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婆家,外婆要給我們做東坡肉,沒想到外婆還有這手藝?

2020-12-15 最絢麗多彩的時光

去外婆家,外婆說要給我們做東坡肉吃,真是沒想到外婆還有這手藝,外婆做好後,說實話我真的想住在她家不走了,太好吃了,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用刀刮去豬肉皮上的細毛,去其肋骨,修去邊皮,洗淨後切成正方形的3塊 ,放入清水鍋內,用大火煮5分鐘,撈出用清水漂洗乾淨,姜塊去皮拍松,蔥洗淨打結。

鍋內放清水,加進肉塊,再加入蔥結、姜塊、料酒,用小火燒煮1小時,將肉煮熟,再加入醬油、白糖用小火燜煮30分鐘,至肉質酥糯(煮時應不斷將浮油撇去) 。

將肉撈起盛裝在砂鍋內,皮朝上,再加入一些煮肉的汁水,加蓋密封,上籠用大火蒸30分鐘即可。肥而不膩,酥而不碎。

宜選用肥瘦各半的優質豬肋肉。燒制此菜的重點是掌握好火候,火候到了,肉質自然就會美味可口,網友們學會了嗎,是不是流口水了,反正我是流口水了,現在還能感覺到香味呢。

相關焦點

  • 外婆家的綠皮車,承載了外婆對我們的愛
    導語:每個人心裡都有一趟屬於自己旅行的綠皮車,或者遠行,或者去讀書,更或者是去那個親近的外婆家。汪曾祺說過:有人說故事像說著自己,有人說著自己像說故事。雖然慢,卻是到外婆家最便捷的交通運輸工具,最最主要的是比汽車便宜。下了火車就是拖拉機似的三輪車,除了後來在電視中看到過,現實中就是去外婆那裡才有的一種交通工具了。
  • 每當《外婆的澎湖灣》縈繞在耳邊,就想起小時候在四川渠縣外婆家
    也許是因為對外婆家那一片竹林、一樹臘梅的想念, 女兒每次從學校回家,都要到外婆家往幾天,體品農村生活,放鬆放鬆學校崩緊的精神,和外婆隨意聊聊學校生活,感受外婆的慈愛,尋找童年的歡樂。女兒曾問我,「爸爸,你的外婆在那,你見過他嗎?」「外婆?」
  • 外婆來小住,我花70元做了1鍋紅燒牛肉,外婆:70元能花好久呀!
    從小最喜歡住在外婆家,喜歡外婆家院子裡那5顆兩人抱不住的梧桐樹;喜歡外婆自己曬的大醬;更喜歡外婆給我做的好吃的!最近天氣很冷,外婆家沒有暖氣,我和老公商量了下,接她來小住一段時間,渡過這段寒冬。外婆來了,我想著中午做點什麼好吃的,軟爛好入口還能補充營養的,就像小時候外婆給我做好吃的一樣。我到菜市場溜達了一圈,花70塊錢買了1塊牛肉,用一上午時間穩火燉了1鍋牛肉燉土豆。吃飯的時候,外婆說:孩子,70塊錢的牛肉,我們那時候能花1個月呀!
  • 我長得人高馬大,外婆功不可沒,45元一斤的肉,從小沒少吃!
    我長得人高馬大,外婆功不可沒,45元一斤的肉,從小沒少吃!記得上中學時候,因為學校就在外婆家邊上,所以每天晚上放學後我就直接到外婆家吃晚飯。外婆總是說我在長身體,每天變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叫我多吃點。其中飯桌上最常見的就是牛羊肉了。記得那時有一道芹菜炒牛肉就是我的最愛,不得不說,外婆的手藝真的非常棒,對於這道菜,我既愛芹菜的清香又喜歡牛肉的美味,而且外婆對食材的選擇也非常挑剔,牛肉用的是最貴的黃牛肉,菜場裡賣45元一斤呢。外婆以黃牛肉、芹菜為主料再配上泡姜泡椒,那滋味非常的開胃下飯。
  • 外婆的慄子
    1.一頓揍,並未讓我放棄對慄子的惦記母親遠嫁,兒時去外婆家拜年歸家時,有次外婆把外殼很堅硬的慄子裝滿我們的行囊,她哄我說路途遙遠餓了還能充飢,這東西可香著呢!回去的路上,我又看著在車頭晃來晃去的袋子覺得好玩,肚子倒是不餓了,只是路上不停地放屁。天黑時順利到家,父親支起火爐,我偷偷地跑到自行車前結下袋子,給四個口袋裝滿了慄子。然後在火爐前烤著吃,沒想到這東西還是趁熱好吃,一貪嘴,就吃多了,直到第二天肚子都是脹得!
  • 《外婆的澎湖灣》,「小時候最喜歡放假就去外婆家」
    《外婆的澎湖灣》是歌手潘安邦1979年9月1日發行的專輯。由葉佳修擔任詞創作共收錄20首歌曲。《外婆的澎湖灣》榮獲1979年年度「臺灣最佳新人獎」 。「外婆年事已高,患有帕金森的雙手已經無法將我的手輕輕挽住。
  • 外婆的麻心湯圓
    而過年的全部意義,似乎就在於製造一種哪怕是暫時的富足感——水缸裡裝滿年糕,酒罈裡盛滿美酒,櫥櫃裡有隨時可以拿出來待客的菜餚,罐子裡有源源不斷的糖果、花生、瓜子……按家鄉的舊習,新年的第一天要掃墓祭祖,第二天是父親家族的新年酒,到第三天才是母親家族的拜年。對小時候的我們來說,去外婆家拜年,是過年的最高潮。外婆住在隔江一個偏僻的小村莊。
  • 做東坡肉油膩不好吃,外婆說「這樣做」,肉質鮮嫩不油膩
    今天個給大家介紹東坡肉,很多人一聽到這個名字就會想到蘇東坡,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學家蘇東坡不但對詩文、書法造詣很深,而且堪稱我國古代美食家,對烹調菜餚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長製作紅燒肉。以他名字命名的東坡肉源遠流長、名響大江南北,它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令人無法抗拒!
  • 在外漂泊這些年,吃了還想吃得依然是這口「外婆紅燒肉」
    在外漂泊這些年,去過很多地方,也吃過很多餐廳,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是「外婆紅燒肉」,對於我來說之所以印象深刻,也許就是因為和我從小吃的紅燒肉不一樣吧。我是四川人,從小吃的紅燒肉就是比較傳統的甜甜的家常紅燒肉塊,那時候基本也是外婆做給我們吃。
  • 熄燈號丨難忘——外婆的「澎湖灣」
    每逢佳節倍思親,近幾日做夢,總是夢到外婆,思念之情也更加濃烈。在我的記憶裡,外婆的身影不算高大,和現在的我比起來,只能算是嬌小,但是這小小的身軀卻能給我無盡的安全感,外婆的雙手很粗糙,每次撫過我的臉龐時還有點咯的疼,但是每次趕集,我卻最喜歡牽著她的手,讓她給我買我最喜歡的糖葫蘆......每每回憶到這些場景,我的眼角便布滿了淚花。
  • 外婆的澎湖灣!
    由於無人居住,門口右邊的路長滿了野草,小時候天天走過的大路也變得寸步難行~這是09年拍的,每次離開,外婆都站在門口,戀戀不捨的凝望著我們遠去,我們又何曾不是望著她遠去!這是門口大伯公的家,那時候伯婆已經將近九十了吧,佝僂著腰從她家菜園子走過!
  • 追思|外婆的荸薺
    離開老家的日子,極少能看到荸薺,或者吃到荸薺,雖然超市也有售賣,但幾乎不會想到購買。有的東西,只有回到老家那種環境,才有吃的意義。即便如此,每次看到荸薺,我都會想起外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誇我好寶寶,糖一包,果一包...隱約記得小時候,去到外婆家,老舊的八仙桌上總擺著一碟洗淨的荸薺。
  • 合肥颳起「外婆熱」 揭秘外婆家的美食全攻略
    合肥最近颳起了一股「外婆熱」,在銀泰百貨中心6樓的外婆家自從正式開業以來,每天人氣爆棚,算是合肥銀泰最火的一家店了,每天都有大量的食客前往,寧可等臺也要吃到他們家的飯菜。價廉物美又不失檔次是對其最好的形容。杭幫家常菜是主打,品種豐富,料足味美,服務也非常的貼心。小編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一下外婆家的美食攻略,各位吃貨看過來啊。
  • 到外婆家做客,外婆做了幾道菜,特別好吃,老婆都吃上癮了
    昨天和老媽老婆一起去外婆家做客,外婆給我們做了幾道菜,特別好吃,看著老婆的吃相我都笑噴了,當然少不了挨打,命苦啊。外婆做的這幾道菜,說實話都不夠吃,我們狼吞虎咽,一小會就吃了差不多一半,主要是外婆做的太好吃了。
  • 去外婆家吃飯,外婆給我這幾道家常菜,味道鮮美,比外面的好吃
    每次去外婆家,外婆都會給我做很多好吃,每次做的都不一樣,有時候會做一些當地的特色餅,有時會給我包粽子,但是最多的就是給我做滿滿的一桌子美味。外婆做的菜味道鮮美,比外面飯店的才菜還要好吃,可能這才是世間上的美味,每次都飽飽的。
  • 外婆的土豆燉肉
    但是他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自己這麼喜歡吃這道菜,就像不明白自己的名字由來一樣那麼不明白。 莫非喜歡吃土豆和土豆燉肉到什麼程度呢?上幼兒園的時候,晚餐沒有土豆燉肉就不吃;上小學的時候,兜裡揣了倆土豆才肯去;上初中的時候,他住在外婆家。
  • 搖啊搖,外婆的橋
    這一生,恐怕再也無法忘懷我的童年,我那個有外婆的童年。童年時光,通向外婆家的那條山路是永遠縈繞在我的夢境裡的韁繩。嘴裡還吃著外婆為我準備的可口的早餐,心裡已經開始盤算今天要去找哪個夥伴玩,我們要玩什麼樣的遊戲,我該怎麼去爭取當公主而不是丫鬟。我從來不會去關心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很少會覺得自己無事可做,每天的心情都被好奇和興奮佔得滿滿的。我常常因為忙著教外婆家的鸚鵡說話而忘了吃飯,曾打著燈籠去馬廄看小馬駒出生,也曾學公雞打鳴一個人笑得手舞足蹈,死去活來。
  • 大腳外婆,走天下
    外婆雖然不是大家閨秀,卻也是小家碧玉,在纏足這件事上,父母卻沒有拗過外婆,剛剛給她纏上,大人前腳走,她後腳就放開,所以外婆長大後就成了十裡八鄉少見的大腳女人。大腳女人不好找婆家,外婆24歲的時候才嫁給大她七歲的外公,外公家裡還有一個老爹和老哥,外公和外婆的結合是當時少有的晚婚。
  • 最難忘的是外婆,還有外婆的鼾聲
    外婆的鼾聲最難忘的是外婆,還有外婆的鼾聲。炎熱的夏天,太陽灼燒著大地,萬物即將融化似的,耷拉著腦袋。處在這「磚窯」中的人似乎也成了燒燙的火磚,任你用涼水澆下去,總澆不滅這團火,剛澆下去的涼水立即就化成汗珠,蒸發掉了。我坐在屋裡,聽知了如何無精打採,看花兒怎樣低下腦袋,怨風兒為何慢慢悠悠。外婆也是不閒著的,在家自然尋不到外婆的身影,你得走在田埂上,地裡,瞪大眼睛,彎著腰仔細瞧。才能瞧見外婆隱在玉米地裡的身影。
  • 本幫紅燒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還是小時候懷念的外婆的味道
    外婆是上海人,小時候每次到外婆家,總是少不了一道菜,那就是上海本幫紅燒肉。每次到外婆家,外婆總是事先先準備好要來招待我的食物,然後等到我來的時候再給我做好,每次一上桌我就開始搶著吃,每次都要吃上大半盤。而外婆總是笑眯眯的看著我,一口也不吃,靜靜的看著我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