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堅持稱呼出雲號為護衛艦,堅決不承認它是航空母艦?

2020-12-21 科羅廖夫

在11月28日開幕的東京國際航空宇宙展上,美國洛馬公司展臺上出現了F-35B垂直短距起降型隱身戰鬥機的模型,耐人尋味的是,F-35B機翼上都畫有日本航空自衛隊的隱身標誌。在11月27日,日本防衛相巖屋毅則公開宣稱,日本計劃斥資1萬億日元,增購100架F35隱身戰鬥機,其中甚至包括40架可在航母上搭載的F-35B。這與近段時間日本將出雲號戰艦改造成航母的傳言不謀而合。

按照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定義標準,出雲級屬於大型直升機護衛艦(DDH:Izumo-class helicopter destroyer),採用從艦首到艦尾的直通甲板,標準航空配置為14架10噸級的SH-60K大型反潛直升機和掃雷運輸直升機,可同時進行5架直升機起降,是目前亞洲最強的反潛艦。

不過,日本在東京航展第二天就撕掉了F-35B機翼上的日本航空自衛隊隱身標誌,同時日本防衛省還否認防衛相說過的購買F-35B戰鬥機。

出雲級的艦長為248米,尺寸比現役兩艘日向級直升機母艦大50%,排水量2.7萬噸,在世界現役航母中排名第六,超過義大利1.3萬噸的加裡波第號、西班牙1.7萬噸的阿斯圖裡亞斯親王號和英國2.1萬噸的無敵級。從功能上看,出雲級實際上是一艘航空母艦,出雲有大型機庫,有直通平甲板,有側舷升降機,有右舷艦島,可搭載艦載戰鬥機和直升機,未來還可以改裝滑躍起飛船頭套件。

這是出雲級直升機護衛艦搭載F35B短距起降戰鬥機的想像圖

出雲號在加裝滑躍甲板套件以後,在實施反潛作戰時,可以搭載8架F-35B短距/垂直起降戰機和14架直升機。實施制海防空作戰時,則可搭載12架F-35B隱形戰機和4架直升機。實施兩棲作戰時,還可以起降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

出雲級的機庫面積比較大,達到了令人吃驚的4000平方米,與法國戴高樂號相同,超過了遼寧艦的3978平方米,這意味著出雲的載機數量不次於遼寧艦。不過,日本人設想出雲的固定翼艦載戰鬥機的標準數量為12架,這樣可以在搭載艦載戰鬥機的同時,不削弱反潛能力。

日本發展航母,憲法第九條依然是最大的障礙。根據日本戰後的聲明,永遠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這意味著日本不能發展進攻性武器,而航空母艦就是標準的進攻性武器。

所以,日本人始終堅決不承認「出雲」是航空母艦,堅持稱呼「出雲級」為護衛艦。日本人甚至特意在「出雲」的飛行甲板最前端豎起一門密集陣近防炮的人造景觀,以表明日本海自「與航母勢不兩立」的堅貞態度。航母什麼的最討厭了!

相關焦點

  • 日本出雲號護衛艦改建為航母引發敏感爭議,日媒揭背後真相
    日本政府為引進最先進「F35B」 隱形戰鬥機,欲將海上自衛隊的「出雲」號護衛艦改建為航母,而出雲號航母化後屬於防禦型還是攻擊型,劃分尚不明確。《日本經濟新聞》2018年3月20日報導,日本政府和執政黨自民黨將引進能短距起飛的最先進「F35B」 隱形戰鬥機,是為了提升日本的離島防衛能力。為了供F35起降,設想將海上自衛隊的「出雲」號護衛艦改建為航母,日本防衛省高層人士對於這個設想解釋稱,「是以保護日本為目的的『防禦型航母』,沒有脫離專守防衛」。但是,攻擊型和防禦型的劃分並不明確。
  • 加賀號直升機航母服役,日本網友調侃:「最強護衛艦」
    自從出雲級直升機母艦的第二艘「加賀」號下水服役就引來了大量的吐槽和不滿。以外界的眼光看,用舊日本航母的名字給新船命名,完全就是招核之後又招魂的作死節奏。加上這艘加賀號,日本目前已經擁有出雲級、日向級和白根級共五搜直升機母艦。
  • 「出雲號」護衛艦升級為航母?日本朝野各黨派意見不一
    日本海自「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執政黨新《防衛計劃大綱》工作小組同意將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護衛艦「出雲」號升級為航母,並定名為「多用途運用護衛艦」。工作小組確認將以書面形式明確:自衛隊「出雲」號改裝為「多用途運用護衛艦」後,雖事實上升級為航母,但將在專守防衛的範圍內加以運用。不過,日本朝野各黨派對於「出雲」號航母化的意見不一。日本NHK電視臺12月12日報導稱,在將「出雲」號升級為航母的問題上,日本公明黨擔憂稱,「它是否不同於憲法禁止擁有的『攻擊型航母』,這一點並不明確」。公明黨曾3次拒絕同意這一方案。
  • 057A型重型護衛艦,我國航空母艦的近身護衛
    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我們中國自主研發的國產航空母艦001型已經完成了它的首次下水儀式。而在上個月28號當天,我們中國海軍的另一作戰設備-055型飛彈驅逐艦也順利地完成了它的下水儀式。這樣的喜人成績不禁令我們國人感到無比的自豪,也令世人對我們中國的軍事研發速度感到詫異。再加上我國海軍中已經服役了的052D型驅逐艦,我國的航空母艦艦群也是小有規模了。
  • 日本最大護衛艦"出雲"號服役
    原標題:日本最大護衛艦"出雲"號服役   中國網3月25日電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3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護衛艦「出雲」號在橫濱市的「日本海洋聯合公司」的橫濱事業所磯子工場舉行交接儀式,正式開始服役。
  • 日本加賀號護衛艦停靠越南軍港,出雲級類航母仍在升級
    在南海情勢持續緊張的態勢中,日本海上自衛隊於10月也在這塊區域進行多次軍演,並得到包含美國、印尼與其他當地國家的支援;近期比較令人在意的,則是日本的幾艘重要軍艦,包含最頂級的「加賀號護衛艦」以及擁有歷史背景的「雷」型護衛艦與潛水艇「翔龍號」,都在10月10~11日停泊在越南的金蘭軍港,以進行軍事補給。
  • 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或改裝 日本漸進的航母之路
    日本的漸進航母之路  「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以及另外三艘直升機母艦的可能改裝,將使得日本具有一定的兩棲攻擊能力和遠洋進攻能力,對中國軍隊在近海和遠洋的行動均構成較大的挑戰  文/胡波  2017年歲末,據日本共同社等多家媒體的消息,日本防衛省正探討將對海上自衛隊「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進行改造
  • 擊沉它的人剛去世,日本造出第2艘「加賀號」航母
    原標題:擊沉它的那個老人剛去世,日本又造出了第二艘「加賀號」航母儘管日本官方宣稱其是「護衛艦」,但按照國際標準,它應該被歸為直升機航母。4月22日,在美國德州的聖安東尼奧,一位過完百歲生日不久的老人平靜地去世。他叫諾曼·科雷伊斯,曾是中途島海戰中在世的最後一名美國俯衝轟炸機飛行員。
  • 信濃號航空母艦:史上最短命航母 日本為何一直不打撈?
    在第一次正式出航中,僅僅航行17個小時就被美軍的四枚魚類擊沉,成為史上最短命的航母。戰爭初期,飛機對戰艦的優勢完全顯現;另外戰爭期間因為資源不足的原因,110號艦的建造計劃被取消。111號艦停止建造並解體。日本海軍由於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的慘敗,損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艦,為了及時補充航空母艦的戰力,日本除了加速建造航空母艦以外,110號艦船殼也被日本海軍列入改裝航空母艦工程。太平洋戰爭到了1944年,日、美的海上軍事力量已經有了極大的差距。
  • 美國為何用黑人廚師的名字為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
    此外,有2艘分別以為核動力航空母艦作出重大貢獻的國會議員的名字命名,分別是「卡爾文森」 號和「斯坦尼斯」號,有1艘以著名軍事將領的名字命名,即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第一艘「尼米茲」號。目前,美國還有4艘在建或者即將建造的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有兩艘分別命名為「傑拉爾德·R·福特」號和「小約翰·甘迺迪」號,都是美國總統的名字。1艘命名為「企業」號,是美軍第8艘以企業為名的軍艦。第4艘的名字叫「米勒」號,它既不是美國總統,不是著名軍事將領,也不是為美國海軍事業作出貢獻的名人,而是來自於一名黑人廚師——「多裡斯·米勒」。
  • 一個日本小兵的中途島戰役,蒼龍號航空母艦乘員的回憶
    這段時間為什麼不讓蒼龍和飛龍的36架轟炸機和18架戰鬥機起飛呢?從赤城和加賀看,也有半數飛機是可以起飛的。南雲堅持「戰鬥機、轟炸機、魚雷機三位一體」的正攻法,確實,有充足護航戰鬥機掩護的攻擊更為有效。不過也許是看到輕易擊退了美國飛機的多次進攻,連一顆命中彈都沒有,因此對美軍產生了驕傲吧。更重要的是,當時他相信只有一艘美國航母。
  • 戰後日本航母夢的破碎,從私人訂製暴走,到連航母這個詞都不碰了
    70年代CVH不見了,但DLH(大型護衛艦)出現了,航母變成了護衛艦,配置也挺有趣,排水量8300噸,10萬馬力的蒸汽輪機,搭載6架反潛直升機,而且還打算未來讓「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上艦。但海原治還是不同意,除了老一套之外,他還拿日本的經濟情況堵住了眾人的嘴,政府沒錢搞,所以不支持,還是堅持走韜光養晦的路線,就這樣DLH也黃了。
  • 日海自伊勢號護衛艦將對公眾開放 禁穿裙子高跟上艦
    資料圖: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級直升機護衛艦「伊勢號」將於5月2日在山口縣巖國市巖國港向公眾進行公開展示【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15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級直升機護衛艦「伊勢號」將於5月2日在山口縣巖國市巖國港向公眾進行公開展示。
  • 俄新型護衛艦現身海參崴,太平洋艦隊迎來新悍將,誓要讓日本膽寒
    這次交付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是20380型飛彈護衛艦的第三艘,被命名為了俄羅斯聯邦英雄阿爾達爾 齊堅扎波夫號,是俄羅斯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造船廠專門為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所建造,如今這艘艦船已經在現身俄羅斯遠東的海參崴。
  • 日本已經撕掉出雲號「準航母」的偽裝
    資料圖:「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圖源:視覺中國)關於日本「出雲」號航母化又有了新進展。據共同網消息,11日,日本自民、公明兩黨召開會議,基本同意了政府提出的《防衛計劃大綱》及下一期《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的框架草案。
  • 日本首位女性護衛艦支隊長,指揮出雲號航母,一身勳表見證功績
    在世界軍事舞臺上,日本出現過一名女性海軍艦艇支隊支隊長,她的名字叫做東良子(Ryoko Azuma)。作為日本海上自衛隊 (MSDF) 第1護衛艦支隊支隊長,東良子指揮4艘軍艦,1000名官兵,包括30名女軍人。
  • 日本護衛艦「涼月」號下水 將為「宙斯盾」護航
    原標題:日本護衛艦「涼月」號下水 將為「宙斯盾」護航 日本護衛艦「涼月」號舉行下水交接儀式。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日本《讀賣新聞》14日報導,由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建造的護衛艦「涼月」號(約5100噸),12日交付防衛省。三菱重工及造船廠、海上自衛隊相關人員約550人出席起航儀式。   「涼月」號全長約150米,寬約18米,建造耗費72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4億元)。船上搭載最新銳的雷達及防禦魚雷裝置,與之前的護衛艦相比,在對空、潛水能力方面都有較大提升。
  • 日本幾十年前就能造八十萬噸巨艦,現在為什麼造不出航空母艦?
    日本住友重機械工業在上世紀的70年代曾經建造過一艘「海上巨人」號油輪,該船也就是後來的諾克·耐維斯號(Knock Nevis),其承載重量在經過擴充之後達到82萬噸,而船體長度也增加到接近460米,型寬接近69米,這些數據遠超現在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福特級航母和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 快速油船改裝的日本「瑞鳳」號輕型航空母艦
    為了能在最短時間內補充航空母艦,日本海軍參謀本部認為一些大型輔助性艦隻如潛艇母船必須能在戰時快速改裝為航空母艦。在1934年開始的第二輪海軍擴充計劃中,日本海軍訂購了"津崎」級快速油船,船體都得到了特別加固,於是海軍決定將其按潛艇母船來建造。首艦「津崎」號1939年上半年服役,但第二艘艦「高崎」號並沒有完工,在船塢裡呆了近四年,1940年1月開始直接改裝為航空母艦,這就是「瑞鳳」號航母。
  • 054A「常州」號飛彈護衛艦「迷路」對馬海峽,日本P-1巡邏機跟拍
    日本2月28日公布當地時間2月26日,中國海軍一艘054A型護衛艦在經過對馬海峽西南偏西時,被日本海自的P-1海上巡邏機和下關基地隊第43掃雷隊下轄的「宇久島」號掃雷艇發現。從日本防衛省公布的照片中可見,該艦就是舷號為549的東海艦隊「常州」號飛彈護衛艦。常州艦由滬東造船廠於2010年1月命名,2010年5月18日下水,2011年5月30日入列,現服役於東海艦隊驅逐艦第六支隊。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370號班機空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