土地上復播其它農作物增加收入,將有限的土地資源重複利用,成為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 調結構 促發展 惠民生——臨夏州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高...
    調結構 促發展 惠民生——臨夏州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綜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睿君深冬時節,走進甘肅臨夏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溫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今年以來,臨夏州圍繞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對傳統種植結構、傳統生產方式、傳統經營模式開展了大規模改革,高質量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拉開架勢構建新型產業體系,改變了廣大農民群眾祖祖輩輩種植「草包莊稼」的現狀。
  • ...組合拳 奮力譜寫新篇章——麻江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林下經濟...
    為充分發揮200畝以上壩區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主戰場、主陣地、主平臺作用,?三級聯動  健全壩長制管理體系  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為了高位推動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麻江縣結合自身實際,對全縣20個200畝以上壩區實行「壩長制」管理,由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以及相關領導分別領銜一個壩區擔任「縣級壩長」,各鄉鎮(街道)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擔任
  • 興仁:潘家莊 「一棵草、一籃果、一頭畜」產業調整促農增收
    在彌勒屯村巨菌草種植基地,數千畝巨菌草隨風搖曳……潘家莊鎮堅持早謀劃、早安排、早落實的做法,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突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緊緊圍繞「一棵草、一籃果、一頭畜」為中心,將種植業、養殖業有機結合,形成循環生態農業經濟產業鏈。
  • 積石山縣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見聞
    抓特色調結構 興產業富群眾——積石山縣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見聞12月15日,記者來到積石山縣胡林家鄉高關村食用菌種植基地,只見12座大棚整齊排列。積石山縣認真貫徹落實州上的部署要求,把產業振興作為促進群眾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來抓,堅持資金向產業傾斜、力量向一線下沉,下大力氣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糧改經」「糧改飼」「糧改藥」「糧改菌」,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建設中藥材、特色林果、食用菌規模化基地,推動農業產業從「一山一灣、一梁一峁」種植向集中連片規模化發展,食用菌的生產實現了零突破。
  • 荔波黎明關水族鄉:特色產業促增收
    今年以來,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緊緊圍繞產業革命「八要素」,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打造農旅一體化發展模式。黎明關水族鄉將板寨壩區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示範壩區,通過種植以百香果為主、套種其它經濟作物的方式,著力打造板寨壩區千畝百香果示範基地。引進山水貴客、荔波金投公司主導壩區百香果發展,成立板寨百香果基地建設服務工作專班,壓緊壓實企業主導、政府服務的管理模式,為百香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七星關區青場鎮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激活鄉村內生動力-新華網
    近年來,七星關區青場鎮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統籌布局積極推進產業生產紮實開展,農業發展駛上「快車道」,為農民增收打開「致富門」。  主導產業提質增效。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確權為契機,不斷調整產業布局、調優種養結構,大力發展蔬菜、馬鈴薯、烤菸、牲畜養殖等主導產業。
  • 鐵嶺:清河區引進種植辣根 促產業結構調整
    鐵嶺:清河區引進種植辣根 促產業結構調整 作者: 2018-05-03 13:39   來源:鐵嶺日報   為了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今年,他們哥倆在朋友的引薦下,投資50多萬元在清河區楊木林子鎮楊家甸村承包了300多畝土地,作為辣根種植的試驗田。據趙石巖介紹,辣根種植從機械化播種、培育到收割全部施行統一管理。從清河區的氣候和土壤墒情看,預計每畝可產辣根1600至1800斤,最高可達到2000斤,平均每畝收益在500-600元之間。趙石巖介紹說,辣根就是製作芥末的原材料之一,又名馬蘿蔔,原產歐洲。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棋盤山鎮:田園變花海 農旅融合促增收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棋盤山鎮:田園變花海 農旅融合促增收 2020-09-09 15: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逐步走上促農致富康莊大道,伊州區二堡鎮種養產業化促增收
    逐步走上促農致富康莊大道,伊州區二堡鎮種養產業化促增收 2020-08-12 0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近年來,河北省灤州市榛子鎮注重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結合市場需求,引導和鼓勵農民在冬閒時節利用現代設施農業的優勢發展特色香菇種植,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擴展銷售渠道,有效帶動種植戶冬季增收。近年來,河北省灤州市榛子鎮注重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結合市場需求,引導和鼓勵農民在冬閒時節利用現代設施農業的優勢發展特色香菇種植,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擴展銷售渠道,有效帶動種植戶冬季增收。
  • 「黔西南·精彩2019」興仁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興仁市依託「中國薏仁米之鄉」、「中國道地中藥材之鄉」、「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三塊金字招牌,因地制宜,全面發力,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多點突破,統籌布局積極推進產業生產紮實開展,打造新型農業生產模式,農業發展駛上「快車道」,為農民增收打開「致富門」。
  • 納雍縣豬場鄉:搶抓農時春耕忙 就近就業促農增收
    現場指導套種南瓜春耕生產以來,豬場鄉黨委、政府調減低效作物,種植高效農作物,壯大優勢產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豬場鄉緊扣「八要素」,積極引導群眾調減傳統低效農作物種植面積,統一部署、統一安排改種辣椒、刺梨、毛豆等經濟作物,並在退耕還林地皂角樹下套種南瓜,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通過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明確低效作物的替代作物,藉助低效作物調減改種這個機遇,擴大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
  • 水果產業 託起丹稜農民增收致富夢
    蓬勃發展的水果產業,真正託起了丹稜農民的增收致富夢。    桔橙產業獨佔鰲頭    根據獨特的地理條件、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該縣確立在農村逐步調整以糧油作物為主的農村產業結構,發展水果產業。為促進這一工作的開展,縣委、政府決定打造全國優質「不知火」基地,再促該縣水果生產發展,並首次採用獎勵手段,規定凡成片高換或栽植5畝以上「不知火」品種的農戶,給予現金獎勵。    2012年,縣農林局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不知火」種植技術大比武活動,吸引了全縣上百戶農民參加,劉升全、趙澤如、歐萬友等果農脫穎而出,其中一等獎得主獲獎金8000元。
  • 一平浪鎮:5千餘畝晚秋作物套種促農增收
    目前,該鎮烤菸地裡套種的5300畝晚秋作物長勢良好,種植的花豆、無筋豆、大豆、白菜陸續上市,拓寬了群眾的增收路。此前,為實現晚秋作物生產提質增效,一平浪鎮按照「糧經並舉、穩定面積、優化結構、強化科技、提高效益」要求,認真總結近年來晚秋作物生產經驗,根據全鎮14個村(社區)的自然條件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在種煙村(社區)創新套種模式,重點抓好烤菸生產後套種市場前景好的蔬菜等作物的種植,最大限度促農增收。
  • 黔東南州丹寨縣興仁鎮推進藍莓產業高效發展 助農增收
    摘要: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興仁鎮全力推進藍莓、茶葉等壩區果蔬產業高效發展,助農增收。興仁鎮搶抓時節,黨員幹部帶領群眾開展吊瓜種植。據悉,今年該村預計通過發展吊瓜種植帶動600餘人就地務工。
  • 日照東港區西湖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靚點紛呈
    近年來,該鎮牢牢把握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力發展綠茶、有機蔬菜等特色主導產業,在擴張特色農業規模、提升特色農業質量、帶動鎮村農民致富的道路上闖出了一片新天地,一個「調」字讓西湖鎮農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 納雍縣百興鎮:產業結構調整「辣味」濃
    納雍縣百興鎮:產業結構調整「辣味」濃 發布時間:2019-04-08 16:05:16      來源:畢節日報   今年,經納雍恆大指揮部和恆大納雍扶貧有限公司引薦
  • 新龍縣加大力度發展生態產業助農增收
    種養一體化綜合開發是實現農業增產增效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新龍縣依託農業龍頭企業的市場開發優勢,在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種養一體、農旅結合的特色生態產業,形成一條引進企業、發展產業、帶動生態農業、實現增產增收脫貧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