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魚酷恢復堂食。 記者 王林紅 攝
長城網訊(記者 煙成群 王林紅)從3月7日開始,河北的餐飲企業陸續恢復堂食,人氣正在聚集。3月11日,記者在石家莊市萬象城6樓餐飲區看到,已經有魚酷、寬鮮鍋貼、峨嵋小鎮、胖哥倆等多家門店開門待客,顧客進門時測溫、消毒、登記是必備程序,結帳要求用微信或支付寶掃碼支付。店內不提供酒類飲料,並安排顧客隔桌就坐,用餐時間不超過40分鐘。
時間接近中午12點,陸續有客人到來,魚酷烤全魚店內已經坐了8桌,每桌兩個人。「我在附近的太和電子城上班,已經一個多月不在外邊吃飯了。聽說這裡開業了,就過來吃個工作餐。」一位等餐的小夥子告訴記者。
石家莊魚酷督導經理於媛媛介紹,經商場和市場監管部門驗收合格,魚酷萬象城店3月7日正式開啟堂食,客流量逐日增長,從開始一天十幾桌到現在30餘桌。客人以年輕人居多,大部分是老顧客,還有一些逛街的,看到可以吃飯就過來了。「店裡嚴格執行有關防疫安全標準,有排隊等桌位的顧客我們會委婉拒絕。」於媛媛說。
寬鮮鍋貼萬象城店店長李英俊忙著接待、安排一波波顧客。他介紹,自己是青島人,春節以來一直沒有回家。現在店裡嚴格按要求對顧客進行掃碼登記、消毒、測溫,提醒顧客用餐時間不超過40分鐘,不售賣酒水。「按餐位數不超過平時1/3、兩桌之間不少於2.5米的標準,現在店裡最多同時能接待20桌顧客,這幾天客流比較穩定。」李英俊說。
商務部門最近發布了餐飲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在餐飲門店的防控措施、經營場所管理、清潔消毒等方面提出了具體防範措施。河北省商務廳發布的防控指南規定,餐飲企業的大堂餐桌實際用餐人員數量不超過平時的50%;每桌每批次顧客用餐時間最長不超過45分鐘,間隔不低於10分鐘,消毒後再安排下一批次;就餐顧客間隔最短距離不少於1米,長條桌同排隔位、對面錯位相坐,圓桌隔位就坐,快餐店一人一桌;包房及包廂就餐採取分餐制且提供公筷公勺等。
渝香辣婆婆在石家莊的10家門店從3月8日開始恢復堂食。疫情發生以來,該企業一直在開展外賣送餐,後期又在政府部門號召下增加了團餐業務,高峰時每天送餐量達到近5000單。該公司運營部經理潘斌介紹,公司梳理了商務、市場監管部門的堂食開業防疫規定,要求旗下各門店對照最嚴標準實行。基於防護考慮,他們把所有客人都安排在了包間,小的包間3到4人,最大的能容納15個人的包間也就接待5個人,人均消費在70-80元。
「隨著一些小型餐飲店的復工,我們的線上外賣訂單量出現了下滑。堂食顧客儘管在逐步增多,但仍不太明顯,而且根據防疫標準,接待能力有控制。我們核算了一下,現在門店每天的堂食流水只有去年同期的5%。餐飲業復甦,需要疫情儘快過去,更多消費者走進飯店。」潘斌說。
記者了解到,受疫情影響,多家餐飲企業對開放堂食仍持觀望態度,包括一些大型餐飲連鎖店。恢復堂食意味著備貨、人工工資支出的大幅增多,在商業區、社區人流未全面恢復的情況下,防風險能力差的餐企可能無法承受。
從烹飪一線幹起的石家莊市飯店烹飪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周書存,40年來從未離開過餐飲行業。他認為,這次疫情對所有餐飲企業來說都是一次大考,會使餐飲消費出現新拐點。同時,餐企在應急抗風險能力上需深入思考,著眼於研發新品、加強員工技能培訓,提升企業和品牌的競爭力。
擁有湘君府等餐飲品牌的石家莊石門製造酒店管理集團總經理劉寧介紹,公司一直在醞釀轉型,旗下的河北漁筷生活集食材的種植、加工、儲存、配送於一體,在正定縣投資建設了中央廚房產品研發加工基地,通過可溯源食材倉儲及全程冷鏈配送,開展農產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供應百姓菜籃子及生活必需品。
餐飲業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僅石家莊市內4個區粗略算來就有2萬多餐飲企業、10萬多從業人員。恢復堂食顯示了政府部門對餐飲行業發展、復甦經濟的支持和信心。「當前餐飲行業的困難真實存在,在堂食恢復過程中,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管,更需要春天般的呵護、支持與服務。」周書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