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希望伊朗成為一個正常國家,不再支持恐怖主義

2020-12-14 騰訊網

朱拜爾希望伊朗做回正常國家,不要再支持恐怖主義

《阿拉伯新聞》10月2日報導,沙特外交國務大臣朱拜爾表示,沙特一直在為該地區和平與穩定努力,希望伊朗能做一個正常國家,不要再支持恐怖主義。朱拜爾呼籲伊朗停止支持恐怖主義,不要幹涉阿拉伯國家內部事務,不要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希望伊朗停止彈道飛彈計劃。

朱拜爾強調,沙特沒有與伊朗討論葉門問題。朱拜爾補充說,葉門是屬於葉門人的,葉門之所以爆發戰亂,伊朗的幹涉是主要原因。沙特認為,如果不是伊朗在葉門支持恐怖主義武裝,那葉門就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日前沙特王儲在接受CBS採訪時也表示,如果伊朗停止對葉門胡賽武裝的支持,那麼通過政治談判解決葉門問題會容易很多。沙特王儲稱始終對政治解決葉門問題持開放態度,希望能儘快和平解決葉門問題。不過不管是沙特王儲還是沙特外交國務大臣都對沙特空襲葉門平民以及封鎖葉門導致嚴重人道主義危機避而不談。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接受CBS採訪時稱葉門戰亂是伊朗導致的,沙特願和平解決葉門問題

2014年,哈迪領導的葉門政府啟動能源改革,廢除燃油補貼政策,大幅提升汽油和柴油價格,葉門民眾紛紛舉行示威遊行。最終示威遊行在反對派主導下演變成武裝衝突,葉門胡賽武裝2015年初發動政變,再加上葉門安全部隊倒戈,最終葉門總統哈迪被迫逃亡沙特,向沙特尋求幫助。

沙特決定組建聯軍幫助葉門總統哈迪打擊葉門胡賽武裝,幫助哈迪奪回葉門控制權。至今,葉門胡賽武裝與沙特聯軍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四年之久。在這過程中,葉門胡賽武裝勢力在沙特聯軍打擊下並沒有被大幅度削弱,反而實力不斷壯大。葉門胡賽武裝不僅僅在葉門與沙特聯軍作戰,還經常向沙特境內發射無人機和飛彈,試圖將戰火燃燒到沙特。

葉門胡賽武裝

9月14日,沙特石油設施遭遇襲擊,損失慘重,葉門胡賽武裝宣布對此負責。但沙特和美國認為胡賽武裝沒有這個能力對該石油設施發動襲擊,長期以來,葉門胡賽武裝的無人機和飛彈主要襲擊沙特南部地區。最終沙特和美國認為,襲擊事件是葉門胡賽武裝背後支持者伊朗所為。

葉門胡賽武裝長期受到伊朗支持,也正是由於伊朗的支持,沙特聯軍始終難以打敗胡賽武裝。為此沙特聯軍認為葉門之所以爆發戰亂,就是伊朗在背後主導導致的。也正是因為支持葉門胡賽武裝,伊朗被沙特聯軍和美國指責長期支持恐怖主義,幹涉阿拉伯國家內部事務,破壞地區和平穩定。伊朗被美國及其盟友貼上支持恐怖主義國家標籤,認為伊朗走上歧途不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

文/木 白

相關焦點

  • 沙特被美國偷偷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
    沙特被偷偷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  美國「黑」了盟友  近日,在網際網路上洩露的美國司法部的一份文件著實讓沙烏地阿拉伯人挨了一記悶棍。根據這份備忘錄,自10月1日起,沙特公民將「享受」和伊朗、伊拉克、蘇丹、利比亞和敘利亞這5個被美國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黑名單上的公民一樣的「待遇」。  但最新的報導說,在沙特方面的爭取下,美國已在口頭上將沙特撤下黑名單。不過,分析人士指出,事實上恐怕沒有沙特想像得那樣簡單,美國對沙特人的審查措施恐怕「該出手時還會出手」。
  • 「恐怖主義!幹涉內政」巴林、沙特、埃及、阿聯、葉門同時與...
    巴林政府今天早前宣布,鑑於卡達幹涉巴內政和支持在巴恐怖主義活動,巴與其斷絕外交關係,召回巴駐卡達外交人員,並要求卡達駐巴外交人員48小時內離境。巴林當局稱卡達媒體「煽動、支持和武裝恐怖分子」。 同時,埃及、沙特和阿聯也表示,與卡達斷交。
  • 卡達支持伊朗,反對海灣阿拉伯國家
    圖片:Bandar Algaloud/由沙特王室提供/由路透社提供。 阿拉伯世界今天的分歧比近年來要小得多,正在朝著和解和統一的積極方向前進。只有一個阿拉伯國家——卡達——通過支持穆斯林兄弟會,與伊朗的親密關係,以及資助恐怖組織來反對這個新的阿拉伯共識。
  • 巴林局勢不穩,伊朗支持什葉派革命,沙特2萬大軍進入巴林平叛
    巴林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巴林是一個什葉派國家,國民主體信仰是什葉派,但是巴林國王家族信仰卻是遜尼派。這和敘利亞恰好相反,敘利亞是一個遜尼派國家,國民主體信仰是遜尼派,但是巴沙爾家族則是什葉派,所以,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伊朗海外軍團聖城旅立即投入戰爭,為了支持巴沙爾,伊朗向敘利亞輸送兵力高達10萬人。巴林恰好相反,巴林國王家族是遜尼派,所以得到了遜尼派老大沙特的庇護。巴林西部是沙特,北部是伊朗,這就註定了沙特和伊朗在巴林的綜合角力。
  • 沙特與卡達握手言和 伊朗脖子上的繩套又被美國收緊一些
    從伊朗的角度來看,沙特與卡達的和解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兩者之間過去的矛盾為伊朗提供了外交施展的空間,而雙方一旦握手言和,這兩個同為美國盟友的國家會如何對待自己就不太好說了。沙特與卡達有什麼矛盾?從地圖上看卡達只是一個在阿拉伯半島上不起眼的半島國家,自視為阿拉伯國家領袖的沙特一直將卡達看作是自己的附庸,但卡達人並不甘心於做沙特的附庸國,他們也想走獨立自主的道路,於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卡達憑藉著自己豐富的油氣資源開始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1966年美國時任總統詹森與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在白宮觀看煙花表演▲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會見沙特國王費薩爾為了扶持兩國成為中東地區的軍事強國,美國向沙特和伊朗售賣了大量先進的軍事武器。美國還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協助兩國共同維護著海灣地區的局勢穩定。
  • 外媒:沙特整合海灣地區瞄準伊朗
    》的報導稱,在擁抱卡達領導人之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在當地時間周二的海灣地區峰會上推動達成了一項結束與多哈糾紛的協議,試圖加強一個反對伊朗的阿拉伯聯盟,儘管最後的聲明中只包含團結的承諾。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說,利雅得及其阿拉伯盟友同意恢復與多哈的關係,以結束從2017年年中開始對卡達實施的抵制。這項協議得到了華盛頓的支持,但一名阿聯官員表示,這需要時間。  這一突破表明,美國希望在當選總統拜登上任兩周前和與伊朗關係緊張之際彌合其主要盟友之間的裂痕。
  • 沙特組建35國伊斯蘭反恐軍事聯盟 未包括伊朗
    新華網12月15日報導,當日,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通過國家通訊社發表聲明稱,沙特組建了一個有35個國家加入的伊斯蘭軍事聯盟,用於打擊恐怖主義。值得注意的是,伊朗不在這個反恐軍事聯盟之列。 資料圖 根據聲明,這支多國反恐軍事聯盟以保護伊斯蘭國家免遭恐怖主義的傷害為己任,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將設在沙特首都利雅德,以「協調和支持」軍事行動。
  • 沙特呼籲阿拉伯國家剷除恐怖主義滋生土壤
    新華網利雅得7月1日電(記者王波)沙烏地阿拉伯第二副首相兼內政大臣納伊夫6月30日晚說,阿拉伯國家只有剷除滋生恐怖主義的土壤,才能消滅恐怖分子。負責沙特反恐工作的納伊夫在利雅得一個安全大學畢業典禮上表示,沙特致力於在反恐問題上同其他國家開展國際合作。他說,在過去十年裡,沙特共粉碎了220起針對沙特重要設施和領導人的恐怖襲擊陰謀。
  • 沙特等國與卡達「和好」
    會議的最大亮點是持續三年半的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分析人士指出,沙特等國選擇在此時與卡達「和好」,既是有意解決海灣阿拉伯國家內部問題以應對「伊朗威脅」,又是在向即將上臺的美國拜登政府示好。不過,鑑於雙方之間矛盾並未得到徹底解決,未來能否實現緊密合作仍存變數。
  • 不是以色列,也不是伊朗,沙特在中東最大的敵人竟然是這個國家!
    在今天中東的格局中,沙特一直自詡為是阿拉伯世界的新盟主以及遜尼派國家的領頭羊,目前沙特在本地區主要的敵人是伊朗和以色列。不過在美國的撮合下,目前沙特和以色列關係已經較為平和,雖然兩國明面上不打交道,但私下了卻合作頗多,甚至在敘利亞和葉門等軍事行動中兩國還相互配合。
  • 何亮亮:沙特出兵巴林或致伊朗進軍海灣國家
    我是這樣想的,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實際上是沙特在主導的,沙特在得到海灣合作委員會的授權之後,他已經進入巴林,當然是要平息巴林民眾反政府的示威遊行,要恢復當地的秩序,而且也是由於巴林的統治的王朝是感到了威脅,但是沙特這個行動我覺得合理合法的,因為海灣六國可以說是一個整體,是生死與共,巴林有難當然沙特要去支持他,因為沙特自己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只是挑戰的程度沒有巴林這麼嚴重,而且這麼做是合法
  • 摩洛哥和伊朗又斷交了 沙特阿聯等國紛紛表示支持
    本欄目為中東研究通訊《周觀中東》系列欄目之《北非國家一周觀察》。   據美聯社援引伊朗梅赫爾通訊社5月2日報導,伊朗在摩洛哥宣布與其斷交一天後,否認摩洛哥作出的相關指控,即在有爭議的西撒哈拉地區支持西撒哈拉獨立陣線(Polisario)。
  • 伊朗警告沙特:敢和以色列建交你試試,必須放棄支持中東武裝分子
    來自伊朗方面稱,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說,沙烏地阿拉伯必須重新考慮其數十年來助長整個地區緊張局勢的政策。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蒂布扎德提醒說:「幾十年來,沙特在殖民主義國家的薰陶下,一直是我們地區及其他地區偏執,仇恨和武裝組織的根源。」
  • 美國炸死伊朗將軍後,為什麼沒有一個國家站出來支持伊朗呢
    作為一個世界大國,很多國家的表率,在第三國公開暗殺另一國的二三把手級別的核心領導人,並且還公開承認,這種霸道,把所有的國際規則都搞亂了。蘇萊曼尼死了,從活著的烈士變成了真正的烈士,他也算是徹底成了神一般的存在了,無數伊朗人和中東什葉派民眾正在情緒湧動、隨時準備為他報仇。
  • 巴基斯坦降級為好朋友,不再為盟國:阿聯沙特調轉方向支持印度
    目前的國際局勢相當的複雜,許多變化更是讓人瞠目結舌,比如:巴基斯坦與中東諸國的關係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原本巴基斯坦與沙特,阿聯等海灣國家完全是盟友級別的關係,雖然沒有條約所限制,但是在各方面表現都是盟友,如今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按照沙特的說法:巴基斯坦降級為好朋友,不再為盟國。
  • 卡達埃米爾抵達海合會時受沙特王儲歡迎,海灣斷交危機「破冰」?
    截圖自半島電視臺)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安全」等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制裁和封鎖,切斷了與卡達的海陸空聯繫。不久後,包括馬爾地夫、茅利塔尼亞在內的多國宣布與卡達斷交。卡達多次否認這些指控,指出斷交「沒有合法性」。
  • 伊朗認為美國是中東地區恐怖主義的幕後黑手
    巴蓋裡強調說,美國再次尋求在中東傳播恐怖主義,這一問題需要伊朗和伊拉克進行聯合安全合作。 伊朗通訊社社IRNA援引伊朗陸軍參謀部的聲明報導,巴蓋裡和阿納德討論了雙邊關係以及與該地區有關的最重要的安全問題。
  • 川普遭嫌棄,想撮合以色列沙特建交,沙特卻不願把好處給敗選總統
    沙特也希望,如果拜登政府因為2018年卡舒吉在沙特駐伊斯坦堡領事館被殺後,對沙特施加壓力,穆罕默德王子希望爭取以色列這樣一個美國重要盟友來支持自己。美國官員承認,沙烏地阿拉伯真正的目的,是想把沙以關係正常化變成一個籌碼,希望利用此事來扭轉自己在美國進步派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能讓拜登和國會的民主黨對他們產生好感。
  • 卡達埃米爾抵達海合會時受沙特王儲歡迎,海灣斷交危機...
    截圖自半島電視臺) 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安全」等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制裁和封鎖,切斷了與卡達的海陸空聯繫。不久後,包括馬爾地夫、茅利塔尼亞在內的多國宣布與卡達斷交。 卡達多次否認這些指控,指出斷交「沒有合法性」。