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羊城晚報記者 吳珊
自製食品因純手工製作、選材上成、不添加防腐劑,而被人們稱為放心食品、安全食品。其實,這只是一種主觀上的簡單判斷。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自製食品雖不含化學添加劑,但製作過程中很容易被一些毒性較大的致病菌汙染。今年春節期間就發生了一起因食用自製臭豆腐而導致一家四口中毒的事件。
食用自製臭豆腐險致命
今年春節前,網友黎先生在家做了一大罐臭豆腐,準備過年享用。年初一,黎先生和父母及5歲的女兒吃了幾塊,當時感覺味道不錯,也沒有出現不適。誰知年初三早上,一家四口先後出現四肢乏力等症狀。全家人一起趕往醫院,醫生初步診斷為食物中毒,醫生懷疑是臭豆腐出了問題。經過化驗,吃剩的臭豆腐中提取到了肉毒桿菌毒素。
醫生表示,肉毒桿菌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強的毒素之一,毒性超過砒霜。含有肉毒桿菌毒素最常見的食品是自製豆類和面醬類發酵製品。食入這種毒素後,神經系統會遭到破壞,中毒的潛伏期短則3至6小時,長則8天至12天,死亡率高達35%。
因食用自製豆製品發生食品中毒的案例屢見不鮮。羊城晚報記者查詢資料發現,2003年陝西發生過因食用自製的豆腐乳,先後導致10人中毒,3人死亡;2013年河北石家莊一家三口因食用自製臭豆腐全部中毒;2014年河南一女子因食用自製臭豆腐導致中毒;2015年新疆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和他們的兩個女兒,因食用自製臭豆腐,一人不治身亡……
自製食物衛生難保證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許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自製食物是最安全的。但其實製作過程中衛生條件沒保障,很容易被一些致病菌汙染,從而產生毒素,這些毒素包括肉毒桿菌毒素、黃麴黴毒素、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曾表示,食源性疾病是頭號食品安全問題,但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有些食品並不適合家庭自製,除臭豆腐外,還包括自釀葡萄酒、自榨花生油、自製水果酵素等。
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多起因食用自製食品導致食物中毒事件。2013年,重慶一男子因喝了自釀葡萄酒導致上吐下瀉,原因是自製過程中沒有去除甲醇、雜醇油,也缺少滅菌工藝。土榨花生油也曾被媒體多次報導過,不少土榨花生油聞著很香,實則含有高致癌物質黃麴黴素。
謹慎購買自製食品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人除了自己食用自製食品,還通過朋友圈及網店大肆售賣,潛在風險進一步擴大。一位通過朋友圈出售湖南風味臭豆腐的店主告訴記者,他的臭豆腐全部由其一人在家製成,一天能生產幾十斤,用一個透明罐子裝好後,直接發貨給客人。在被問及如何保證食品安全時,他的回答是,全憑經驗。
朱毅建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針對自製家庭食品進行規範,同時對家庭自製食品出臺相關標準,消費者也應謹慎購買自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