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漂泊這些年,吃了還想吃得依然是這口「外婆紅燒肉」

2020-12-13 綺美繪語

在外漂泊這些年,去過很多地方,也吃過很多餐廳,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是「外婆紅燒肉」,對於我來說之所以印象深刻,也許就是因為和我從小吃的紅燒肉不一樣吧。

我是四川人,從小吃的紅燒肉就是比較傳統的甜甜的家常紅燒肉塊,那時候基本也是外婆做給我們吃。

後來上班了,去到外面,在外婆家吃了紅燒肉,裡面除了豬肉還有筍乾、類似臘魚的魚乾,感覺味道非常不錯,紅燒肉肥而不膩,吃完肉再來一塊鮮香的青魚乾,然後非常吸油的筍乾超級下飯,剛好解油,我一度認為這就是人間最美好的搭配。

再後來收集了一些關於外婆家紅燒肉的秘制方法,了解到外婆紅燒肉燉肉時不用一滴水,而是直接用花雕酒來燜,這種做法跟我們四川眉山的東坡肉有些類似,燜出來的肉酒香味醇厚。

精選上等五花肉,加上鮮嫩筍乾、優質青魚置於砂鍋中小火幹燜制而成,色澤鮮嫩、香氣撲鼻,肉質肥而不膩,口感鮮鹹,沒有傳統紅燒肉的甜味,加上筍乾吸油,吃起來口感不僅鮮美而且還很清爽,令人回味無窮。

其實外婆家除了紅燒肉,我覺得虎皮青菜也別有一番風味。

虎皮青菜是採用時蔬和泡軟的豆皮一起炒制而成,豆皮非常薄,但不軟不硬,和青菜一起吃,非常爽口,非常健康營養,最重要的是小姐姐們吃它不用擔心長胖。

今日多年未見的大學同學來漢,約著一起吃飯,再次提起上學時,大家都很饞的外婆紅燒肉,便再次探店開吃,還是記憶中的那個味道,但加入了新吃法,隨贈了像饅頭一樣的夾饃,可以將紅燒肉放入饃中一起吃,這樣更加不會膩。雖然時代在進步,餐廳也在隨之改變,但我們還是喜歡直接吃一塊一塊的紅燒肉……

相關焦點

  • 外婆個紅燒肉
    聞到飄進屋裡向個小菜香味道,我魂勿守舍,坐等勒小菜一碗一碗端上來,搿個辰光我白相個心思老早就沒了,眼睛瞄牢最想吃個埃碗菜,然後佔據有利地形,準備開飯個辰光一個箭步坐勒伊個當門前。我個姆媽排行老三,是外婆個第二個囡兒。姆媽性格溫婉,嫁了個作家。又因為阿拉爸爸比姆媽大15歲,性格又強勢,姆媽啥個儕要聽伊個。姆媽去看外婆,一般儕是去講點自家個秘密。
  • 外婆紅燒肉的做法_怎樣做外婆紅燒肉_家常外婆紅燒肉的做法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鵪鶉蛋豬肉花雕酒紅燒肉的版本有N多種,而每一種都有不同的滋味。這道外婆紅燒肉是有點甜口的南方口味,因為放入大量的花雕酒,吃起來酒香撲鼻,而炒的恰到好處的糖色讓肉肉色澤紅潤的極度誘人,除了肉肉還加了燜得奇香的小鵪鶉蛋,愛吃肉的吃肉,愛吃蛋的人吃蛋,真是葷素都照顧到了,貼心的就像它的名字——外婆紅燒肉。做這道外婆紅燒肉最關鍵就在於用酒和火候上,整個燒肉的過程中不放一滴水,直接用花雕酒來燉,為了避免酒很快揮發,所以一定要用最小的火來慢慢燉。
  • 外婆60年紅燒肉秘訣,焯水這一步很多人錯了,難怪吃起來又膩又柴
    美食在我們中國,那真的是很有名氣的,畢竟我們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呢,光我們中國的美食有上萬種呢,就算是吃上幾十年也是嘗不過來的,而說到我們中國的美食,家常菜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這些家常菜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紅燒肉了,而且還是外婆做的紅燒肉!
  • 上海外婆紅燒肉(升級版)
    之前艾姐寫過如何讓小美做一碗有靈魂的紅燒肉?
  • 外婆紅燒肉
    上海紅燒肉最能體現出濃油赤醬的特色,除了酒、醬油和糖之外,完全不加其他調味料,用上海話說就是「正宗「,靠火候功夫,做出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甜而不粘、濃而不鹹的味道來。去年在上海過年,年飯是在石庫門酒店吃的,據說那裡的本幫菜非常正宗,作為剛剛步入美食博主行列的我來說,每去一個地方吃到好吃的都會仔細品味,希望自己能夠在嘴饞了想起來的時候山寨一把,過過嘴癮,也可以在向各位博友朋友們分享美味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烹飪水平~ 昨晚上跟群裡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起來上海菜,有兩位上海朋友冰薄荷和空心的文子(可惜她倆不寫博客)跟我好好講述了下關於上海本幫菜的做法,我知道我做的肯定不正宗,
  • 每日一菜--外婆的紅燒肉
    說到紅燒肉,估計好多人都會流口水。今天梅姨要燒紅燒肉,因為她的小外甥女要來了,那是一個長得精瘦精瘦又超愛吃的吃貨,紅燒肉是每次她來的必點菜,因為她說全世界外婆燒的紅燒肉是最好吃的。世界上每一個外婆都如此相似,把最好的給我們,珍惜有外婆的日子,也珍惜外婆給我們燒的每一頓紅燒肉。
  • 外婆鹹魚紅燒肉 春天肉菜這樣吃
    外婆自家醃的青魚,加上冬筍和五花肉,成就了一碗下飯的鹹魚紅燒肉。3、五花肉洗淨切塊,水煮出浮沫後撇掉4、加魚乾5、加蔥姜6、加老抽、冰糖、料酒、香葉、八角、草果、桂皮7、最後加冬筍片,煮開後中小火燉煮45-60分鐘8、出鍋,來來來,一大碗外婆鹹魚紅燒肉
  • 紅燒肉我只服外婆做的,姑娘每次考試都要吃
    近來雖說煙雨綿綿,但漸漸進入的三伏天,還是讓人胃口不好,渾身乏力打不起精神,每天到了吃飯的點兒,拿起碗來就沒有食慾了,說來也怪,前幾年豬肉價格便宜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想到要大口吃五花肉,可能是物以稀為貴吧,近來特別想吃紅燒肉,每每想起那通紅垂涎欲滴的大塊五花肉,就有一種強烈的欲望。
  • 外婆紅燒肉,最簡單最美味,不加香料、不加水,百吃不膩!
    鵪鶉蛋紅燒肉,不加一滴水,肥而不膩,做法超簡單,越吃越愛!小時候,經常去外婆家裡,特別喜歡吃外公做的菜,外公是個大廚,只有節日和親人來家裡才會下廚。而每次做紅燒肉,卻都是外婆做,從小就很愛吃,小時候,我們總是幫忙剝鵪鶉蛋的殼,邊剝邊偷吃。十六歲的時候,離開老家到廣州讀書,從此就在這生活了,一年回老家才一兩次。在廣州,有很多地方都有紅燒肉吃,可是,我總覺得和外婆做的不一樣,經常想起外婆的紅燒肉。
  • 冬至大如年,在外漂泊的你,吃餃子了嗎?
    今天一大早,翻開朋友圈,才記起今天是冬至,想想自己從上大學到參加工作,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和家人一起在冬至這一天一起吃飯了,又有多久沒有像上學時那樣期待冬這一天了,大概是物質上的豐富,對過節再也不像以前那會上心了。
  • 怎樣做外婆紅燒肉
    8.炸好的鵪鶉蛋放入紅燒肉裡均勻。9.大火加熱收一下湯汁即可。鵪鶉蛋的功效常吃鵪鶉蛋對身體有哪些好處?一、緩解失眠常吃鵪鶉蛋可以緩減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狀;二、預防過敏常吃鵪鶉蛋能預防因吃魚蝦發生的皮膚過敏、嘔吐、風溼疹以及藥物性過敏症;三、健腦鵪鶉蛋富含的卵磷脂和腦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具有健腦的作用;四、治療疾病鵪鶉蛋可輔助治療浮腫、貧血、肥胖型高血壓、肝大、糖尿病
  • 怎麼做外婆紅燒肉才好吃
    食材主料:五花肉1斤,調料:油1大勺,生薑4片,小蔥一撮,料酒適量,老抽適量,糖3大勺,鹽1/2茶匙步驟說起紅燒肉,不少食客無不垂涎欲滴,首先,選擇做紅燒肉的肉一定要五花肉,那種三層加肥加精肉的,還帶有肋骨,這種肉做出來的紅燒肉吃口肥嫩而不油膩,肋骨旁邊的肉質又松嫩。
  • 外婆紅燒肉,瀰漫在記憶裡的飯菜香
    離家千裡,為生活煩惱時,我總會懷念起外婆做的紅燒肉。那個過去曾被我視為平淡的食物,如今卻化為鄉愁縈繞在心頭,唯有吃上一口,方以解憂。外婆做的一手好菜,紅燒肉可是外婆的拿手絕活,瀰漫在空氣中的肉香,引得左鄰右舍都來向外婆討教訣竅。
  • 吃了20年的紅燒肉做法,不用醬油肥而不膩,吃了還想吃
    說起五花肉,估計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紅燒肉了。但是紅燒肉也有很多種,有放醬油的,有不放醬油的,有辣的,有不辣的。總之是紅燒肉的做法五花八門,但大多都有自己的美味,這大概就是吃肉的幸福感吧!我是一個湖南人,在我家紅燒肉就有好幾種做法,今天分享的是其中一種,這種做法屬於沒有醬油的做法,相對來說味道好吃不油膩,而且做起來也挺簡單。特別是今天選的這塊五花肉有點肥,做好之後吃起來肥而不膩,吃了還想吃。
  • 美味的紅燒肉怎麼做?來看看這做法,肉嫩又多汁,吃了還想吃
    紅燒肉是一道家喻戶曉的家常菜,但是對於紅燒肉很多人總是會做失手,比如我第一次吃是我爸爸煮的超可怕的都是油的紅燒肉,我簡直吃到膩得不行,因此有了陰影,但是偶然的一次吃到了鄰居的紅燒肉,我一下子就愛上了那個味道,在詢問之下才發現鄰居的做法非常的簡單,從開始到結束總共才十五分鐘,而且做好的肉鮮嫩又多汁,吃了讓我還想吃,自從學會之後
  • 紅燒肉還分派系?吃過的不一定懂,但一定還想吃
    ——紅燒肉文化——一鍋一碗一壇一盤同是紅燒肉但我有不一樣的風情毛氏紅燒肉因為毛爺爺的喜愛,這道湘菜擁有了自己的姓名,以他的話講:「這是一道好菜,百吃不厭。」傳統的毛氏紅燒肉,在烹飪中用糖色代替了醬油來著色,這樣燒出來的肉,鮮紅潤澤、明豔動人、甜而不膩辣版的毛氏紅燒肉,除了選取常規的八角、桂皮、生薑等配料外,還要加入湖南特有的豆豉和朝天椒,出鍋時的香氣,能徵服所有聞到它的人江蘇醬方醬方是江蘇名菜,
  • 外婆秘制的紅燒肉,肥而不膩滿屋飄香,一份能下兩碗飯
    面對著凜冽的寒冬,想必很多朋友們都不想出門了,只想躲在家,吃著大魚大肉。說到這,小廚娘的腦海裡環繞著的都是肥而不膩的紅燒肉。還記得小時候家裡比較貧寒,吃上一頓肉能讓小廚娘「飄」好幾天。那天,外婆做了一份紅燒肉,小廚娘剛一進家門,就聞到了那濃厚的肉味,它比以往的飯菜還要香。來不及洗手的我飛奔到廚房,看到鍋中那色澤圓滿,香味溢滿屋的紅燒肉,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
  • 外婆告訴我,做紅燒肉不能少了這「1步」,否則口感特別差還難吃
    勺勺為了在大年30當天給全家人做菜,最近在家苦練廚藝,做了幾天紅燒肉了,可是做出來的紅燒肉還是特別的難吃。口感總是很差,尤其是紅燒肉一炒就變硬了,我真的是很苦惱,感覺自己是沒救啦。正當我愁眉苦臉,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勺勺的外婆來了,她說我肯定是少了一個步驟,所以才這麼難吃。
  • 記憶中的一道紅燒肉,滋味自在肉中,能讓嘴巴吃到流淚
    每年一到冬季,外婆最喜歡用大蘿蔔燉一鍋羊肉給我們,我記得,她總喜歡用她的那口大鍋,在灶孔裡加入一些能燃上一兩個小時的大柴火,而我總是喜歡坐著灶臺前裝模作樣地往裡加柴燒。然後心不在焉的玩地下的木頭,臉被大火烤地通紅,卻被大鍋裡的咕嚕咕嚕的聲音所吸引,只為想嘗第一口鮮。
  • 過年必備菜之一的紅燒肉連蛋,是媽媽的手藝,傳承了外婆的味道
    看肖戰《最美表演》之《買耳朵》,一句重慶話「外婆——」喊出聲,讓看的人,瞬間淚崩。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關於外婆的記憶,外婆燒菜的技術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外婆燒的菜的味道卻紮根在我們的舌尖上,留存在心底,變成最暖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