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城,每一位中國人應該謹記的那段城牆

2020-12-06 說曹曹曹曹道

宛平城明末崇禎十一年(1638年)開建,歷三年而成,原為軍營,後漸遷商肆民居,明清時稱拱北城、拱極城

宛平城在盧溝橋東,全城東西長640米,南北寬320米,總面積20.8萬平方米

南段城牆,歷經多次戰鬥,城牆彈坑無數,整體保存完整

宛平城西門,正臨盧溝橋,直扼京畿咽喉要道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位於北京市西南約15公裡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盧溝橋附近進行挑釁演習,並進而挑起事端炮轟宛平城。

日本侵華罪證

日本侵華罪證

日本侵華罪證

日本侵華罪證

城牆下一排石墩記錄著戰鬥事跡

南側城牆邊一條林蔭小路通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

疫情期間宛平城內及盧溝橋景區都暫停開放,想去參觀的朋友多關注官方信息,以免白跑

相關焦點

  • 探訪今日盧溝橋宛平城:七十八載什麼都在變 但城牆上的彈坑不會變
    原標題:七十八載什麼都在變 但城牆上的彈坑不會變 而宛平城南牆,抗日英雄們當年與日寇激戰時遺留下來的無數槍彈孔,依然若隱若現,訴說著那段悲壯的歷史。   華北危急盧溝橋若失守華北便如羊入虎口   「日本華北駐屯軍對於盧溝橋一帶的覬覦非常明顯,駐守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對此非常清楚,守衛盧溝橋就是守衛華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籌建人郭景興說。
  • 探訪今日盧溝橋宛平城:城牆上的彈坑不會變消失,勿忘國恥
    宛平城步行街1984年國家撥專款對城牆、東西城樓進行修繕;1987年向遊客開放。宛平城是一座承載著歷史與文化的古城,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處紀念地
  • 重訪七七事變發生地宛平城:城牆密布77年前彈孔
    橋一端連著宛平城。這個位於北京西南郊的小城曾經是京畿要塞,如今在夏日中安寧得仿佛睡著了,不過城牆上面密布的彈孔卻一直提醒著人們77年前那場戰鬥的慘烈。  「這裡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的地方,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爆發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李宗遠說。
  • 綠水青山我的家 | 中華民族精神紀念地——北京盧溝橋宛平城
    盧溝橋東,宛平城有著古老的城牆,一條大街由東至西穿城而過,這裡是中國抗戰史上著名的「七•七事變」發生地,是全北京除了故宮以外唯一一座有四面城牆的古城,全國唯一一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就坐落在城內。盧溝橋-宛平城是歷史輝煌的、文化厚重的,也是獨一無二的。
  • 盧溝橋、宛平城,重溫西山紅色文化 感悟紅色聖地革命情懷
    曾經,這裡飽受戰爭摧殘曾經,這裡硝煙戰火漫天……紅色西山,那段崢嶸歲月裡愛國主義的親歷者、見證者風雨兼程數十載,我們不能遺忘昨天聽過抗日戰爭打響的第一槍,看過宛平城牆上炮擊的彈痕。今天盧溝曉月的石碑依然屹立在橋頭,圓月依然在宛平城的城樓上高懸,月光流淌在和平的大地。然,「犯中華者,雖遠必誅!」抗日戰爭紀念館裡那侵略者的暴行、英雄的血衣、那些或斑駁或如新的槍炮彈藥,無一不讓人震撼。這是留在每個中國人心中抹不去的歷史。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勿忘國恥,揚我國威!
  • 盧溝橋、宛平城……重溫西山紅色文化 感悟紅色聖地革命情懷
    曾經,這裡飽受戰爭摧殘  曾經,這裡硝煙戰火漫天  ……  紅色西山,那段崢嶸歲月裡愛國主義的  親歷者、見證者  風雨兼程數十載,我們不能遺忘  今日之幸福是由無數革命先烈鋪就而成
  • 巨大的彈坑鑽進城牆,即使藏在高大的樹後,也讓遊客感到:太扎心
    宛平城不大,徒步轉上一圈,也不需要多少時間。遊覽、憑弔過盧溝橋後,在宛平城的西門外有些躊躇,這就是曾經被炮火侵略過的宛平城!奮勇抵抗過侵略者的宛平城嗎?宛平城其實就是這麼小,比較規整。在居民區並沒有走多遠的路,就到了一個廣場。城牆下,有個小廣場「宛平人家」。
  • 宛平城地區將重點打造紅色文化展示平臺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豐臺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分區規劃批覆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豐臺區推動了大紅門、南苑森林溼地公園、麗澤金融商務區、豐臺站、宛平城、盧溝橋、五裡店和長辛店老鎮等地區的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同時,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落實好兩線三區底線管控要求,積極承載首都功能,提升區域綜合承載能力,有效推動減量提質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 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不為人知一面:宛平城和盧溝橋都並非純旅遊區
    對於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附近,其實有著不為人知一面:宛平城和盧溝橋都並非純旅遊區。雖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盧溝橋、宛平城都是抗日紀念區,但是這裡面其實也是很多附近居民生活的地方,與一般的生活區沒有區別。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附近的地圖如下所示。
  •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陳名傑到盧溝橋宛平城專題調研
    2020年11月24日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副局長凌明一行五人到我區盧溝橋宛平城進行專題調研,步行視察岱王廟、盧溝橋、宛平城牆,詳細了解盧溝橋宛平城等各處文物的歷史文化及保護利用情況,沿途查看宛平城內城,考察宛平記憶閱讀館、宛平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宛平城自願騰退和後續利用等工作進展
  • 吊念那段古城牆
    1778年知州陳銓,開始了他一生中最為輝煌的一段經歷,他把明朝蔡真用石頭壘砌的城牆換掉,改用磚牆。現在遺留下來保護較好的一段城牆只剩下140米。幾年前,當地鎮政府派人按1:150的比例,耗時一年零八個月,製作了一個復州古城的模型。
  • 書香榮昌——《宛平城下》
    書香榮昌——《宛平城下》 2020-11-30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宛平戰「疫」:讓黨旗在宛平城地區高高飄揚
    豐臺區宛平城地區辦事處平安建設辦公室科長冷建波是下派到城北社區的社區專員。在疫情防控之初,他舍小家顧大家,從大年三十到現在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積極聽從社區書記工作安排,主動承擔晚點站崗值班。在值守點位,對來京人員進行體溫健康狀況檢查、並將基本信息做好登記。
  • 宛平城與盧溝橋
    但在20世紀20年代的航拍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宛平城,和今天一樣,有一條直貫東西門的街道。從西入城,出東城後,還要經過一段野外,才能到達老北京城。北京城已經是遙不可見了。    一、宛平城  宛平城不大,一眼可以看穿東西。  宛平全城東西長640米,南北寬320米,總面積20.8萬平方米。
  • 豐臺區宛平城危房解危項目
    宛平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位於豐臺區規劃的盧溝橋國家文化公園核心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大紀念活動承載地、紅色革命文化傳承地。自2018年汛期開始,宛平城部分房屋就陸續出現漏雨、牆體開裂等現象,存在安全隱患,住戶改善居住條件的意願強烈。
  • 黨旗在宛平城地區高高飄揚
    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后豐臺區委組織部向宛平城地區先後下沉59名幹部服務堅守在宛平城地區他們勇擔職責堅守在社區、村疫情防控第一線他總是低調的說:「我來到社區就是社區的一員,一切服從社區的安排,社區女同志多,我作為男同志就應該多幹點,疫情不退我不退,社區居民都平安就是我們的勝利!」2王東同志是豐臺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下沉幹部,自大年初五向老莊子社區報到後,一直堅守在社區防疫一線。
  • 任重跨界創作小說《宛平城下》受推介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訊 近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舉辦的2019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活動發布儀式在京舉行,共有《大江東去》《繁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浩蕩》《宛平城下》《傳國功匠》等25部網絡作品入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入選作品之一的《宛平城下》作者為演員任重,這也是他首次嘗試跨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