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木乃伊》裡可怕蟲子原來是它!河南博物院揭謎底

2021-02-08 騰訊網

古老的埃及文明,充滿著神秘色彩。以往只能從電影和網絡上獲得圖像認知,現在可以直觀地從實物上獲得更真切的感受。河南博物院與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聯合推出的《金字塔 不朽之宮》埃及文物展12月8日亮相鄭州,為河南人帶來神秘的尼羅河文化,隨著記者的鏡頭去探秘吧。

動物木乃伊

埃及文化中最引人好奇的就是木乃伊了,在這次展出中不僅展示了人類木乃伊,還有部分動物木乃伊,讓人漲知識。

古埃及人相信萬物皆有神靈,有些神靈以動物的形象出現,所以這些特定的動物受到人們的崇拜,並被做成木乃伊,並被安放進不同材質的棺木中。

有些動物木乃伊是被作為供奉神靈或者獻給祭司的供品。所以在一些大型的神廟的地下墓穴或地下室中,往往存放著成百上千的動物木乃伊。動物木乃伊還會有不同材質的隨葬品。

貓木乃伊。由於貓的瞳孔會隨光線的變化而產生改變,這在古埃及人看來,就像月亮的圓缺,因此貓也被認為是月亮之神的化身。

象徵巴斯特女神的貓、代表阿努比斯死神的狗、由王權守護者荷魯斯幻化成的鷹及象徵著託神的朱䴉數量最為眾多。

人類木乃伊

在影視劇中,木乃伊被渲染得分外神秘,事實上,它只是古埃及人葬儀的一個環節。

古埃及人相信逝者能夠在陰間繼續生活,而保存身體的完整就成為基本的前提。而在這項技術上,古埃及人的確發揮了驚人的聰明才智。

因為心臟是生命和智慧的居所,扮演著指引死者去陰間的角色,所以心臟會保留在死者體內,而其他器官被取出後會用泡鹼做脫水處理,再纏上繃帶,放進卡諾普甕中,成為陪葬品的一部分。

荷魯斯四子是葬禮之神,做成木桶作為隨葬品

香料防腐師會用浸過粘性樹脂的亞麻繃帶纏裹身體並放上保護身體特定部位的護身符。寫滿祭文的紙莎紙卷,被安放在雙手雙腿間,為死者指明通往陰間的路。

亡靈書上表現了死者經過審判的場景,天平上一端放著心臟,另一端放著代表公理正義的羽毛,心臟重於羽毛者將被魔鬼吃掉。被吃掉心臟的死者將不能復活。

木乃伊面具

後來人們發現木乃伊面部仍會塌陷,為了使面相更美觀,開始製作面具,到了羅馬帝國時期已到了非常逼真的程度。面具根據墓主人生前的面貌描繪,栩栩如生。

聖甲蟲

電影《木乃伊》中醜陋猙獰的聖甲蟲隊伍吞噬人的鏡頭讓人看得毛骨悚然,實際上,電影中這種神秘無比的蟲子其實就是生活中一種很普通的昆蟲——蜣螂,俗稱屎克郎。

古埃及人認為,蜣螂把卵產在動物糞便中,聖甲蟲推著能產生新生的糞團,就如同每天在天空中推著太陽從東方升起的凱布利神。

而把聖甲蟲護心符置於死者心口處,是因為古埃及人認為,死者要到冥王奧西裡斯前接受審判,護心符上鐫刻的咒語用以囑託心臟不要在死後審判的稱量過程中做出有損死者的事。

聖甲蟲上刻的《亡靈書》第30章的文字:

「啊,我母親的心,不要作證來損害我的利益,不要指控我,不要在法庭上作證告發我,也不要在稱量心臟的天平上和我作對.」

除了聖甲蟲護心符,古埃及人認為護身符是一件有魔法的物品,將它帶在身上或固定在衣服上,能夠抵禦各種危險。很多護身符是為了保護死者在陰間的路上能夠度過難關。

塞克麥特女神像

古埃及人認為神像是有生命的,由專職的祭司早上喚醒他們,為之梳洗,晚上侍奉他們就寢。神 像被安放於聖殿中最昏暗神秘的地方,安保措施也非常嚴格。

塞克麥特女神是太陽神拉的女兒,被奉為戰鬥神。它的形象是獅首人身。

獅身人面像

著名的法老胡夫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被稱為司芬克斯實際上是一種誤讀。在古埃及,獅身人面像代表著國王的形象,太陽神之子。獅子是體現太陽威力的動物,於是國王的頭部與獅身結合,保證國王去世後太陽神力的循環。它們往往被放置於國王的陵墓前。

俗世生活

埃及人重視身後的世界,現實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社會等級森嚴,上層統治者過著悠然自在的日子,最底層的平民和奴隸辛苦勞作。

刻滿埃及象形文字的陶片。古埃及某些象形文字與我國的某些漢字有著驚人的吻合之處。

古埃及人也追求外在美。這是一個香料瓶。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古埃及美女像,她們的眼周塗著大片的眼影,細細的眼線延伸得很長,顯得非常魅惑。在古埃及,將方鉛礦和墨綠孔雀石混合水或樹脂塗於眼周,可以有效地抵禦強烈陽光的照射。而延長的眼線則是當時潮流的妝容。

這是一個距今4500年前的鑲嵌裝飾木匣。材質為木、象牙、釉陶,很難相信當時的工藝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炎熱的天氣使得古埃及人日常中一般光著腳,在重大的場合才會穿上這樣的涼鞋。

沙比提「軍隊」

沙比提意為「應答者」,是一種小型的木乃伊造型的俑,是陪葬的一部分,用來在陰間為主人服務。這種木俑在第三中間期(公元前1069-664年)數量急劇增長,規範的數目達到了401個,這不是一個隨意的數字,其中365個是僕人俑,還有36個工頭,用來管理僕人。

看著這些小型人俑組成的「僕俑大軍」,是不是聯想到了我國秦始皇陵兵馬俑?

文創產品

展館中還有一些古埃及風的文創產品,也值得購買收藏。

埃及文物展上還有很多精彩的展品不能一一介紹,到現場參觀會帶給你一個夢幻般的旅程。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中的展品都是都靈埃及博物館藏品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些從未公開。展覽截止日期為明年的3月22日,開啟你的穿越之旅吧。

相關焦點

  • 古埃及文物在河南博物院展出 有獅頭女身雕像
    12月8日,「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物展在河南博物院展出,圖為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獅頭女身雕像。⑨3本報記者聶冬晗攝 金字塔、木乃伊、獅身人面像……提起埃及,總會讓人把它與神秘連在一起。12月8日,來自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的古埃及文物跨越千山萬水來到中原,「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物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幕。 據意方策展人保羅介紹,此次展出235件文物,發掘於底比斯的王后谷、阿修特地區和蓋博拉地區等世界著名考古遺址。
  • 《木乃伊》:所有盜墓片的啟蒙,最被埃及人厭惡的電影
    《木乃伊》可以說是盜墓電影的鼻祖了,沒有更早拍攝相似題材的電影,感覺國內買下《盜墓筆記》和《鬼吹燈》版權的製作方倒是可以多借鑑一下這部電影的拍攝,這兩部作品都是屬於小說很精彩,衍生劇和電影都很操蛋的大ip,如果拍好了絕對精彩。
  • 木乃伊!235件古埃及的珍寶漂洋過海來中國巡展啦!首站河南鄭州!
    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帶著它上百件珍品來到中國再!次!巡!展!首站就是我們河南鄭州!時間丨2017年12月8日~2018年3月22日地點丨河南博物院東臨展廳在這一個展覽裡,你可以了解到埃及文明最重要的三個方面:1、埃及人怎麼生活的?2、埃及人的宗教世界什麼樣?3、埃及人如何面對死亡?
  • 11月,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將來到臺北故宮博物院
    木乃伊也就是人工乾屍,用一些防腐香料處理屍體,年久乾癟後,即形成木乃伊。即將於11月中旬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揭幕的「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非常值得期待。展覽將展出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埃及文物共229件,涵蓋6具木乃伊及其棺槨、陪葬品、石碑等。
  • 最罕見的汝窯瓷器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汝窯3
    你找得出一條縫嗎?! 可就是如此罕見的「完美發掘品」,河南博物院收藏了好——幾——件——! 1987年,考古隊前往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尋找汝窯窯址,意外發現一個「身家數億的藏寶坑」——這個直徑不到一米的土坑裡埋著30件比較完整的瓷器,其中10件是汝瓷!
  • 木乃伊來合肥了你敢去看嗎?就在安徽省博物院,還送埃及定製徽章!
    展覽主要對代表埃及文化的木乃伊、亡靈書以及各種神像百餘件藏品進行了展示7、安徽省博物院地址:合肥市政務區懷寧路與仙龍湖路交口西南角。徐徐走進安徽省博物院,置身於極具歷史韻味的氛圍中,安徽省博物院的展覽「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輪迴」就此開始。
  • 古埃及木乃伊等229件展品,11月來到臺北故宮博物院
    木乃伊,更是數千年來大家從未停止關注的議題。《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從臺北故宮博物院獲悉,即將於11月中旬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揭幕的「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將完整呈現遠古時期的6具木乃伊、棺槨、陪葬品及石碑等共229件展品。
  • 清明假期後,來山西博物院看木乃伊展
    這件展品正是來自這個墓群,很明顯它的主人是孔蘇神。這些神廟包括位於亞斯文以南100公裡的達卡神廟,它曾由多位國王修建和改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託勒密八世埃夫格特,他或許曾命人從河對岸獻給巴庫的荷魯斯神廟中運來石塊用於達卡神廟;德波阿蒙神廟,位於第一大瀑布附近,建於公元前2世紀左右;丹杜爾神廟,它是一座羅馬神廟,由奧古斯都授意建造,是祭拜伊西斯、皮德斯和皮奧的(後兩者並不是埃及神,而是努比亞首領被神化的兒子)。
  • 現存的美人魚大多以木乃伊存在博物館裡
    這張圖裡的美人魚木乃伊在荷蘭萊頓國家民族學博物館。它似乎做出逗人笑的動作。木乃伊的來歷不明,但收藏家稱木乃伊是在一個木箱中發現的,木箱內藏有梵文經文。盒子裡還放著一張美人魚的照片和一張便條,聲稱它屬於和歌山縣的一名男子。
  • 木乃伊和金縷玉衣並置是一種什麼觀感,去南京博物院看吧
    這兩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靜靜躺在南京博物院的特展館展區中央,構成了該館剛剛開展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漢代文明的故事」最初的亮點。鷹隼木乃伊金縷玉衣此次在南京博物院舉辦的展覽共展出文物250件(套),其中中國漢代文物140件(套)。除南京博物院的珍貴館藏外,還得到了徐州博物館和揚州博物館的支持。
  • 紗窗上沾的楊絮裡 真看到了蟲子
    超景深顯微鏡顯示,郭先生提供的這份楊絮「樣本」裡,確實有隻長著六條腿、兩根觸角的蟲子。專家稱,它並不是楊絮「自帶」的  河南商報記者 唐韜/攝    河南商報記者 高雲  網傳飄飛在鄭州大街小巷的白絮,不是楊柳絮,而是榆四脈綿蚜。園林專家曾專門就此闢了謠。  鄭州一位退休高級工程師在顯微鏡下,看到了楊絮裡的蟲。這蟲是何方神聖?河南商報記者在河南農大專家那兒得到了答案。
  • 鐵達尼號被木乃伊詛咒沉沒 那具埃及公主木乃伊太神秘
    《鐵達尼號》這部電影聽說過嗎?《木乃伊》這部電影聽說過嗎?那你知道鐵達尼號和木乃伊有什麼關係嗎?據說鐵達尼號沉沒真正原因是木乃伊的詛咒!   19世紀90年代末期,4位英國年輕人來到埃及。當地的走私販子向他們兜售一具古埃及棺木,棺中就是這位亞曼拉公主的木乃伊。
  • 《木乃伊》:被下了咒的大祭司,永生永世將會被黑蟲啃噬
    喜歡探秘、尋寶、盜墓類電影的朋友一定不會錯過這部1999年的電影:《木乃伊》。沙漠、尋寶圖、金字塔、木乃伊、咒語、復活……所有的神秘元素都在裡面,絕對吸引人。她認出了墓穴裡隨處可見的古文,避免了許多危險的坑。但是,有學問也不代表任何時候都是有益的,它可能會在某些不恰當的時候引導人犯下錯誤。伊芙林一直覺得自己的價值不被肯定,很不服氣。這次探險,她逮著機會就想證明自己。
  • 電影中的文化:淺談《木乃伊》電影中的關於埃及的文化
    這部電影及其續作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叛逆的祭司印何滇和法老之妻安蘇娜姆之間發生了戀情,引起了法老的震怒,法老之妻被製作成木乃伊埋葬,而祭司則被下了狠毒的詛咒,嚴刑囚禁起來。三千年後,人們在尋寶時不慎釋放了已經變成充滿怨恨的惡魔的祭司,結果引發了一場人間災難……,精彩的電影特效和連續的情節高潮是它成功的最大原因,但是無可否認的是,神秘的木乃伊題材對現代人人來說,具有著非凡的吸引力。
  • 這種埋頭「掏糞」的蟲子 一男子靠它產值竟然上億
    前不久咱們去河南新鄭幫大家考察好的致富項目,遇到了一位劉大哥,如今他的產業已經覆蓋全國,產值上億,據當地人說他的故事也不少,我們來看看。 哎呦...原來小陳吃的貓耳朵就是由眼前這些蠕動的蟲子做成的,不敢想不敢想,這個蟲子人吃進去不會出問題吧。
  • 外媒:木乃伊製作過程太可怕 導致神秘恐怖傳說不絕於耳
    埃及探險協會的約翰·詹森如此描述古埃及木乃伊的複雜製作過程,"之後還要對屍體進行清洗,然後用油封住。"文章稱,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墓穴挖掘工作至今已經過去95年,但與此事有關的傳說依然不絕於耳。很多電影都從中獲得了靈感。在挖掘工作引發了媒體追捧之後,關於埃及的各種奇思妙想便進入了公眾的想像,甚至融入了裝飾藝術這種建築風格的發展。
  • 可怕的河南,可怕的河南人...
    今天要為河南摘掉莫須有的標籤還原一個真實又可怕的河南01名人榜詩王——白居易,是河南人(新鄭)。詩鬼——李賀,是河南人(宜陽)。三傑之——劉禹錫,是河南籍(洛陽)唐宋八大家之——韓愈,是河南人(孟州)小李杜之——李商隱,是河南人(原籍河南沁陽,祖輩遷鄭州滎陽市)中國四大才女之——蔡文姬,是河南人(杞縣)
  • 可怕!某牌懶人火鍋竟吃出「蟲子屍體」,客服:這是香茅草!
    Hello各位讀者們大家好,這裡是你們可愛的小編呦,世界上各種千奇百怪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小編平常也是一個十分關注新聞的人,碰到了一些比較新奇或者有趣的事情都會拿小本本記下來,而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事情就是「可怕!某牌懶人火鍋竟吃出「蟲子屍體」,客服:這是香茅草!!」
  • 河南叫博物院,其他省則叫博物館,博物院與博物館有何處別?
    這個單位其他省都叫「博物館」,河南為何卻稱「博物院」?河南叫博物院,其他省則叫博物館,博物院與博物館有何處別?經常外出旅遊的朋友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大多數省級文博陳列單位都叫「某某省博物館」,而位於鄭州市農業路上的河南這家單位卻叫「河南博物院」。能被稱為博物院,感覺比一般的博物館要高大上,比如故宮博物院。
  • 埃及木乃伊「遇」中國金縷玉衣(圖)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埃及年輕女性木乃伊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9日,南京博物院開放「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主題展覽。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50多件古埃及精品文物,與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所藏的150多件中國漢代諸侯王陵文物「同居一室」。有著2100年歷史的中國漢墓金縷玉衣和玉棺,在南京博物院同古埃及木乃伊等文物「同居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