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蘇州工業蘇州工業園區正大力實施教育現代化、均衡化、特色化和國際化發展戰略,全力推進教育改革創新,全面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
過去一年蘇州工業園區教育也是喜報頻傳
獲評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名單
2020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名單,蘇州工業園區成為全市唯一獲評區域。
蘇州工業園區大力實施智慧引領和創新驅動戰略,先後建成智慧教育大數據應用實驗室、數位化學習實驗室,蘇州工業園區智慧教育易加樞紐平臺成為首批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與應用試點平臺,榮獲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應用優秀案例。
蘇州工業園區主持的《基於數據分析的教學評價改革及跟進式管理創新的實踐研究》、《大數據促進適合的教育實踐研究》先後成為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重大項目、江蘇省教育改革發展戰略性與政策性研究課題。
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2020年9月,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綠色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與實驗」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課題組組長談松華和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一行40餘人在蘇州工業園區召開課題中期成果匯報會。
作為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綠色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與實驗」區域樣本,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局長沈堅介紹了蘇州工業園區利用大數據促進區域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生動經驗。
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微論壇「壇主」
12月6日,由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承辦的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三次學術年會微論壇順利舉行。
論壇期間,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特邀來自教育部數位化學習支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蘇州市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蘇州市電化教育館的十餘位專家,以《探尋適合的教育:以大數據促進因材施教的區域實踐》為主題,分享蘇州工業園區大數據支撐下的育人方式變革經驗。來自全國的300餘位教育同仁現場觀摩,65.76萬人次觀看了線上直播。
與國際接軌
12月10日,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應中國綠色可持續發展協會邀請出席中國—北歐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合作雲峰會。
沈堅與芬蘭赫爾辛基市經濟發展局、丹麥綠色國度、瑞典環境科學研究院等機構、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一道,圍繞「教育數位化與人力資源發展」等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探討,共享中國和世界未來可持續發展新機遇。
教育對接長三角
12月4日,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赴上海市靜安區開展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以及推進長三角教育改革創新一體化對接工作,籤署兩地教育發展戰略協議,吹響了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對接上海的集結號。
先試先行,融合督導
在今年的「江蘇省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評選中,蘇州工業園區成功入選,率先將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與集團化辦學相融合,率先在全省將特殊教育納入責任督學掛牌督導體系,率先將「網際網路+」技術融入教育督導體系,創新啟動首席責任督學+責任督學的雙保障機制。
大數據支撐下的「適合的教育」
2020年11月,沈堅主持的項目《大數據支撐下「適合的教育」實踐探索》獲得2020年蘇州市教育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特等獎,利用大數據促進區域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生動經驗獲得認可。
高位領先,快進突破
在今年的中小學學業質量監測中,蘇州工業園區繼續保持全市高位,各項數據名列前茅。學生藝術素養、體質健康、科技創新、學業質量、社會實踐、品德發展等各項數據再創歷史新高。中考、高考繼續領跑,其中高考400分以上學生佔比達到3.1%,是全省佔比(1.29%)的2.4倍,躍居全省最前列。
蘇州工業園區教育成果的不斷取得,離不開蘇州工業園區的扶持和引導。
不斷深化教育改革01建設智慧校園
江蘇省中小學智慧校園評估達標率100%,10所學校被命名為蘇州市四星級智慧校園,2所學校獲江蘇省中小學智慧校園示範校,星洋學校獲評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
《STEM教育支持強基創新人才的融浸式實踐》《適合的教育視野下課程遊戲化區域整體推進的創新策略研究》入選江蘇省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
02優化資源布局
2020年,政府實事工程全面收官,東沙湖實驗中學、金雞湖學校蘇桐路校區、豐茂幼兒園等9個項目竣工啟用,新增學位1.1萬個,其中學前教育段2070個、義務教育段8910個。
03推進學校工程高水平建設
蘇州工業園區印發《蘇州工業蘇州工業園區教育項目建設標準(修訂稿)》,提高學校項目工程建設造價標準;高質量修訂教育設施專項規劃,切實保障未來5年學校建設,努力滿足學位增量需求。
04加強學前教育普惠性
蘇州工業園區出臺了《蘇州工業蘇州工業園區規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班)確認與管理的實施意見(試行)》(蘇園教〔2020〕62號),小區配套幼兒園普惠全覆蓋,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班)佔比達到95.5%,幼兒接受優質普惠性學前教育比例達到94.1%。
05推進集團式教育
蘇州工業園區出臺了《關於集團式推進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進一步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蘇園教〔2020〕12號),聚焦協同創新型、一體緊密型、標準引領型三種運行模式,正式成立星海教育集團,創新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06扶持民辦學校
考慮民辦幼兒園面臨的資金壓力,蘇州工業園區相繼出臺相關扶持舉措,採取提前發放生均公用經費、各級獎補資金、改革普惠園和普惠班認定辦法等多項政策,幫助幼兒園紓困緩壓、共克時艱。
優化教師隊伍
01增強教師培養
建立黨員教師「雙培養」機制,出臺《蘇州工業蘇州工業園區教育系統教師網絡行為管理實施細則》、《蘇州工業蘇州工業園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負面清單及處理辦法(試行)》,全面加強制度建設、深化價值引領和完善評價考核,著力推進師德師風建設。
02幹部「選育管用」
聚焦教育系統幹部隊伍建設,啟動名優校長引進、傑出校長培養、青年幹部選育、校級督學選聘等「四大工程」,拓寬幹部選用渠道,完善幹部培養體系,優化幹部隊伍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能力結構,切實打好「選育管用」組合拳。
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五育並舉,聚焦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培養,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11月18日,蘇州工業園區舉辦中小學思政教育研討會暨勞動教育現場觀摩活動,進一步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突出思政課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當下,蘇州工業園區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位居全市前列,藝術教育活動異彩紛呈,30739位學生在省級以上各類比賽中獲獎;多名學生獲得奧賽全國一等獎。
做好疫情環境下的後勤保障
01有效組織校園疫情防控
蘇州工業園區對全區近17萬名基礎教育段師生進行全口徑、全覆蓋的健康狀況登記、統計和跟蹤服務,指導學校積極採購儲備防疫物資,組織開展線上教育教學,開通蘇州工業園區心理熱線,編制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全面做好開學演練工作,全區組建156個專班,嚴格落實「三案九制」與「一校一專班」制度,聯防聯控,嚴防死守。
02解決疫情期間子女看護難題
協同蘇州工業園區總工會研究制訂企業雙職工家庭未成年子女看護解決方案,鼓勵蘇州工業園區企業採取彈性工時、居家辦公、自設福利假,或通過職工之間調班輪休、使用帶薪年休假等辦法,解決雙職工家庭未成年子女看護問題。鼓勵單位工會通過工會費給予企業一定補貼,蘇州工業園區總工會、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工會給予適當補助。
當下,蘇州工業園區教育整體水平躍居省市前列,未來蘇州工業園區將繼續敢於突破、勇於變革,創新數位化的學習模式為教育現代化貢獻「蘇州工業園區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